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标准和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利用梵净山区域2013—2017年气象资料及旅游统计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梵净山区域经济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D气候舒适度指数”标准比“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更适合研究梵净山区域气候舒适度指数;4—10月是梵净山旅游较适宜期,与旅游收入和客流量月平均数据均有较好的吻合度;气候舒适度指数对梵净山区域旅游经济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梵净山站为梵净山区域旅游经济气候舒适度指数分析的关键指标站。  相似文献   

2.
利用铜仁地区10个常规气象站近40 a历史基本资料并结合梵净山区17个雨量观测站10 a观测资料,分析了铜仁地区气候特点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安全运行、管理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针对当前气象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存在的不足,提出水利建设气象保障措施对策建议,为铜仁地区水利建设的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结合洛南气候资源特点,利用1981—2010年洛南光温水等气候资料,参照核桃生育期观测资料,遴选了16项认证指标(包括12项适生指标,4种灾害指标)并进行量化分级,制定了认证等级标准,以加权评分方式建立了认证模型;结合2021年天气条件,对优质核桃适生区的洛南核桃进行气候品质认证,认证结果为特优。  相似文献   

4.
气象条件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气象要素对稻米品质影响的评价方法,有利于从气候角度提出提升稻米品质的调优措施,指导优质稻米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满足人们对品质的需求。文中依据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稻品种品质”制定了籼稻气候品质等级标准,参考已有试验及文献,结合江西省一季稻生育期和气象资料,建立了一季籼稻3个单一品质评价指标,并用取最小值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2017、2018年选取8个样点开展观测试验,用气象观测数据套用指标评价,并将结果与稻米品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与品质实测数据基本一致。文中提出的一季籼稻气候品质评价指标科学性较强、准确性较高,可用于一季籼稻气候品质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5.
梵净山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梵净山周围6个基本气象站1971--2010年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梵净山自然风景区部分区域自动气象站2005--2010年气温、降水等气候平均资料,就梵净山脉对局地气候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东、西坡气候差异与海拔高度、坡向有关,高大的山脉造成它的东西两侧丘陵地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别较大,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东南坡多雨,冬温低而夏季炎热,西北坡少雨,冬温高而夏季炎热;梵净山的降水随高度增加,其最大降水量对应高度在1700m左右;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年平均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0.50—0.56℃/100m;梵净山脉对东北方入侵贵州的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可使梵净山东西两侧温差达4℃以上,西侧降温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滞后时间达8h以上。  相似文献   

6.
梵净山气候特点及旅游气候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山岳型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利用梵净山高山气象站2012—2013年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资料,以梵净山周边3县同期的气象资料作比照,推算梵净山气候特点并进行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计算,指出:夏季,在周边县城愈是酷热难当之时,山上山下温差就愈大,感觉为非常舒适,好比到了火炉中的"绿洲";冬季,温度随高度的递减率较小,观赏迷人的北国风光,却不会感到很冷;春秋季节表现为舒适略偏凉,正好适合徒步旅游;梵净山是旅游者一年四季的好去处。同时也指出,寒冷指数公式有过分夸大风速作用的嫌疑。  相似文献   

