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公路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某公路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此滑坡为推移式滑坡,坡体的地形及物质组成是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大量的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滑坡在自然状态下是稳定的,而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不稳定;此滑坡防治应以加强排水措施为主,并在前缘修筑挡墙,同时加强监测.查明滑坡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是滑坡灾害评价和防治的基础,研究思路及其成果可供类似滑坡稳定性分析及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2.
鬼招手滑坡位于“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内,是地震4a后暴雨诱发的高速滑坡.剖析了主滑体和堆积区Ⅰ、Ⅱ、Ⅲ的特征;分析了影响该边坡稳定性并诱发滑坡的6大因素,包括地层岩性、河流及泥石流冲刷掏蚀坡脚、暴雨及雨水下渗、断裂及“5.12”汶川地震、地貌、人类工程活动,其中持续暴雨是滑坡主要诱发因素;计算了主滑体抛射初速度为40.41 m/s,运动距离为137m,定义了主滑体的破坏模式为滑移-抛射模式;总结了滑坡的破坏过程,分为坡体累积破坏、坡体启动、坡体运动、坡体堆积稳定4个阶段;对比分析了暴雨和地震诱发的高速滑坡的不同之处,对于地震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甘家寨滑坡是云南鲁甸6.5级地震诱发的特大型滑坡,规模达到1×10~7m~3。滑坡堵塞沙坝河,形成堰塞湖,中断交通,造成32户民房掩埋、55人死亡与失踪,是鲁甸地震区规模最大、灾损最严重的滑坡之一。该滑坡是地震诱发陡峻山体上的石灰岩强风化堆积体滑动而形成的特大型岩土质滑坡,表层为10~20 m固结良好的白云质灰岩结构体,中下层为50~60 m具空隙结构的深厚灰岩风化堆积物。滑坡主要的触发因素有:断层滑动方向性效应、地形放大效应、近断层地震动作用、背坡面效应。滑动过程分为坡体震裂松动、后缘拉裂、整体下滑、减速堆积4个阶段,受滑坡体原有地形影响及滑坡动力过程控制,滑坡堆积体形成4级台坎,其中第二级台坎形成高差约2 m的反向堆积。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与滑坡运动力学模型,估算滑体水平滑动至350 m左右处,速度达到最大4.4 m/s,滑动至砂坝河时滑坡前缘速度减至3.6 m/min,堆积于河道,形成堰塞湖。甘家寨滑坡堆积体地形陡峻、堆积物裂缝密集分布,强降雨条件下,容易再次滑动并成灾,建议进行滑坡体的综合治理,控制后缘地表径流、减轻坡体下渗、强化滑坡前缘工程治理,保障交通顺畅,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2019年2月17日,贵州省兴义市发生山体滑坡,由于事前采取了有效的监测预警与防范应对措施,没有导致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现场调查,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滑坡可能会变形滑动。基于现场调查,查明龙井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评价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最后,根据滑坡推力计算结果,分别针对性的对滑坡的3个区提出工程防治措施:滑坡Ⅰ区稳固措施;滑坡Ⅱ区清危、稳固措施;滑坡Ⅲ区采取抗滑桩、截排水沟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0-07-27凌晨,四川省汉源县万工集镇后山因持续暴雨而突发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最大滑程约1.4 km,启动时滑坡体约48×104m3,沿线裹挟和铲刮沟谷及其两侧边坡松散体,到达坡脚部位滑坡碎屑流体积增大至100×104m3,最终导致沿沟的双合村一组5户20名村民失踪及下游万工集镇部分房屋被掩埋而倾倒破坏。滑坡启动区发育于万工集镇后侧二蛮山大沟内,沟左侧为二叠系灰岩(P1y),顺坡倾向沟内;右侧为强风化的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β),节理极发育;沟内早期堆积物丰富,特别是沟上游还存在一大型古滑坡体;这些不稳定物源在有利地形条件及降雨诱发下极易形成滑坡。原始沟谷上游高位陡峭地形导致山体具备高位潜在势能,具备形成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地形条件。2010-07-24—26的降雨是触发此起特大灾害的主要原因,累计降雨量达163 mm,在水的作用下启程剧动并高速下滑。采用将今论古的地质方法,从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岩体坡体结构及坡体变形等角度研究了二蛮山滑坡孕育的地质演化史,再现了滑坡区域历史时期中重要的地质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浅层黄土滑坡易发性评价: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农地小流域为例”一文中,采用SHALSTAB模型评价降雨引起的黄土斜坡浅层滑移稳定性。