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乌山地区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北段,东邻古龙岗铀矿化集中区,南与兴国铀矿化集中区以兴国红盆相隔。为进一步分析总结区内铀成矿规律,并对区内铀成矿远景进行整体评价,文章在资料综合整理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认为:区内铀矿化虽然含矿围岩差别较大,但热液型成矿特征均非常明显,控矿的主要因素相同或相近,为相对统一的区域岩浆-构造-热液活动所制约;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不同期次花岗岩、花岗岩与变质岩的接触部位,不同方向断裂交汇或夹持部位、同时与中基性脉岩、热液蚀变等密切相关,可作为区域上的铀成矿预测要素和找矿标志。通过研究区内铀成矿地质背景、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域铀成矿模式、铀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物、化探测量成果,圈定了1片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粤北诸广南铀矿聚集区位于南岭诸广山岩体中东部,区内铀矿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铀矿产基地。区内以发育花岗岩型铀矿化为主,整体上受中生代区域性岩浆—构造—热液活动"三位一体"联合控制。区域性花岗质岩浆活动对铀矿化有着预富集作用,断裂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热液活动促使了花岗岩中铀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成矿。研究区的铀成矿作用具有同时性和多期性特征,形成于华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圈伸展动力学背景下,统一受制于地壳的强烈拉张作用。由诸广山岩体与南雄盆地组成的盆山体系的白垩纪—古近纪构造演化可能是导致诸广南铀矿聚集区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成矿阶段;③后期剥蚀矿体改造阶段。指出火山期后的岩浆侵位为铀成矿准备了含矿热液流体,NE、NNE向深大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NW向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岩浆侵位和不同规模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含矿热液形成、运移和富集的完整过程。本区铀成矿在时间上可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为125~115Ma,晚期为90.9~70.2Ma,两期铀成矿与两期岩浆侵位相对应;在空间上呈三层楼式分布:即浅部为与砾岩层和隐爆有关的白鹤岩式铀矿化,中部为与赤铁矿化、萤石化、金属硫化物化有关的大桥坞式铀矿化,深部为与钠交代、硅化有关的杨梅湾式铀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为:距NE、NNE向深大断裂出露线2km范围内上盘,且NWW向次级断层和水云母化蚀变强烈发育的地区;已知矿区深部找矿层位为:大桥坞矿床深部的杨梅湾式铀矿化、白鹤岩矿床深部的大桥坞式和杨梅湾式铀矿化。  相似文献   

4.
对670地区铀成矿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6,12(1):17-25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蒙山破火山口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对670地区铀成矿所起的控制作用,论证了赋矿火山岩为壳幔混源、以壳源为主的岩浆产物;探讨了该区铀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化条件及其形成过程,认为该区铀矿属富铀基底地层重熔的火山岩浆期后含铀热液成因模式,其成矿物质由重熔岩浆分异演化而来,在近地表富氧、低温、张性火山构造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北大山中段,笔者依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区内的综合地质调查、钻探查证和专项课题研究,通过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区内铀成矿受岩性建造、岩浆活动、构造活动和热液蚀变作用控制。浅变质岩(片岩)和流纹岩为有利的含铀岩性建造,作为铀源层和储矿层对各种类型铀矿化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多期次的断裂活动和岩浆热液活动,产生多期次铀的叠加富集成矿作用。热液蚀变与区内铀-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热液蚀变改造类型多样,且蚀变较强部位铀矿(化)显示较好。新井、碱井和阿尔斯兰地区是北大山中段找铀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介绍河草坑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开展的铀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区内铀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岩体、火山作用和蚀变带控制,区内铀矿化是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共同作用的产物;提出了矿田南东部的龙骨千—仙坑地段、会昌红盆东缘深部和火山口及近外围铀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根据重磁场研究讨论桂北地区的铀成矿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孝敬  管南生 《铀矿地质》1995,11(3):147-154
桂北地区的重磁场与铀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反映了与铀成矿有关的地质环境。研究表明,桂北地区的铀矿化主要有如下一些明显的特点;(l)铀矿化位于不同规模的地球物理场或异常的边缘,尤其是大规模的铀矿化产在区域重力低异常(对应于地壳增厚区即地幔拗陷区)的边缘;(2)深部地质作用如莫霍面的起伏、深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深断裂作用是铀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3)花岗岩体不仅是花岗岩型铀矿化,而且也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化的铀源体,且岩浆的动力场愈强烈,岩体的铀含量愈高,对铀成矿愈有利;(4)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流体为非岩浆成因,具有很强的去碰能力,花岗岩为热液循环提供动力;(5)与铀矿化密切共生的黄铁矿主要源于岩体的“磁性壳”;(6)铀矿床形成于中-低温、浅地表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8.
川西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点,从加里东期到喜山期均有岩浆活动,以印支期最为强烈,分布较为广泛,岩石类型复杂。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岩体成因类型、花岗岩含铀性、控矿构造、热液活动以及典型铀矿化特征等方面,对川西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川西地区具备形成花岗岩型铀矿的基本地质条件,区内应以寻找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型铀矿为找矿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密山市杨木岗地区处于敦密深大断裂南侧,华力西晚期—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铀矿化异常线索较为丰富,铀成矿条件优越。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晚期岩体及其与下寒武统金银库组的内外接触带,受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岩体内外接触带控制,伴生赤铁矿化、矽卡岩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等热液蚀变。依据研究区内的地层、岩体、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航放铀高场、遥感铁染及羟基蚀变异常等成矿有利信息考虑,认为研究区内的热液型铀成矿潜力较大,提出了预测远景区4个。  相似文献   

