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七年,我队在龙山地区开展的区域化探工作(采集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17507个,土壤测量样品25480个,岩石测量样品1580个),取得较好效果:圈出异常391处,经检查发现九处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点,计金锑矿2处,金矿1处,铅锌矿3处、钒矿2处、磷矿1处及与重砂、物探方法配合找到大型钨矿床1处。  相似文献   

2.
重砂测量是矿产普查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粤北某汞矿田即是运用此法而找到的。自一九五八年根据一比二十万重砂测量发现区域汞矿分散晕开展普查工作迄今,分别在矿田内及其外围进行了一比五万、一比一万与一比二千重砂测量,采集了上万个样品,从而圈定了矿田范围及其中17处分散  相似文献   

3.
姚村矿区地处新桥式岩浆期后热液成矿地带,为查明矿区萤石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1∶2.5万土壤测量勘查工作。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运用Geochem Studio、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矿区地球化学背景,圈出氟、金、银、铜、铅、锌等元素浓度高低不一、规模大小不等的具三级浓度级别以上的单元素异常55处,并经综合分析元素异常特征后得出综合异常4处。综合异常AP1为F-Mo-W-As,AP2为Pb-Zn-As-Sn,其成矿条件较好;AP3、AP4均有一定的铅、锌矿找矿前景。通过AP1以氟为主的多元素异常解释及异常查证,确定AP1为萤石矿的主要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东倾沟地区位于阿尼玛卿构造带东段的2个二级构造单元交汇衔接部位,构造、岩浆活动强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19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其中乙类13处、丙类6处。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结合已知矿(化)点信息,划分5个成矿远景区,初步优选4个找矿靶区,具有良好的铜钴金锑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狼洞山地区进行30 km~2的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采集化探样品13 212件。结合该区的高精度磁法测量、两处激电中梯测量成果和地质成果,对该区进行了找矿靶区预测。将本区初步划分出10处靶区,根据靶区内可能找到的目标矿种和可靠程度,划分为3类靶区:可靠类(2处)、较可靠类(6处)、可能类(2处)。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栾川赤土店地区银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栾川赤土店地区银铅锌矿主要位于卢氏-栾川台缘褶皱带,这里有著名的世界级南泥湖钼矿田。此前地质工作重点是钼矿、铁矿、水晶和金矿,对铅锌银矿产工作甚少。近年来在总结了南泥湖钼(钨)矿田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分布的基础上,对其处围的找矿有望地区进行异常检查、1:1万地质测量,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取得了铅锌银找矿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十余处矿脉集中区、上百条含矿断裂带及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带,初步估算的铅、锌资源量达数百万吨、银资源量数千吨,并指出燕山期的一些小岩体附近的物化探异常区是进一步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7.
夏云  贾祥祥  邴明明 《中国地质》2020,47(S2):121-138
甘肃省厂坝地区位于厂坝—页水河华力西、印支期铅锌金银成矿带,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厂坝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化处理了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产分布和找矿标志数据,重点在十里铺幅和黄渚关幅开展1∶50 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采集8 694件样品,为2 911件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做了含量分析,主要采样介质为构造充填物与蚀变岩石,平均采样密度13.02个/km2。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垂直电极-发射光谱法(ES)分析了19种元素(Au、Ag、Cu、Pb、Zn、As、Sb、Bi、Hg、W、Sn、Mo、Cd、Cr、Co、Ni、Mn、Ba、B),总体查明了主成矿元素铅锌金及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元素与地层、构造的关系,提出了3个找矿远景区,最终形成1∶50 000甘肃十里铺幅、黄渚关幅地球化学数据集。数据集包含有2 911件样品、每件样品19种元素的原始分析数据表1个,图集1套(含有1张采样点位图、19张元素地球化学图、5张元素组合异常图、1张综合异常图和1张推断解释图)。区内共新发现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344处,综合异常24处。结合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圈出金矿找矿靶区1处、铅锌找矿靶区2处。该数据集为矿产地质调查提供了地球化学信息,对厂坝及周边地区深部找矿预测和基础地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1:2.5万分散流追踪异常源的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智 《黄金地质》2004,10(3):65-67
在甘肃西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Ⅰ,Ⅱ级水系发育或较为发育地区,利用1:2.5万分散流加密工作方法对1:10万或1:5万分散流异常进行追踪评价。采样点一般布设在Ⅰ,Ⅱ级水系中,密度一般控制在35~40点/km^2,样品为水系沉积物中-细粒的细砂。异常区以1:5万分散流测量统计的背景值为背景值,以Ca=2(C0 RS)或Ca=2Ca’来确定异常下限值,对所圈定的异常区采用踏查确定其是否为矿致异常—地化综合剖面追查其异常源-探槽工程验证-利用地质勘查手段确定其工业价值的异常评价体系。近十年来,利用该方法在甘肃西部地区发现一批金、钨矿床。  相似文献   

