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前兆数据异常自动检测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震前兆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研制了一套地震前兆数据异常自动检测与报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测项分量与检测方法的自由定制,通过利用相关分析、差分检测、固体潮相关检测、方差检测、台阶检测与金日光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理论等多种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数据的自动异常检测与报警.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可行,可为地震数据监测人员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2.
通讯技术是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着采集系统规模的大小与工作效率的高低.按照采集工作中应用的通讯技术不同,目前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分为三类:有线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无线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混合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文章在三类系统中选择7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比这7种产品所使用的组网方式、通讯协议及其在通讯方面的性能,分析目前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常用的通讯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并由此总结了当前陆上地震数据采集工作对通讯技术的需求,提出在陆上地震数据采集中应用一种基于簇树结构的复用传输技术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和方法,并对地震分析预报技术分析作了分析,提出应吸收和借鉴数据融合技术和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集成的地震分析预报数据融合系统,本文给出了在国家公用数据支持下的系统结构模型及其功能和技术支撑。认为宋的系统是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面向用户的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选址、防震减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等均需要地震地质灾害基础数据,但地震地质灾害种类多、信息量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共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以ArcGIS为系统平台,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首先,基于地震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应的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架构;对构建地震地质灾害系统存在的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唐山地震为例,建立了示范性地震地质灾害GIS系统。  相似文献   

5.
简要说明了台站地震速报监测系统软件的系统特点,着重介绍了该软件主要功能模块.该软件在合肥数字遥测台网地震速报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了台站地震速报数据快速通报和汇集,进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文中对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系统实现省级测震台网与国家测震台网之间的地震速报信息的快速通报、汇集与共享服务,进而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得到更为精确、合理的结果,为防震减灾特别是大震应急服务。其主要功能有地震速报数据的采集输入,发送手机短信,IP数据传输,数据接收存储,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配置管理,WEB服务,地震报警,地震定位和地震分布的图形化展示等。  相似文献   

7.
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通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P-MCRTS是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专用软件包。该软件包已在全国20多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古巴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实时接收多路地震波形数据;实时事件检测;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自动分析;实时波形数据记录和事件波形数据记录;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唐明帅 《内陆地震》2003,17(3):268-27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心于2000年9月中旬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工作。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的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工作人员才可以对各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刚开始由于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遥测台网中的数据量较大和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SCOUNIX系统出现过系统资源缺乏、文件系统容量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瘫痪,造成其中一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地震数…  相似文献   

9.
引言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于2000年9月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观测运行。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网络系统中的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分析人员才能够对各遥测子台的数据进行地震分析。刚开始由于我们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乌鲁木齐遥测台网每天的数据量较大,以及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出现过系统资源使用匮乏、文件系统容量支持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运行出现瘫痪现象,曾造成其中一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套以袋装微机PC1500为基础的大地震现场地震处理系统SAP1500。系统设计以<<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震情分析指南>>为依据,实现了地震定位,地震目录编辑,地震序列分析和震源与介质特征分析等多项功能。系统以地震现场地震台网记录震相数据或地震目录为原始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可为大地震现场地震工作者提供现场地震趋势分析所需的基本数据和图件。  相似文献   

11.
地震网络研究项目旨在实现利用智能手机作为加速度计的全球地震预警系统。地震波会产生地震动,我们根据没有地震动时的预期报告数目设定阈值,当地震发生后30s报告地震动的智能手机数目超过阈值时,中央服务器的软件就会发布地震事件。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地震网络项目的智能手机网手机的数据,以推断是否具有初步确定震中估计值的足够信息。数据包含智能手机空间位置和服务器接收时间。对智能手机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信号时间并非如预期一样,能显示出震相的系统偏移。因此,一种利用网络中大量智能手机的新方法应运而生。尤其是,震中估计仅需要考虑报告地震和未报告地震智能手机的空间位置。我们利用非参数方法和基于模型方法,通过利用模拟地震数据和系统检测到的智利49次地震事件数据,研究了两种方法对震中估计的性能。在线资料2015年9月16日至11月11日期间地震网络项目的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到的49次智利地震事件的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12.
翁少林  陈晓发 《华南地震》2006,26(3):103-108
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检索的不便和交流的缺乏,使研究者不能充分得到地震资料,影响了对地震科学的研究,所以有必要加快地震数据网络间的共享,建立专门的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以东南及沿海地震数据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为例,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具体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系统,实现地震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地震预警网络环境实时监控与分析,明确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和范围,根据地震预警系统业务分区梳理关键业务、网段和终端,并通过数据流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系统网络流量监控。通过数据包采集与解码技术,实现对主要业务系统关键指标的监控,从而对地震预警系统的网络访问性能、系统服务性能、应用响应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监控与分析,实现以业务为核心的网络环境监控与支撑。  相似文献   

