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工作完成情况 1.1 1:20万区调:本年度有西藏、新疆、青海及黑龙江等四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为73701 km~2,是年计划的87.7%。到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填图总面积已达674.9万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70.3%。此外,尚有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新疆和北京进行着1:20万图幅的修测(第二版)工作,本年度完成修测面积为35761 km_2,是年计划的105.8%,至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修测面积已达35.28万km~2。  相似文献   

2.
一、区调工作完成情况 (一)1:100万区调,本年度西藏地矿局区调队,结束了日土及噶达克幅野外地质调查,完成了年计划填图面积98700km~2的任务。截止到1985年底,全国累计完成1:100万区调总面积为9419700km~2,占国土面积的98.12%。此外,新疆地矿局完成1:10O万修测面积26000km~2,为年计划的123.8%,至1985年底原订的修测规划任务已全部结束,累计修测总面积为176300km~2。 (二)1:20万区调,主要有内蒙古、黑龙江、云南、青海五省(区)继续进行此项工  相似文献   

3.
1 区域地质调查及有关工作完成情况 1.1 1∶20万区调:本年度有河北(修测)、黑龙江、山东(修测)、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127034 km~2,是年度计划的193%。截止本年度全国累计完成填图面积已达688.0万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72.0%,完成国土  相似文献   

4.
一、区调工作完成情况 (一)1:20万区调:本年度有西藏、新疆、青海及黑龙江等四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为83173Km~2,是年计划的104%。到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填图总面积己达667.5万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69.5%。此外,尚有北京、河北、山东和甘肃四省(市),进行着1:20万图幅的修测(第二版)工作,本年度完成修测面积为10763Km~2,是年计划的100%,至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修测面积己达31.7万Km~2。  相似文献   

5.
一、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 (一)1:100万区调工作:主要在西藏自治区进行,1984年完成填图面积12.2万km~2,为年计划的122%。截止到1984年底,全国1:100万区调工作累计完成填图面积928.25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96.69%(参见附表)。目前共计完成56个图幅,其中已出版53幅,还有日喀则、亚东二幅已进厂付印,改则幅正在编写最终地质报告;日土、噶达克二幅仍在继续进行野外调查工作。此外,1980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阿尔金山、西昆仑山等  相似文献   

6.
一、区调工作完成情况(一)1∶100万区调:由江苏省地矿局和石油海洋地质局协作,于1988年完成了南通幅的编图工作,并通过了最终出版验收。该图幅的陆地面积约1.98万 km~2,至此全国已编测完成1∶100万图幅59个,累计总面积为949.38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98.8%。  相似文献   

7.
1993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区域地质调查处)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本年度有黑龙江、山东(修测)、西藏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21092km ̄2(其中修测面积15000km ̄2)。截止本年度全国...  相似文献   

8.
1994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区调处)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本年度有黑龙江、山东(修测)、西藏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截止本年度全国累计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面积685.7万km ̄2(不含...  相似文献   

9.
1995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测绘处)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本年度有山东(修测)、西藏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截至1995年底,累计完成陆地填图面积691万km2,约占可测面积的91%。1...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2月,内蒙古地矿局在白颜花验收渣尔泰山地区12个图幅的1:5万区调报告。测区总面积为2000km~2。通过工作,查明了渣尔泰群底界不整合于太古界乌拉山群之上;新发现矿(化)点21处。 1985年12月,内蒙古地矿局在白颜花验收上护林、胡列也吐等6个1:20万区调图幅,总面积为20348.63km~2。 1985年12月江西地矿局验收了赣西地调大队区调一队承测的新街、泗溪、上高、南港等四幅1:5万区调最终成果。评审认为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如:确立了石炭-二叠系间的过渡层,划分出独立的填图单位;提出了区内晚古生代综合性沉积模式;对区内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作了较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1:20万区调图幅修测工作的步伐,适应四化建设对基础地质资料的需要,湖北省地矿局选择南漳幅(1:20万)采用遥感地质方法,进行该幅的地质调查工作,探索遥感技术在区调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是湖北省地矿局遥感地质站在该图幅工作成果基础上编写的,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选择南漳幅(1:20万)进行遥感地质的依据和任务南漳幅位于湖北省西部,总面积7010km~2,区内地势属中—低山区,荆山山脉横贯图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1月地矿部在京召开1:5万区调工作会议以来,1:5万区调工作获得了较快发展和显著的区域地质矿产成果。1983年前,25年共完成1:5万区调面积约15万 km~2。其中1958至1980年,22年平均每年完成5~6千 km~2,1981至1983年,平均每年1~2万 km~2。从1983年起,三年来完成约17万 km~2,其中1984年完成4万 km~2,1985年完成5万 km~2,1986年完成8万 km~2,预计1987年将超过8万km~2。  相似文献   

