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淮河系的建立——中上元古界层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徐淮震旦地层研究现状 1979年5月,全国震旦亚界科研成果交流会上,《苏皖北部震旦亚界的划分与对比》一文提出,徐淮地区在凤阳群不整合面之上,上震旦统宿县群、寒武系假整合面之下的一套未变质的地层,建议建立“淮河系”.分下统淮南群,上统徐淮群。《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文,将辽河群不整合面之上,寒武系假整合面之下的一套未变质或局部轻微变质的地层,建议新建“系”一级年代地层单位。本文就淮河系的建立,谈谈我们的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2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讨论会以来,对我国争论了多年的南方、北方震旦纪(系)得到了基本统一,取消了“震旦亚界”这一暂时性的名称,将原北方震旦纪(系)新建三个系.即:长城系(纪)、蓟县系(纪)、青白口系(纪).将南方震旦系(纪)确认为震旦系(纪),并确定仍以三峡地区的剖面为震旦系的标准剖面.该剖面原划分为上、下两统,并以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之底界作为两个统的分界线.经过近年对寒武系与震旦系界线的研究(邢裕盛、罗惠麟等、马国干)和三峡、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区震旦系的深入调查(赵自强、杨逞和、殷继成、高振家、王务严、朱诚顺等),在上述地区又取得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古地磁及冰川地层等丰富的资料.大批新的成果不断丰富了中国震旦系(纪)的内容.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也给地  相似文献   

3.
过去曾对小秦岭西段震旦亚界做过不少工作,但未进行过较大比例尺的区测,因此野外资料不够系统,不够充分,研究程度较差,在地层划分上存在着不同认识。我队于1974-197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配合下,在本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实测剖面和地质填图,在震旦亚界碳酸盐岩地层内采集了较为系统的迭层石。在该界上部发现了与予西罗圈组层位相当的冰积层。同时,对震旦亚界地层的接触关系、岩石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地震层序划分与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仁海  唐忠华 《地球科学》1994,19(6):769-777
从地震资料入手,根据某些古凸起部位石树沟群内部存在的削截、上超、下超等不整合反射,将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划分3个地震层序,通过区域追踪以及钻井和露头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3个地震层序分别与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3个岩石地层单元相对应,头屯河组顶界的不整合系构造抬升剥蚀所形成,属构造成因,齐古组顶界的不整合系丘形侧积作用所形成,属沉积成因,地震相分析表明这3个层序(组)为3期物源来自北北东向克拉美丽  相似文献   

5.
淅川地层小区寒武系划分为水沟口组、岳家坪组和蜈蚣丫组。底部与震旦系平行不整合接触,顶部与奥陶系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顶、底界面特征为Ⅱ型界面。地层层序分析以剖面研究为基础,在详细测制地层剖面的基础上划分出了46个基本层序,分析基本层序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地层结构、划分体系域以及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6.
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全国震旦系讨论会,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方震旦系和北方震旦系是上、下关系;并暂定南方震旦系(三峡层型剖面)称震旦系,北方震旦系(蓟县层型剖面)另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与上述震旦系合称震旦亚界,归入上元古界。197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元古代地层图例,即根据此方案编制的。这个方案虽是过渡性的,它对确定我国震旦亚界的地层层序,推动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容讳言,对上述方案,有许多地质工作者曾表示不便反对,也不敢赞同。希望多做些工作,以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震旦纪是塔里木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重要发育期.通过对阿克苏肖尔布拉克剖面中的上震旦统苏盖特布拉克组实测工作,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分析方法,提出了苏盖特布拉克组发育了海侵不整合、陆上暴露不整合和隆升侵蚀不整合面等Ⅱ-Ⅲ(Ⅳ)层序界面成因类型;揭示了下亚段(潮坪)滨岸-浅海沉积体系中的潮间-潮上、滨岸沙丘、风暴等沉积;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十余条露头剖面和覆盖区数十口油气探井的研究,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为雅安—南江、峨边—仪陇、威远—开县、宜宾—石柱、雷波、龙门山、城口—巫溪、桐梓—恩施和沿河—大庸等9个地层小区,对其中在油气勘探中较重要的4个小区的地层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将震旦系划分为下部的陡山沱组/喇叭岗组和上部的灯影组,后者进一步分为4个岩性段。把灯影组中上部的一套碎屑岩视为一个标志性的岩性段;并将原归于灯影组顶部,以麦地坪段为代表,含早寒武世小壳类化石的地层从该组中分出,作为寒武系底部的一个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依据最新的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标准,将震旦系底界置于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之底,顶以麦地坪组底平行不整合为界;陡山沱组相当于震旦系下统到上统下部,即包括下统九龙湾阶、陈家园子阶和上统下部吊崖坡阶,而喇叭岗组只相当于吊崖坡阶,灯影组则仅相当于上统上部灯影峡阶。以岩性、古生物、稳定碳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测年以及测井曲线等为依据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的对比关系,并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十三陵震旦亚界地层剖面位于北京十三陵附近,西北起德胜口马涟滩水库,东南止龙山山脊,全长八千余米。该剖面由碎屑岩、页岩、碳酸盐岩多次更叠,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物组成。除马岭组和铁岭组之间有沉积间断外,其余各组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本文试从重矿物角  相似文献   

