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江西十大美景、中国最美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是以白鹤为代表的百万珍稀候鸟的乐园,享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的美誉,拥有迷人的湿地风光,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鄱阳湖保护区历经30年的风雨,创造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环湖建设大湖池、沙湖、大汊湖、吴城、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10个保护站,按照"一块大石立门前,两条横幅  相似文献   

2.
2007-2009年期间的2个越冬期,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物种的数量一般都在12月达到最高,而10月由于候鸟刚刚迁来以及翌年3月已有部分候鸟迁离,故这2个月份鸟类数量相对较少。保护区的9个湖泊中,沙湖是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极重要的栖息地,而大湖池是东方白鹳和小天鹅极重要的栖息地。监测发现蚌湖已成为白鹤和东方白鹳重要的栖息地,建议将该湖划为保护区的核心区以加强白鹤等濒危物种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主要职能是保护鄱阳湖以白鹤为代表的珍稀候鸟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资源丰富,有哺乳动物45种、鸟类310种、爬行类48种、鱼类136种、高等植物476种。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重  相似文献   

4.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4,(3):F0002-F0002
<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鄱阳湖以白鹤为代表的珍稀候鸟和湿地生态环境,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成立30年来,在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干部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创了保护工作新局面。成绩的取得是与保护区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创新一系列发展理念分不开的。一、"生态永恒,保护一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地球上只有一个鄱阳湖。为了保  相似文献   

5.
<正>GEF项目简介"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示范项目"是由原国家林业局牵头实施的"加强中国湿地保护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规划型项目"6+1项目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江西省财政厅和江西省林业局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分别为该项目的国际执行机构、资金接受方和实施机构。项目获全球环境基金(GEF)600万美元,其中项目实施资金为510.9万美元,项目预期成果为:加强鄱阳湖区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尤其是示范、试点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在更大的景观范围上完善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提高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体系相关管理部门的能力。项目实施期为5年,即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  相似文献   

6.
一支由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瑞典四国鸟类专家组成的考察队,于1月12日上午我国江西省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丁家山头发现了一大片鹤群。发现有白鹤1204只,其中幼鹤100只;此外还发现白枕鹤1162只和白头鹤88只。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白鹤群。目前世界上白鹤已濒于灭绝。  相似文献   

7.
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吉林省湿地保护区进行了湿地遥感分类,构建了景观指数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体系,对吉林省2015-2017年1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1)18个自然保护区中范围最大的是松花江三湖湿地,湿地面积最大的为查干湖湿地,8个保护区湿地面积减少,其中吉林圆池湿地退化最严重,龙沼湿地退化面积最大;(2)景观指数显示,吉林省近3年内18个湿地保护区中只有5个出现了景观破碎化现象;(3)PSR模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部分自然保护区(14/18)处于相对安全的等级,但处于该等级的下限。月亮湖湿地、雁鸣湖自然保护区、圆池湿地保护区和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处于生态安全预警状态。  相似文献   

