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695年临汾地震震害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临汾盆地新构造、地表土质和地貌状况等影响震害的因素,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造成地处临汾盆地平原区的临汾、襄汾、洪洞和赵城4县的建筑物的破坏,人口死亡数字及死亡率,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场地因素,并讨论了人类活动对震害的影响及城市地震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据卫星影象判读试论1695年临汾8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卫星影象判读,论述临汾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沿北西向左幕-县底断裂密集分布的地震形变遗迹,结合地震史料,讨论1695年临汾8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
刘巍  安卫平 《山西地震》1995,(3):107-112
本文叙述了1695年临汾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指出16 ̄17世纪是华北强震活动的全盛时期,而山西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中后期,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中的最后一个,其孕育过程处在华北强震活动由“密集”转为“平静”的转折时期,认为1642年平陆6级地震是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主要利用历史地震资料探讨了山西临汾7 1/2级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发现地震围空区是这次地震前的主要活动特征。文章首先介绍了历史地震资料的来源及其使用原则;进而对空区图象的性质和指标进行了确立,亦探讨了空区的孕育演变过程,分析了临汾7 1/2级地震与周围地震的关系。作者通过一定的工作,得出了:临汾7 1/2级地震的发生是华北一系列大震活动后的产物、7 1/2级大震前,临汾盆地构造应力已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临汾地震围空区的孕育和发展大约经历了50年左右的时间,其过程主要包括:构造应力积累—应变加速—平静—地震释放。故应高度注意这个强震活动场所的地震活动图象和演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成果,重点叙述了1695年临汾8级地震的形变遗迹,讨论了发震构造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1695年临汾8级大地震后,清政府和山西地方军政当局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包括派遣中央和地方军要员赶赴现场实施救灾;救治伤员、处理遇难者、清理灾害现场;惩治罪犯,安定社会秩序;制订抚恤标准,发布减免租赋、恢复经济的政策措施;严惩救灾不力的地方官员,募集救灾款项等.研究总结了临汾大震的救灾对策,这对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综合防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郝明  沈正康  王庆良 《地震学报》2010,32(5):557-569
根据1990年青海共和地震震后地表垂直形变,通过模型拟合得到了支配共和地区震后形变场时空演化的形变源及其力学机制.分析穿过断层的震前1期和震后6期水准数据,结果表明震后垂直形变具有以下特征:①震后震区上盘继续发生继承性的大幅度上升,其中震后头一年上升速率最大;②震后上升区范围显著,范围随时间变化不大,但较同震形变上升区范围增大;③震后相邻测站高差观测值的时间序列明显具有对数衰减特征或指数衰减特征,衰减特征时间分别为0.165年和1.344年.本文还发展了一个利用水准数据与连续介质位错模型研究震后形变机制的新方法.该方法用相邻水准点之间的原始高差观测值而非它们相对参照点的积分值来约束连续介质位错模型,可以有效减少误差累积带来的偏差并充分利用观测数据.利用这一方法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断层震后滑移和介质黏弹性松弛共同导致了共和地震震后形变.前者表现为发生在断层面及其延伸部分的滑移,特别是位于主破裂上方沉积层内的滑移;后者则表现为下地壳与上地幔内的黏弹性松弛,黏滞系数为1020Pa.s量级.  相似文献   

10.
王挺梅  李新元 《地震地质》1991,13(1):26-27,T001
长期以来,人们对1695年临汾地震做了大量工作,并绘制出等震线及地震遗迹分布图。然而,涉及这次大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由于该地区大幅度的人工后期改造而进展甚少。最近,作者应临汾地震区划任务需要,在罗云山山前,临汾市周围及涝河、洰河一带进行了细致的野外调查,对临汾市西北角郭家庄新开挖的探槽群作了实测剖面,在市东南12公里的南乔村发现了新的北西西向断裂(图1),并初步确定它们共同构成一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临汾凹陷东部地表断裂构造的野外考察和分析研究,指出共轭断裂的活动孕育和产生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其中NW向断裂为发震断裂。由于大震后已经平静了300年,认为今后临汾凹陷存在着发生Ⅷ度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这种危险性将来自NNE向共轭断裂。  相似文献   

