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地质遗迹的保护是指保护地质遗迹本身的完整性、真实性、天然动态平衡状态不受破坏。地质遗迹的利用是指对其作为资源的价值的利用,包括科学研究、景观旅游、科普教育利用以及其他的经济性利用。  相似文献   

2.
《河南国土资源》2005,(B07):32-33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才能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调查发现,湖南拥有重要地质遗迹518处。地质遗迹保护要向文物保护学习,湖南的地质遗迹保护要尽快制定地方性地质遗迹管理法规,从根本上推动地质管理工作。大自然上亿年的沧海桑田留下了数不清的珍贵的地质遗迹,被形象地称为"人类的记忆"。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变过程中留下的生物和非生物痕迹,记载着地球沧海桑田的变换。此外,它还是推断与论证地质事件的有力佐证,是寻找与断定矿产资源踪迹的脉搏,是勘验与追寻生命起源的线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主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西地质遗迹的调查工作,文章初步探讨了运用ArcGIS的调查方法及其工作步骤,并经前期工作检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好地完成广西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任务,切合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美丽广西·美丽地质遗迹景观"系列游记" 这里的山头尖又尖,装扮春夏秋冬好家园……" 一首《尖尖谣》生动地描绘出罗城地貌景观的特点。尖尖的山头,其实就是喀斯特岩溶地区的典型地貌。  相似文献   

6.
地质遗迹是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和自然遗产。地质遗迹是大自然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实体,也会像人一样受伤、枯弱、毁灭……1991年,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百余位学者在《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中呼吁:“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现在是保护我们地质遗迹的时候了”。——献给第35个世界地球日。  相似文献   

7.
青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非常丰富,总面积2.43 km2,是以典型三山子组地层剖面、丰富构造形迹、泉水景观和洞穴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小型地质公园。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总结了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成因并对其评价,必将促进该区地质遗迹合理开发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8.
地质公园是以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和一定规模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及人文景观,并以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供具有较高的科学品位及旅游、休闲、科研科普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地质科学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9.
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场所,是人类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最好结合点。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为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这亿万年来莱阳盆地的演化变迁保留了十分珍贵的证据资料。该文介绍了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地质遗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价值.金华市地质遗迹丰富,尤其是双龙国家风景区内发育有多层岩溶洞穴系统,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旗、鹅管、瀑布等形态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在省内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目前双龙景区中一些岩溶景观遗迹已开发为景点,供游客参观,但由于岩溶地质遗迹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故开放后已出现不同程度变异.为切实提高双龙景区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必须要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使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经济建设更好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质遗迹是指地质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和人类的生存.因此,地质遗迹保护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探索建立地质公园的方式,我国在2003年开展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湖南张家界、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嵩山八个国家地质公园已于2004年2月13日申报并悉数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相似文献   

12.
《河南国土资源》2005,(12):10-10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使本省地质公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区划是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基础,该文根据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异和山东省大地构造二级构造单元,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大区,再以其自然分布规律、遗迹形成时间、空间、成因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关联性进一步划分出8个地质遗迹区和24个地质遗迹集中区,从而建立了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自然区划系统,亦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20日,广西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在桂林正式启动。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岩溶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及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在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召开的广西地质遗迹调查野外工作方法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地质公园是有效保护地质遗迹并使之得到合理利用的一个最佳方式,是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品牌。它以地质遗迹为主体,融合了自然及人文景观,是一个供人们旅游、娱乐、休闲、度假的科研、科普场所。地质公园主要有三方面功能:一是保护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二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三是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迹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建立国家公园,并通过制定严格的法规体系对地质遗迹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迹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建立国家公园,并通过制定严格的法规体系对地质遗迹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细细品读了本土国土资源工作者陶琦撰写的融科普性、文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美丽广西·美丽地质遗迹景观系列游记》后,2015新年伊始,她又为我们带来了《广西十二大温泉·广西地热矿泉资源景观系列游记》。在此系列游记中,作者带着趣味的笔调向我们逐个介绍了广西地热矿泉资源景观,与此同时,还向我们讲解了地热矿泉景观与广西世居民族风情之间的联系,温泉这种地质资源对各民族生活的种种影响。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走进广西地热矿泉资源的世界,去领略温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广西土地学会、广西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社有限公司、《大众科技》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广西大地杯摄影大赛。此次大赛,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导向,征集真实可感的摄影作品,热情讴歌家乡的新时代风貌,展现广西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大赛共收到摄影作品2 029幅(组)。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78幅(组)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正旅游地质学是用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并从中发现可供人们观赏、休闲和进行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而开发、综合评价及保护地质遗迹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工作,旅游地质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刚,目前正带领团队谋划旅游地质研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着眼"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开展、完成了一批地质公园、旅游地质及矿泉水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助力广西旅游全域发展,努力为广西构建旅游强区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