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黄铁矿晶体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目前黄铁矿晶体和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参数及其产品特点,以及模拟天然黄铁矿生长的实验方法、条件参数和实验结果.指出应加强合成黄铁矿晶体生长理论研究,根据纳米线阵列、纳米晶线黄铁矿的优异物理、机械性能、天然黄铁矿晶须的矿物学特征和晶须材料的优越性能,认为今后黄铁矿晶须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合成黄铁矿研究工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黄铁矿常含有多种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元素,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文章总结了我国黄铁矿的选冶技术,评述了这些工艺流程的优缺点,提出了可能从黄铁矿中提取铜、铅、锌、金、银、硒等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4.
王炳恩  秦宽 《矿物岩石》1997,17(2):22-27
本文对红旗岭矿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矿石建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矿石组特征,矿物形成温度,硫、锶同位素,岩体稀土元素特征等研究,进一步论述了磁黄铁矿与镍黄铁矿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属于深部岩浆熔离含矿熔浆冷凝而成。  相似文献   

5.
6.
《地学前缘》2017,(6):162-175
红山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包括红山、红牛和恩卡3个矿段,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榴石夕卡岩、角岩、大理岩和硅质岩之中,或者呈细脉浸染-网脉状赋存于深部隐伏花岗斑岩体之中。目前学术界关于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仍然存在不同认识,本文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矿区硅质岩、夕卡岩矿石中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进行了微区原位成分的测试,进而根据微量元素特征来约束矿床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状的黄铁矿具有明显不同的微量元素组成,硅质岩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Ti、Mn、Ni、As、Pb、Bi、Te、Ag和Sb等微量元素,Co/Ni比值小于1,表现为典型同生沉积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而夕卡岩矿石中的黄铁矿则相对富集Co和Cu,亏损As、Se和Sb等低温元素,且Co/Ni比值多数大于1,显示高温岩浆热液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此外,硅质岩中磁黄铁矿的Co、Ni和Se等微量元素组成与黄铁矿的组成十分类似,表明它们的化学组成主要受到沉积环境的控制。夕卡岩中的磁黄铁矿与黄铁矿相比强烈亏损Co,这可能归因于早期黄铁矿沉淀时带走了大量的Co,从而导致残余热液中Co浓度的大幅降低。通过研究,我们还查明红山矿区黄铁矿中的Co、Ni、As和Se等元素主要以固溶体的形成存在,而Pb、Bi、Ag、Cu和Mn等元素则主要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存在。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Pb和Bi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暗示它们可能以显微包裹体或纳米微粒的形式分布于这两种硫化物中。结合野外地质产状与前人已有研究,我们认为红山矿区至少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其中晚三叠世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黄铁矿富集了一定的Ag、Bi和Pb等成矿元素,而晚白垩世的岩浆-热液活动则带来了大量的Cu和Mo等金属元素,从而在红山矿区形成了复合型的Cu-Mo-Pb-Zn-Ag多金属矿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夏学惠  李钟模 《沉积学报》1999,17(12):712-717
鲕状黄铁矿产出在燕山元古代裂陷槽兴隆一宽城次级断陷盆地内的高板河SEDEX块状太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鲕粒有机质含量1.43%~2.59%,生物标志物,规则类异戊二稀烷烃含量丰富,植烷(Ph)、姥鲛烷(Pr)含量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鲕状黄铁矿原生菌藻类沉积结构,在还环境中,海底热水喷口附近嗜热菌藻类大量繁殖。热水的脉动作用,为黄铁矿鲕粒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热水的脉动作用下,嗜热微生物围绕黄铁矿内碎屑  相似文献   

