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同云岗石窟文物渗水病害防治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同云岗石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其水害严重,造成了文物的损坏,对其治理已经列入文物保护部门的日程。本文分析了大同云岗石窟石质文物渗水病害的类型与成因,并提出了新的渗水病害防治方法,为我国石质文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可移动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因常年遭受风雨侵蚀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宣传和推广不可移动文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uperMap及Vue分别开发了PC端和移动端的不可移动文物展示系统,将不同类型的文物信息在统一的地理空间和尺度标准的数字影像地图上进行导览和展示,成为文物宣传、推广、保护的先进手段,为文物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为社会公众了解国家文物历史和外出旅游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文物保护紧密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考虑其对沿线数量多、分布广的文物的影响评价 ,以便通过调查和评价来保护这些文物。工作中我们从对水系分布、地层岩性、地貌类型划分 ,文物级别、保护状况及同引水渠道空间关系等调查入手 ,一方面在输水渠道两侧各 3km宽的影响范围内 ,对不同时代的文物地貌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 ,另一方面 ,用影响指数E对沿线文物受影响的程度及保护等级进行了模糊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关键词文物保护质量负责制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技术审核质量负责制,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造成文物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  相似文献   

5.
多维GIS矿产评价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评价需通过各种物探、化探、航空磁法、遥感、地质和实地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以确定钻井孔位.针对多源、多时相、多尺度矿产资源勘探资料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维GIS模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方法.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数据资料特征,提出基于多维GIS模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模型;其次,提出了多源矿产资源评价数据处理策略,设计了一种全球瓦片金字塔模型的栅格和地形数据处理方法;再次,设计了分布式多维GIS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提出了双缓存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开发实现了一个典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多达40种二维、三维数据、文档、多媒体等矿产资源评价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可用于分布式矿产资源勘探评价的全球协同办公.  相似文献   

