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正  王为 《地理研究》2007,26(6):1069-1076
本文为缅怀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和教育家曾昭璇先生的纪念论文,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曾昭璇教授学识渊博,在自然地理、地貌、历史地理、人类地理、方志学以及民族学和民俗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卓有建树。他先后开创"岩石地貌学"、"历史地貌学","人类地理学"三个新领域,填补了学科的空白。曾昭璇先生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提倡"地理科学乃经世致用之学",主张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曾昭璇先生除科研外,一生以教书为业,致力于地理人材的培养。他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认为教材决定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提出高等师范的地貌学教材要在"浅、广、新"三方面下功夫。这不仅是编写地貌学教材的要求,更是一种独特的高校地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丁锡祉先生是我国著名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在国内外地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虽然我与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只是大学期间聆听过几次丁先生的报告。但仔细梳理,却发现我大学时就读和现在工作的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建系之初丁先生是名誉系主任)、硕士期间学习所在的西南师范大学城镇与环境科学系(现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博士学习期间所在的中科院成都山地  相似文献   

3.
大学时代 ,任美锷、杨怀仁老师教我们地貌学 ,学习了台维斯、彭克等大师的地貌学理论 ,核心就是夷平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原理。大学毕业后 ,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吴忱同志一起 ,师从罗来兴先生。我们共同在川西滇北地区作野外考察 ,对区域地貌中的夷平面涉猎较多。去年 ,一直在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的吴忱同志 ,送我一本他毕生研究的力著———《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一书。喜读之下 ,学到了不少东西。现略作汇总评述。1 惊喜与感慨读了吴忱研究员等人的专著《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一书 ,惊喜之…  相似文献   

4.
赵亮  张争胜  南文龙 《地理学报》2016,71(3):515-523
曾昭璇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对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均有积极的探索,他对南海地理问题的研究贯穿他的一生,为中国南海地理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深入研究南海海岸地貌,珊瑚礁地貌,主张采用"地形类型分析法"划分海岸类型,将中国海岸类型划分为山地港湾岸,台地岸与平原岸;他与梁景芬等合著《中国珊瑚礁地貌研究》,系统论述中国珊瑚礁探测史和石珊瑚的种属,生态,地貌特征与发育,并将中国珊瑚礁划分为四大区,六种地貌类型;他完善了珊瑚礁地貌土地名分类,根据《更路簿》划分南海珊瑚岛礁分布区,绘制珊瑚岛礁探测图;他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考证"石塘"等南海诸岛古地名;他从地质学与地貌学角度论证南海诸岛与中国大陆的陆缘关系,还利用历史地理与地方志等资料佐证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5.
悼念沈玉昌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地貌研究室悼念沈玉昌教授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沈玉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11月24日20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0岁。沈玉昌先生191...  相似文献   

6.
沈玉昌与中国现代地貌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玉昌 《地理研究》1997,16(1):77-84
沈玉昌教授是我国着名的地理学家和杰出的地貌学家。在60年的地理科学工作中,他对我国现代地貌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河流地貌、地貌区划与地貌制图、应用地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王乃樑先生对中国地貌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多闻  夏正楷  朱诚 《地理学报》2016,71(11):2037-2048
王乃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貌学家。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他对中国黄土高原、华北、东北、西北、四川、湖北和广西等广大地区进行了地貌和新生代沉积研究,在新生代沉积与地貌演化历史、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学、地貌学与沉积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在地貌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诸方面,为中国地貌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建立60周年暨王乃樑先生诞辰100周年,2016年8月20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纪念活动暨地貌过程和第四纪环境学术论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耕年教授主持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傅伯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师长兴研究员等致辞,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部分退休教师讲话并接受献花。李有利教授回顾了地貌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莫  相似文献   

