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光释光测年结果,对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第四系更新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中更新统风积物,岩性为黄色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发育柱状节理,区域上称乌尔吉组,含Artemisia-Ephedra-Pinus孢粉组合,光释光测年结果为(40.4±1.9)~(110.0±7.5)ka;下更新统沉积物,岩性为红褐色亚砂土及亚黏土,含钙质结核、砂砾透镜体,区域上称为赤峰黄土,含Artemisia-Polygonum-Betula孢粉组合,光释光测年结果为(200.9±9.6) ~ (220.4±13.2)ka.上述2套地层在内蒙古东南部广泛分布,更新世地层的划分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第四系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蓟县地区,第四系更新统地层较发育,并发现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活动遗迹。作者根据实测剖面由老至新划分为二个组:(1)中更新统小岭子组,为洞穴堆积物,由含角砾砂质粘土,夹石灰华及“灰烬层”组成,可见厚度5.9~6.6m。其中含梅氏犀、肿骨鹿、硕猕猴、李氏野猪等动物化石;(2)上更新统官善村组,为地表沉积物,由砂质粘土,夹透镜状砂和砂砾层组成,厚度>16m。该组中产有披毛犀、普氏野马、纳犸象、野猪、纳呼尔锦羊、蒙古兔、欧洲野兔等代表性分子。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蓟县地区,第四系列新统地层较发育,并发现丰富的哺乳动物石和人类活动遗迹。作者根据实测剖面由老至新划分为二个组:(1)中更新统小岭子组,为沿穴堆积物,由含角砾砂质粘土,夹石灰华及“灰烬层”组成,可见厚度5.9-6.6m。其中含梅氏犀,肿骨鹿,猕猴,李氏野猪等动物化石;(2)上更新统官善村组,为地表沉积物,由砂质粘土,夹透镜状砂和砂砾层组成,厚度>16m。该组中产有披毛犀,普氏野马,纳犸象,野猪  相似文献   

5.
甘肃西部及内蒙西部第四纪地层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宽 《甘肃地质》1989,(10):20-38,T001,T002
  相似文献   

6.
7.
周口店太平山北坡早更新世洞穴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捷  曹伯勋 《现代地质》1995,9(4):441-449
1985年,曹伯勋等在周口店太平山北坡发现了一个早更新世洞穴-洼地堆积地点(东洞),并作了初步报导。1992~1993年,笔者又对该剖面进行了哺乳动物化石的系统采集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化石,为确定东洞动物群的性质及该剖面地层时代提供了确凿证据。研究表明该地点堆积物形成于1.67~0.97MaB.P,太平山组应包括整个剖面。  相似文献   

8.
黎汉明 《广东地质》1998,13(1):21-26
在南海市新村水库南侧的早第三纪紫红色含铁钙质石英粉砂岩夹含钙砂质泥岩中发现的哺乳在叉齿兽?Hypsilolambda sp.化石,产出层们位在含钙藻Cadiaceae的灰岩、泥灰岩(标志层)之上;含化石地层的岩石特征及生物化石组合特征与三水盆地布心组大岗段相似。建议划归古新世大岗段。  相似文献   

9.
黄河源区早更新世含植物化石地层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1919.6kaB.P.)、棒咯涌K5号钻孔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135.9~945.4kaB.P.)、野牛河西岸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548.2~765.4kaB.P.)以及产于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各剖面孢粉资料的分析,获知黄河源区早更新世早期为亚热带山地针叶林植被景观,地层中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以针叶植物云杉属、松属、冷杉属、铁杉属为主,是源区动植物发育的鼎盛时期;进入早更新世晚期初,乔木植物花粉迅速减少乃至全部消失,草本植物花粉大幅度增加。晚期末,孢粉出现贫化,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呈现荒漠草原植被景观。提出了现今黄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演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重要微体化石的牙形刺,最近20—30年来得到特别的重视和研究。其中奥陶纪、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三叠世,由于分异度(diversity)高,属种繁多而成为重要的分层分带化石。泥盆纪的牙形刺经齐格勒(Ziegler,W.)、克拉佩(Klapper,G.)等人的研究对其属种分类、时空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分区已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了解。 我国最近几年来也开展了泥盆纪牙形刺的研究工作(王成源、王志浩1975,1978;白顺良等1979;熊剑飞1980)。但目前研究程度与我国泥盆纪地层的发育情况相比是很不相称的,与泥盆纪其他化石门类相比,研究程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11.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相似文献   

12.
皖南恐龙类化石特征及其地层划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心起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278-284,T001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状,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相似文献   