7.
淳安旅游气候适宜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淳安及周边县(市)1971-2010年的气象实测资料,和淳安2007-2010年自动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评价淳安的气候特点,利用温度、湿度、风速等观测资料计算出温湿指数、风效指数,评价淳安旅游舒适指数,得出淳安旅游适宜时间长达276 d左右.最适宜的季节是4-6月和9-10月.针对淳安的旅游特点,根据相应的气象条件分析了观岛赏湖指数和漂流适宜指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开平国家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通过引入WBGT指标(GB/T 17244-1998标准)对开平市旅游舒适度进行等级划分和对比评价,并根据旅游气候现状对WBGT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本地化应用。结果表明:WBGT指标表现为“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2时,早晨、傍晚指标值较低,午间较高;GB/T 27963-2011与GB/T 17244-1998标准下“舒适”等级占比有极大差异;评价小组认为优化后的新指标“基本可行且略优于GB/T 27963-2011标准”,有必要进行盲测问卷调查,以确定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铜仁市短历时(3 h,6 h,12 h)暴雨频次和暴雨极值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梵净山东北侧的松桃县是短历时暴雨的高发区,市域内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最佳发布时刻主要在夜间,比例为62.5%(万山)~100%(思南),暴雨黄色以上预警发布最优时刻主要也是在夜间,比例为53.6%(万山)~77.3%(思南)。3h和6h雨量初始达到暴雨标准的时刻大部分也是在夜间,比例分别为达到50%(万山)~95.2%(印江)和58.8%(玉屏)~77.1%(松桃),开展强降水“三个叫应”十分必要。通过个例分析,县域范围内的短历时暴雨依然具有分散性和跳跃性特点,值班值守和服务时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气候年景定量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燕  伍红雨  林昕  王岩 《气象学报》2019,77(6):1124-1133
气候年景评价是气候业务服务的重要产品——气候年公报的重要内容,其中评价方法是关键。旨在以福建省为例介绍一种计算简单、业务适用性强且易推广的气候年景定量化评价模型。基于福建省66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0年共50 a逐日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数据,在分别建立低温年景、高温年景、雨涝年景和气象干旱年景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和历史序列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气候年景的评价模型、等级划分标准和历史序列,实现了对福建省低温、高温、雨涝、气象干旱及综合气候年景的定量化评价且评价结果具有历史可比性。业务应用和历史事件验证显示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合理,与历史重大事件一致性良好,可为汛期雨强、冬季低温强度、夏季高温强度等定量化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新国家气象观测站与5个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27963-2011)的指标进行大新气候舒适度计算。结果表明,大新县各地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良好,舒适期长,一年有5~8个月达到"舒适"标准。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逐6h的1°×1°再分析格点资料和铜仁市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8年7月5日铜仁梵净山区域的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叠加高低空不稳定的高湿区是此次大暴雨形成的大尺度环境背景。且强降水对流回波沿着地面辐合线形成发展,地面辐合线为强降水对流系统的重要触发机制。梵净山地形的抬升作用,对江口北部及松桃北部地区雨强有增强作用,从而导致大暴雨的发生。当梵净山东侧为东南风时,地形辐合抬升作用,利于江口北部降雨增强;当梵净山东北侧为东北偏北风时,利于松桃境内降雨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1—2019年梵净山区逐日气温、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等资料,对影响旅游活动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旅游实际构建梵净山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梵净山气温适宜,降雨丰沛、雨热同期,空气湿度大,平均风力为微风,近9 a平均气温、降水量、风速和相对湿度分别为8.4℃、2073.7 mm、3.8 m·s^(-1)和91%。(2)近9 a梵净山年平均较舒适及以上天数206.9 d,其中6—8月为旅游舒适期,4—5月和9—10月为较舒适期,3月和11月为较不舒适期,12月至次年2月为不舒适期。(3)梵净山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模型包括舒适度、降雨、云量和灾害性天气4个因子,综合考虑了旅游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观赏性,计算方便合理,可适用于梵净山山岳型旅游气象预报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疆麦盖提灰枣为例,在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开展气候品质评价的基础上,将FY-4A卫星遥感数据、高分辨率多源融合实况格点产品(ART-1km、CLDAS-V2.0、Laps)应用于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研制了点面结合的网格化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阐述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和精细化程度,同时也可解决无观测资料地区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11年11月5日梵净山旅游区新金顶景点发生34名游客遭受雷击受伤事件,研究了事故发生原因和景点的气候、地形、地质、结构特点,发现梵净山新金顶景点采用常规防护方法难于达到防护效果的情况,提出了等电位接地、雷电拦截、雷电流阻断的针对性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峡坝区的地面风场与大气扩散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峡坝区4个气象站和宜昌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了各站多年、逐年、分季平均风速和风向频率,揭示了地面风场若干气候特征,提出了坝区典型风场模型;并通过分析各站多年、分季联合频率,对坝区大气扩散的气候特点与能力做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近60年深圳气候平均值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1953—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深圳气象要素平均值变化趋势和气候特点。结果表明,深圳总体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起伏、相对湿度下降和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深圳的夏季延长、秋冬渐短,雷雨影响时段略有延长。另外,冬季平均气温的升高对深圳暖冬年份的判定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气候评价等气候业务中需要注意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软件可从地面观测数据中提取数据,录人数据库保存,利用数据库统计积温、周累年值、土壤水分观测簿表中的降水资料、自然物候观测中与地面观测有关的资料,以及作物气象条件鉴定、气候评价等所需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自1993年开始以来《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计划》在青藏高原上观测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三个部分:观测仪器的特点、观测环境的气候特征和观测项目(要素);观测资料的特点;部分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介绍。  相似文献   

20.
肖修炎  李勇 《贵州气象》2004,28(4):18-21
根据优质米气候指标的有关研究成果,针对全市立体气候特点,采用全市及比邻的14个台站的气候资料,建立水稻结实期温度随空间变化的气候模式,再推算各地各级别优质米温度指标对应的齐穗期、海拔高度、播种期和成熟期,并对优质米生产及有关问题作出比较性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