8.
黄铁矿晶体形貌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黄铁矿晶体形貌学、黄铁矿晶体表面微形貌学的研究内容;黄铁矿习见晶形在金矿床研究中的标型意义;近年来黄铁矿晶须形貌学研究进展;黄铁矿形貌的生长机制研究内容等.根据前人黄铁矿习见晶形研究成果的理论实践意义,分析认为纳-微米黄铁矿晶须形貌成因和生长地质过程研究,不仅在矿物结晶生长理论研究中有意义,在认知纳米矿物,理解纳米矿化现象等方面有启示,纳-微米黄铁矿晶须形貌学研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磁化率分析等手段,对天然黄铁矿样品在氮气中受热发生的矿物相 变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不同温度下黄铁矿煅烧产物的XRD物相分析结果显示,低于500℃时,黄铁矿无显著变化;随着 温度的升高(500~600℃),黄铁矿开始转变为单斜磁黄铁矿,进而生成六方磁黄铁矿,磁化率显著升高;700℃~800℃的 煅烧产物主要为六方磁黄铁矿,磁化率明显下降,直至900℃进一步形成更稳定的陨硫铁(FeS),磁化率接近于零。在黄 铁矿物相开始转变的温度(500~600℃)区间,黄铁矿生成单斜磁黄铁矿的速率大于单斜磁黄铁矿转化为六方磁黄铁矿的速 率;高温(700~900℃)时,黄铁矿转化为单斜磁黄铁矿的速率低于单斜磁黄铁矿转化为六方磁黄铁矿的速率,表现为黄铁 矿直接生成六方磁黄铁矿。  相似文献   

10.
胶东乳山金矿黄铁矿形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1.
黄铁矿晶胞参数计算及某些杂质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不同成因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分析、晶胞参数以及其他物理性质为基础,得出含钴镍黄铁矿的晶胞参数公式:a=5.4175+0.00124X+0.00271Y(X和Y分别代表CoS_2、NiS_2的摩尔百分数)。本文也考虑了As置换对黄铁矿晶胞参数的影响。根据我国207个黄铁矿的不同成因和化学分析结果,可以将它们分别归于16种矿床类型,其中钴黄铁矿仅产于沉积变质似层状铜矿床、沉积变质富铁矿中铜钴硫化物矿床以及某些富钴矽卡岩铁矿。指出与不同岩体(如S型。I型)有关的黄铁矿,以及不同变质作用(如有深部热卤水参与的沉积变质、区域变质)、火山作用有关的黄铁矿杂质元素标型特征的差异,并指出Se含量与S/Se对于区分岩浆热液矿床与沉积岩、层控Pb-Zn矿、卡林型金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黄铁矿表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硫元素在煤中的赋存,对煤硫元素的主要载体黄铁矿的表面进行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在硅油保护下得到了黄铁矿表面高分辨率图象。根据黄铁矿晶体结构的几何分析,所观察到的是黄铁矿{220}表面的原子分布,黄铁矿的能带结构资料及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均表明,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应首先观察到黄铁矿表面的铁原子,但作者首先观察到的却是黄铁矿表面的硫原子,此外,作者根据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认为。无论是在{210}文向还  相似文献   

14.
土岭-石湖金矿床黄铁矿找矿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5.
贝源  张文兰 《岩矿测试》1995,14(3):227-230
利用HS2e同8-羟基喹啉-5-磺酸钯发生的取代反应,测定释放出的8-羟基喹啉-5-磺酸与Al^3+生成配合物的荧光,间接法测定了黄铁矿中Se,分析结果与地质学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煤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煤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7.
赵家堡子金矿床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黄铁矿分为自形立方体,自形-半自形、半自形-他形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它们的聚形几种形态。不同形态的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不同,从围岩-矿体黄铁矿的形态特征、热电性、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包体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不但指示矿床成因,而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柴达木地块中上侏罗统砂岩和犁地块寒武、奥陶系灰岩中的磁黄铁矿的剩磁研究,指出了磁黄铁矿的剩磁稳定与否在于磁黄铁矿的成因差异。了解磁黄铁矿的剩磁稳定性,对于确定硫化矿床的矿化年代,解释磁异常以及确定某些地质构造问题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铁矿热电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东 《物探与化探》1991,15(3):188-195
黄铁矿单晶在具有一定的温度差时就产生温差电动势,呈现出四种导电类型,即p型,n-p型,p-n型和n型.不同的导电类型与它形成时的物化环境关系密切.决定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基本物化条件有三个.测定黄铁矿的温差电动势,将其除以两测量电极间的温度差,就得到黄铁矿的热电系数.不同类型的矿床,其黄铁矿热电系数的空间分布状态不同.利用黄铁矿的热电性可以预测隐伏矿体,研究成矿的分带性,评价矿床的剥蚀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山东金牛山金矿黄铁矿热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