该模型是将降雨引起的斜坡水文模型和无限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结合,便于在MAPGIS中提取地形要素,进行区域性斜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假定基岩与松散层界面是滑动面,降雨在松散层中形成地下水,并平行基岩面向坡下流动,且为稳定流,排泄量与其上游汇水区的降雨量均衡。可以看出,SHALSTAB模型不适用于黄土斜坡。黄土为厚层非饱和土,斜坡中不存在类似于基岩面的隔水界面,也不会形成平行坡面的地下水流。降雨主要是向下入渗在黄土中形成一个湿润带,湿润带中的水不是潜水,而是毛细悬挂水,其中的孔隙水压力为接近0的一个负值,不存在SHALSTAB模型中的正孔隙水压力,因此在选用模型时,必须仔细甄别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康县地质环境脆弱,堆积层滑坡较发育。滑坡稳定性直接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甘肃省康县燕子河南岸某堆积层老滑坡为例,采用稳定性计算与SLOPE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暴雨工况下降雨入渗过程中坡体内位移及滑坡稳定性情况,为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三维极限稳定性评价算法,选取一定的参数对鱼油河滑坡整体滑体,下段滑体和东边湾次级滑体在不同地下水位情况下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鱼油河滑坡整体沿底滑带滑动时,最小稳定系数为1.130,下段滑体最小稳定数为1.121,基本反映该滑体稳定状况良好。东边湾次级滑体稳定性系数在1.0左右,稳定性较差,有可能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作用下产生再次滑动。  相似文献   

9.
刘宏  邓荣贵  张倬元 《山地学报》2002,20(3):370-374
本文在研究广元市金洞乡Ⅱ号滑坡位移特征基础,认为该滑坡正处于开放的、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在滑坡系统诸要素中,宝珠寺加水位的升降已成为系统演化的控制力量。坡体位移是系统演化的主要状态变量,但北部坡体、南部坡体与中部坡体之间的滑动变形具较强的独立性,单一的位移序列不能较好的反映滑坡的演化特征。因此,文中以两列独立的位序列为状态变量,结合控制变量建立了滑坡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从现有的变形监测滦资料进行滑坡系统的非线性力学反演和稳定学反演和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岩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失稳过程,以西藏俄拉村滑坡为原型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通过输入实测地震动数据,研究该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失稳破坏过程。模拟结果表明:(1)俄拉村滑坡失稳过程为:震动拉裂-剪切阶段→"锁固段"剪断贯通阶段→堆积掩埋夯实阶段;(2)水平向地震加速度PGA具有高程放大效应,且在相同高程坡面PGA放大系数较坡体内部大,坡形转折处和坡体凸出部位的放大效应也表现为坡面较坡内显著;(3)水平向地震加速度PGA值自坡体内部向外表现为时而增大、时而减小的节律性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岩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坡脚开挖、坡面堆载、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兰州市沙井驿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导致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减围压三轴试验研究黄土边坡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基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黄土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边坡不同深度的土体应力及变形发展规律,揭示开挖过程中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滑坡启动机理。结果表明,沙井驿滑坡是由于坡脚不合理开挖导致老滑坡复活,为牵引式滑坡;在开挖过程中,坡体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应力状态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开挖的进行,坡体变形逐渐增大;开挖结束后,坡体中部产生大量剪切裂缝,后缘产生张拉裂缝,坡体稳定性降至最低,中上部均有较大变形,最后发生失稳。  相似文献   

12.
