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地理专家知识表示的框架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炜 《地理研究》2002,21(3):357-364
基于框架网络结构模型的专家知识表示方法 ,采用知识的框架网络结构描述地学环境的实体单元 ,将各级专家知识的表示以指针连接 ,形成了由知识到语义的专家知识表示的框架网络。以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决策专家系统的构建为例 ,阐述了该模型的构造方法和实现方案 ,并讨论了系统知识库的组织结构和推理规则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知识库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决策分析的需要和指导国土资源数据利用,从数据—知识—应用3个层次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按照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库设计、存储→知识利用技术流程建设国土资源知识库,包括国土资源空间知识库、国土资源影像知识库、国土资源专题知识库、国土资源元知识库,并给出知识库应用于国土资源综合分析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空间数据具有海量、非线性、多尺度、高维和模糊性等复杂性特点,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是对空间数据中非显性的知识、空间关系等模式的自动提取。该文从空间数据挖掘的知识类型、方法、体系结构、过程以及与GIS系统集成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空间特征及区分规则、空间分类及聚类规则、空间分布及关联规则、空间序列及演化规则等知识类型以及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探索性数据分析、可视化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应用和系统实现等方面研究方向、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集数据库、知识库、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工具、网络等技术于一体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是其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表示的DDES辅助决策系统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炜 《地理科学》2006,26(1):52-57
介绍了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决策专家系统(DDES)辅助决策系统的构建原理与实现方法,讨论了DDES中专家知识的表示方法与推理控制策略。系统将领域专家知识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类型,采用框架网络数据结构和产生式规则表示地理学领域专家的专门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使知识的表示简洁易于理解。在知识的推理策略中引入不精确推理机制,保证了推理机制的实现。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试验区,阐述了流域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决策专家知识的表示方法,以及专家知识表示的基本规则和系统专家知识的组织方式。此外,还讨论了系统推理机推理规则的设计原理与组织方法及推理算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和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指导,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了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综合的指标体系和知识法则,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研究方法是采用地学分析和归纳、地图分析、专家咨询、GIS和遥感空间分析等方法来总结、提炼和建立制图综合的指标体系和知识法则。指标类型包括数据指标、文字说明指标、图形指标3种,共分数据库概括(即语义概括)和地图可视化概括(即图形概括)两类。知识法则在横向由几何性知识、结构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构成,在纵向按照地物的地理特征描述性知识、操作项选择知识规则、算法选择知识规则、面向专门地理要素和制图综合知识规则、面向区域制图综合的知识规则等过程和方面来组织和分类。在知识库中则按照概括条件、概括行为和概括要求(或概括水平)3个变量来组织,形成三维坐标关系的知识法则内部体系。在实例分析中阐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交通网络图的制图综合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四川境内成昆铁路泥石流预测预报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境内成昆铁路泥石流预测预报专家系统,是根据该线泥石流数据库中有关泥石流沟谷的属性,基于产生式规则,按照一定的推理网络自动进行泥石流预测预报的。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包括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解释、人机接口6个模块,使用Turbo PROLOG语言,在IBM-PC/XT 286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制图综合在GI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动制图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制图综合的知识处理的深度不够。本文探讨在GIS环境下实现智能化制图综合的方法。方法要点是:①采用知识推理+数学模型的方法,即将基于专家知识的智能化推理与数学模型处理结合起来,用知识推理引导和操纵数学模型处理,以期达到较理想的结果;②在专家知识规则中贯穿面向地理特征的思想,即包括面向地理要素、面向地物对象-类,面向特殊地理区域等方面的知识法则。本文首先阐述在GIS环境下实现智能化制图综合功能的策略,其次描述知识推理控制下的数学模型操作流程,以及制图综合专家知识库的组织形式;最后阐述各种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综合知识规则。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区复杂知识的空间特征及地方知识库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家艳  曾刚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2):1968-1976
知识基础是技术变革和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已有研究也证明了不同知识类型的价值具有差异。然而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常常因知识的质量难以量化而将研究停留在知识投入-产出的数量层面。论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41个城市的专利数据,对城市和技术的知识复杂度和多样化水平进行量化,并分析城市-技术知识网络的空间格局和网络结构。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知识复杂度存在空间异质性,最复杂的技术仅由少数城市生产;从知识库的多样性和知识复杂度2个维度对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获得创新型、赌博型、后进型和锁定型4种区域知识库类型,并基于区域知识库异质性提出针对性的区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理专家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马蔼乃  周长发 《地理学报》1992,47(3):252-259
80年代人工智能与地理学的结合产生了地理专家系统(GES)。地理专家系统是继地理信息系统之后,对地理知识与推理形式化,建立的具有一定地理专业水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由地理数据库,地理知识库和地理推理机三大部分组成。地理数据库是GES的数据管理模块,我们设计了一套地理信息系统MCGIS来作为微机地理专家系统MCGES的综合数据库;地理知识库是GES的知识管理模块;地理推理机则是GES的推理控制策略的程序体现。本文结合一个用C语言自行设计的基于规则的产生式微机地理专家系统MCGES阐述了地理专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壤类型遥感识别推理决策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付炜 《地理科学》2002,22(1):72-78
介绍了干旱区土壤类型遥感识别推理决策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在用TM遥感图像对土壤类型进行非监督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正向推理与逆向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机制,对土壤类型进行分类识别决策。用知识表示的产生式规则与框架式规则相结合的数据结构表示土壤学专家的土壤分类识别知识。用像结构模式建立了土壤分类识别的规则,构造了土壤分类判决树,并用典型像例模式进行了各类型土壤判据文件的组织。用该方法对新疆天山北麓阜康试验区的土壤分类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精度可靠,为干旱区土壤分类识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级高新区上市企业为主体,量化划分知识基础类型并以之反映高新区知识基础属性.建立多元线性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技术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探究高新区知识基础属性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①对样本企业的聚类分析在传统知识基础类型的基础上识别并定义了新的"效率型"知识基础;②对高新区技术收入的增加,知识基础均衡化...  相似文献   

