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andscape ecology ,as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is relatively new synthetic and holistic science. It evolved from roots in many fields,such as geography,ecology,economy and system science. According to the time一space coupling dynamic model ,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andscape ecology can be devided into three phasis:Landscape holistic ecology,spatial structure ecology and regional construction ecology"
The basic theorie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cluded ; ecological evalution , succession , spatial differentianon and biotic diversity,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coexistence of heterogeneity component,island biogeography and spatial mosaic theory ,scale effect and natural hierachical organization theory,biological geochemistry and landscape geochemistry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location theory.
The scale issue and heteogeneity are the central functional question on the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ecology. Key landscape concepts are structure,function and change. It uses pattern (changse in space)and process(changes in time) as pivotal attribut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macroscopic vari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system , edge effect and human impact onthe landscape.  相似文献   

2.
国际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动态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本文系统总结了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发展,指出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的人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整治与建设性开发,本文在应用理论层面上系统地阐述了荒漠化土地的景观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景观格局和生态水文过程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半干旱地区这种联系尤为显著,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尺度效应在两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尺度下两者相互作用机制有很大差异.归纳总结了半干旱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二者相互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干扰、尤其是人为干扰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模型模拟等.以尺度为线索,在斑块、坡面和流域尺度进行展开.最后,提出了半干旱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热点和趋势,包括物理机制、干扰后的恢复机制、模型发展、流域尺度集成及尺度转换.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战略是实现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面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定的区域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提出西部开发必须在合理有序的规划前提下才能具体实施。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引入规划,结合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作为规划的理论基础,并提出运用“预案”研究方法为决策提供多目标、多层次的选择方案,并建议在若干具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进行景观生态建设规划试点。  相似文献   

6.
论冰缘寒区景观生态与景观演变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冰缘区复杂多样的地域环境和分异显著的生物带谱特征,形成了高寒环境条件下特有的景观生态格局和结构。景观异质镶嵌具有三向性带谱规律,并表现出不同方向上景观过渡的渐变和突变差异,在空间上形成4种基本景观结构类型。景观嵌块以环境和干扰类型为主,景观结构简单、粗粒化。景观格局变化速度快、范围大,气候条件变化、各类冰缘作用尤其是冻土冻融条件的改变。是景观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形成特有的冻融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战略是实现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面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定的区域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提出西部开发必须在合理有序的规划前提下才能具体实施。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引入规划,结合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作为规划的理论基础,并提出运用“预案”研究方法为决策提供多目标、多层次的选择方案,并建议在若干具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进行景观生态建设规划试点。  相似文献   

8.
欧洲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随着土地利用变化的加剧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改变,欧洲传统景观生态学近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如何保持景观生态学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发挥它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是摆在欧洲景观生态学家面前的迫切课题。介绍了欧洲景观生态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对未来欧洲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中国景观生态不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区土壤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干旱区主要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土壤的理化性状、养分特征以及在盐碱化、沙化和灌耕条件下的变化,并论证了干旱区土壤资源的基本特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干旱区土壤分布具明显的空间垂直地带性及径向分布规律。极端干旱条件下的暖温带棕漠土的资源性能最差,其他土壤的资源性能排序依次为灰棕漠土<灰漠土<灰钙土(棕钙土)<灌耕土<草甸土类。土壤资源性能在灌耕、风沙及盐碱化条件下发生显著变化,在干旱区广为分布的荒漠土壤多数具有显著的中深部盐化表现和易于沙化的条件。干旱区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绿洲灌耕土壤资源的稳定发展、高生产力水平及可持续利用,在明确土壤资源特性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指出当前国内外景观规划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旨在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解读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规划中的功能缺失,以期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关注,并尝试将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景观规划领域,为景观规划的定量化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空间结构上属于紧密汇聚型,功能上表现为高能流、高容量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城市景观风貌与城市生态建设,城市景观规划是其最直接的应用。首先论述了城市景观质量与价值评价,包括景观美学评价与景观视觉容量。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规划原则是该文论述的主题,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以上海和广州市的绿地系统为例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对于城乡交错带的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用景观格局及其动态来描述城乡交错带的城市化过程特点,介绍了上海和沈阳的典型研究。  相似文献   

12.
锥状喀斯特区溶洞景观特征及其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明德  祝安 《中国岩溶》2004,23(2):101-106
锥状喀斯特是湿热带地区重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发育在锥状喀斯特地区的溶洞既是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旅游不可替代的景观资源.本文从这一认识出发,首先揭示了锥状喀斯特及溶洞发育的四大特征:(1)溶洞成因类型多样;(2)是深、长、大洞的主要发育区;(3)不同锥状喀斯特发育阶段,洞穴类型组合不同;(4)能形成溶蚀、沉积形态丰富、造型奇特、美学价值很高的溶洞景观集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旅游价值评价,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具有三大资源优势:(1)洞穴资源具有多功能性(科研、探险、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医疗等).(2)构成独特的高品位峰林-溶洞(地面、地下)综合景观类型.(3)景观资源的高度互补性可提高旅游景观内涵的丰度和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半干旱区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可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从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模式。在调控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抑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使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重建,建立起稳定持续发展的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化过程及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分析,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城市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凸现,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屯垦是西北干旱地区最能体现人地关系的耦合点。在西北干旱地区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屯垦和矿产资源开发有较大的带动作用。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人口分布和聚居程度极不均衡,社会经济分异较大,城镇功能单一,部分地区和城镇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并不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结果,而是资源开采、行政建制的设立、极端自然条件下生存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城市分布空间格局以带状、团状、串珠状为主,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演化模式,城镇发展表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是政治、经济、生态环境、资源、民族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关联、起伏变化的结果。城镇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是未来西北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提出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只有城镇、没有村落的新型城市社会,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条件构建下,台湾地区的景观研究面临着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研究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如何对脆弱的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如何解决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混乱、空间不 足及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如何基于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立符合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等现实问题。目前台湾地区的景观研究多利用观察、文献及案例分析、问卷调查、权重与因素决定及相关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景观变迁分析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未来台湾地区的景观研究发展,仍将以符合生态的原则为基础,同时结合专业教育,降低自然与人为灾害所付出的社会成本、确立景观资源价值评估方式、构建最适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监测方式以及形成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规划设计风格等,以促进景观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