6.
<正>石油化工行业EPC项目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石油化工行业EPC项目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和实施全面的采购管理系统,以提高项目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及提升产品质量。数字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建立和实施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工程主数据管理、采购管理、物料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等;在系统中实现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可利用先进的RFID和二维码技术实现物料跟踪,同时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潮湿环境下古代土遗址的原位保护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遗址的保护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而土质文物是文物保护中最难保护的文物,所以古代土遗址的保护已在国际上被列为专门的保护项目,而处于潮湿环境下的古代土遗址保护的课题在文化遗产实物和遗迹就地保存和展示领域就更为迫切。浙江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史前文化, 塘山遗址位于良渚文化遗址的西北部,选择了PS(硅酸钾)、WD-10(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S(低聚甲氧基硅烷)、RTV(聚有机硅氧烷+硅酸乙酯)4种保护材料对塘山遗址进行了保护加固实验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2个月,6个月,9个月)的结果都表明,RTV和WD-10防水性优于WD-S,WD-10和WD-S材料仅能作为防水材料,PS材料仅能作为加固材料使用,而RTV则具有较好的加固和防水效果,且加样量越大,强度提高越多。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球物理声学方法是进行高分辨率、大范围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的利器。由于海洋环境与水下文物的保存状态、埋藏状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导致仅根据地球物理声学探测数据推断水下文物是否存在以及分布情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近30年来基于水下文物声学探测方法的可控实验研究表明,不同侧扫声呐系统对出露于海底的水下文物遗址探测有不同的声学响应,而多波束声呐技术可用于水下文物遗址的时移变化研究,浅地层剖面探测对部分或全部嵌入海底沉积物中的遗址探测效果更为明显。水下文物的控制实验研究能提升对不同水下文物声学特征响应的认识,可以为探测成果与解译精度之间的关联研究提供借鉴,并有望为高效、大范围的水下文物探测与资源调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水下文物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GIS的1:5万地质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获取的海量区域地质图数据管理难的问题,提出了建立1∶5万区域地质图数字化建库内容的管理方法。在研究MAPGIS技术和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GIS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具有数据入库管理、属性代码转换、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空间查询、地理要素检索、地理内容检索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地质图管理系统为区域地质图数据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基础平台,对保证区域地质数据库建设成果数据积累和社会服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的研究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实现了大厂矿田历年来积累的大量地质矿产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和专题研究的数据基础平台。通过资料现状与数据需求分析,将地质矿产资料划分为表格、档、图件和目录簿四类。论提出资料表(数据表、档表、图件表)和分类树型目录结构属于两种不同的数据模型,可分别对原始资料(表格、档、图件)和目录簿进行描述和存储;资料表可直接用关系数据库的二维关系表来表示。但目录簿具有与关系表的线型结构完全不同的非线性树型结构,对此作建立了孩子关系表示法,从而实现了关系表对目录簿的树型结构的间接表示。通过数据需求分析、概念模型定义、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存储与运行维护设计,建立了大厂矿田地质矿产中央资源数据库GEODBS,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CDBMAN。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华第一井”文物遗址区被考古专家誉为“进入21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发现”。遗址区自2002年部分发掘以来,产生了各种环境地质病害,水文地质病害尤为严重。由于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性,文章以科学的勘察方案为基础,以无损或低损综合勘察方法准确获得相关地质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了碗米坡水库修建后遗址区的主要水文地质病害,为遗址区的进一步发掘和长期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产品数据和设计过程管理是煤矿井下坑道钻机数字化开发的保障。结合企业批量定制的生产模式和钻机产品的变型开发特点,定义了钻机的产品数据管理需求;建立了钻机产品数据管理的各项功能模型,包括项目管理、文档管理、流程管理、BOM管理、零部件管理、组织权限管理和系统集成;给出钻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组成和拓扑构型,并采用Team Center Express软件予以实现。最后,结合ZDY6000L产品数据实例对该系统的有效性予以说明和验证,并予以了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3.
赵建才  徐义平 《安徽地质》2022,(S2):136-138
将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通过对三维模型矢量化处理,快速获取农村不动产地籍要素和房屋位置信息,提升农房调查效率的同时,将房屋三维模型空间数据与权籍调查登记信息数据有效融合,基于ArcGIS数据模型结构实现二维与三维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建立二三维一体的农村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为三维空间的“自然资源一张图”应用与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将建筑物实景三维模型输出直接应用于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产权信息表达更生动与直观,有利于更好维护农民权益,也为其他不动产产权表达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吴依琴 《安徽地质》2022,(S1):51-54
随着三维建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三维地质建模在资源勘探与保护、矿产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土地规划与利用、基础地质研究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因建立地质要素在三维空间的点线面体,较传统方法在可视化和数据准确性方面得到较大提高,实现了矿层的二三维一体化数字存档。本文基于3D矿业工程软件,以义乌双江水利枢纽工程为实例,开展了三维地质自动建模技术在土石方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万寿山山体既是文物本体,也是建筑、题刻等文物和草木的载体,保护万寿山及其承载的文物,首先需要对万寿山山体的特征和岩体特性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在查阅万寿山地质成因的基础上,测量了岩层的产状和多处裸露岩石的回弹值。对现场散落岩块进行了密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测试。选取典型岩块,开展薄片、光片和电镜扫描等测试分析其矿物成分,获得了万寿山岩石矿物组成与含量比例。以上试验和测试成果是后期万寿山山体工程地质研究和石质文物保护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Surfer绘图软件绘制平剖图及平剖图数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Surfer绘图软件在画线和数字化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程序数据换算,绘制平剖图;又可将平剖图数字化通过程序数据换算,得到绘平面等值线图X、Y、Z三维数据,从而开发拓展了Surfer绘图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简称"晋",别称"山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文物遗存众多,居全国之首。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表明,山西省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计有古建筑28027处,占全国的52%;据最新统计数据,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452处在山西省,其中古建筑368处,占山西省国保单位总数的81%;在现有的30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122处,占省保单位总数的39.5%。山西传统建筑具有时代早、分布广、类型全、数量多、价值高等特  相似文献   

18.
矿山地质数据数字化是矿山信息化建设和进一步找矿勘探的基础。通过将矿山地质数据的数字化归纳为地质资料数据数字化分类体系的建立、地质图件的数字化和地勘资料的二次编码数字化三个方面,提出采用非线性的树型结构为地质矿产资料数字化分类体系的框架结构,采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对这种非线性的树型结构数据进行表达;总结了地质图件的数字化方法,结合当前国际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数据需求,提出了地质资料二次编码数字化方案,地质建模软件要求的标准数据表可参照二次编码数字化后建立的数据表通过编程进行映射提取。  相似文献   

19.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村文物建筑群工程实例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传统测绘方法,证明其在测绘及文物保护方面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是全国率先成立的古建筑专业研究设计单位,具有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甲级资质和建筑设计乙级资质。拥有国内一流的古建专家,技术实力雄厚。该所自成立以来,已完成设计项目700余项,代表作有:中共中央党校汇名园、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山东龙口南山寺、天津大悲院扩建、辽阳广佑寺复建、北京一六一中学改扩建、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以及华盛顿中国城牌楼、莫斯科北京饭店室内装修、扎伊尔金沙萨恩塞莱总统庄园中国园林、英国曼彻斯特中国餐馆等境外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