9.
文中简要介绍了氡气测量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TL)野外样品采集及室内样品分析的工作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对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在硅化破碎带型铀矿体上方,氡气测量的高值异常主要反映构造破碎带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的高值异常则主要反映铀矿体的位置,当两种方法的异常重合时,找到铀矿体的可能性较大;(2)在“交点”型铀矿体上方,氡气测量的高值异常同样反映了构造破碎带在地表的出露位置,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的高值异常则反映了构造破碎带与中基性岩脉的交线处为铀矿体的赋存位置。  相似文献   

10.
岩矿分析标准样品(简称标样)的研制,在国际上已有三十年了,它是岩矿测试中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又是我国岩矿测试工作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制备我国自己的标样既是当前岩矿测试工作实际的需要,又是加快我国测试工作前进的步伐、实现测试技术现代化的需要.为此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十七个单位,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79年提交了两个铬铁矿DZCr-1(1750公斤)、DZCr-2(1520公斤),两个超基性岩DZ∑-1(960公斤)、DZΣ-2(1535公斤)共四个标样,每个标样提供24个组分的标准值.经鉴定会议鉴定认为:"地质部首次制备的标样,体现了我们国家岩石、矿物测试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外同类标准样品的先进水平".现已定为部颁标准公开发行.关于标准样品及其在分析测试中的作用,已有专文介绍.现将四个标样的加工制备及均匀度检查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崔天晶 《吉林地质》1997,16(4):73-76
在金沟岭、汪清县、十里坪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发现区内内生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我们在断裂中系统采集100多个岩石化学测量样品,对分析结果进行方差,判别,R型分析等数理统计,对区内可能的容矿断裂的含矿性作出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汪子杰  张德明  郑文龙  胡冰  聂阳 《中国地质》2021,48(S2):112-123
东里、韩旺地区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位于华北地台成矿区之郯庐断裂(沂沭段)成矿区。依据2016年度山东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山东省1∶50 000东里幅(J50E024018)、韩旺幅(I50E001018)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完成了该2个图幅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数据集汇集了东里幅、韩旺幅共2个图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8种元素(W、Sn、Mo、Bi、Cu、Pb、Zn、Au、Ag、As、Sb、Hg、V、Cr、Co、Ni、Ti、Mn)的分析测试数据,共包含数据点3 335个,测试数据60 030个,第一次建立了调查区1∶50 000的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59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包含综合异常图1张、单元素地球化学图36张、组合异常图4张、单元素异常图18张),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通过本数据集在区内共圈定各类单元素异常302处,综合异常21处(甲类异常1处、乙类异常8处、丙类异常12处);经异常查证,其中矿致异常为13处。经过后期矿产综合检查,共划定找矿预测区4处(A类1处、B类1处、C类2处);优选金、多金属找矿靶区2处(B类1处、C类1处);新发现金矿点4处,其中1号矿点矿体由1个探槽共4个样品控制,矿体厚度2.1 m,Au品位0.13×10-6~89.66×10-6,平均22.88 ×10-6。  相似文献   

