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976年唐山地震成因解释的一个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健 《地震学报》2001,23(5):552-557
指出已有对唐山地震成因解释的不足,综合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的地震现象.认为唐山及周围地区1973~1975年ML4地震密集,而同一时空范围内3级和2级地震并不活跃是最为显著的地震活动特征,并认为这一特征应与区域高应力及地壳介质相对较为完整这一物理实质相对应.假定中国大陆周边的强震活动大体上反映着相应板块对中国大陆作用的强弱,推论20世纪70年代华北地区存在多个动力过程,为唐山地震提供了最基本的力源.进而提出多动力过程和地壳局部弱化模式,以解释唐山地震的成因.这一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与唐山地震有关的诸多地震现象.   相似文献   

2.
旺11井在1976年唐山地震及其强余震之前有喷油异常显示。经统计该井喷油对唐山老震区4级以上地震的映震概率为75%;1984年重新射孔后,改封井测压观测,其压力变化异常对唐山老震区4.5级以上地震的映震概率也达到了75%。所观测到的压力逐时值的突跳变化,对于地震预报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旺11井在1976年唐山地震及其强余震之前有喷油异常显示。经统计该井喷油对唐山老震区4级以上地震的映震概率为75%;1984年重新射孔后,改封井测压观测,其压加力变化异常对唐山老震区4.5级以上地夺地映震概率也达到了75%。所观测到的压力逐时值的突跳变化,对于地震预报有相当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彭美煊  彭浩 《山西地震》1999,(3):39-42,77
为计算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震源参数,根据断裂力学的有关公式分析了断裂扩展过程中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达格代尔塑性区中最大位移的公式计算了应力场的初始剪切应力τ。和地震释放的总能量ET;根据不同作用行震波资料和历史地震等烈度线所得出的不同震级的地震矩,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山西地区不同震级地震矩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大同一阳高6.1级地震的地震矩和其它震源参数。  相似文献   

5.
仲秋  史保平 《地震学报》2012,34(4):494-508
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大地震对唐山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震之后约15小时滦县又发生了MS7.1地震; 同年11月15日宁河也发生了MS6.9地震. 唐山MS7.8主震后的余震一直持续至今,使该区域至今保持了与主震前相比具有较高的地震活动性.如何估计余震的持续时间,并进一步将余震从主震目录中去除,一直是地震学中所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数线性回归和理论计算,从不同角度求取并讨论了1976年唐山MS7.8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结果表明,由对数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约为80 a.而基于Dieterich的余震触发理论所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则与区域剪应力变化率有关.区域剪应力变化率可有几种不同方法求得: ① 根据剪应力变化率和静态应力降Delta;tau;e及地震回复周期tr之间的关系求取应力变化率,该方法所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约为70——100 a;② Ziv和Rubin对Dieterich的方法进行了修正,给出了通过远场加载速率和断层宽度求取应力变化率, 该方法得到的余震持续时间约为80 a;③ 由背景场地震活动性求取远场剪应力速率, 可以得到该地区二维分布式的余震持续时间,此方法得到的研究区域内余震持续时间为130——160 a.综上,唐山地区余震持续时间约为70——140 a,据此, 该地区现今所发生的地震仍为MS7.8唐山地震所触发的余震.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地震活动模糊熵概念,计算了唐山地震前地震活动模糊熵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发现唐山Ms7.8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模糊熵值下降,唐山Ms7.8地震发生在地震活动模糊熵值较低的地方,这符合大地震前震源区地震活动从无序趋向有序的规律,地震活动模糊熵反模糊因子与震群活动熵统一起来,比震群活动熵更突出地反映地震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7.