13.
包头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划分对比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包头平原第四纪堆积物的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的研究表明,该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可与我国华北晚更新世—全新世典型地层剖面——萨拉乌苏河滴哨沟湾剖面对比,并可进一步划分出萨拉乌苏组、城川组、大沟湾组和滴哨沟湾组。这一研究不仅重新厘定了包头平原这一时段地层的层序,完成大区域地层对比,同时也为研究包头地区乃至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雷祥义 《第四纪研究》1992,12(2):128-135,194
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包括三层黄土(L11、L12、L13)和三层古土壤(S01、S02、S1),共六个层次。Q4/Q3界线划在S0/L11界面上,年龄约为10000aB.P.;Q3/Q2界线划在S1/L2界面上,年龄约为120000aB.P.。在区域上自北向南,晚更新世黄土的显微结构由微胶结结构组合逐渐过渡为半胶结结构组合,直到胶结结构组合,黄土的力学性质相应地由差变好。在剖面中自上而下,黄土的显微结构类型与其力学性质指标之间亦存在着上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显微结构类型作为评价黄土工程性质的一种简便方法大有在工程实践中推广使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运用现代地层学理论对准格尔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进行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的多重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17.
<正> 国外三叠纪轮藻类报道较少,仅见于瑞典(H.Horn af Rantzien,1954)、德意志民主共和国(P.Reinhardt,1963;H.Kozur et P.Reinhardt,1969)、苏联的俄罗斯地台南部及保加利亚(1962,1966,1968)等少数地区。近年来,在我国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河北、江苏、河南等地相继发现(王振、黄仁金,1978;张捷芳、卢辉  相似文献   

18.
聂宗笙 《地学前缘》2019,26(4):259-272
内蒙古河套盆地为受断裂控制形成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中积水成湖,称河套古湖。晚更新世时期,河套古湖为继承性闭塞型断陷湖。上更新统主要为湖泊沉积体系,地层划分建组为上部东河村组、中部万水泉组、下部达拉特组。达拉特组在湖盆连续沉降条件及半深湖深湖中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湖水交替环境下沉积形成。万水泉组在湖盆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大体平衡条件及浅湖半深湖中半咸水湖环境下沉积形成。东河村组在湖盆沉降速率小于沉积速率条件下以及半咸水湖、局部时期为碳酸盐湖环境下的滨浅湖中沉积形成。晚更新世末期,河套古湖处于大湖水期,晋陕内蒙古交界处河流袭夺、河套盆地北侧山前断裂强烈活动和超强地震导致河套古湖湖水快速外泄,银川盆地、河套盆地、晋陕峡谷贯通而形成今日黄河河道。  相似文献   

19.
前人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虽有较多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所采的样品均过稀(一般为1个样品/2 m),所以,其地层界线的划分不够精细,争论也很大。对华北平原的HG1孔和HN1孔进行了加密采样(HG1孔1个样品/0.20 m,HN1孔1个样品/0.07 m),对HN1孔还加大了其微量14C年龄的测定数量(共测试17个样品),并对HG1孔的有孔虫进行了详细鉴定,对HN1孔的有孔虫进行了高分辨率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厘定了华北平原全新世与晚更新世地层的年龄界线。与此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华北平原第四纪地层的标准模式地层层系。  相似文献   

20.
对长江三角洲平原BZK03钻孔进行沉积物同位素测年、孢粉组合、微体古生物、粒度和磁学的测试分析,讨论了更新世以来钻孔揭示的沉积环境演化、沉积相和古气候特征,建立了钻孔的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钻孔自下而上依次为白垩纪衢县组的风化粉砂岩及第四纪沉积的嘉兴组、前港组、东浦组、宁波组、镇海组。孢粉组合可划分出18个孢粉带,按暖期温暖潮湿-冷期寒冷干燥古气候旋回变化的周期律,BZK03钻孔反映该区域共存在6个古气候旋回。根据岩性分层、沉积环境、古气候建立的钻孔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揭示:144.6~198.5 m为早更新世时期河流相和河湖相交替沉积环境的嘉兴组,存在2个气候旋回过程;88.3~144.6 m为中更新世河湖相-河流相-河湖相-河流相沉积环境的前港组,包含2个气候旋回过程;16.6~88.3 m为晚更新世沉积,沉积环境为河湖相-滨海相河湖相-潮坪相-河湖相的宁波组和河口相-浅海相的东浦组,包括2个气候旋回;0~16.6 m为河湖相-浅湖相-河湖相-潮坪相沉积环境的镇海组,古气候时期对应北方期和大西洋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