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陕西省安康北部岩金矿带是陕西省贵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勘查评价区带.本文着重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依托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要素及规律,对金矿带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低强度地震在软岩区诱发大规模滑坡的动力学机理,通过现场调查采样,采用单轴动循环荷载试验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岩体强度的动力衰减问题﹑孤立突出地形的动力响应以及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龟裂状"泥岩的动力响应极为敏感,极易崩解裂离成碎裂岩块;2.高陡孤立状软质岩山体的动力放大效应十分强烈,山体内部最大水平及竖向加速度分别为-4.2~7.8 m/s~2及-17.0~9.0 m/s~2,远高于基岩的0~1.5 m/s~2;3.经过碎裂化处理的模型2,模拟结果与实际一致;4."龟裂状"泥岩的震动崩解碎裂,导致山体剪切滑移形式由泥岩层面控制的平面摩擦型,转变为受泥岩振动碎裂带控制的转动摩擦滑动(甚至滚动摩擦)。受此机理控制,剪切面摩阻力急剧降低,剪切位移发生突变,山体迅速崩解破坏。这种特殊的成因机理,称之为孤立山体底部"龟裂状"泥岩层的"动力触变崩解"效应。  相似文献   

3.
蔡光龙 《西部资源》2023,(3):155-157
高家金多金属矿地处江西东乡地区,属江南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处,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良好。为了解该区第四系及其他覆盖层下是否存在与金多金属矿体相关的隐伏岩体(磁性矿体),在此处开展高精度磁测与激电测量勘查工作。勘查结果显示,东乡金多金属矿勘查区中酸性岩体可能是虎圩石英闪长玢岩体的西延部分,主体赋存部位对应于勘查区磁异常产出地。区内地质体电异常(视极化率)规模虽小但强度较大,分布较广,周边已有矿山所见矿体及黄铁矿化与该岩体关系密切,综合分析勘查区周边已知矿(矿化)体成因及赋存部位,定性认为该区磁异常附近磁场梯度带、北东部近南北向视电阻率梯度带及局部视极化率异常分布区应为勘查区找矿远景部位。  相似文献   

4.
南非古地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金、铂、钻石成矿带,勒拉拉(Lerala)钻石矿即位于该地台的卡普瓦尔克拉通(Kaapvaal craton)与津巴布韦克拉通交汇处的林波波活动带(Limpopo Mobile Belt)。林波波活动带具有较好的金伯利岩形成的地质环境,已发现多处大型含钻石金伯利岩群,如Venetia、The Oaks。本文通过对勒拉拉(Lerala)含钻石金伯利岩地质特征的研究,以期对该区域金伯利岩的地质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考虑了岩体结构面对稳定的影响,融入了变形的不连续性和时间概念,更加符合崩塌体变形破坏的复杂过程。应用DDA对贵州山区典型的软硬岩互层构造+不合理采矿形成的崩塌进行了模拟,效果非常接近真实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崩塌体变形破坏演化过程分为山体下陷,拉裂缝扩展和失稳倾倒3个阶段,山体破坏形态与张拉裂缝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是具有代表性的"拉裂-倾倒式"崩塌;根据模拟测点的数据,给出崩塌体变形破坏各阶段的变形量化参考值,可为该类崩塌体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指在岩石裸露的陡峭坡体上较大的岩块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倾倒的地质现象[1]。通过对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研究,并进行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危岩体进行治理,对类似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韶关市曲江区马鞍山山顶西北侧危岩崩塌地质灾害勘查设计项目为例[2],着重研究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地区的金矿主要以脉金和砂金为主,尽管民间采金方兴未艾,但作为重点地质勘查对象的岩金类型一直没有单点规模上的大突破,黔东南的岩金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矿脉的大小取决于石英脉的大小,而矿脉的厚薄、长短和数量决定了矿体的规模。鉴于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地球物理方法勘查黔东南金矿的实验,以探索出一种或几种适合于在该地区勘查中、深度隐伏金矿的地球物理方法。此次用AMT和TDIP综合方法在贵州黔东南南加工区开展概略性矿产检查的试验,目的是了解当地地质构造概况、圈定物探矿化异常区,并结合地质测量和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圈出含矿有利部位,为造山带型金矿成矿预测及后续矿产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地质找矿勘查的不断深入,在新疆西天山地区那拉提成矿带及其周围已发现了多种金属矿产。该成矿带岩浆活动较为活跃,复杂的地质构造为矿物质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非常良好的找矿潜力。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该地区地质勘查成果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该带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远景进行分析总结,以供相关地质工作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崩塌危岩体是山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村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崩塌危岩体形态、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制,将其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其勘查、评价、防治的水平,供其防治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君亮  陈敬堂 《热带地理》1998,18(3):243-248
通过实地考察,概述广州番禺莲花山与粤北丹霞山地质地貌的异同,从丹霞地貌角度阐述这座古石矿场“人工无意夺天工”形成的陡崖,岩洞,石墙,石巷,岩湖,石柱,石门,石桥等人工丹霞奇观,并对这座以全国罕有古石矿场为主景的莲花山旅游区的进一步开发,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岩墙地质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明显表现地物的几何结构和纹理特征,从而使得在较小空间尺度上观察地物细节变化、进行大比例尺遥感制图成为可能。利用高分辨率QuickBird遥感影像,对新疆巴楚县麻扎尔塔格山地区的岩墙进行计算机辅助地质解译,共获得1227条岩墙。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得了解译岩墙长度、走向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76%的解译岩墙走向为NNW(135°~180°);QuickBird能够满足1∶2.5万地质调查的要求;通过地质分析综合解译结果获得了麻扎尔塔格岩体内部存在发育岩墙、岩墙形成应晚于内部的正长岩体的新认识。探讨并验证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中小规模地质体解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收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一带已有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勘查与评价,以及气象、水文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测试试验等方法,全面查明西樵山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从泥石流的水源特征、物源条件和地形环境,系统研究西樵山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强热带风暴"派比安"诱发形成的西樵山北侧山体斜坡一带的大量崩塌、滑坡及斜坡浅层松动土体是直接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西樵山北侧山体斜坡中、下部地段沟谷地形高陡,为泥石流的运移提供了理想的地形地貌环境;2006-08-04西樵山一带发生的近50年来24小时最大降雨量(298mm)所引发的山洪,为西樵山泥石流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水源环境。