12.
王汝雕 《山西地震》1995,(3):163-169
本文根据现有史料,从灾情较重的14个州县的分布、极震区人口震亡率、震后政府反应、李宏性《地震述》一诗的史料价值、地震地塌与滑坡、地震当日的尧庙庙会、通利渠的破坏等7个方面,对这次地震做了研究,对史料的存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黄土窑洞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布较多,是黄土高原的劳动人民长期同大自然斗争中产生的一种较好的传统建筑形式.认真研究这些地区民用窑洞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对临汾1695年8级地震极震区附近现存的两孔窑洞进行了初步考查.临汾县龙祠公社晋棠村吕信头家一孔座西向东的半地下窑洞,地处罗云山前洪冲积扇上,土质都是沙石土粒,胶合程度较差.该窑是在平地挖下1.50米,下壁用石块砌1米,其余全部用砖砌起.窑外长11.20米,外宽6.60米,高4.15米,窑壁宽1.40米,窑的内深10.50米,内宽3.80米,高2.60米.窑的前部有门和窗,后部开有窗户.据该村《重建三圣庙碑记》记载,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庙宇全毁,十年后由村西迁至村中.调查时据村内群众和窑主人反映:前人相传,康熙年间地震时,全村房舍窑洞倒塌,唯有该窑无损,现在还可住人.  相似文献   

14.
肖承邺 《山西地震》1995,(3):159-162
根据大量历史记载探讨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次生灾害的教训,以地震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大震救灾的经验,用震源力学观点研究了大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于临汾盆地对300年前的临汾大震发震构造虽作过大量实地考察、研究,但至今仍有不同认识和存疑。考虑到继续以临汾论临汾恐难获新识,本文另辟新径,从华北、乃至中国东部更大范围类似地震构造环境所取得的大震(M≥7.4)发震构造的某些共性,应用地质类比方法,在论证临汾地区存在NE向控震背景基础上,进而评述和探讨了临汾大震的可能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6.
洪洞和临汾八级地震,时间相隔392年,宏观震中仅相距40公里。这一问题引起地震工作者的关注。深入研究这两次地震的震前地震活动图象、余震分布情况、地震时的地表形变带、烈度等震线特点后得出:两次地震的震源体是重合的,发震构造的走向分别为北北东和北西西,它们相交形成能积累强大应变能的闭锁区,最后分别发震破裂时,则为一对共轭断层的两个成正交的节面。  相似文献   

17.
精确计算了1695年临汾地震与中国大陆部分8级地震和华北7级地震的震中距离,发现有等腰三角形的有序性。临汾地震处于8级地震构成的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反映出它在8级地震的空间分布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临汾盆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临汾盆地中部有一条活动非常强烈的大断裂,开挖结果和年代资料证实,这条大断裂自全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3次大地震,其中包括1303年洪洞8级大震和1695年临汾大地震。深部资料证实该深大断裂向地下延伸至深约38km的地幔,向上直通地表,从地下向地表呈弧形,向东倾向霍山,且东部上升,西部下降,具强烈逆冲挤压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Okada及Steketee的断裂位错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龙门山中央主断裂和前山断裂在汶川地震中逆冲和走滑错动形成的地表位移场,包括地表垂直和水平位移场的基本特征。并将计算结果与地震科考成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现场地表变形考察结果在变化趋势上表现出一致性。同时通过计算揭示了断裂错动过程中离断裂一定范围内的地表位移场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断裂错动形成的地表垂直存在较大的空间不均匀性,且主要集中于断裂的端部即映秀、北川和青川附近,并且位移场在这些地方变化都较强烈。水平位移场主要集中于北川以北的地区,水平位移场的空间变化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20.
林甸5.1级地震及震后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林甸5.1级地震的基本情况。对地震序列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震后趋势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