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藏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为普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系统性的研究总结,明确了不同高程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特征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极高海拔地区(≥5 000 m)喀斯特地貌可分为隆起构造山原、内陆湖盆地、内陆湖洼、内陆山原、高山冰川深谷、山原基岩型,风化剥蚀作用较强,形成较多的残留峰丛、石柱、洼地等;高海拔区(3 500~5 000 m)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喀斯特高山深谷型、喀斯特中高山湖泊、高山冰川深谷、隆起构造山原、内陆湖盆地、内陆湖洼型,构造-溶蚀作用强,主要发育大型宏观的峰林、峰丛洼地、溶洞、漏斗等;中海拔区(1 000~3 500 m)喀斯特地貌可以分为喀斯特高山深谷型、喀斯特中高山湖泊、山原蚀余峰丘、山原峰丘湖泊、内陆湖洼、喀斯特海岸型,构造-侵蚀作用较强,风化剥蚀相对较弱,喀斯特形态得以基本保存,主要发育微小型峰丛洼地、溶孔、溶痕和溶隙等.  相似文献   

2.
祝瑞勤 《地质与勘探》2011,47(3):353-360
广西平果铝矿区主要分布三种岩溶地貌类型,即岩溶丘陵斜坡型、岩溶峰丛洼地型和岩溶峰林洼地型,它们呈现规律性分布而划分为三个地貌带和对应的堆积型铝土矿带.堆积矿的岩溶地貌分带,是在构造地貌的背景下,由原生铝土矿层的暂时性基准面作用,导致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变化而形成.通过大量矿化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堆积型铝土矿在化学成分、矿块...  相似文献   

3.
峰林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和演化的新思考(1)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1,10(1):51-62
从峰林喀斯特系统整体分析出发,本文较深入地讨论了我国峰林喀斯特的基本性质。对峰林喀斯特发育和演化的一系列有关问题提出了新解释、新意见和新认识。该文第一部分详细讨论了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两者常存在发育上的协同关系、分布上的依存和配套关系。据最新统计,我国峰林喀斯特分市在北纬32度以南,东径100度以东广大地区,总面程约14万km~2。峰林平原和峰丛洼地两类地形的分布比例为1∶8.3。广西境内峰林喀斯特有5.8km~2,比例为1∶3.8,亦以峰丛洼地地形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黔西南有些地段的大厂层——金矿源岩残存裸露于地表的古喀斯特洼地中,第四纪强风化作用导致矿源岩中金元素富集,形成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贵州晴隆沙子一带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顶部形成古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洼地,在低温、低压、弱碱性水体中锐钛矿晶出被玄武质黏土及褐铁矿等吸附,形成锐钛矿矿床。大厂层——金矿源岩覆盖于锐钛矿体之上,使已形成的锐钛矿得以保存。同时,玄武质黏土、玄武岩残块等,阻碍上覆大厂层——金矿源岩以下的喀斯特进一步发育,使其大厂层——金矿源岩风化不彻底,导致金不富集,仅表现为弱矿化,不能形成红土型金矿床,这就是导致两者成矿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构造运动对贵州锥状喀斯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熊康宁 《贵州地质》1996,13(2):181-186
贵州属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高原区。在复杂的构造背景和有利的热带一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了一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中由峰丛洼地、峰林洼地和峰林溶原三大成因系列构成的锥状喀斯特最显著、最壮观。与其它地区相比,贵州的锥状喀斯特在第三纪末期以来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控制。在地貌结构和发育演化上表现出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6.
Dinaric喀斯特的主要特征是各种各样的洼地,包括坡立谷、漏斗、塌陷漏斗及其它类似塌陷漏斗的洼地.这类地形的一些大尺度洼地分布于高喀斯特台地(如斯洛文尼亚的Pokljuka,Jelovica和Sne(z)nik)、喀斯特接触带(如(S)kocjanske溶洞)、坡立谷上的基面(如Imotski坡立谷上的红湖)和大型喀斯特泉群之后(如Malni泉群上的Un(s)ka koli(s)evka漏斗).喀斯特洼地的许多术语都是依据据斯洛文尼亚的地貌定义的.  相似文献   

7.
章程  裴建国 《中国岩溶》2000,19(1):58-64
我国典型溶蚀丘陵型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于湘中的新化县一涟源县一带。受中国大陆梯级地形、复杂地质背景、气候水文等内外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发育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形态组合。宏观岩溶地貌主要有四种类型:丛丘谷地、丘岭谷地、峰丛洼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 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10.26~30.34m^3/km^2.a,总  相似文献   

