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春波  张春志  徐冰  徐红兵 《地下水》2009,31(5):124-126
旧店金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现地热,实测最高温度可达74℃,详细介绍了其出露情况和热水特征,并从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和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地热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2.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期隆  辛奎德 《地质论评》1991,37(3):283-287
在1988年,羊八井地热田的北部水热蚀变区的一个地热孔在970m深度上测得温度为202℃此事实证明了羊八片地热系统具有从西北往东南的侧向地热流体的运移。本文叙述该地热田的地热系统、资源评价和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10,34(2):205-205
羊八井地热发电站,海拔4300m,是我国西藏地区第一个地热发电站。现有30多口热水井,热水温度为97℃~192℃。目前主要供电给拉萨地区。  相似文献   

4.
电白县观珠镇根竹园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热储呈带状,受断裂构造控制,地热流体温度60℃~78℃,地热田规模较小,地面有温、热泉出露。本文通过地热田的地质条件、地下热水的温度、水质及储量,对开采的技术条件及储量作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地热资源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典型干热岩潜力区的地热深井部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中 《地质与勘探》2017,53(2):355-360
我国干热岩开发研究领域起步晚,在深部地质、地热、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等多方面存在难题。高温深井钻探的难度大、投资高和风险大,布井是高温地热资源开发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科学布井可以降低钻探难度、风险和投资。干热岩试验靶区遴选结果显示:羊八井、腾冲、漳州等为我国典型干热岩开发潜力区。但我国干热岩地热深井钻探超前于基础理论研究,钻探存在盲目性、低效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对上述3个典型干热岩潜力区的地热深井布署条件做了分析,其结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可促进我国干热岩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评价和开发西藏羊八井地热田资源,中国——联合国——意大利于今年三月在北京签订合同,由意大利承担此项工作。八月中旬意大利专家一行十八人到达羊八井,与中国专家协同工作,于九月底园满结束今年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项目有: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化学分析、测试手段、钻井、测井等项。参加此项工作的单位有:西藏地质局地热地质大队、物探大队、“九二三”地热工程处、地热能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羊八井隧道的地质条件及羊八井地热田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二之间的关系,认为羊八井地热田与羊八井隧道分属不同的水地质单元,提出隧道处于“正常增温区”,对羊八井隧道的地温做了计算预测,可供隧道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藏羊八井热田的碱金属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田及毗邻90km2范围内土壤中碱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碱金属元素锂、铷和铯可以作为一组新的地球化学指标用于热田勘查,圈定热田范围,其作用与已提出的汞、砷、锑和铋地球化学指标相类似。文章对碱金属元素在地热系统中的分布及地球化学行为、异常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相关分析表明,这些地球化学指标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反映了具有共同成因。利用热水中的钠、钾元素作为地热温标对羊八井热田地下热水的温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
运用地热地质理论,初步研究了邓州市城区地热地质背景、重力场特征、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形成条件,着重划分了区域地下热水(矿水)赋存层位,评价了地热流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南江县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热水的形成、热储构造、地热水的补径排特征及川北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南江县的地热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南江县地热水的形成方式为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源,以地热梯度及化学热、机械热、放射热等方式增温,以岩溶管道及裂隙作为水及热的传递通道,顺层作纵向径流,在地表减压最大地段出露或人工钻井揭露排出地表形成地热水;南江县地热地质条件较为优越,通过钻井揭露,在合适的深度如2 150 m可获取较理想的地热水,具有较好的地热水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羊八井隧道地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磊  楼文虎  王连俊 《冰川冻土》2003,25(Z1):24-28
阐述了羊八井隧道的地质条件及羊八井地热田的特征及分布规律, 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羊八井地热田与羊八井隧道分属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 提出隧道处于"正常增温区", 对羊八井隧道的地温做了计算预测, 可供隧道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6,(3)
