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极洲冰层之下发现了湖泊,其面积为2000和1600km^2,深度900m。这些位于4000m厚冰层之下的湖泊,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制图时测到的。在被列入南极洲这个地区冰下湖泊卡片的145个湖泊中,标记为东经90°和苏维埃的2个新湖泊,但与规模庞大的邻湖——面积达14000km^2的东方湖是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至今在南极洲的冰盖之下发现了 77个湖泊。其中最大的一个 (面积近 2万km2 )是前苏联科学家在“东方”站附近 4km厚的冰层之下发现的 ,并命名东方湖。这个呈半月形弯曲的淡水湖具有强烈切割的湖底 ,局部深度可达 10 0 0m。在 2 0 0 0年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MSiegert及其同事们对湖泊进行了 3次无线电测量工作。结果显示 ,在湖泊的西部和北部边缘 ,尽管温度很低 ,每年要融化几乎 1 0cm厚的冰层 (融解温度低于正常是由于上覆冰盾的巨大压力 )。由于融解水在冰盖底部重新冻结 ,使它的底部增厚 ,但这发生在相反的岸边。就这样 ,湖水缓慢地环…  相似文献   

3.
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峡山脉西部的维多利亚陆地,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岩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这是一片贫瘠的区域,地面上散布着砾石,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它拥有奇特美妙的地形,这儿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地球,干谷底部有时存在着永久性冷冻湖,冰层达数米厚。但在这崎岖不平的极地冰冻土壤下,居住着南极蠕虫。  相似文献   

4.
正最新人造卫星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大的峡谷系统和一个大型湖泊可能位于南极洲东部伊丽莎白地区冰原之下。该峡谷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更长,据估算其长度达到1100千米,深度1000千米。由于缺乏对冰层厚度的测量,科学家对伊丽莎白地区冰原之下的地形了解甚少。它对于理解冰原动力结构、地形以及气候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冰原之下的峡谷是  相似文献   

5.
转暖的北极     
易家康 《海洋世界》2005,(10):39-40
全球变暖将导致数千条北极湖泊渐渐消失,通常使湖床密不透水的冻土或称永久冻土层正在解冻消融。这些湖泊的消失将危害当地动植物以及多种在北极周围筑巢和繁衍的候鸟生存,还可能威胁利用湖泊狩猎和捕鱼人们的生活。北极现在转暖速度较地球其他地方快很多。往常冰层将这里大量入射的阳光反射回空间,但是现在冰  相似文献   

6.
车忱 《海洋世界》2005,(3):16-18
科学家们担心,如果冰层持续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将近5米。这种灾难是渐进性的,它不像海啸那样致命,但它对海岸线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并且,南极洲西部的冰层越厚,它对海平而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乌梁素海湖泊冰消融过程的现场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湖泊冰消融过程中的水文特征,以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冰消融过程中气温、冰温、水温和冰厚度进行连续观测,以分析冰温和水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冰厚度与累积正积温间的关系。用冰钻钻取6根处于不同消融时期的冰芯样品,测定其表观密度,并从冰的晶体类型、表面特征、冰体透明度、气泡形态和气泡数量等方面分析冰柱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气温是影响冰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冰温的变化过程滞后于气温的;冰下水的温度稳定在-0.20~-0.35℃,不受气温的影响。湖冰消融期冰的表观密度为611.5~920.3kg/m3,小于纯冰的密度,其随着冰层的消融而减小;且冰层上部密度小于中下部的,这主要冰融水沿孔隙下渗有关;随着湖冰的消融,冰的晶体类型、冰表面特征、冰体透明度、气泡形态和气泡数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南极湖底有绿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洲 《海洋世界》2004,(4):16-16
日本第45次赴南极考察队的生物学小组,从1月下旬开始在南极大陆吕措-霍尔姆湾沿岸,日本的昭和基地以南约50千米的“B4湖”和“鲶鱼湖”的2个淡水湖实施潜水调查,首次发现湖底被苔藓植物全部覆盖的绿洲。这些群生的苔藓植物在南极的湖泊是极罕见的。“B4湖”面积1万平方米,水深约3米,湖  相似文献   

9.
用~(210)Pb法测定沉积速率时有关补偿值扣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用~(210)Pb法测定一百年左右的近代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年龄,是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不仅可以用来测定河口、湖泊和近岸陆架的近代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年龄,而且可以用来测定冰层的堆积速率和冰层的厚度。它是研究沉积动力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近百年沉积作用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长江中下游45个湖泊不同季节水体δ18O分析,对湖泊水体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水体δ18O主要反映了湖泊水源变化及湖泊水体与长江洪水期/枯水期交替演变的特征关系。受江湖关系随季节变化影响,处于长江中下游中段安徽省境内的巢湖、石塘湖等湖泊各季节水体δ18O都相对较高,处于上段和下段的鄱阳湖群和太湖湖群湖泊水体δ18O相对较低。因此,长江中下游上段和下段湖泊水体交换受长江影响较大,中段较小。对不同季节湖泊水体δ18O比较分析表明,长江对湖泊水体的影响主要在夏季,秋、冬季节湖泊水体稳定。黄盖湖、大冶湖等湖泊夏、秋两季水体δ18O大幅度变化与长江的水位波动直接有关,在长江洪水期,湖泊与长江相连;在长江枯水期,湖泊与长江分离。玄武湖水体δ18O的大变幅是人为换水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在穆尔曼斯克区西南部低山-丘陵地带,伊曼德洛夫凹陷西界附近,约纳河盆地中分布着北西-南东向延伸的科达湖。湖泊的长度为3.5km,宽度达0.4km。凹陷基本上被水-冰川砂砾沉积层充填,在其上几乎到处(包括现代湖床范围之外)分布着硅藻层(50%以上由硅藻硬皮组成的岩石)。在岩层的下部可划分出20cm的海泥夹层,即所谓的硅藻腐泥。硅藻的最大厚度达12~13m,存在于湖泊广阔和浅水的西北部。靠近岸边,岩层中的水被排干,  相似文献   