8.
贵州中部早石炭世古喀斯特特征及铝铁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碳酸盐岩地层中的间断面,曾经是一个群峰簇拥、孤峰耸立的古喀斯特地形,某些特定元素随之积聚而形成现今的矿床.贵州中部地区,自早奥陶世以后,由南往北逐渐进入到受古风化营力作用的地质历史时期,使其尚未完全石化的裸露基岩受风化和侵蚀.而当时裸露面积最广的寒武碳酸盐岩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古喀斯特地貌.本文作者在观察和描述古喀斯特各个体地貌形态的基础上,将贵州中部地区早石炭世古地貌划分为五个一级单元和八个二级单元。同时,对古风化壳类型就其物质组成.剖面结构、变异规律等特征,归纳为CL、CF、CC、CA、PL、PC、Sc和PD等八种类型。从而推导出,本区铝土矿床受古喀斯特溶蚀盆地和溶蚀洼地所控制,并取源于CL型和PL型古风化壳。铁矿是古喀斯特溶蚀准平原的产物,直接取源于CF型古风化壳或由CL型,CF型古风化壳经准原地再堆积而成.据此,铝土矿床形成于CL、PL型古风化壳生成和发育的早石炭世;而铁矿实际上产于最终形成CF型古风化壳的泥盆纪.  相似文献   

