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的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关系的分析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论述了气象与生态环境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气象部门在拓展生态环境领域工作中进行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系统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如监测标准规范、站网布局、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等。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王江山  李海红  许正旭 《气象》2003,29(11):49-51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遍布全省各典型生态系统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收集、处理、模拟、评价系统,综合信息服务与反馈等部分组成。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的目的是对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及时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5月1日开始业务运行,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面对现今世界严重的环境、资源和生态危机,生态环境类本科毕业生应系统而全面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必需的生态意识,学会运用生态思维去分析、解决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地进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青海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框架及其评价方法。以青海省13个主要流域和水系为评价单元,建立了科学、系统、具可操作性的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和相对的分级标准,选取了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判定,得出青海省主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分。为青海省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准确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对青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的现状 ,提出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系统主要包括 :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如监测标准规范、站网布局、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等。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前期对南疆内陆极干旱区生态环境基本态势、近期变化与成因分析的工作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应对分析,指出气象科技、气象工作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书共分为 4章,第一章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气候灾害;第二章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展望;第三章为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章为当今气候条件及未来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书中并提出了较丰富的气象、环境、人文系统以及相关之间的关系。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及其相关的科研人员参考和使用,还可供政府部门及关心大西北地区开发的读者参阅。 本书由丁一汇、王守荣主编,气象出版社出版,大 32开本, 18万字,定价: 15.00元。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 与生态环境概论…  相似文献   

10.
广东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气象条件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及当前气象监测与服务的完善等方面,分析了顺德地区建设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必要性;论述了鱼塘生态环境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目标、内容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构思和设计。  相似文献   

11.
应用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探讨了现代“气象”、农业与气象的关系等概念的内涵,指出西北农业与气象必须协调发展。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农业“防、节、增、转、治”现代化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的基本概况、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治理、持续利用、增加投入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疆的生态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作者依据近年几次考察和资料信息分析,分析了新疆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强调指出新疆气候“暖湿”变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新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态,对此不能盲目乐观,只能因势利导,抓住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文中提出了五项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和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研制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系统结构、基本模块和扩展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ARC/INFO功能强大,内容涵盖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个方面,可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交易运输、测绘、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   总被引:121,自引:6,他引:121  
李子华 《气象学报》2001,59(5):616-624
自1958年以来,中国一直重视人工消雾试验和雾的物理学研究。文中总结了40余年来中国在 人工消雾、雾的物理化学特性、雾生消物理过程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介绍了 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及雾数值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雾是贴地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而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 km以内的天气现象 。它不仅对水陆空交通有不利影响,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危害。 纯净 雾水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云南省南部的雾对生产高质量的茶叶及发展橡胶林十分有利。对 一些干旱地区还可“雾中取水”。近些年来发现,雾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研究雾可为保护 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2月13日,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总结预验收会议在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主任史玉光在会上强调,如何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向政府提交高水平的报告和对策建议,是气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西部五省区气象部门有必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走到一起,对前一段西部五省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业务系统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找出问题,为今后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分区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基础工作。本就影响青海省各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各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青海省各生态区的生态质量评分值,结论是:青海省境内分为5个生态环境区,其中环青海湖湿地农、牧结合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分为6.17,为全省最优;青南高原高寒草甸、草原牧业生态区为5.76;东部岭谷农、林、牧生态区为5068;祁连山地林、草、冰、裸牧业生态区为5.52;柴达木盆地荒漠绿州牧、农生态区为5.46,依次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一般、较差、最差。  相似文献   

18.
竹子的种类很多,新丰县主要种植毛竹、单竹、笋竹。本文仅对新丰山区毛竹生产与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气象条件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及当前气象监测与服务的完善等方面 ,分析了顺德地区建设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必要性 ;论述了鱼塘生态环境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目标、内容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构思和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水稻产量农艺性状与气候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它们随气候生态环境变化所呈现的规律,最后建立了水稻农艺性状气候生态综合模型,对引进良种及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