13.
张永强  谈乐  李小明 《中国地质》2019,46(S1):46-54
首次汇集了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整装勘查区内7个图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8种元素(Au、Cu、Zn、As、Sb、Hg、Bi、Ti、V、Ag、Sn、Pb、W、Mo、Ni、Co、Cr、Cd)的测试数据,共包含数据点13 169个,数据180 944个,第一次建立了该勘查区的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233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通过本数据集在区内共圈定各类单元素异常2 083处,其中金元素异常304处;圈定金找矿靶区10处,金成矿远景区12处;经过后期矿产综合检查,整装勘查区内共发现金矿产(点)53处,其中,中型规模金矿床8处,小型规模金矿床18处,金元素异常与金矿床(点)对应程度较好,矿致异常达189处,显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是勘查区内较好的找矿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矿率的制造:1.车箱:全是用竹木结构制成的,其容积为0.30立方公尺,车箱尺寸如图1。2.车轴:是用42公厘的废钻杆制成,长度为600公厘,在两头相距130公厘处穿两个3  相似文献   

15.
曲旁浪斜地区位于巴颜喀拉地块的北东缘,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内已发现多个金(锑)矿床和矿化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认为Sb、Au元素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依据元素组合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圈定出综合异常21处,划分出4处远景区,并发现一处金、锑矿化点.  相似文献   

16.
湖南第二代区域化探工作已完成16万km~2,根据本省自然景观的特点,工作方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其次是土壤测量控制面,平均采样密度为1—1.5个样/km~2。系统的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或沉积相)来布置岩石采样工作。样品分析测试41个元素。所有样品全是按定量分析精度要求测定的,检出限高。如 Cd 为0.1ppm,As 为1ppm,Pb 为2ppm,  相似文献   

17.
代晓光 《地质与勘探》2022,58(4):809-821
地物化综合信息在热液充填型萤石矿找矿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冀北步古沟一带萤石找矿为例,通过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有效性试验,总结该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天然电场选频测量、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及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等找矿技术方法探索。结果表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1万土壤剖面测量等化探方法可辅助锁定找矿目标区;高精度磁法及天然电场选频测量,可初步判定断裂的位置;电阻率联合剖面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进一步探测含矿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及延伸。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建立了冀北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经工程验证在研究区内新发现萤石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套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可进一步指导冀北地区的萤石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龙王庙矿区深部铁矿含矿性,圈定龙出找矿靶区,笔者在开展了1/5 000高精度磁测及钻探验证工作后,推断测区存在近东西向1条、北北西向2条较大的断裂构造;圈定处5个异常区(带),M1、M2、M3、M4、M5。通过对M2-1、M3-2异常剖面半定量解释,推测M2-1高磁异常为隐伏的磁性岩体引起,具有较好的寻找磁铁矿前景。在两个异常区位置进行了钻探施工及样品采集分析工作,铁品位已接近工业品位。高精磁测在龙王庙矿区应用效果明显,圈定的异常区结合钻探验证结果,可以为下步该矿区找矿工作起到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成矿带北亚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单元。为缩小找矿靶区,在常家山地区开展了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采集到的1 141件样品中的Au、Ag、As、Sb、Bi、Cu、Pb、Zn、W、Mo 10种元素进行核密度估算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的浓度高于全国水系和区域水系沉积物的平均值,表明研究区成矿潜力大。通过因子分析得到F1(Bi、Cu、Zn)、F2(Au、As、Sb)、F3(Ag、Pb)、F4(W、Mo)4个主因子。使用浓度-面积(C-A)分形模型得到各元素和因子的异常阈值,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相应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图;结合区域控矿因素和异常分布特征圈定出Hz1、Hz2、Hz3 3处综合异常,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显示出自西北向东南分布的趋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北西方向的礼县—闾井断裂是常家山地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的铜片,收集密封于玻璃瓶中粉末(土壤)样品释放的氡的衰变子体,通过α仪测量α粒子数来测定样品中的镭,以达到找矿的目的,简称为镭法。此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每克样品中含镭2.7×10~(-15)克),工效高,成本低和便于推广使用等优点。根据8个矿区的20条剖面上的700多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镭法发现异常的能力比γ测量强,与~(210)Po法相当。文中总结了深部盲矿,地表矿化和非矿异常地段上的镭法、~(210)Po法和γ测量的异常强度及其剖面曲线形态,以及镭与~(210)Po比值等特征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区分深、浅部矿化。综合应用镭法、~(210)Po法和γ测量可作为异常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100km~2面积上771个水系底沉积样品的测镭试验,表明镭法亦可用于铀矿区调、普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