10.
位于西昆仑山前塔西南地区的其木干剖面发育连续完整的新近纪地层,总厚1831.3m.从古近系—新近系的微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向上依次出现中新统乌恰群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上新统的阿图什组和西域组底部.其木干剖面克孜洛依组至阿图什组整体为1个二级层序,可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细致分析沉积相与层序发育特征,揭...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开展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工作及室内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震旦统苏盖特布拉克组发育河流相、湖泊相、滨海相及三角洲相碎屑岩沉积,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发育局限台地潮坪亚相、台内滩亚相碳酸盐岩沉积,底部发育混积潮坪相沉积。根据震旦系地层岩石组合特征及C同位素演化趋势,将震旦系划分为3个Ⅲ级层序:ZSQ Ⅰ、ZSQ Ⅱ和ZSQ Ⅲ,每个层序顶部分别对应一个不整合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纪拉张性裂谷沉积模式,并划分为3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初始拉张阶段,对应于早震旦世早期,沉积一套粗碎屑岩堆积;快速拉张阶段,对应于早震旦世晚期,沉积一套湖相、滨海相、三角洲相砂岩,泥岩沉积,同时伴随玄武岩喷发;稳定沉降阶段,对应于晚震旦世,形成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相似文献   

12.
石炭纪年代地层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国际石炭系分会尝试性地将石炭系分成两部分 ,下石炭亚系或 Mississipian及上石炭亚系或 Pennsylvani-an,前者包括 3个统 :Tournaisian,Visean,Serpukhovian;后者包括 4个统 :Bashkirian,Moscovian,Kasimovian以及Gzhelian。由于全球对比的需要 ,西欧和北美的统级年代单位作为辅助性序列也被置于综合年代地层表中。石炭系底界、中间界线及顶界的 GSSP已经分别确立在法国的 L aserre剖面 ,美国的 Arrow Canyon剖面 ,哈萨克斯坦的Aidaralash Creek剖面。据西欧及澳大利亚的同位素年龄数据 ,石炭纪的时间跨度为 5 3 Ma。中国的石炭系划分成丰宁亚系和壶天亚系 ,前者包括岩关统和大塘统以及汤粑沟阶 ,旧司阶 ,上司阶和德坞阶 ;后者包括威宁统和马平统以及罗苏阶 ,滑石板阶 ,达拉阶和小独山阶。  相似文献   

13.
陕西勉略宁地区震旦亚界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勉略宁地区系指陕西汉中西部的勉县、略阳、宁强三县相交地区,西与甘肃、四川毗邻,通常称勉略宁“三角”地带。该区地质构造复杂,震旦亚界目前除未发现青白口系外,其它各系的层序、岩性与我国南、北方震旦亚界的震旦系、蓟县系、长城系基本可以对比。作为震旦亚界的碧口群分布尤广(图1)。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鄂东地区存在南沱期冰碛层,并认为该区震旦系与红安群不存在上下关系,也不存在不整合关系;二者是不同的两个原岩建造,不同的形变期次和不同的沉积构造单元的产物。震旦系可以划分为上、下二统和四个组,其中潘家湾组和胡海凹组为新建组。  相似文献   