10.
崇安地区位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华夏地块桃山-诸广岩浆弧北部东缘部位,其东侧与武夷山基底断隆带毗邻,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在地壳的不同深度和圈层,对各种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笔者通过对区内控矿构造和铀矿化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断裂构造不仅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为成矿物质提供了沉淀富集的场所,而且还影响着铀矿床的空间分布、成矿力学环境、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该区断裂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具有压性、压扭性、张性、张扭性等性质。岩浆期后含矿热液沿火山盆地盖层与基底接触的构造破碎带或外带的构造破碎带运移,并在破碎带中充填、交代而形成铀矿体。因此,断裂构造是铀成矿的必要条件,与成矿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库车坳陷周缘的铀矿化非常活跃,蕴藏于上新统库车组下段的砂岩型铀矿的控矿要素、成矿机理、成矿规律,特别是远景选区是近年来铀矿地质学家关注的重点.笔者充分依据区域地质资料、野外地质调查和勘查钻孔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试图在构造-沉积-地形地貌的盆山耦合机制中,遵循砂岩型铀矿的普遍成矿机理、按照由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剖析砂岩型铀矿形成发育的关键控矿要素、时空配置关系,从铀成矿系统分析的角度揭示库车组关键控矿要素的协同控矿机理,以期为铀矿勘查提供战略服务.主要认识有:新生代南天山造山带的大规模陆内逆冲推覆作用既控制了库车组含铀岩系的充填演化过程,也制约了库车组下段铀成矿的基本格局和成矿作用过程,盆山耦合机制是驱动砂岩型铀矿形成发育的原始驱动力.南天山造山带岩浆岩分布规模虽然有限,但在托木尔峰一带存在富铀花岗岩.充分发育的地表水流域系统,一方面能够携带造山带的碎屑物堆积于库车坳陷,从而分阶段形成系列的大型物源-沉积朵体,造就了潜在的含铀岩系和优质的铀储层.另一方面,穿越造山带富铀花岗岩的流域系统,不仅通过物理搬运为铀储层提供了原始微量铀的积累,而且通过衍生的地下含矿流体系统促进了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热液型铀矿空间定位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南热液型铀矿与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新生代断陷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断陷红盆)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多期多阶段富铀岩浆活动中心联合控制了铀矿田的空间定位。铀成矿与晚白垩世区域拉张作用时间相耦合,区域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与导致断陷红盆形成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控盆深源断裂构造为铀矿区域控矿构造。铀成矿与中生代多期富铀岩浆岩(火山岩和花岗岩)关系密切,富铀岩浆活动中心指示深部地壳存在铀的高场;来源于地幔的流体交代富铀地壳及岩浆岩,形成铀成矿流体,而富铀岩浆岩则成为热液型铀矿的主要围岩。  相似文献   

