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建筑界喜迎两大盛事: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无疑为中国建筑界送来了春天的气息,但同时萌发的还有对中国建筑创作方向的思考。藉着春风,本刊专门策划了"中国建筑创作往何处去"专题,集结建筑界多位专家、学者的思考,对当前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国建筑文化、形成主流建筑设计风格以及确立建筑创作方针等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齐骥叶如棠毛如柏周干峙车书剑等出席并讲话本刊讯中国建筑创作该往何处去?如何走出"千城一面"的怪圈?怎样借鉴而不照搬西方经验?近日,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国建筑创作方向"为主题的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500多名国内建筑界精英济济一堂,共同为中国建筑创作的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筑界喜迎两大盛事: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无疑为中国建筑界送来了春天的气息,但同时萌发的还有对中国建筑创作方向的思考。藉着春风,本刊专门策划了"中国建筑创作往何处去"专题,集结建筑界多位专家、学者的思考,对当前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国建筑文化、形成主流建筑设计风格以及确立建筑创作方针等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我国建筑快速发展所引来的"追风"和崇拜"洋设计"社会现象为背景,郑重指出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重申只有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留住我们的"根",民族建筑文化才有发展和进步.同时,还谈到在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误区,提示我们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积极探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前提下,为繁荣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当下,到处是新的房子、新的街区、新的城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建筑在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规模等方面都拥有了许多世界第一;"创新"之举频现,各种"高大奇异"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经历过建筑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兴奋与眩晕后,部分人逐渐冷静,开始反思在建筑创作与城市建设追求速度、  相似文献   

6.
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现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程泰宁参加过北京人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等重大工程的方案设计,主持设计了杭州铁路新客站、加纳国家剧院、马里会议大厦等国内外重要工程50余项,其中,三项获全国优秀设计奖,八项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世界建筑师大会"当代中国建筑展"展出我国50年来50项优秀作品,程泰宁有三项入选,获建筑创作成就奖。2004年,杭州铁路新客站、黄龙饭店入选"中华百年建筑经典"。2000年,程泰宁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04年,获梁思成建筑奖;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这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方针,50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能同日而语,社会的价值体系、文化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阶段建筑创作应注重什么,  相似文献   

8.
振兴中国建筑文化,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颁布后,中国建筑文化的探讨也兴旺起来。中国建筑创作向何处去?这个老话题有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视角。国内建筑界的不少精英都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是滋养中国建筑文化繁荣的良田沃土,  相似文献   

9.
建筑创作方针是建筑创作的方向,是整个社会对待建设问题的主流思想的概括。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别很大,方针本身应当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和概括力,能够准确地指明方向,又能对复杂的现实状况具有较强的包容度。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质》2010,(9):22-27
稀土!稀土!从地方到央企,从国内到国际,一场资源争夺战已经打响……半年内国家总理给予13次批示,南方五省区15市联手监管稀土开发……一个产值不到400亿元的矿业,却成为了从国内到国际,从地方到中央的热议话题。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以占全球30%左右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指令性"开采、控制出口配额之后,量减价升,中国稀土不再卖成"白菜价"。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国内稀土储量日益减少,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生了矛盾,是乱采滥挖带来了恶性竞争,至今,"盗采"、"超采"、"挑肥拣瘦"及"走私"等现象仍在治理之中……而伴随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各种形式的"抗议"接踵而至。同时,还引发了地方国企与中央企业的纠葛,导致产业发展、稀土建储等诸多争端产生。稀土话题持续"高烧",部分敏感问题至今仍无明确答案。中国稀土储量有多少?中国需不需要限制出口?中国在挟稀土而操纵国际市场吗?中国稀土要不要国家储备?中国稀土的开采整治、产业整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情况如何……裹挟了各方利益与价值取向的稀土纷争,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学者、官员甚至中央主要领导的密切关注。8月,沿着中国稀土产业"路线图",记者深入江西、广东、湖南等稀土资源大省调查,试图还原稀土争端真相。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王艺静孙晓璐报道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元年",告别"黄金10年"、走入"白银时代"的中国房地产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转型发展?在近日举办的"2014·中国地产设计创新论坛暨第13届创新风暴·中国房地产创新典范颁奖典礼"上,来自中国房地产业最前沿的各界人士共同把脉未来行业发展,深入探讨"白银时代"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搭建业内专业交流平台助推当代建筑创作发展本刊讯报道为搭建业内专业交流平台,助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近日,程泰宁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在浙江举办,"筑境十年系列论坛"也同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  相似文献   

13.
普通住宅如何实现"百年寿命"?在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将携"科技百年住宅"样板间亮相。该样板间充分体现了住宅产业化建设中"生产工业化、部品标准化、施工装配化"的核心理念,展示了以建筑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的长寿命、高品质、低耗能的新型可持续住宅精髓。样板间的亮相将彰显我国在住宅产业化领域研究的先进性、示范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14.
新年致辞     
2012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龙年里,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将如何龙腾虎跃,创造新的辉煌?为此,我刊于2012年第一期专门开设"龙年新展望"栏目,特别邀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领导及来自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共同激荡脑力,探讨行业、企业2012年工作新思路、新举措,以期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敬请关注。本次报道企业稿件以来稿时间先后排列,排名不分前后。  相似文献   

15.
方文 《河南地质》2011,(10):38-38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一假期,人们的手机上收到的除了亲朋好友的祝福短信,恐怕就是众多不厌其烦的楼盘广告。"十一黄金周"以往都是各大楼盘的销售旺季,但是今年,全国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销售却比往年冷清不少。"金九银十"为何变成了"冷九寒十",楼市是否就此迎来下行的拐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建筑创作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基础的作用,使得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建筑的建设速度之快、数量之巨、形式之新,让全世界为之瞩目,设计水平和科技水平都站在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7.
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改革发展目标,为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却仍停留在粗放式发展中的中国建筑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预示着传统建筑业将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大家有什么心里话放开说说,有什么意见尽管提。"项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郭剑的一句开场白,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我们村好几年没发展党员了,什么时候再发展些年轻的党员?""我们村能不能申请危房改造补助?""村里的低保名额能不能再给增加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勘察设计》2001,(1):56-58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特别是伴随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工程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并使其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强化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特别是伴随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工程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并使其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强化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