在此基础上,依据西樵山泥石流灾害的形成环境和危害状态,采取固坡、治沟、排水、清淤、排导、拦挡和恢复植被等综合措施治理泥石流灾害,西樵山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郭达山后山危岩带位于康定县城郭达街后山山腰,直接威胁康定县城近2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相应研究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对郭达山后山危岩带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描述;将危岩带分为崩塌Ⅰ区、崩塌Ⅱ区、崩塌Ⅲ区,分析其基本特征,并对每个区内的典型危岩体进行了崩塌类型及稳定性定性分析;采用RMR岩体分类与质量评价法对崩塌岩体进行岩体分级,属Ⅳ级,岩体质量属差岩体,表明郭达山后山危岩带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差;采用赤平投影分析得出崩塌Ⅰ区、Ⅱ区内由层面与裂隙1裂隙3切割成的楔形体在风化、降雨、地震等外力条件下极易发生崩塌;采用运动学原理分析运动特征,计算落石滚动滑动模式下落石与受灾体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崩塌Ⅰ区33.05 m/s、崩塌Ⅱ区52.15 m/s、崩塌Ⅲ区57.41 m/s;采用恢复系数法计算落石坠落碰撞弹跳模式下的弹跳高度落为16.46 m,最后对郭达山后山危岩带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分高危险性、中危险性、低危险性三个等级制作了危险性区划图。为地方的防灾减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富水性是含水层的基本属性之一,贵州省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溶蚀作用强烈,地下水含水层富水性赋存规律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探究地下水的富水性规律对区域地下水开采、保护及矿区、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野外调查和水文地质勘查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以统计分析为技术手段,得到不同地下水含水层枯季径流模数,最后依据含水岩组富水性指标评价含水层富水性,对河坝场乡地下水含水层的富水性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朱家营子高岭石勘查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地质方法和手段以及岩矿鉴定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了本勘查区高岭石矿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诱发大量山地斜坡次生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布特征,对其地形放大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斜坡震害调查表明,宏观地貌单元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具有控制作用,中高山区以大中型滑坡、崩塌为主,低山及丘陵区以山体震裂、小型崩塌为主;峡谷形态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具有明显影响,其中“V”型峡谷发育密度高于“U”型峡谷;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坡型转折部位、凸出地形等微地貌地形放大效应明显.监测显示,不同方向水平分量地震波峰值(PHA)相差可达10余倍,研究表明:地形尺寸与地震波波长的耦合作用使得地震动水平分量放大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铜鼓山地区已知矿床控矿因素研究,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于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的裂隙中,中酸性侵入岩、断裂、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有利成矿地质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征,认为铜鼓山地区具有形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前景。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注重对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对已知矿床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推动本区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五皇山地质公园,以浦北岩体为物质基础,是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和S型花岗岩的典型观测点。园区内发育着石蛋、山岳、台地、峡谷、水文遗迹5大类花岗岩景观,它们有序、集中分布于各个相对独立花岗岩山岳的不同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共同构成一个以石蛋群为核心,山岳、台地、潭池群和瀑布群为重要补充,形态典型、雄伟、优美、珍稀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及石蛋景观群。在分析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及花岗岩岩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园花岗岩岩体和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1)中三叠世期间,该区域产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历经岩浆侵位、分异、冷凝结晶后,逐渐形成一个时间上连续的、建造上完整的巨型花岗岩岩基——浦北岩体;其后,经历隆升剥蚀出露于地表并成山。2)第四纪至今,受湿热气候、地表流水及原生和后生节理十分发育的花岗岩岩体的共同控制,由山顶→山腰→山脚,它们各自汇聚各种形式地表流水的能力逐渐增强,对应由山顶→山腰→山脚的流水侵蚀程度逐渐增强,而各自的风化作用却逐渐减弱;历经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纵向―横向差异侵蚀、冲蚀和风化作用,逐渐形成公园境内形态典型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华  刘盼  张桂花 《地理科学》2018,38(6):944-953
陡崖坡广泛发育是丹霞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块往往四面陡崖,山块之间也因此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特殊的地貌造就了许多特殊的小生境,产生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本文梳理了山地自然分异和丹霞地貌生态与植被分异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人们对于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的关注不足。为此,针对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这个最具有个性化的自然分异现象与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主要结论:丹霞地貌区小尺度的自然生态分异不符合一般意义上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其根本原因在于地貌所引起的生境差异;丹霞地貌区的山顶效应实质上是“干岛”效应,其沟谷效应实质上是一种“热岛+湿岛”效应;孤立山顶的边缘形成生态结构“突变带”,使得山顶形成孤立的“环状生态圈层”;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小生境差异,决定了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异图谱。这种小尺度植被分异研究能够丰富中国山地科学研究,并为丹霞地貌区植被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董吉  刘华 《西部资源》2023,(3):121-122
本文以贵阳市南明区沙冲南路朝阳巷后山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治理工程为例,对贵阳市南明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在对场区不同状态下的危岩单体进行建模计算、分析评价稳定性的基础上,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