13.
四川会理芭蕉箐地区位于上扬子成矿省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东部,是我国少有的元古宙铀矿区,其中1841铀矿点是本区最主要的铀矿点,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芭蕉箐地区1841铀矿点矿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铀矿化产出于构造与岩脉接触的构造蚀变带中,与断层和中基性岩浆岩脉关系密切;含矿岩系为中元古代的浅变质沉积岩及中基性岩脉,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铀矿物以团块状、脉状、网脉状的沥青铀矿、次生铀矿的形式产出于岩石碎裂带中;研究区岩石的U、Th含量明显高于其本底值,为铀矿化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铀源;研究区普遍发育的退变质作用与后期的碱交代促进了铀的富集。铀矿化具有明显的构造-热液叠加改造的特征,属于热液成因铀矿。  相似文献   

14.
从构造演化—岩浆作用—成矿流体系统将火山岩-花岗岩型铀矿作为统一体开展成矿作用研究。在总结华南热液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铀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从动力学过程阐述了成矿物质来源,并进而分析了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作用过程。认为早寒武世富铀地层是华南热液型铀矿最本质的铀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降水混合的产物,岩浆作用形成了成矿物质的"汇"区,燕山期伸展或向伸展过渡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岩浆作用,促成了成矿热液系统的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的发生,随着岩浆作用物质-能量场的减弱,华南热液型铀矿成矿作用终止。  相似文献   

15.
南岭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产出的铀矿床以花岗岩型为主,其次为碳硅泥岩型和少量砂岩型。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前人找矿勘查和科研成果,认为南岭成矿带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初始铀源、产铀花岗岩、断裂网络和含铀热液等有利的成矿条件。产铀花岗岩大多是由高硅、过铝、偏钾高碱的S型花岗岩,沿断裂分布的构造碎裂岩、蚀变岩和还原性地质体是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化与蚀变中心带发育沥青铀矿、黑色微晶玉髓、紫黑色萤石、胶状黄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等矿物组合。铀矿体形态多样,以中小规模、中低工业品位为主。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多阶段区域性拉张过程中形成了多阶段铀矿化。花岗岩型铀矿床分布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内部构造结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矿体沿断裂与蚀变体一起赋存于氧化-还原界面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面之间的"成矿壳层"内。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空间全位"铀成矿模式显示,不同的构造层、不同的建造、不同的岩性及不同的部位均有铀成矿潜力,但由于具体成矿条件的不同组合而产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时间和不同强度的铀矿化。也就是说,难以排除某一空间部位不成矿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全位"成矿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尚未落实的"缺位",再根据工作区具体成矿条件指导铀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布雅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南缘有利的铀成矿地段。在简析布雅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已知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宏观地分析了盆地形成铀矿化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及铀源等条件,以构造为主线初步总结出该区铀成矿的载体形成、初始铀富集、相对停滞和破坏及叠加富集4个阶段,独特的构造演化促成了铀矿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刘云华 《地质与勘探》2010,46(5):805-813
SBZ铀矿床位于我国重要铀矿田之一的322地区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下统香楠组上段(1x3)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泥质灰岩、含炭硅板岩、结晶灰岩组合层是其主要的赋矿层位,遂川-热水深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F23号带控制着该矿床铀矿体的定位空间,粉红色碳酸盐化(方解石化)与铀矿化关系极为密切。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其产状与地层及控矿断裂构造产状基本一致。矿区内放射性物化探异常明显,地表伽马场发育,出露面积0.24km2,具明显的富集中心,轴向明显,并严格受F23号断裂带组控制;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圈规模大、晕级完整、形态规则,其长轴方向与控矿构造一致,并受其控制。SBZ铀矿床成矿年龄为54Ma,成矿温度112℃~250℃,属中低温热液叠加层控改造型。  相似文献   

18.
红石泉矿床位于龙首山铀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发现的最为典型的伟晶岩型铀矿床,具有岩体型矿化的特点,铀矿化发育于伟晶岩体内部和接触混染带内。通过对含矿主岩伟晶岩进行系统研究表明,红石泉矿床中铀以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和铀黑形式存在。在中条造山运动晚期(1 735±67) Ma形成初始铀矿化,并在海西期(356±46) Ma部分矿石发生了热液叠加改造。早期岩浆成矿阶段主要形成晶质铀矿,晚期热液叠加改造阶段主要形成沥青铀矿,并发育了与芨岭钠交代型铀矿床相似的“四位一体”蚀变组合,热液改造过程是一个去K、增Na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