15.
实测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李营-王家沟剖面和马圈村剖面,在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剖面划分为4个岩性段,建立了系统的叶肢介生物地层分带序列,进行辽西义县组与冀北西瓜园组的等时性对比,分析剖面的沉积相叠置特征,证明了剖面的沉积连续性和沉积旋回性变化,识别出剖面的4个三级层序,确定了义县阶的定义及其单位和界线层型。从而建议重新厘定“义县阶”的定义和层型,将冀北滦平李营一王家沟剖面作为下白垩统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将冀北滦平马圈村大店子组一西瓜园组界线剖面作为义县阶的底界层型,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的时限范围定为义县阶;取消以张家沟大店子组时限范围所定的义县下亚阶,改为张家沟阶。  相似文献   

16.
实测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李营-王家沟剖面和马圈村剖面,在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剖面划分为4个岩性段,建立了系统的叶肢介生物地层分带序列,进行辽西义县组与冀北西瓜园组的等时性对比,分析剖面的沉积相叠置特征,证明了剖面的沉积连续性和沉积旋回性变化,识别出剖面的4个三级层序,确定了义县阶的定义及其单位和界线层型。从而建议重新厘定“义县阶”的定义和层型,将冀北滦平李营一王家沟剖面作为下白垩统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将冀北滦平马圈村大店子组一西瓜园组界线剖面作为义县阶的底界层型,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的时限范围定为义县阶;取消以张家沟大店子组时限范围所定的义县下亚阶,改为张家沟阶。  相似文献   

17.
米仓山基底周缘震旦纪岩石地层及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兵 《矿物岩石》1999,19(3):46-51
本文详细描述了米仓山南缘南江杨坝震旦纪地层剖面,将该区上震旦统划分为观音崖组和灯影组,并首次将灯影组细分为四个岩性段,同时查明了各组段的岩石组合及空间变化规律,根据岩石学,沉积环境及沉积地层界面特征将米仓山周缘地区上震旦统划分为两个沉积层序及一个超层序,分析了各体系域特征及海平面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我们在浙西淳安县姜家公社附近出露的上震旦统西峰寺组内,发现了三个主要含磷层。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Ⅰ、Ⅱ、Ⅲ含磷层。其厚度分别为4米、5米和2.3米。三个含磷层集中在60.8米厚的范围内。这个剖面的岩石组合与常山县西门外西峰寺标准剖面很不相同,故对研究浙西晚震旦世古地理环境和指导找矿,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杨明  张梅生  李晓波  王旖旎 《世界地质》2018,37(4):1101-1109
为进一步确定燕山裂陷槽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底界性质,笔者对位于燕山中元古代沉积盆地边缘的兴城地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多个剖面上大红峪组底部砾岩的特征、类型及成因的初步分析,得出该组沉积之前地表经历了差异性侵蚀,造成古地形起伏较大。大红峪组底部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包括单斜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两种类型,其代表的"兴城运动"没有影响到更广阔的范围。根据大红峪组底界明显的沉积间断现象,笔者认为将标准剖面大红峪组底界置于"小白石英岩"之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张丕孚 《地层学杂志》1993,17(1):40-45,51
<正> 苏皖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是指凤阳群不整合面之上,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面之下的一套地层。这套地层在没有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之前,前人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在淮南,所建立起来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是正确的,如徐嘉炜(1959)所确定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其划分(自下而上为下震旦统八公山统下部石英岩,它不整合在前震旦纪角闪片岩为主变质岩系上,其上为刘老碑页岩,再上为上部石英岩和上震旦统四顶山统泥质灰岩及泥灰岩层,其上是矽质灰岩,并被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覆盖)是比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