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指导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近日,住房和城多建设部发布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见后)。《规划》作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12,(3):14-14
2012年,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防灾减灾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与抗震工作。加强防灾工作部署一是组织各地贯彻落实《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二是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研究起草工作,适时开展调研,在年内形成初稿。三是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以切实抓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监管为目标,以制定、修订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重点,加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加强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施工质量监管,加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推动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和加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防灾和工程抗震水平。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作好工作部署一是按照国务院立法计划,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起草工作。二是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11,(9):24-29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指导,提高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水平,近日,第二届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成立,并公布了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此次公布的名单中,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担任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苏经宇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叶耀先等8人担任顾问,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于一丁、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马东辉等43人担任委员。  相似文献   

6.
苏经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同时,还兼任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城镇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筑防火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1,(12):26-27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的8项目标。规划强调,防灾减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11,(4):12-12
2011年,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做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与抗震工作。  相似文献   

9.
抗震防灾工作暨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座谈会召开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昆明组织召开了抗震防灾工作暨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建筑隔震减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隔震减震技术在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二五"期末建筑将节能1.16亿吨标煤 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为了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分年度对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公布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四川省攀枝花市典型“干热河谷流域”地质灾害频繁成灾问题,在收集地质灾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控灾因素的关系,系统分析了攀枝花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揭示了干热河谷区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密切关系,总结了区内昔格达组特殊易滑地层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征。研究成果为区域工程和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科学规避易滑地层等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及城乡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2017年12月21日-22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暨建筑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交流大会在青岛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倪江波、青岛市常务副市长王鲁明出席并致辞;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中心副主任姜中桥等出席。开幕式由住房城乡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并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旨在使人们更加重视防灾减灾,掌握安全逃生技能,当灾难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海南是我国地震的多发地带,抗震形成严峻,如何抓好建设工程抗震工作,增强工程抗震防灾能力,是当前海南建设部门的工作重点。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最近世界四次大地震的震级和受损程度对比分析发现地震所造成损害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工程抗震质量的好坏,并由此在抗震减灾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9,(12):89-89
1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组织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了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2010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建筑节能检查。检查涵盖了除江苏、浙江、甘肃、青海及西藏外的22个省、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共抽查了385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391个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就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显示,2010年全国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但存在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辽宁地质》2010,(6):48-4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6月11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的通知》,部署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到"十二五"期末,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这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见后)提出的规划目标。《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实施路径以及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作了题为《勇于担当,突破重点,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的讲话,全面总结了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5年的工作任务作出了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陈大卫、齐骥、王宁,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石生龙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