12.
13.
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是以知识,技术为资本的新兴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知识经济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信息系统产业应当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宓泽锋  周灿  尚勇敏  马双  曾刚 《地理研究》2020,39(7):1478-1489
新兴产业的区位选择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以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为例,本研究重点对“区域产业分叉”理论在燃料电池创新集群形成中的适用性进行探究。本文将知识基础区分为解析型知识、合成型知识、符号型知识,采集中国2000—2016年291个地级市燃料电池产业的专利信息、专利引证及被引信息、学术论文信息,通过ArcGIS、Stata软件进行空间和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 从格局上来看,燃料电池创新集群发展主要集聚于发达省会城市,并且在格局演化过程中路径依赖作用明显,291个地级市在2000—2005年、2011—2016年两个时期的创新集群指数相关系数高达0.904,呈现显著的强相关性。② 本地解析型、合成型、符号型知识库以及创新集群指数滞后一阶项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知识基础对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成为支持“区域产业分叉”的重要证据。③ 燃料电池产业创新集群形成主要以“区域产业分叉”方式进行,城市在知识基础上的优势对创新集群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创新集群的发展又使得知识基础进一步积累,实现良性循环,路径依赖现象显著;创新集群指数排名前20位城市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占据了75%,一般城市的区位机会窗口较难打开。  相似文献   

15.
宓泽锋  曾刚 《地理学报》2021,76(4):1006-1018
经济地理学者对于新兴产业的产生区位长期存在争论,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探究其区位规律既是重要的学科问题,又对国家培育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区域产业分叉”和“区位机会窗口”的观点,辨析出知识流动是影响新兴产业区位的关键点;以燃料电池产业为例,结合“相关多样化”假说的观点,采用面板空间自回归模型对知识基础的具体...  相似文献   

16.
17.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analys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historical beers, which are ‘extinct’ beers. The concept of ‘fictive terroir’ is introduced to emphasize these challenges. The author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kind of knowledge is needed to produce historical beers? How can this knowledge be acquired? How can it be used commercially in craft breweries? The studied case is Vossaøl, a craft beer imitation of a beer produced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written sources and interviews with local home brewers and brewers at Voss Brewery in Norway. The study revealed the need to reconstruct the terroir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dditionally, Voss Brewery had to acquire knowledge about how to process and combine the ingredients, which included the traditional yeast (kveik). Involving traditional home brewers was crucial to determine how ingredients could be combined to produce Vossaøl.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a synthetic knowledge base was a useful point of departure in this respect. Particip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brewing proved an important means when working with this knowledge base. The results are interesting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beverages and f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