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海南省海洋强省建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稳步推进,海南省用海需求持续增长,用海规模不断扩大,海岸带、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逐步增加,海南省填海造地活动逐年活跃,这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土地与空间资源保障,然而填海造地用海活动也产生了很多环境影响。文章通过对海南省填海造地现状的介绍,分析了填海造地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从控制填海总量、严格填海造地计划、提高填海成本、完善填海监管和细化填海审批5个方面,对海南省填海造地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缓解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填海造地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空间不足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对海域自然属性改变最大的用海方式。通过分析我国填海造地的四次历史变革和现状,分析填海造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研究我国填海造地的驱动因素,提出应对填海造地形势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分析山东省典型区域填海造地现状的基础上,对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填海造地有效性综合评价领域进行了尝试应用,包括构建填海造地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以山东烟台、威海、潍坊、青岛和日照5个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填海造地的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第六波段对厦门市1993年和2006年填海区域的热环境进行了反演,通过相对亮温指标和TR对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描述.对比1993~2006年填海区域城市热岛分布得出:2006年与1993年相比,填海区域温度平均升高了0.55个城市热岛等级,从填海前的绿岛转变为弱热岛;填海前的水面、湿地对于城市热岛起到缓解作用,填海工程对城市热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建立围填海造地价值补偿的价格机制、完善围填海造地价值补偿的税费制度、制定和颁布有关生态环境治理和价值补偿的法律法规3个方面,提出了围填海价值补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文章基于填海造地生态损害的研究基础,论证建立填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关键点,认为填海造地生态补偿主体为海域使用者,受偿主体为国家(国家海洋局及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其补偿标准可依据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经济损失或生态修复标准来确立。并进一步提出实施填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路,即设立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委员会,下设生态补偿金管理小组、审批评估小组和监督小组,以保证填海造地的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实施,实现开发利用海域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莉 《海岸工程》1997,16(3):55-58
青岛市海岸滩建设开发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一些重大项目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工程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目标。依据参与该动态管理的实践,介绍了就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岛前湾填海造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市场价值法、替代花费法等方法估算了填海造地对前湾海域的食品生产、气体调节、营养物质循环、废弃物处理、科研文化价值和物种多样性维持等多种服务功能的价值损失,得到其价值损失总值为2 814.71万元/a.其中食品生产价值损失最大,占总价值损失的54.5%,其次为废弃物处理价值损失,占33.01%.计算结果可为前湾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填海造地项目海域管理和土地管理衔接不充分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海洋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文章对浙江省在填海造地项目换发土地使用权证书、规划与用途管制、使用金征收等方面的衔接制度和实践经验开展梳理分析、调查研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研究表明,填海造地与土地管理衔接的主要问题为:换发土地使用权证书所需土地管理指标配套不足;海域和土地权属价值不一致;规划、用途管制衔接不充分;使用金征收标准不统一。为规范填海造地与土地管理的衔接,提出建议:统筹陆海规划和用途管制;建立填海项目指标(计划)管理制度;探索海域使用权价值实现形式;完善海域和土地使用金衔接制度;推进海域土地使用权联合招拍挂出让。本研究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建立填海造地用海定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加权法对江苏示范区进行海域定级。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全海域填海造地用海共划定了9个级别,面积最大的2级海域占20.35%;海洋功能区划中填海造地海域划分出7个级别;方差分析检验两次级别划分合理。2全海域定级结果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偏南部和偏北部海域级别较高,中部海域级别较低;定级单元尺度大小、定级指标权重和海域级别划分方法对定级结果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多因素—限制因子"定级方法凸显了毗邻地价限制因子的重要性,定级结果显示等外级面积比例偏大,相较而言多因素综合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The physical impact of offshore dredging on the reclamation area at the Changhwa coast, Taiwan,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vable-bed model test. A distorted modeling law consisting of maintaining similarity of the equilibrium beach profile between the model and prototype is proposed. The geometric distortion was verified through a series of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a wave flum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orted modeling is able to reproduce the beach-face slope in nature. An appropriate long-term morphological time-scale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model longshore littoral transport rates and equivalent prototype values. Seabed topographica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offshore dredging are evaluated in model tests. A suitable countermeasure to prevent beach erosion from wave attack along the reclamation area is sugges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依据珊瑚礁生物海岸的资源和生态特点,通过分析识别近岸围填海对珊瑚礁生态影响的主要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构建珊瑚礁生物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珊瑚礁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为分层指标,确定分层指标的权重以及各项指标的标准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分级围填海的适宜性为IHI<0.75为Ⅰ级,可以实施围填;IHI=0.75~1.2为Ⅱ级,限制围填,IHI>1.2为Ⅲ级,严禁围填。就珊瑚礁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分级提出珊瑚礁资源限制性指标以及评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江苏沿海滩涂土地资源丰富,围垦活动较为频繁,了解围垦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江苏沿海围垦资料的统计,分析了建国后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的特点、目的和差异,并将之分为4个阶段;讨论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的地区分布是以盐城为中心的不平衡状况,分析了围垦对江苏沿海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预测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的发展方向,提出条子泥等地区是江苏沿海滩涂未来围垦的潜力地区。  相似文献   

14.
