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西南地区已建机场工程实例,针对其地质条件复杂、高填方、建设周期短等特点,总结出常用的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以云南某机场高填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区内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针对泥炭质软弱土及高填方机场场道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并根据软基区域监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拟合分析剩余工后沉降规律,以指导后续工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林立仁 《广东地质》2012,(1):231-236
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尽量增加地基施工沉降和减少工后沉降,如何改进软基沉降处理的工程措施及如何准确地预测软基沉降成为关键问题,对软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收集了珠海海相软土地基6个排水固结法软基处理工程实例,对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变形简化计算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插板和砂井堆载预压是处理软基有效方法之一,现有的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大部分采用轴对称理论的解析解和以太 沙基或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的数值解,仍较为复杂。根据软基排水固结机理,采用固结度等效原理,对渗透系数进行调整,把 砂井(插板)地基简化为均质成层地基。运用有限元对某软土路基处理工程进行简化计算,并和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简 化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实际软基处理工程的沉降变形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软基处理工后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先超  汪稔  朱长歧 《岩土力学》2005,26(Z1):126-128
准确预测软基工后沉降对评价软基处理方法、提高软基处理质量非常重要。Marchetti提出了运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砂和一般土的沉降公式。该试验具有准确快捷、对土扰动小的特点,但用于计算加载初期的结构性软土误差却较大。软基处理后沉降趋于稳定。利用处理后的扁铲侧胀试验数据,借鉴Marchetti公式,预测工后沉降。通过与其他几种常规计算方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计算软基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不同的地质及环境条件,介绍和探讨了堆载预压和强夯在深圳某港区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设计方案、施工参数选取、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对两种方法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必良  王剑锋 《岩土工程师》2003,15(2):42-44,54
本文探讨了砂井预压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实际处理效果,主要结合一个工程背景具体分析了砂井处理前后路堤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改善情况,以及在不同场地地质和荷载条件下砂井预压对于加快地基早期固结沉降和减少工后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讨论在软基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用碎石桩进行软基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并对其合理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树理  夏柏如  王强 《探矿工程》2000,(4):11-12,14
通过在深圳弯填海区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实践,详述了塑料插板堆预压排水固结法在该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法是软处理中比较好的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陈金炼 《福建地质》2009,28(2):131-135
在沿海某发电厂围海造陆工程的勘察工作中,根据海积淤泥类软土的分布特征、工程特性,通过地基处理方法比较,提出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甬-台-温高速公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真空预压技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根据其施工特点,将其发展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第二代加同方法,即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观测结果与处理效果均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堆载试验现场地基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场道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研究,通过模拟道面结构荷载条件下地基的地表沉降和分层沉降的长期观测资料,对大面积堆载试验现场地基土的最终沉降、工后残余沉降以及沉降的组成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铁暗挖隧道上覆地层大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俊  张顶立 《岩土力学》2004,25(8):1288-1292
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地层,地层应力释放产生相应变形,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变形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3A标国老区间隧道横断面地层深部位移的现场实测和回归分析,得出了深圳富水软弱地层中浅埋暗挖法施工地层运动的基本规律。由此提出控制地层大变形的技术措施,在Ⅰ期工程的后期施工中得到充分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指导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逐步发展,粤港澳地区扩建工程呈现出规模大、地层复杂等特点,尤其是在临海软土区的工程,往往会伴随着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以深圳机场T4航站楼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针对拟建T4航站楼场地周边地铁工程盾构后出现的空洞危害,采用适宜的地质雷达探测了空洞的大致形状及方位,结合场地条件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为施工工艺、衬...  相似文献   

14.
高钙粉煤灰加固促淤地基机理和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红波  李恒  王天龙  孙剑 《岩土力学》2004,25(5):783-788
结合高钙粉煤灰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工期促淤软土拌和后加固土体的室内外试验,指出高钙粉煤灰足加固促淤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材料。基于在不同掺灰量、不同游离氧化钙含量和添加不同激发剂情形下拌和灰土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高钙粉煤灰加固促淤软土的固化机理和工程特性,加固后土体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形、渗透特性以及抗液化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指出灰土强度与掺灰量、土体改性激发剂的品种和数量以及养护龄期有关,高钙灰与土体拌和后自膨胀特性下降为12%,消除了高钙灰的体积不稳定问题。现场进行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表明,复合软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达到240kPa以上,可以替代水泥土搅拌桩,桩间土体强度和变形也得到改善。加固场地地下水质分析表明,高钙灰加固促淤软土地基不会影响地下水质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铁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扰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甚至引起基坑失稳。以深圳地铁中心公园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讨论了基坑开挖监测方案,并结合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选用合理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进行实时动态控制,确保了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区滨海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承载力低以及结构性强等工程特性。通过对固结沉降理论分析,提出软土固结沉降计算应注意参数选取、超载量的确定、差异沉降等问题。针对深圳地区大面积软土工程具体条件,采用堆载预压法、抛石挤淤法以及复合地基法等技术措施进行软土加固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下连续墙和内支撑是基坑工程常用的支护形式,一般认为该支护形式下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阶段,忽略了支撑拆除对基坑变形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深圳市万科滨海置地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基坑开挖和支撑拆除对基坑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支撑拆除阶段与基坑开挖阶段的变形规律一致,受时空作用影响明显,“中间大、两边小”;两阶段变形量大小相差不大,变形量之和占总变形量的85%以上,发展迅速的变形分别发生在底层土开挖以及底层支撑拆除阶段,其原因主要是三道支撑不等距,底层开挖土厚度大、花岗岩残积土厚度差别大以及仅在地下室底板位置处设有换撑块。模拟结果显示,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地面沉降以及建筑物沉降与监测数据基本一致,其结果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SMW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基坑围护、软基处理、筑堤等领域,以多轴型钻机在钻掘的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浆液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然后插入H型钢,在水泥土固结后与型钢共同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连续的墙体施工方法。本工程南面距现有建筑物近,基坑开挖深度大,其他各种施工方法无法在不破坏土体的前提下形成围护墙体。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W工法桩的设计、施工过程、工程检测及质量控制要点。应用表明,SMW工法具有工程造价低、工期短、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具有挡土和止水的双重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坑围护、软弱地基处理等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何宁  关秉洪  娄炎  吴毅  苏辉 《岩土力学》2006,27(Z2):86-90
利用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对保国寺旅游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进行计算分析。 对比该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成果,应用最小二乘法准则计算公路软土地基土性参数;根据所介绍的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出该公路9个典型断面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20.
深厚软土地区采用Prandlt公式计算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常常不满足规范要求,给基坑支护设计带来较大困惑。本文在分析基坑开挖与Prandlt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力学边界条件差异的基础上,指出采用Prandlt计算式、临界宽度法和计入基坑内侧土体抗剪强度等改进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同时考虑基坑支护体内外两侧土体抗剪作用的改进计算公式。通过对4个计算公式各参数的敏感度分析,发现内摩擦角是影响基坑墙底抗隆起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基坑挖深和支护体插入深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土体黏聚力是次要影响因素,土体重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软土内摩擦角较小,在基坑挖深一定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加大支护体插入深度才能保证基坑墙底抗隆起稳定性,因此,考虑基坑支护体内外两侧土体抗剪强度的有利作用可合理优化基坑支护设计。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研究,验证了计入基坑支护体内外两侧土体抗剪强度作用的合理性;同时,根据浙江软土地区多项工程墙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指出目前规范取值标准偏高,在软土地区不尽合理,建议在积累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规范计算方法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