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华北地区分布的33个水化观测点的水氡观测资料,以半年为尺度对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的异常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存在由外围向震中区演化的异常特征,且在唐山地震发生的短临阶段,水氡异常在唐山地区形成集中,异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唐山地震发生前的12年以上h≥33.1km地震的活动特征,得知唐山地震前确实存在中源地震前兆MDE;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大地震发生前几年,发生多次h≥60km的中源地震,特别是100km左右或大于100km的中源地震,是可能发生板内大地震的前兆信号。文中还研究了唐山MDE的一些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界面和速度的两步反演-唐山震区三维细结构研究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赖晓玲  张先康 《地震学报》1998,20(6):590-597
研究区域界面和速度的两步反演计算方法.三维界面采用分段非完全多项式描述,三维速度的重建采用泛函空间的最小二乘原理.计算采用两步进行:第1步反演三维界面形态;第2步将剩余走时残差按加权分配的方式进行三维速度反演.处理了唐山滦县震区地震测深资料,获得了唐山震区深部三维构造形态及唐山、滦县震区三维地壳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唐山震区深部三维构造总体为北东走向,北东向的丰台——野鸡坨断裂与北东向的唐山断裂所夹的构造为莫霍界面隆起区. 该区中下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沿北东向的唐山断裂存在明显低速异常带,其位置与唐山地震活动带的位置相一致.沙河驿附近较大的低速异常块体对应于较密集的地震分布.该区域存在一条北西向的高速异常带,可能是一条隐伏深断裂.唐山7.8级地震震中区下地壳为北东向的低速异常带与北西向的高速异常带相交处.这两组构造对控制唐山7.8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热涡合并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地热涡活动,研究了地热涡活动与唐山大地震的关系,追踪了有关地热涡的发展演化史及其合并活动对有关地震的影响.研究表明,唐山大地震前我国大华北地区有巨大的地热涡群活动,与邢台地震前地热涡的成群聚集类似,并且同样在地震爆发前发生地热涡合并.这一现象是大华北地区强地震发生的重要前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建华  李望洲 《地震地质》1991,13(2):152-160,T002
本文综合分析了华北地区18幅630张不同时相、不同波段的卫星图象,发现唐山地震前,卫星图象上显示出了压扭性的构造活动信息及张性的构造活动信息。这些信息出现在唐山地震前13—16个月之间,是一种地震中期前兆信息。运用我国地面站卫星图象,监测京津及敏感点上的构造活动信息,捕捉未来大地震的中期前兆信息,对地震减灾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纯振幅、点阻、带通数字滤波器,处理了距唐山180公里范围内13口深井水位的大震前六年连续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大震前存在井水水位的异常下降,这种异常下降首先发生在距大震震中100公里处,并且以每月5-6公里的速度分别向震中和离开震中的方向传播。地下水异常下降的时间-距离关系与该区里小震发生的时间-距离关系较一致。据地下水异常下降结果,我们提出唐山大震孕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2年-1974年底,1975年-1976年4月,1976年4月-大震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地面脉动与地震地面运动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众说不一。1976年松潘地震记录提供了探讨这一问题的条件。我们对台址进行了各种工作之后,得出的结论是:(1)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和富氏谱峰值随震级而增大;脉动幅值及谱幅值随测点高程及地表沉积层厚度而加大。(2)同一地区脉动和不同序列地震记录的幅值及谱幅值的最大值,均有一定方向性。(3)同一序列地震谱曲线特征极为相似。(4)一层穿斗木架房屋结构对地面脉动频谱特性没有影响;而后者在前者的谱曲线上有明显反应。结论:从1976年松潘地震文县台址的资料分析来看,地面脉动频谱特性在地震地面加速度谱形态或特征方面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郭慧  江娃利  谢新生 《地震学报》2016,38(4):644-655
1976年唐山MS7.8地震的早期野外调查结果显示, 在乐亭—滦南地区存在一条NW走向的地裂缝带, 自滦南县申营村往南断续延伸至乐亭县王滩镇王各庄村, 长度大于30 km, 以右旋走滑为主. 该地裂缝是1976年唐山MS7.8地震形成的, 但其地理位置接近1976年唐山地震序列中滦县MS7.1地震形成的NW向地表破裂带延伸方向上. 为进一步研究唐山地震的发震构造, 本文拟基于前人资料, 对乐亭—滦南地区NW向地裂缝带赵滩点位展开调查, 并实施探槽开挖和钻孔探测. 探槽揭示出小型砂脉和宽1.0—1.2 m的大型砂脉分别为1976年唐山MS7.8地震和该地震之前另一次强震事件的产物; 钻孔探测结果表明主砂脉两侧地层不存在明显的垂直落差, 这与1976年唐山MS7.8地震时该点位出现的地裂缝现象是右旋剪切以及赵滩探槽揭示的两侧垂直位移不明显的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The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Xiji-Langfu area ar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nomalous high macroseismic intensity caused by the Tangshan, 1976 earthquake. The area is formed by deep deposits - mainly alluvium sands and clays poorly consolidated and with high water content - that have been trapped by the Xiadian fault. From simulated ground motion we have computed quantities commonly used for engineering purposes like the acceleration maximum amplitude (AMAX) and the total energy of ground motion (W),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rias Intensity. The thick low velocity deposi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large increment of the values of AMAX and W inside the basin.