13.
进行过大量1:5万区调填图、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其核心任务是充分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及二次开发,在广西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填图试点过程中,经过两年多来的摸索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前人剖面资料录入、验证、批注、修测和成图过程的工作方法,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进行过大量 1∶5万区调填图、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的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其核心任务是充分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及二次开发,在广西 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填图试点过程中,经过两年多来的摸索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前人剖面资料录入、验证、批注、修测和成图过程的工作方法,已基本上达到了在 1∶25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1∶5万区调从1976年首开会东四幅起,到“七五”末,完成面积近5万km~2,图幅107.5个(含成矿带及城市区调等),但方法上亦处于探索阶段。同期,地矿部“七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的1∶5万区调方法试点,并取得了一批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和经验,其集中反映在一套已公开出版的三大岩类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为推广运用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一轮1∶5万区调提高成图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填图技术逐渐成熟,正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推广.文章介绍了在1:25万色达县、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数字填图系统(RGMAP)的应用,讨论了开展数字区调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对填图系统程序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今年继续有计划地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并已取得可喜成果。在1:100万编测(西藏日喀则、新疆南部)、1:20万区调(四川、黑龙江、新疆、宁夏、云南、内蒙、青海、吉林等)、1:20万区调图幅的修测(辽宁、湖北、广东、山东、新疆等省区)、1:20万区调成果总结和公开出版(中南、华东、华北各省区及东北、西北、西南部分省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全国大多数省市区)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我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科技进步,实现区调填图方法的重大变革,更好地完成地矿部提出的“本世纪末完成1:5万区调200万Km~2”的战略任务,1986年7月经科技司批准立项,委托原地矿司(现直管局)负责组织了“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5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编号:86016—02)。在总结我国区调填图方法的基础上,以当代地质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指导,以专题研究与地质填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花岗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填图方法研究,共设立3个二级课题,包括10个三级专题和2个情报调研专题。并在全国选择了10个典型地区的28.5个图幅,面积近12000Km~2的范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承担课(专)题研究的有江西、湖南、广西、河北、山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广地矿部“七五”两个攻关课题16-01和16-02项目中有关1:5万区调填图新方法和遥感技术的新成果,加快1:5万区调填图速度,地矿部于1991年9月在贵阳市举办了“全国1:5万区调填图遥感技术培训班”,并在培训班的基础上,于9月23~25日召开了全国1:5万区调遥感技术经验交流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教师与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代表讲授并交流了部“七五”科技攻关第16-01项目中“1:5万区调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经验,尤其是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七五”攻关项目研究中密切配合16-02项目所积累的1:5万区调中三大岩类填图的遥感解译标志和遥感填图方法,受到与会者与学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地质通报》2003,22(7)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1∶20万区域地质填图已覆盖了陆地面积的70%,但至今在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地区仍有数十幅1∶25万图幅的空白尚待区调普查,大部分已测制完成的1∶20万图幅需要修编。显然,20世纪50—60年代的地质成果已经严重老化,且传统区调工作方法也需大力更新。按照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新一轮区调工作需要补充大量新的数据。面对这样繁重的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区调工作方法,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调查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1999年部署了区调野外数据采集自动化、区调基础数据库研究和建设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