12.
冰海脱险     
一月的朝鲜南浦港,正值冰天雪地、寒气袭人之际,在这里已装货半个月的天津远洋公司的“南屏山”轮解缆离开了码头,它压碎了航道上的冰层,缓缓向大同江驶去。船行5海里后,江面上的冰层越来越厚,使得“南屏山”轮行进困难。船上虽然有两名朝鲜引水员,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当前出现的情况,他们甚至把船误引到  相似文献   

13.
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中湖冰物候与短期或长期的全球变暖、大气变化、大洋涛动等相关性显著。湖冰物候期的提取是分析湖冰对全球气候响应规律的基础,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以人工或气象站点观测的湖冰物候事件的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遥感技术尤其是多光谱遥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以湖泊冰物候事件为基础,总结了湖泊冰物候定义的四种方法;再由遥感湖冰监测的机理,指出湖冰的反射光谱特征,在此基础上综述多光谱遥感监测湖冰物候的方法,并对比几种方法的优劣。本文是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提取湖泊冰物候的重要依据,为遥感在湖泊冰物候变化监测和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峡山湖沙坝的现代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沉积考察为基础,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湖泊中沙坝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认为峡山湖沙坝微相分为坝前、坝主体、坝后3个沉积单元。坝前受湖浪作用明显,沉积物以湖浪作用形成的浪成沙和冲洗沙为主,发育滩脊和席状沙沉积体。坝主体沉积物以厚度较大、受湖水及风改造明显的中细沙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坝-滩复合体和坝-沙丘复合体。坝后受坝主体阻隔,丰水期为局限湖湾沉积,枯水期发育沼泽沉积。湖泊中沙坝的形成是在滨浅湖环境中水动力和岸线、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下,受湖浪、湖流以及暴露环境下风的改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湖浪所派生的沿岸流对沙坝的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水期沙坝体接受湖水动力的改造,枯水期沙坝体接受风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9-1990年两个夏季对阿尔泰山哈纳斯河流域冰川湖泊的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对该流域冰川湖泊及其沉积类型进行了分类,按其成因冰川湖泊可分为:冰蚀湖、冰川阻塞湖,冰碛湖,冰川热融湖、以及复合成因的冰川湖泊,按补给类型,冰川湖泊还可以分为冰水湖和非冰水湖泊;冰川湖泊除了受到一般湖泊所具有的波浪作用,地表径流作用、块体运动、坡面水流作用以外,还存在冻胀作用,冰川作用和热力作用等。主要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6.
许多科学技术发明与海洋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海洋动物的许多奥秘引发了科学家们发明创造的灵感。鲸与潜艇鲸背效应核潜艇能长时间潜入海水,特别是冰海之下,但如果要在冰层之下发射导弹,则必须破冰上浮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微山湖区包括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湖泊,统称南四湖。过去直接相连,1964年后,被二级坝拦腰分为上、下两部分,谓之上级湖和下级湖。沿湖有大小河道三十余条,总面积约为180万亩。湖跨江苏的铜山、沛县和山东的微山、滕县、济宁、鱼  相似文献   

18.
高原湖泊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要近年来,荧光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物理化学特性。为了理解高原湖泊中DOM的组成、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在湖泊水体中的垂直分布情况,作者利用荧光发射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云贵高原湖泊红枫湖和百花湖中的DOM。结果显示,高原湖泊DOM主要表现为类富里酸荧光,包括可见区和紫外区两种类型的荧光峰,各种天然水体中都有报道的类蛋白荧光在红枫湖DOM中并不明显,而在百花湖DOM中则有较强的类蛋白荧光。溶解有机质所含三种类型荧光峰(PeakA: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B: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峰;PeakC:类蛋白荧光峰)的荧光强度与溶解有机碳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可能与高原湖泊水体pH值、DOM在湖泊不同深度由于受到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存在差异等因素有关。与有机质结构和成熟度有关的荧光峰比值r(A,C)在1.40—2.09范围内,红枫湖南湖、百花湖DOM样品的r(A,C)值随着水体深度有下降的趋势,而红枫湖北湖DOM的r(A,C)值则随着水体深度有较大起伏,揭示了高原湖泊水体中DOM的结构以及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另外,r(A,C)值与pH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红枫湖南湖DOM为0.95,百花湖两个采样点DOM分别为0.67、0.75,而红枫湖北湖DOM则显示出一定的负相关性(R2=0.45)。  相似文献   

19.
污水排入湖泊后,受污染的水体,由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水体自净,研究污水入湖自净规律是开展湖泊水质预报,合理制订入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含酚污水是世界上污染范围较广,危害程度较大的一种工业废水,但是,有关含酚污水入湖自净规律的研究资料,目前尚为不足。本文试图根据二年多现场观测和室内实验资料,对造成太湖局部水域污染的某造纸厂含酚污水入湖后的沿程变化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蓝藻可以在各种水体中出现,尤其适于有机物丰富,碱性较高(pH8—9.5)的水体中,当水温较高(25—30℃)的季节里繁殖快,有时大量发生,有些种类还可形成湖靛。湖靛又称水花或水华。但在江浙一些地区称为浮靛、臭绿沙等;在安徽地区称湖青、湖片、湖淀等;广东俗称(艹耗)等。它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和东北平原等一些湖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