14.
定量地震地貌学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地貌特征参数的定量分析来了解盆地历史、沉积过程和填充构架,在沉积体系定量分析和储层表征方面为一新方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地质研究、地震属性分析、地貌特征定量分析、沉积单元交汇分析和沉积体系影响因素研究等五方面,核心为多数据融合及沉积单元形态定量数据的利用.定量地震地貌学在冲积河道、三角洲、浊积水道、水下扇储层特征及结构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突破,在地层沉积定量研究、储集体规模预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传统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预警网络系统在对地震进行预警时,需要分析大量的地震数据,存在地震预警偏差高和动态监测性能差的弊端,因此本论述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地震预警网络系统,采用SaaS技术设计系统总体架构,通过核心是STM32F103RET6单片机的地震监测传感器模块,采集地震波信息。系统采用多地区地震数据并发过滤接收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接收和处理。系统实现过程中设计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基于Web页面的地震震波仿真显示模型,用浏览器中的High Chart JS软件模拟显示地震波形,给出了系统软件进行地震事件触发检测管理线程流程以及系统台站误触发判断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系统能够准确的对地震发生作出预警,动态监测性能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蒙城野外站FSS-3M、FBS-3A、BBVS-60、BBVS120与JCZ-1T 5套地震计系统记录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并通过对仪器系统记录的典型地震震相分析,比较几种不同频带地震计系统的性能差异及记录地震事件的优越性,为野外站地震记录震相分析、仪器维护、地震速报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正确评价天津宝坻地震台地电阻率的观测效能,调查分析了宝坻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场地和观测系统,统计分析了观测数据的产出和映震效能。结果表明:宝坻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场地、观测系统等基本符合观测规范的要求;观测数据连续、可靠,但精度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观测数据对华北北部多个5.0级以上地震和本区及邻近地区多个3.0级以上地震有震前异常反应。宝坻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场地能反映出地震孕育的信息,产出的数据连续、可靠,映震能力较强,但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剧,原良好观测环境有逐渐丧失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上海市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服务内容,详细讨论强震、测震、空间信息、地震地质背景等4类数据的共享方式、内容以及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地震科学数据具有类型广、种类多、数据格式不一致以及年代长等特点,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在如何对这些分散的海量地震数据整合应用服务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研究并建立基于Web的地震科学数据可视化发布系统。深度挖掘并探索地震科学数据的普及性和社会应用潜力,实现了地震科学数据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cGIS的西安市地震小区划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GIS平台的数据管理系统是陕西省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西安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该项目多源成果数据的分析,确定以Arc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建立地震小区划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实现该系统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数据库详细设计.最后,对入库数据的数据准备、数据生成、数据入库等技术环节做了详细论述,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实现西安市地震小区划成果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克昌  李志雄  王松  岳鑫雨  李杰飞 《地震》2006,26(1):115-122
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建设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地震观测监控系统, 将原来分散的观测项目(如测震、 GPS、 气氡、 气汞、 电磁波、 地电场等测项), 改造为集中到一台服务器管理, 在一个监控平台上统一实现了对台站数据的收集、 入库、 管理、 处理、 监控等业务; 对这些观测项目可以在控制台上直接取数并将数据入库; 初步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 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 数据监控的软件管理系统, 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量, 方便台站工作人员操控。 监控系统的地震前兆数据监管软件系统DataMonitor可准实时监视数据, 检查数据的异常和到达情况, 并向台站数据管理人员告警; 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 包括数据到达情况统计、 缺数统计、 数据连续率统计等, 并可按用户定制的测项分类进行统计。 该系统还提供多种前兆数据处理方法, 实现对前兆数据的各种常规分析处理。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已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应用, 满足了数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需要, 可及时方便地掌握数据的情况并对观测系统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