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柳州,西江黄金水道上的工业重镇。目前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1/4,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药、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柳州正在成为广西构筑"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十三五"时期,是柳州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柳州打造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2.
<正>"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对广西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妙点评。2013年,西江经济带作为广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与北部湾经济区一同被纳入"双核"驱动战略格局中。201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务院批复,正式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西江经济带建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形成西江经济带,促进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发开放格局,既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新要求,也是广西区域经  相似文献   

3.
贵港市地处广西西江经济带东南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西江黄金水道由西向东流经境内,长达283.5千米。该市是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东西部产业聚集的区位优势。全市土地面积1.0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510万,人均耕地1.07亩。建设贵港市西江经济带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决策的重要举措,贵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  相似文献   

4.
广西西江经济带是广西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文章介绍广西西江经济带各市建设用地保障、耕地保护、生态建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西江经济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广西"双核驱动"战略中的重要一核。2017年,广西加快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推进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强化沿江重点城市产业分工合作,建设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发展汽车、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沿江产业带。  相似文献   

6.
<正>西江是连接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与粤港地区的"黄金水道",是西南出海通道的"桥头堡",是广西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掀起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广西牢牢把握住"二次创业"机遇,大力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西江  相似文献   

7.
西江改道和羚羊峡的形成,是与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作用有关。西江在肇庆地区曾有过两次改道,也就是说有三条河道,在不同时期.曾作为西江河道出现过。早期古河道是流经万都坳至金利接现道西江。更新世晚期.由于新构造的差异升降,旱峡成为西江在这一带第一次改道的中期古河道。更新世末,羚羊峡断裂斜切烂柯尾山,破碎带一面受西江正面而来的河水冲击,一面在山区沿破碎带受支沟的底蚀作用.当新河床低于旱峡原河床时,便袭夺了原河道之水,作第二次改道,形成了著名的“羚羊峡”。  相似文献   

8.
斑鱯(Mystus guttatus)俗称魽鱼、芝麻鲶、梅花鲶、西江魽、白须魽,属鲇形目鲿科鱯属。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东江、北江、西江以及海南岛的南渡江水系[1]。斑鱯为无鳞鱼,栖息于江河底层,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其肉质嫩滑,肉味鲜美,与卷口鱼、鳜鱼、鲈鱼一起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2]。同工酶标记技术是研究鱼类遗传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工酶作为一项生化遗传指标广泛应用于鱼类的系统进化、群体遗传、杂交育种、个体发育、病理生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3]。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这一方法对鱼类进行了许多生化遗传学研究,为鱼类的群体遗传和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斑鱯(Mystus guttatus)俗称钳鱼、芝麻鲶、梅花鲶、西江甜、白须钳,属鲇形目鲿科鱯属。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东江、北江、西江以及海南岛的南渡江水系。斑鱯为无鳞鱼,栖息于江河底层,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其肉质嫩滑,肉味鲜美,与卷口鱼、鳜鱼、鲈鱼一起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  相似文献   

10.
正大自然赐予了广西一条奔腾不息的西江黄金水道,还赐予了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的北部湾,让广西成为我国西部惟一拥有内河航运与海港运输双重优势的省区。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正式进入了江海联动发展的"双核驱动"时代,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十三五"开局之年,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全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立足自身职责与定位,结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地区文昌组沉积厚度大,断裂构造发育。基于精细地震解释成果,利用油区构造解析原理,分析西江主洼古近系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西江主洼主要发育正断层和正走滑断层,可分为基底、盖层、晚期3套断裂系统;古近纪断陷期分为3个阶段,即早始新世(Ew_4-Ew_3)NW—SE向伸展断陷期、中始新世(Ew_2-Ew_1)应力场顺时针旋转的转换断陷期、中晚始新世(En_4-En_1)SN向伸展断陷期;其中,文昌组二段沉积期的应力场旋转与惠州运动属于同一构造期。断陷期是烃源岩沉积和构造圈闭形成的主要时期,通过EW向切割基底断裂的盖层断裂将深部热源传递至古近系地层,有利于提高盆地古地温梯度,促进烃源岩热演化。南部缓坡带和断裂坡折带为研究区油藏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周康跃  刘继伟 《南方国土资源》2009,(11):F0004-F0004
全州县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是桂林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该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矿点多、分布散,加上部分矿产品埋藏浅、易开采,非法盗采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大西江界牌钨矿区的非法盗采,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对此,该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果断采取措施,重拳出击,  相似文献   

13.
"三纵""三横""三心""多点"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一核四区多组团"的紧凑型空间布局形态、两廊—两环—六楔的绿地网络、"田字格"型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一张布局完善、科学合理的许昌市建安区国土空间规划蓝图正在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种新常态。梧州市面临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粤桂合作试验区建设、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和"三区统筹"发展格局规划以及作为桂东南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新定位的机遇。新常态下的梧州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理解和把握新常态,做好2015年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科学保障用地用矿,提升利用效能  相似文献   

15.
定期开展国土调查是《土地管理法》明确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于1984年至1996年、2007年至2009年开展了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一次重要行动,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前...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目概述"数字规划"是"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从其发展历史及其相应的社会认识水平、行业应用水平进行划分,已经大致经历了两代产品历程。这两代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记录着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的探索脚步,印证着规划人对新技术应用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     
正北京近三年恢复新增湿地4684公顷//9月16日是第六个"北京湿地日"。据了解,北京市近三年来共恢复、新增湿地4684公顷,未来两年还将恢复、新增湿地6300余公顷。"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计划修复建设湿地1.1万公顷,到2020年将构建"一核、三横、四纵"湿地保护建设总体布局。并在修复湿地生态的同时,北京市加大湿地公园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8.
<正>用地可以先租,把暂时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等企业积攒了实力以后再置地扎根,这是过去投资者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这样的梦想在广西梧州市已成为现实。自2014年12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市化一定是人的城市化,而非人造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源于人性,人造的城市化源于权力,所以新型城市化建设必将是一场人性与权力的博弈. 从中国的城市化趋势看,2012年有两个里程碑:其一是城市化率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达到52.45%,其二是高铁网"四横四纵"基本完成.国家发改委协调各相关机构共同草拟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纲要"不久将公之于众.据介绍,未来3年城镇化的总投资需要25万多亿元,资金缺口高达11.7万多亿元!  相似文献   

20.
正"唱和如一,宫商协调。"这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的一句名言,意为唱声要与和声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演奏出美妙和谐的音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着眼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这是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梧州市,广西东大门,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2015年以来,梧州市国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