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南接南秦岭构造带,位于北秦岭东段的灰池子岩体东段北侧.本文对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中含铀花岗伟晶岩脉、接触带附近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所含黄铁矿开展了铅同位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黄铁矿铅μ值为9.50~9.58,区别于正常铅μ值,而介于地幔μ值与造...  相似文献   

2.
在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中,黑云母常见于与产铀相关的围岩地层、花岗岩体和花岗伟晶岩脉之中,并且常常与晶质铀矿紧密共生,在对岩石放射性元素的还原和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选取北秦岭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中围岩地层、花岗岩体、含矿花岗伟晶岩和不含矿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矿物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黑云斜长片岩和不含矿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分别为羟金云母和羟铁云母。灰池子二长花岗岩体和含矿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呈现出由富铁羟金云母向富镁羟铁云母演化的过渡关系,二者显示出较好的亲缘性。随着岩浆不断演化,灰池子二长花岗岩—含矿花岗伟晶岩—不含矿花岗伟晶岩形成的温度和氧逸度不断降低,母源岩浆显示出由壳幔混合来源向单一壳源成因演化的特点。黑云母成分示踪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表明:与柳树湾铀矿有关的灰池子二长花岗岩体、含矿花岗伟晶岩和不含矿花岗伟晶岩分别形成于板块碰撞的挤压构造环境、挤压向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阶段以及随后与拆沉减薄有关的伸展阶段,是晚古生代北秦岭三次构造活动的浅部岩浆反应。  相似文献   

3.
某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光石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的含矿岩成因,铀的来源和迁移沉淀机理的讨论,建立了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陕西小花岔铀矿床位于北秦岭造山带的东北部,矿体产于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的接触带同化混染区。为了厘定研究区花岗质岩浆演化与铀矿化作用的关系,对矿区内出露的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灰池子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4±4.0)Ma;高山沟花岗岩株的形成年龄为(422±0.82)Ma;产铀黑云母花岗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为(417±2.6)Ma;非含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为(413±1.8)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矿区花岗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含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由于同化混染作用及与围岩的元素交换等原因,其基性组分Fe、Mg和挥发分F-含量较高,同一条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元素组成的差异是由于伟晶岩浆的同化分离结晶所致,在伟晶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接触带发生化学组分的元素交换,使得伟晶岩浆中U-F络合物发生分解,并且在良好的成矿条件下(围岩的铀含量较高、较好的构造环境)使得铀饱和沉淀形成铀矿物,如晶质铀矿等。小花岔铀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伟晶岩浆、围岩成分、岩浆热液中挥发分共同的作用,最终导致了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湖山铀矿床位于纳米比亚达马拉造山带的南部中央带,属于伟晶岩型铀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床之一.目前关于不同矿石中铀元素的富集与沉淀机制还存在一定争议.为了厘清岩浆演化过程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对湖山铀矿床内E型伟晶岩型矿石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野外调查及镜下鉴定结果表明,产铀的E型伟晶岩可以分为"简单类型...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构造带发育大量古生代花岗岩和赋存稀有金属以及铀矿床(化)的花岗伟晶岩,但二者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因此,文章统计了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的年龄,并对比了二者全岩和矿物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以此探讨二者之间的成因联系。年龄统计结果表明花岗岩形成于3期岩浆活动:第一期(490~500 Ma)形成了区域上最大的漂池S型花岗岩体;第二期(435~460 Ma)峰期约为450 Ma,形成了东秦岭广泛发育的二长花岗岩,为区域上最大的灰池子I型花岗岩体的主体岩性;第三期(约420 Ma)形成了分布范围和规模均较小的正长花岗岩。赋存稀有金属矿床(化)的花岗伟晶岩形成时代为380~440 Ma,而赋存铀矿床(化)的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形成时代约为420 Ma,与第三期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相同。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与漂池岩体的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相似,说明二者均为秦岭群部分熔融的产物,但并不存在演化关系。另一方面,相似的全岩Sr-Nd和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表明正长花岗岩与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具有相同的源区,而且二者具有相似的全岩微量元素组成和黑云母离子替代方式,暗示它们存在演化关系。正长花岗岩母岩浆的温度比黑云母花岗伟晶岩母岩浆高100℃,而且从正长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伟晶岩锆石中U含量升高而Ti和重稀土元素(HREE)含量降低,说明黑云母花岗伟晶岩是同时期正长花岗岩分异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地学前缘》2017,(6):25-45
光石沟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伟晶岩型铀矿,铀矿体产在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的接触带上。本文对矿区出露的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约束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和形成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了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产铀黑云母花岗伟晶岩、非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40.3±2.6)Ma、(420.4±2.7)Ma、(415.1±2.6)Ma和(413.6±2.4)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从矿区花岗岩到花岗伟晶岩分异程度逐渐升高,富集LILE(Rb、Ba、Sr),亏损HFSE(Nb、Ta、Ti),并且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伟晶岩为具有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TE1,3=1.06~1.14)的NYF型(NbTa、Y、F)伟晶岩,指示了熔体与出溶的富挥发分流体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伟晶岩的锆饱和温度TZr分别为730~765℃、700~723℃和518~640℃。花岗质岩浆在深成中等还原(ΔO_x=-0.54~-0.25)的环境上升侵位,源区为石榴石和斜长石稳定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与混入幔源物质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伴随汇聚挤压作用的减弱,同源母岩浆的缓慢分离结晶形成了黑云母正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组合。产铀黑云母花岗伟晶岩中较高含量的FeO~T、MgO、TiO_2、MnO、LILE(Rb、Ba、K)和较低的HFSE(Nb、Ta)是伟晶岩浆和黑云斜长片麻岩发生化学交换的结果。伟晶岩浆的同化分离结晶(AFC)导致了U在接触带的饱和,在中等还原的环境下富集成矿。光石沟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形成于北秦岭同造山-造山晚期。  相似文献   

8.