据优势面分析原理和方法,对金龙山地区斜坡各种结构面所作的优势面分析结果显示:浅层强风化岩体中顺坡向剪切裂隙,是控制浅层顺层滑坡发生发展的滑动优势面;深层弱风化岩体中粘土岩风化软弱夹层、斜坡上段拉张裂隙与斜坡下段顺坡向剪切裂隙三者相组合,是控制深层顺层滑坡发生的滑动优势面。当地受滑动优势面控制的滑坡变形破坏模式有:浅层为蠕滑—拉裂,深层为滑移—弯曲。  相似文献   

13.
通过滑面应力状态评价滑坡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上游某大型滑坡为例,研究了有限元法在评价滑坡稳定性中的应用。具体操作过程是:建立滑坡的有限元模型,求出滑面上的应力状态,计算滑面上总的抗滑力与总的滑动力之比,最后评价滑坡的稳定性。通过对黄河上游某大型滑坡比较研究发现,采用有限元法比传递系数法得出的稳定性系数高0.07,这种差异属允许差异范围。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该滑坡在天然与地震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14和1.1,可以认为滑坡在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该方法原理正确、操作简单、结果可信度高,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兴宁市黄槐中学后山边坡受强降雨作用出现土体剥落等地质灾害,通过对滑坡的区域环境和地质条件调查,结合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变形发育特征,分析了崩塌滑坡的地质成因机制。采用了直线滑动法计算评价了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刘涛  李渝生  汪波 《山地学报》2005,23(3):342-347
从滑坡的地质环境入手,通过地质调研及测绘,分析曾家包包大型基岩滑坡的特征、控制因素及成因机制,并运用sama法及不平衡推理法、毕肖普法对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在天然条件下曾家包包滑坡曾处于稳定状态,岩体中的软弱夹层经长期持续的地下水浸润软化逐渐泥化形成倾角上陡下缓的贯通性滑移面,在雨季降雨异常集中期,岩体排水不畅形成较高的空隙水压力,斜坡岩体就会沿滑移面发生顺层滑移,从而形成大型基岩滑坡。  相似文献   

16.
2017年6月24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特大高位顺层岩质滑坡,造成10人死亡,73人失踪,整个新磨村被毁的重大损失。通过对滑坡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质、降雨和历史地震综合分析,该滑坡是由历史上多次强烈地震形成的震裂山体在持续降雨作用下触发的高位坡—碎屑流—堰塞湖灾害链。强烈地震造成的山体内部损伤可持续影响数百年以上,是未来高烈度区地质灾害排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关岭"6.28"特大滑坡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关岭2010-06-28特大滑坡(简称"6.28"特大滑坡)造成99人死亡,其形成受到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和地貌等因素影响,发生机制和滑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通过对滑坡的形成条件、发育特点和成因分析,揭示了此次滑坡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降雨是此次滑坡的诱发因素;滑坡具有分块滑动的特点,即坡积层和基岩先后发生滑坡;滑坡堆积体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即滑坡堆积体前缘以及中下部为碎石土堆积,而上部为碎块石堆积,与一般滑坡堆积不同,是坡积层与基岩先后发生分块滑动的典型证据.研究成果对认识和研究此类滑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可为今后指导防灾和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震作用后堆积层斜坡的变形规律与稳定特性是我国西南山区防灾减灾工程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深入研究震后堆积层斜坡变形发展规律,将坡体概化为花岗岩强风化土与砂土配制而成的匀质土模型,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探讨地震影响深度为10 m时不同震松程度(震松坡体压实系数分别为0.90、0.85、0.80)对边坡震后时效变形与长期稳定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将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震松坡体损伤程度增大,其应力与位移场于震后短期的调整幅度将相应提高;地震震松坡体密实程度以压实系数表征于0.90~0.80间变化时,其位移场于震后的主要调整时间为0.7~1.1 a;由于物理试验中边坡坡度较缓(约35.7°),地震震松坡体时效位移以竖向固结为主;离心模型坡面水平位移与原型斜坡代表性测孔顺坡向位移随时间的演进规律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甘肃省康县燕子河右岸某堆积层滑坡为例,采用稳定性计算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暴雨入渗条件下坡体位移明显增大、稳定性系数大幅降低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做好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K19滑坡工程为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滑坡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受地形地貌和物质结构条件控制,受人为工程切坡和降雨诱发而形成的。最后,在确定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失稳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提出了进行滑坡防治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