9.
峰丛洼地形成动力过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杨明德  梁虹 《中国岩溶》2000,19(1):44-51
对喀斯特的重要地貌景观—— 峰丛洼地(锥状喀斯特) ,从水文地貌学观点分析论述了其气候形态学特征、地貌结构、地貌发育演化动力过程以及与内源水作用过程相关的多元水赋存特点及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10.
张鹏翔 《广西地质》1995,8(3):25-32
广西氧化锰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广西氧化锰矿矿床类型的划分只有三大类,即锰帽型,淋积型及堆积型,作者在上述三大类的基础上,结合矿床成因,划分为三类七型,即残积类-锰帽型;淋积类-淋积型和淋积-堆积型,堆积类-丘陵坡地型,岩溶洼地水平迁移型,岩溶洼地原地坠积型及球粒-堆积型,这一划分,反映了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具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典型溶蚀丘陵型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于湘中的新化县-涟源县一带。受中国大陆梯级地形、复杂地质背景、气候水文等内外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发育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形态组合。宏观岩溶地貌主要有四种类型: 丛丘谷地、丘岭谷地、峰丛洼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10. 26~ 30. 04m3 /km2· a,总体上侵蚀作用大于溶蚀作用,以流水溶蚀- 侵蚀形态为主导特征。开发利用岩溶水应从地貌差异和岩溶水系统多层多块结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蓄、引、提、堵等多种开发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唐婷婷  牟军  田文明  唐佐其  强希润  王安华 《贵州地质》2020,37(3):244-250, 232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普遍发育与玄武岩风化壳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化。本文通过对贵州西部普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古风化壳型铁矿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玄武岩风化壳剖面普遍发育铁矿化,但铁矿体主要呈透镜体产于喀斯特洼地或溶斗之中,剖面上表现为Fe由上而下运移富集的特征。7件岩(矿)石样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贵州西部普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玄武岩风化壳普遍富集Fe、Ti、Al的氧化物,As、Sb、Cu、Nb、V、U、Zr等亲硫及高场强元素。该区部分样品TFe2O3、TiO2含量达到工业品位,Al2O3也呈不同程度富集,具有铁-多金属富集的特征。此外,研究区Fe倾向于喀斯特洼地富集,而Ti、Al则倾向于残留喀斯特斜坡富集,具Al、Ti与Fe差异性分离的特征,这可能与玄武岩间歇性喷溢,古地理特征,风化作用及频繁海侵、海退事件关系密切。综合研究表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推动了贵州西部古地理格局的演化(喀斯特不整合洼地),并造就了(矿源层)高铁钛玄武岩堆积。贵州西部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古风化淋滤作用及古地理格局演化对Fe的迁移及富集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此,对于贵州西部二叠系茅口顶部玄武岩风化壳及其古地理恢复的研究是寻找玄武岩风化壳型铁矿床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石林风景名胜区土壤CO_2的分布。为了对不同喀斯特地貌特点和植被对土壤CO_2影响进行研究,共选择了通过喀斯特洼地或分布在喀斯特洼地坡上的3个剖面的7个土壤测量点。 所有测量表明7个土壤测量点的pH都低于7,变值在5.4到6.6。有2个洼地顶部或上坡上的土壤pH值低于洼地中的土壤pH,但也有2个高位测量点的土壤pH值高于洼地中的pH值。绝大部分高位测量点的土壤湿度低于洼地中的土壤湿度。土壤中空气中CO_2的测量说明,洼地顶部或上坡上的土壤CO_2含量低于洼地中土壤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的泥炭分布,有西多东少、西部发育时间早、成矿时间长,东部发育时间晚、成矿时间短等特点。据初步估算,西部威宁地区的泥炭蕴藏量,可占全省泥炭总量的90%以上。 根据泥炭形成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的几个主要成矿类型:山间盆地型、山间洼地型、漫滩洼地型,及发育于某些高中山地的小洼地中的泥炭类型。其中,以山间盆地型泥炭最具远景,山间洼地型泥炭次之,漫滩洼地型又次之,零散分布于高中山小洼地中的泥炭,在现有条件下,只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风化壳类型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普遍存在不整合面,在不整合面上往往发育厚度不等的风化壳。风化壳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茅口组顶部的喀斯特漏斗、洼地中堆积的红粘土风化壳,锰质(铁质)风化壳,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上或玄武岩顶部与龙潭组(宣威组)之间的的高铝高岭石风化壳。喀斯特侵蚀面上的红土风化壳是红土型金矿的赋存层位,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上的高铝高岭石风化壳是铜矿、铝土矿赋存层位,喀斯特侵蚀面上的锰质(铁质)风化壳是锰矿、铁矿赋存层位,而玄武岩顶部与龙潭组(宣威组)之间的高岭石粘土风化壳是稀土、硫铁矿、铝土矿赋存层位。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风化壳对金、铜、铝土、硫铁、锰和稀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龙里地区发育早石炭世杜内期“丰源层”铝土矿。通过收集龙里地区地质钻孔资料,结合实测剖面和踏勘地质点资料,统计含铝岩系厚度、矿体厚度、品位、铝硅比数据,利用Surfer8.0成图软件,采用微地貌编图的方法,还原早石炭世杜内期含铝岩系古地貌,发现本区古喀斯特岩溶洼地2处,丰源层铝土矿产于水场—比孟—草原—高坡一带的古喀斯特岩溶洼地中。微地貌进一步研究表明,品位较高的碎屑状、豆鲕状铝土矿位于古喀斯特岩溶洼地的中心部位,品位较低的致密状铝土矿则分布于其中心和边缘。本区古地理研究表明,龙里地区早石炭世杜内期丰源层铝土矿的含矿岩系形成环境为海陆交互相,由北至南依次为发育陆相、古喀斯特岩溶洼地相和海相,古喀斯特岩溶洼相为丰源层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就位场所。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溶蚀凹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云南石林喀斯特洼地灰岩水平凹槽为模拟对象,用氧化钙粉柱(CaO)和岩盐柱(NaCl为主)进行水平凹槽发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湖水、水渠、静水湖泊和湿地中形成了半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颈状水平凹槽、倾斜凹槽、双层水平凹槽,湖岸高坡土层中不发育凹槽。岩盐柱溶蚀水平凹槽深度发育速度(1.2~4.56 cm/h)大于钙粉柱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度(0.000 4~ 0.008 9 cm/h)。相同成分岩石的水平凹槽发育速度在流水和静水中的差值为3~22倍,水中发育速度是土层中的2倍。石林地区喀斯特洼地石灰岩凹槽类型多样。实验和调查结果对比,发现能指示湖泊湿地水位变动凹槽类型主要有半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半曲面凹槽,分别对应湖泊岸坡、湖泊、湿地中心。实测水平凹槽平均深度63.95±33.40 cm。用碳酸盐岩综合侵蚀率(化学溶蚀率的1.5倍,135 mm·ka-1)与气岩界面溶蚀率(5.2 mm·ka-1)的差值(129.8 mm·ka-1)为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率,算得到石林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凹槽持续发育时间为4.92±2.573 ka。据此推断,约5 000年前,石林喀斯特洼地石灰岩底部开始发育水平凹槽,湖泊湿地密度16%(0.15km2/km2),属高原喀斯特湖泊湿地区,现今湖泊湿地密度不到0.5%。这有可能表明研究区从5 000年前的湿润降雨丰沛期转向了现代干湿季气候与人类强烈活动干扰,湖泊湿地面积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典型喀斯特洼地棗贵州省平塘县高务洼地为地质原型,在查清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发展演化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仿真,从而从地质力学的角度得出岩溶洼地形成的动力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星 《中国岩溶》2010,29(4):457-462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谷地聚落因峰丛洼地环境容量小,形成散珠状小聚居的形态和独特的垦殖文化景观;半坡村聚落因喀斯特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等特征;溪边村聚落因峰林坝地环境容量较大,沿河形成串珠状聚族而居的形态;丘原区聚落因丘原盆地环境容量大、地域环境开放,形成多民族杂居、村寨密集分布、文化交融强等特征;洞穴聚落因岩洞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依洞而建的小聚居形态;屯堡聚落因喀斯特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形成典型的集聚型村落,将石文化、江南文化、军事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探讨各类型聚落文化在聚落规模、聚落布局、聚落环境、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可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左双英  刘宏  宋建波 《矿物学报》2007,27(3):535-539
以典型喀斯特洼地——贵州省平塘县高务洼地为地质原型,在查清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发展演化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仿真,从而从地质力学的角度得出岩溶洼地形成的动力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