四川甲基卡两类锂辉石矿体共存机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基卡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硬岩型锂资源基地,目前已查明数个超大型锂辉石矿床,其矿床工业类型主要为花岗伟晶岩型,但在近几年对深部锂矿产的勘查中,除了继续发现有花岗伟晶岩型矿体外,还发现一种粒度明显偏细的锂矿石,野外称之为细晶岩,但经室内认真观察表明,它们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岗结构,锂辉石在其中以自形—半自形晶较均匀分布,含量在5%~22%,长石包括微斜长石和钠长石,结合其他工作确定,这应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富锂辉石碱长花岗岩。在含矿脉体中,它和富锂辉石的花岗伟晶岩密切伴生,但形成时间较晚。在一些矿床(段)中,碱长花岗岩型矿石中的锂储量还明显高过花岗伟晶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锂辉石矿共伴生,这在国内也是首例,其特殊的成岩成矿作用与三叠纪末松潘 甘孜造山带中构造 岩浆 穹窿体的形成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使含矿花岗伟晶岩和花岗岩仅集中发育于一定的接触变质带中,并相伴生产出。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甲基卡地区锂矿石类型,也为花岗伟晶岩和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非常好的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丹凤资峪沟伟晶岩型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脉,并形成4个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丹凤资峪沟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矿为新发现的铷矿床,产于华力西期的花岗伟晶岩脉中,矿区内含铷伟晶岩矿体规模大,延伸长,铷矿化均匀,Rb_2O含量较高。通过对矿体产出构造位置、矿体特征、矿石成份、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铷赋存状态的分析研究,认为矿体与宽坪岩体关系密切,宽坪岩体为该类型花岗伟晶岩脉母岩,且铷主要赋存于微斜长石和白云母中,成因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结合区内地质背景、伟晶岩脉发育程度、铷等稀有元素矿化特征、找矿标志等,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大的铷等稀有金属矿产的找矿前景,并为下一步找矿圈定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陈家庄铀矿床位于秦岭古海洋板块与中朝―华北古陆板块俯冲碰撞带的接触复合部位(孙圭等,1988),赋存于上地壳重熔型黄龙庙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东南缘。在20世纪80年代,矿床的铀矿化确定为伟晶状花岗岩型或为花岗伟晶岩型2种不同类型。而矿化类型的不同划分,直接  相似文献   

11.
丹凤三角地区是东秦岭的主要铀成矿带之一,目前已发现伟晶岩型和热液型铀矿多处,通过开展航磁、重力、TM影像、地面伽玛能谱、地质等多元信息综合处理及分析研究,初步总结出与伟晶岩型铀矿有关的加里东期重熔混合花岗岩的空间展布,以及伟晶岩型铀矿的多元信息组合模式,并指出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苏州善安浜超大型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安浜地区钽矿找矿的突破,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几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矿床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型钽矿床.矿体赋存在隐伏花岗岩体隆起部位的顶部,自上而下分为三个矿体,呈上钽下铌关系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钠长石花岗岩型,次为少量花岗伟晶岩型.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钽、铌,伴生有益组分为锂、铷、铯、锆、铪.钽、铌主要赋存在铌铁矿-钽铁矿中,铌铁矿-钽铁矿主要嵌布在长石、石英等矿物颗粒间,矿石可选性好.估算的资源量:钽达超大型矿床规模,铌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对苏州西部稀有金属矿地质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亦为平原区隐伏矿床的找矿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3.
