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3-13
史航,男,1958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管道局职工学院管道线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业20年来,先后参加了多个大型管道项目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库尔勒一鄯善输油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苏丹原油外输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兰州-成都-重庆成品油管道工程技术经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副总工程师,广东LNG项目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川气东送及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况,总结了在长输管道设计、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数字管道设计软件(管道线路设计系统)的成功经验,并以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为例,着重讲述了管道线路设计系统的应用效果,点明了其在管道工程设计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川气东送及榆林一济南输气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况,总结了在长输管道设计、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数字管道设计软件(管道线路设计系统)的成功经验,并以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为例,着重讲述了管道线路设计系统的应用效果,点明了其在管道工程设计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输管道工程线路长、专业面广、工作界面交叉多、施工周期控制严格,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设计配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长输管道的上述特点,分析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结合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提高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质量的可行措施。对今后天然气管道建设中的设计配合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运营的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为依托,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既有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滑坡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与稳定性控制指标,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系统研究方法,建立油气长输管道线路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专家系统,并对具体工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符合实际,可为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8-18
西气东输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建成后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史上输送距离最长,管径最大,输送压力最高,管壁最厚的一条天然气管道。万事开头难,设计这样的一条管道,技术流程上涉及方方面面,设计投标,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都非常困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张文伟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投身于西气东输工程的设计施工中,为西气东输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4-14
现年47岁的徐志强自1983年由管道职工学院仪表自动化专业毕业以后,一直在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原管道勘察设计院)仪表自动化室从事仪表自动化专业设计、管理工作,现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仪表自动化室主任。是管道局评出的第一批“跨世纪人才”,2002年又被评为“管道局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见证并经历了我国管道自动化水平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东黄复线和铁大线的建设为标志,大幅度缩短了我国管道自动化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第二次是目前以兰成渝管道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为标志,我国长输管道自动化水平开始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0-11
曲慎扬,1929年出生,山东掖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从国内第一条长输管道到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他是中国管道从无到有、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见证人。他负责或主持勘察设计并已建成投产的各种长输油气管道共约4600公里,各种油库容量总计约200万立方米;进行勘察与可行性研究的各种长输管道总计7000余公里。中国版图上已建及在建的所有重大长输管道,几乎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他的工作经历,犹是一部中国管道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道的线路优化是寻求最优路径的过程。以管段间影响线路路由的诸多因素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知识库的“管道建设成本模型”,利用基于栅格场的GIS空间分析实现“管道定量线路优化”。  相似文献   

10.
《岩土钻凿工程》2011,(4):60-60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二线(下简称西二线)输气管道工程竣工投产。 “总投资约1422亿元人民币的西二线管道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包括一条干线和8条支干线,全长8704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石油管道局局长赵玉建说,“管道局作为西二线工程的EPC总承包商,在管道建设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伴随20世纪20年代末焊接技术的诞生,现代意义的输油管道建设开始萌芽,随着二战期间及战后国际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管道工程迅猛发展。本文以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油气管道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分析阐述了当今社会长输油气管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背景下,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整合利用全球多方的优势经验,吸纳引进成熟的行业管理模式,最后依托“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造稳固的国家能源管道网络,成为世界一流管道强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5-15
从载波通信到微波通信、到光纤通信、再到卫星通信,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管道建设中的通信专业从容地完成了数次大幅度的跨越。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通信室主任工程师邬俊华,正是伴随着管道通信事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名“管道局专业技术带头人”、“管道局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有多条管径1219mm的定向钻穿越,对于大口径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除了受到地质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外,由于管径大、施工周期长、容易塌孔,增加了穿越的风险。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印度东气西输管道工程1219mm穿越施工实际,本文总结了施工中降低穿越风险,提高穿越成功率的措施,以利于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长超过4000km,沿线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地质灾害灾种多且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论文在分析现场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采空塌陷、地面沉降等12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对各灾害类型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不仅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储量和开采量大国,而且是长输油气管道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以近年来俄罗斯长输油气管道事故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俄罗斯长输油气管道事故的类型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中国现役管道管理的建议和将建管道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输卤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古时候用肩担人抬的办法就近运送卤水熬盐。在汉代出现输卤技术的萌芽。北宋即有“以竹引入泉”的记载。南宋嘉定年间已有管道引卤水过江的“”。到了清代 ,输卤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行业 ,输卤管道已成了盐场上四通八达的网络。中国建造输卤管道的材料主要是竹子 ,即用锥形工具把竹节打穿 ,削光后连接起来制成输卤管道。为抬高卤水水位 ,中国人发明了“提水马车” ,为使卤水转向 ,中国人发明了“笕窝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忠武管道山岭隧道工程的特点、隧道内管道敷设的形式。并指出:管道设计人自应该了解或掌握隧道设计技术,只有这样.在线路技术方案比选时,才能将隧道和管道线路结合考虑,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组合;管道用隧道的选用应根据管道工程的功能要求,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各线路比连方案,经经济技术综合比选确定;管道用隧道轴线的布置既要考虑管道敷设的要求,也要考虑隧道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施工建设是管道生命周期内的重要环节,它为日后的管道运营管理提供大量的在线与离线数据。以往的施工建设由于手段所限,信息收集不完整、数据准确性差。采用信息技术使管道施工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水平获得了一次飞跃,为科学的管道建设与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岩土钻凿工程》2010,(4):52-5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段伊川鸣皋段,施工人员正在用大型水平定向钻机为西气东输的管道引导孔。穿越伊河工程段的管道将呈“U”形状穿越伊河,穿伊河的地下管道长约761米,地下最深处离引导孔入口处高度为33米,管道直径为1.29米。该工程处于泥岩、砂岩和石岩的复杂地质处,施工人员采取先打通—个直径为0.2米的引导孔,再依次使用直径更大的扩口器来扩大引导孔的直径,直至引导孔直径比输气管道直径还要大点。  相似文献   

20.
局部腐蚀包括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磨损、氢腐蚀,H2S应力腐蚀和氢腐蚀是长输管道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方式。针对长输管道易发生局部腐蚀的特点,参考其他管道评价方法,根据现场管道的安全状况,提出了适用于现场的含局部腐蚀体积型缺陷管道的三步评价法。该方法不需要考虑管道的腐蚀裕量,简化公式,便于现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