9.
以考察大自然为己任──记地貌学家罗来兴司徒尚纪(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510275)罗来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貌学家。1916年生于江西玉山县城一个商人家庭,念过私塾,曾就读于玉山一小、浙江衢县初中、杭州高中、江西上饶高中。1938年考入中山大学地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丁锡社(1916~2008),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吴兴(现湖州市)人,1916年4月生,2008年2月逝世,享年92岁。丁锡祉先生是知名地理学家和地貌学家,我国现代地貌学、沼泽学和冰缘地貌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导者。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学院,1942年于浙江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45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副教务长、校长助理、校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1.
姚鲁烽  王英杰 《地理学报》2016,71(5):883-892
罗来兴先生是中国著名地貌学家。他在中国黄土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等地貌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罗先生先后在中国东南丘陵、黄河流域、横断山脉、黄土高原、天山山地等地的研究中,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野外考察资料,对研究区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空间规律、演化过程等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分析。罗先生发表了多项开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地貌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秉维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在国外被接纳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通讯院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会员。 1953年春我调到地理研究所,即受派跟黄先生学习自然地理学,当时他还在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我去上海拜见他,这是彼此相识的开始。此后三十多年来,我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在他领导下工作。现就以下方面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张保教授──著名地貌学家和医学地理研究的先驱马乃喜,张仁慧(西北大学地理系西安:710069)(西安教育学院西安:710002)张保先生(1912—1985年)──西北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生前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2021年5月17日,我国著名的沙漠科学与风沙地貌学家、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正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吴先生1935年7月出生,浙江省浦江县人,1953年考入南京大学,专修地貌学.1957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室与朱震达先生等一起从事风沙地貌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沙漠的科学研究.1966年,吴正先生只身一人来到甘肃兰州工作,1971年举家迁往兰州,从此立足祖国大西北,开展中国沙漠的考察与研究.一个受江南水乡阳光雨露滋润的南方青年、清瘦的书生,毅然决然地将个人和家庭献身于中国的沙漠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丁锡祉教授为发展我国地理事业勇于开拓和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钟祥浩(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1996年是我国著名地貌学家和地理学家丁锡扯教授80寿辰.他为我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辛勤耕耘,作为地理工作者的晚...  相似文献   

16.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地理教育界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1985年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师从先生整整三年。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他的研究领域广泛,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地理教学法》、《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徐霞客游记选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支持,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广东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承办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1 年10 月28-31 日在广东省韶关市隆重召开。来自新西兰、波兰、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中国等9 个国家95位专家、学者及景区技术与管理人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访吴传钧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初一个温暖如春的冬日,在京郊中关村的高楼宿舍里,有幸专访了我钦慕的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付理事长吴传钧先生。先生虽已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思想活跃。当我谈到先生总不见老,别人称他是老地理学家中的少壮派时,他哑然一笑,说道:“我确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养身之道。如果说有常保青春的秘决的话,那就是几十年来自己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精神。”为了想全面了解吴先生的工作经历、治学方向,学术活动以及对发展地理事业的看法,这次访问采取问答的方式进行。先生的健谈,使我的这次访问十分满意,难忘。我问道:“您为什么对地理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以致终  相似文献   

19.
1 成立过程与简史国际地貌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orphologists,简称 :IAG)是一个非政府间、非盈利的学术性国际组织 ,成立于 1 989年。进入 80年代以后 ,地学中的地貌学研究与交流十分活跃 ,仅限于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中有关地貌学专门委员会的活动已经满足不了全球地貌学家们的要求。因此 ,由英国地貌研究组 (British 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Group)发起 ,于 1 985年 9月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貌学大会”,当时 ,由来自 54个国家的 60 0多名地貌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 ,各国代表就…  相似文献   

20.
尹泽生  李炳元  王守春 《地理学报》2012,67(7):997-1001
杨逸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 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科学事业。1959-1998 年他前后20 余次到青藏高原考察, 其中二次在喜玛拉雅山库拉岗日峰和南迦巴瓦峰参加登山科考, 八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他五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考察。2001 年后, 他还开展了对台湾澎湖、兰屿、绿岛的历史环境考察。他曾四次到日本考察并开展学术交流, 2003 参加了北极考察。他在多年实地考察基础上, 以丰富的资料和测量数据, 参与论证和确认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地位, 为中国地理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