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来分析围垦对东台海岸带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1995-2006年间,围垦区海岸带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形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程度降低,景观格局态势朝单一化方向发展,景观异质性在整体上有减弱的趋势。然而,在空间上景观格局的变化又有异于整体。主要表现为:农业区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形状简单化,景观格局朝均衡化分布;笆斗区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形状复杂化,优势斑块碱篷被耕地替代;三仓区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形状趋于复杂,由滩地、碱篷为主的景观格局演变成滩地、耕地、碱篷比重势均的格局。总之,围垦区内自然景观的破碎度增强,各斑块类型的形状日渐复杂,景观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围填海适宜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岸的自然条件、海洋生态、开发利用现状,灾害地质、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评价、筛选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价因子,以辽宁省为案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据此为围填海的规划、管理探讨有效理论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肖康  许惠平  叶娜 《海洋通报》2013,32(6):685-694
福建填海造地在给福建省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海岸线的长度,进而对海洋环境系统可能会产 生多方面的影响。分别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多时相遥感数据(Landsat TM/ETM+,MODIS)、海温实测数据和陆地气温实测数 据,揭示出海岸线的长度和海洋水质参数(海表温度、悬浮泥沙浓度) 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试图讨论围填海活动对海洋环境 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垦开发利用致使福建省大陆岸线逐年变短,并且对福建近岸海域的海表温度和悬浮泥沙浓度造成一定 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聪  尤再进  毛海英 《海洋科学》2016,40(8):150-156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围填海已经成为沿海国家海洋开发活动的重大举措,围填海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要确定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程度,急需采用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受围填海开发活动影响的海洋资源及其影响程度评价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方法,构建了用于评价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产生影响程度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通过三轮专家咨询给出了影响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围填海开发活动影响的海洋资源可划分为港航资源、旅游资源、渔业资源、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5个方面,在20个评价指标中,浅海滩涂损失率、自然岸线损失比例和珍稀物种资源损失价值的权重较大,陆域空间利用率、人工岸线增加比例、游客增长率、旅游开发投资和海域使用金的权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中部海岸潮沟形态对滩涂围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海东  沈永明  康敏 《海洋学报》2016,38(1):106-115
根据2001-2013年江苏中部海岸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滩涂围垦影响下潮沟的形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潮沟在大规模滩涂围垦影响下整体有明显的退化和消亡趋势,潮沟集水面积由2001年的293.94 km2逐渐降低到2013年的103.40 km2,潮沟长度随着其集水面积的缩减呈幂函数减小(R2=0.98),而潮沟宽度随着潮沟长度和集水面积的变小呈指数方式变窄(R2分别为0.87、0.93),总体上研究区每围垦1 km2滩涂,潮沟长度和宽度分别减小约2.60 km和0.67 m,在整个滩涂围垦过程中,落潮后期潮滩的主要排水方式逐渐由潮沟排水向滩面排水方式转变。江苏中部海岸潮沟形态在统计上具有多尺度分形结构,总体上研究区分纬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潮沟分维值、各潮沟系统分维值、单支潮沟分维值。研究区潮沟的分维值(无标度区间25~210内)在滩涂围垦影响下呈波动性降低,由2001年的1.26逐渐降低到2013年的1.13,各潮沟系统的分维值随着其分汊个数减少呈线性降低(R2=0.89),各单支潮沟的分维值随着其蜿蜒性减小呈线性降低(R2=0.86)。根据潮沟的退化和消亡过程反推潮沟的起源和发育过程,本研究认为研究区最早出现的一类潮沟可能是陆源水流侵蚀型潮沟,而滩面水流冲刷型和潮流辐聚侵蚀型潮沟是随着潮滩淤积变宽过程逐渐发育的,其最初的发育形态可能是潮滩下部的冲刷凹地。  相似文献   

19.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of Morocco is physically and socio-economically vulnerable to accelerated sea-level rise, due to its low topography and its high ecological and touristic value.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land loss by inundation has been based on empirical approaches using a minimum inundation level of 2 m and a maximum inundation level of 7 m, where scenarios for future sea-level rise range from 200 to 860 mm, with a ‘best estimate’ of 490 mm.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have been based on two possible alternative futures: (1) a ‘worst-case’ scenario,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 scenario with the maximum inundation level; and (2) a ‘best-case’ scenario, by combining the ‘sustainability first’ scenario with the minimum inundation level. Inundation analysis, based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 modelling approach to erosion, has identified both locations and the socioeconomic sectors that are most at risk to accelerated sea-level rise.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海岸带经济韧性与涉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囿于涉海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缺乏,这一问题一直未得到定量化的探讨。为此,本文创新性地基于行业分类代码,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出涉海企业并测算其TFP。同时,在定量评估沿海地区海岸带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将两组数据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海岸带经济韧性对涉海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6-2021年,中国海岸带经济韧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南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海岸带经济韧性最强,东部(江苏、上海和浙江)其次,北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最弱。在金融危机冲击时,南部海岸带经济韧性表现最好。在新冠疫情时期,东部海岸带经济则显现出更强的韧性。第二,地区海岸带经济韧性的增强,会促进涉海企业TFP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影响机制在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第三,市场化和数字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海岸带经济韧性对涉海企业TFP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