广东省是我国地热水出露最多的省份,这些热水出露点多受北东向深断裂控制。本文在论述蓝屋地热田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深入地阐明了地热的地热地质条件,并对水源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地热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藏羊八井现代地下热水系统硫矿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羊八井盆地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气体成分、同位素特征以及泉华、岩矿等资料的研究 ,确认该地下热水溶液中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部分来自深部 ;矿质大部分源自对围岩的淋滤和溶解 ,少部分物质 ,如易挥发成分则与岩浆体有关 ;热源则由地壳浅部岩浆体供给。根据羊八井地热水成矿作用特点和矿化分布规律 ,提出成矿区主要位于地热流体卸压排泄系统成矿的论点 ,并建立了羊八井盆地地热水系统成矿概念模型。地热田内自然硫及其它硫化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地区地热流体中温度和矿物质含量较高的东坝凹陷南部地区作为实例,在完整的地热钻孔及相关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断裂构造、热储层、热储盖层、地温场、流体水化学特性和富水性等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造成该区地热流体中温度、矿物质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受太阳宫断裂北段、良乡—前门断裂和楼梓庄断裂的切割作用,东坝凹陷南部地区热储层下落近千米,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黑箱子”区域。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导致东坝凹陷南部地区接受东南城区地热田侧向补给较少,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还原环境;太阳宫断裂北段存在深部的热源通道,地层深部的高温热流顺断裂上涌在东坝凹陷南部地区的热储层富集,因此该区地热流体表现出温度高、矿物质含量高、富水性差的特征,该研究对我国今后地热资源的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广东中新生代盆地隐伏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前景,在充分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形成的原理,结合东莞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对东莞盆地地热的热源、储层、盖层、热水通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莞盆地具备较好的成热条件,具有形成热传导型中低温地热系统的地热地质条件,在断裂破碎带尤其是断裂交汇地段是沉积盆地最有利的成热部位,勘探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齐运铎 《江苏地质》2002,26(1):32-35
从潘塘断陷盆地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证了形成地热必具的“源、通、储、盖”等要素,并与成热类型相似的北京“顺义-城区-良乡”地热带进行对比,认为潘塘断陷盆地存在较佳的地热储热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长白山区聚龙泉群地热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大多数为高温地热资源。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介绍了长白山区聚龙泉群的地热地质条件以及地热的形成条件,并对实地调查采集的地热水样进行了化学组分、同位素、年龄、热储温度、流体质量以及发电潜力的评价,系统性的对长白山地区的地热资源做了基础研究,为启动长白山地区地热资源的重点研究、勘查及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祖秉新  孟凡利  张丕  曹葛  孙晓芳 《吉林地质》2013,(3):105-107,123
本文对吉林省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进行了论证。概括地阐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分类与其形成机制,指出浅层地热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全面地分析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的适宜条件,为浅层地热的利用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是我国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但其主要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长期以来为效率较低的直接利用.以青海东北部地热异常明显的共和盆地为典型研究区, 依据前期地热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工作成果, 在盆地北部施工了终孔深度为1 852 m的DR2井, 获取了温度达84.2 ℃的地热流体.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青海省首个试验地热发电站, 设计年平均净发电量为114 kW.与利用高温地热流体发电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不同, 青海共和试验地热电站是青藏高原利用中低温地热流体发电的典范, 有望为青海省能源结构优化做出开拓性贡献.总体来看, 共和盆地地热流体温度较高、水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发电潜力, 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应注意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国外大量硼同位素示踪的地热研究实例,在先期建立的MC-ICP-MS测定水中硼同位素分析方法基础上,以羊八井地热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田地热流体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羊八井地热田区热储流体的硼同位素值为 -10.5‰~-9.1‰,为非海相来源; 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热储内的硼组分来源于蚀变花岗岩围岩,并且蚀变花岗岩的硼同位素特征可能与深层地热流体相似。研究表明羊八井浅层热储内硼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并非完全是保守元素,存在着一定的硼同位素分馏。在端元硼同位素特征差异较小的羊八井热田,为硼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示踪水体混合过程带来了相当的复杂性。本文从热田开采过程与采样时间、水-岩相互作用、气-液相分离以及结垢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浅层热储内引起硼同位素分馏的可能因素,其中从整体来看,气-液相分离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在个别井位水-岩相互作用与结垢的影响可能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