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Xiadian fault AMAX and W can vary by 200% and 700% respectively, and these variations are quite stable with varying thickness of the sedimentary deposit used in the models. With the exis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celeration (AMAX) and macroseismic intensity (I) our results can explain the large values of I observed in the Xiji-Langfu area,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6.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唐山地震前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地震前约一个月时间,震中及附近地区月平均气压变化幅度最大,月平均气压距平中心区域与震中区吻合,沿区域构造带方向出现气压变化最大梯度区,临震前几天气民较大幅度的升、降变化过程,升压脊 区域构造瞳向吻合。地震前一年,丰润、唐山一带年平均气温距平值最大,地震前一天,气温24小时变温的升温中心在唐山,升温脊受区域构造带控制。0.8m地温亦有明显的升温异常变化。197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油井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75年海城7.3级、1976年唐山7.8级以及1989年大同6.1级等地震前后胜利油田油井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了油井动态异常变化与地城三要素的关系,地震前油气比的异常幅度比产油量的异常幅度大;异常幅度与震级的大小呈相关,与震中距呈负相关;对于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异常多表现为突跳变化;城吉距较近的地震前异常出现早,且形态复杂,基本可分为早期趋势变化、中期震荡变化和震前突跳3个过程,最后对异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补充给出唐山地震后至现在(1979年5月)震中周围各台地电阻率变化的资料,并对比给出震前地电阻率值下降时段内原地的地下水位、井温的观测资料,发现唐山附近9个台震前2-3年内的地电阻率值下降是这些台自1970年建立以来唯一的较大一次,其它时段(1970-1973、1977-1979)这些台的地电阻率的平均年变化率甚小,其值基本保持不变;震后地电阻率值并不恢复,低于震前(1970-1973)的值.鉴于地下岩层电阻率的变化一般仅与测量体积内介质的含水量、受力状况及温度的变化有关,根据震前地电阻率台周围同期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和原地井温基本保持未变的实测结果,认为震前地电阻率的变化与含水量和温度无因果关系,而主要是介质受力状态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19.
ThevariationsofthedegreeofgroundresistivityanisotropyduringtheTangshanearthquakeTong-EnMAO(毛桐恩);Tie-ChengWANG(王铁成);Jia-LiuYAO...  相似文献   

20.
Realistic Modeling of Seismic Wave Ground Motion in Beijing City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Algorithm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 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anelastic media have been applied to model the ground motion in Beijing City. The synthetic signa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ew available seismic recordings (1998, Zhangbei earthquake) an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observed macroseismic intensity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The synthetic three-component seismograms have been computed for the Xiji area and Beijing City.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sedi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evere amplification of the seismic ground motion. Such a result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abnormally high macroseismic intensity zone in the Xiji area associated with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as well as with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ed in Beijing city in the wake of the 1998 Zhangbei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