庞玉蕙 《矿物岩石》1997,17(1):96-99
铀钨矿床是一种新矿床类型。其主要矿物是白钨矿和沥青铀矿,它们既有共生,也有伴生。钨以白钨矿细脉、分散状微粒白钨矿和吸附状等形式产出。钨与铀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六个阶段。矿岩时差较大。钨来源于已固结的花岗石,它是由地下热水或热卤水从已固结的花岗岩中浸取出来的。钨(铀)矿化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有利的构造岩性中沉淀富集而成的,不是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李锦  李耕  郭建军 《陕西地质》2009,27(2):70-74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其矿化层严格受到花岗伟晶岩脉控制,矿化层围岩为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花岗伟晶岩脉由硅质物肢结,坚硬质密,不透水,其测井结果表现为高电阻和高自然伽玛特征。而其围岩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层理和解理非常发育,并富含层间水,测井结果表现为低自然伽玛、低电阻和低自然电位异常特征。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含矿层与其围岩物性差异较大,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参数的差异来评价岩矿层和铀成矿规律显然是一种较好的铀矿勘查工作方法。FD--3019伽玛定量测井是铀矿钻探勘查定量解释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测井工作;2007年以前花岗伟晶岩型铀矿钻探勘查没有尝试用电阻率、自然电位等综合测井参数评价预测铀矿化情况,实践结果证明通过综合测井曲线解释能够更准确的预测花岗伟晶岩脉的展布规律,科学划分钻孔地质剖面,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及时准确的指导野外生产和钻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冕西稀土成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其远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区域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冕西岩体性质、稀土模式、主要稀土矿物特征以及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了考查,并作了区域性对比。初步认为,在冕西地区以碱长花岗体为主体,形成了面积近800km~2的稀土成矿区。霓石碱性花岗岩-构造破碎带-碱性(伟晶)岩脉是区内稀土成矿的基本要素,也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围绕冕西岩体出露的卫星式霓石碱性花岗岩有着不同于A型碱长花岗岩的稀土模式,是稀土成矿矿源体。不同产地的稀土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均有很好的可比性,属易采易选优品级稀土矿石。在该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丹凤地区北部加里东期岩浆岩的形成经历了挤压-过渡-拉伸3个阶段,分别形成了花岗岩体、花岗岩株和花岗伟晶岩脉,三者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差异性明显。岩浆运动方向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斜向抬升,岩浆运移与结晶分异、成岩及成矿过程大致同步,铀矿化最终富集于拉伸阶段形成的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中,较好解释了目前落实的矿床、矿点和矿化点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体南部花岗岩株接触带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中的现象,为今后该区铀矿找矿选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陕西陈家庄铀矿床是我国北秦岭商州—丹凤伟晶岩型铀矿集区中一个重要的矿床,铀矿体均产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周边花岗伟晶岩脉与围岩(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本文对矿区花岗岩体、花岗伟晶岩脉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进而对其成因、成岩构造环境和铀矿化机理进行了探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和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46±3) Ma、(419±2) Ma、(417±3) Ma、(414±4) Ma和(416±3) Ma。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具有Ⅰ型花岗岩、埃达克质岩特征,源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块体碰撞构造环境;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也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但源区深度略浅,形成于碰撞后的减压环境。花岗伟晶岩脉与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近于同时形成,且具有亲缘性。铀矿物及富铀黑云母均产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对比研究揭示,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和铀赋存状况的差异由同化混染作用程度高低所致。在花岗伟晶岩脉与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同化混染作用较弱的部位形成的二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仅具有弱的铀富集,同化混染作用较强的部位所形成的富石英、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则高度富集铀且构成铀矿体。综合研究表明,花岗伟晶岩脉成岩期后的同化混染作用是铀富集成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是目前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铀矿。这种矿床的晶质铀矿是从花岗岩浆分异出来的富铀岩浆中结晶而成的。下元古界秦岭群是成矿有利环境,韧性剪切带是控岩控矿的主要构造。这种类型铀矿在商丹三角地区的远景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9.
简要叙述了溶浸采矿的重要意义,并主要以GX铀矿样为例进行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溶浸试验。介绍了中南地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样的矿物组成及性质、铀含量、化学组分、原矿筛析、柱浸和富集过程,以及溶浸采矿的直接成本核算方法与核算结果。该试验结果为本区溶浸采矿的半工业试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