8.
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大通道上的主要停歇地和重要越冬地,动物资源丰富。以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资源现状和保护对策。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26目74科269种,其中,鸟类有18目54科229种,两栖动物有1目4科8种,爬行动物有2目8科18种,哺乳动物有5目8科14种。保护区调查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须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加大对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和监测,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水禽多样性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有湿地1 130 hm2,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先后三次对保护区水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禽61种,占国内水禽总种数的23.55%;其中有繁殖种类22种,占保护区水禽总种数的36.1%。在记录到的水禽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有2种;属国家Ⅱ级保护的有5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贸易公约》附录Ⅱ限制贸易的有5种;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鸟类名录的水禽有14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的有39种。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水禽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1986~1987年记录到水禽30种,1986年夏季数量为39.83只/km;1998~1999年种类增加至42种,1999年夏季数量为73.38只/km;2002~2004年种类升至48种,2003年夏季数量上升至169.28只/km,变化较大。令保护区水禽种类和数量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鱼塘的开发。但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因素正影响着保护区水鸟多样性的动态。因此应该制定适宜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对保护区的水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分布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非常适宜鸟类生存,而保护区地处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徒路线,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红树林区内栖息繁衍。如何保护这些珍贵鸟类及红树林栖息地是保护区的主要工作之一。介绍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特点及变化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长江新螺段白鱀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建立,1992年国务院【国函(1992)166】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最早在长江干流建立的就地保护白鱀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7月被接纳为首批"中国人与生物圈"成员单位,2004年进入湖北省湿地网络。1保护区基础条件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部,位于长江中游新滩口至螺山江段,跨两省4县市,北岸属湖北省洪湖市,南岸分属湖北省嘉鱼县、赤壁市和湖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水禽越冬地,是白鹤、东方白鹳、鸿雁和小天鹅等珍稀水禽全球最主要的越冬地之一。为保护好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好鄱阳湖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地,江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在鄱阳湖建立了15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个、省级2个,其余为县级),这15个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原有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由于县级保护区保护管理功能的缺失,使得原有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尝试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新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由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1个保护管理(监测)站和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站共同组成,同时还包括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联合保护委员会、护鸟员和信息员队伍以及奖励机制。目前,新的网络体系存在新建保护监测站职能不明确和人员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管理功能的发挥。为更好地发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的作用,加强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鸟类种类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分类系统,以2017年鸟类种类统计为基础,对江西省的鸟类种类进行了重新整理,形成了最新的江西省鸟类名录。结果表明:截至20017年底,江西省鸟类有22目84科280属570种(620种和亚种),占我国鸟类1 445种的39.45%,其中259种为古北种(占江西省鸟类种数的45.44%),187种为东洋种(32.81%),124种为广布种(21.75%);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81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97种;中国特有种15种;IUCN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11种,易危物种24种;CITES附录Ⅰ14种,附录Ⅱ61种。江西有留鸟和夏候鸟321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56.31%,其中63种为古北种,170种东洋种,88种为广布种,说明江西留鸟和夏候鸟以东洋种为主。江西省鸟类多样性指数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分别为5.266、55.191和0.905。本次统计新增鸟类20种,其中灰翅鸫Turdus boulboul为2017年江西鸟类新纪录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和四川短翅蝗莺Locustella chengi等11种为《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江西有分布的种类,短嘴豆雁Anser serrirostris、北短翅蝗莺Locustella davidi和华南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goodsoni等8种为《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分类新增种。名录中同时列出了各鸟种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和《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5.0》中的序号,以利于鸟类研究和保护人员了解鸟类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江西省的鸟类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南京市湿地保护规划(2018—2030年)》出台。规划期内,确保全市湿地总量不下降,修复湿地面积2?133?hm~2;新建溧水东屏湖、六合池杉湖、六合兴隆洲、长江(鱼嘴)4处省级湿地公园,同时还将新建石臼湖小天鹅湿地自然保护区。根据《规划》,南京市将重点开展石臼湖、固城湖退田(圩、渔)还湖(湿)工程,开展长江、入江河流及主干河流生态修复,建立和实施栖息地修复等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到2020年,修复各  相似文献   

15.
衡水湖保护区原为一片天然湿地,经过长期反复的放水、蓄水工程,原来的水文系统已遭破坏,自然河流的水源补充几乎枯竭,只能靠引水来维护湿地的存在。但华北平原特别是衡水市非常需要这片湿地提供其工业和农业灌溉用水以及作为潜在饮用水的水源。本文就衡水湖保护区管理目标、保护任务、科研监测、资源利用等现状,提出了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游客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呼伦湖自然保护区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CVM)研究了游客对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采用实地调研方式,使用双边界问题启发技术对被调查者进行支付意愿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8份。通过引入10个变量以进行数据录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并在模型中引入了社会信任因素及游客保护区意识因素,通过两个报价得到第一报价方程和第二报价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游客对呼伦湖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为14 710 389元,大多数的被调查者(79.9%)愿意为了保护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捐款,21.1%的被调查者反对支付,被调查者反对支付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保护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应该是政府的职责;2、两个报价方程中,收入和被调查者的保护区意识对支付意愿具有极其显著影响(p0.01),对保护区管理部门信任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p0.05);3、为了进一步提高游客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增加游客的信任感,保护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资金机制,如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资金台账制度等方法,改变目前"一地多牌"的管理体制,同时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0,(9):5-17
地名坐标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与江西泰和、遂川两县接壤,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是一个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述华  廖富强 《地理学报》2013,68(1):118-126
利用历史水文资料、越冬候鸟分布调查资料及基础地理数据等, 从鄱阳湖形态的历史演变和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保护的角度, 探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维持鄱阳湖形态不变的情况下, 为有效保护越冬候鸟生境不受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的影响, 工程调控水位不宜超过12 m, 但由于低水位运行不利于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效益的发挥, 而高水位运行不利于越冬候鸟栖息地的保护, 为调和工程效益和候鸟保护之间的矛盾, 建议实施适当退田还湖, 以促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实施;(2) 根据地形、越冬候鸟分布范围、圩堤内居民点分布以及圩堤内土地利用现状, 提出了约640 km2实施退田还湖范围;(3) 以退田还湖为前提, 按照“调枯不调洪”原则, 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水位调控方案, 为工程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7-2009年2个越冬期,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湖泊共记录到水鸟6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8种,省级保护鸟类30种。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越冬期水鸟的最高数量均在12月出现,分别约为17.8万只和23万只。对2个越冬期水鸟在9个湖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湖池、沙湖、蚌湖和大汊湖是水鸟重要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是南方集体林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境内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江西也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早在1958年7月1日,毛泽东主席欣闻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创作了著名的《七律二首送瘟神》。鄱阳湖地区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水热光合条件优越,但是鄱阳湖疫区缺林少绿,成为血吸虫病高危感染区域,范围涉及南昌、九江等8个设区市的40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达470余万人。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江西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