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银洞坡歪头山组中段含金绿片岩系进行了细致的原岩恢复和成因地层分析.研究成果表明,该岩系沉积于秦岭古微陆块北侧的陆表海盆地中,受弱风暴和波浪控制,三角洲作用微弱,海底中、酸性火山活动频繁而强烈.主要含矿层Pt3w2-22沉积时,研究区处于火山作用间歇阶段的半封闭低能海湾环境.海底火山喷发和喷气热液作用给这里带来大量的火山碎屑和金银多金属成矿物质,适宜的水动力条件、水介质条件和有机质条件,促使这些矿质浓集和沉淀,导致矿源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宝坛地区锡矿床受元古界四堡群文通组控制.锡矿源层形成于四堡期滨岸相冲洗带及近滨带.成矿经历了四堡期的沉积、海底火山喷发、区域变质和雪峰期的岩浆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3.
蔡仕明 《福建地质》2008,27(2):195-198
简要介绍建阳水吉“层控”型矿床特征,并对“层控”型矿床中硫、氢、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层控”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较单一,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不大,矿质来自岩浆热液作用或海底火山喷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预须开普台铁铜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通过海底火山同流作用,在酸性相对还原的热学沉积盆地中沉积成矿。成矿流体来源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红碧玉、重晶石等具有喷流岩的特征。矿床成因属于海底火山喷流一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5.
李伍式铜锌矿是四川西部一个重要的含锌富铜矿床类型。位于九龙江浪穹隆状变质核杂岩中心地区,含矿地层为中元古界李伍岩群—火山沉积岩建造,形成于中晚元古代扬子陆台边缘裂离带一分支裂谷带内。变质改造成矿是伴随印支—燕山期区域造山运动在穹隆成穹过程中李伍岩群经受挤压与伸展构造作用而变形变质,其中所含火山热液沉积的原始矿源层在变质改造作用下重新富集成矿,属海底火山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东帕米尔"层控碳酸岩型"铁铜金矿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新 《新疆地质》2004,22(4):370-373
东帕米尔“层控碳酸岩型”铁铜金矿,形成于中元古代裂谷构造环境,产于中深变质相与中浅变质相转换部位,塔昔达坂群底部.矿床属海底喷流(含火山喷流)沉积成因,为菱铁矿和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少量火山岩的沉积建造.铁铜金矿显示出上铁锰下铜金的元素垂向分带,构成新疆一个有希望的成矿区域.  相似文献   

7.
非火山环境海底沉积-喷流(“SEDEX”)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火山环境海底沉积-喷流(“SEDEX”)矿床池三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海底沉积-喷流成矿作用,泛指成矿水热流体(不同成因)喷溢出海底,液态状通过不同方式将所携带的成矿组分在喷口上下或侧近沉淀下来富集成矿的过程。由此作用形成的矿床,即...  相似文献   

8.
大红山矿区由一个大型富铁矿和一个大型铜矿组成.两个矿床均产于前震旦纪优地槽的一套变质火山岩系中.含矿系属于细碧-角斑岩、绿色片岩及混杂大理岩组合建造.矿床的生成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直接有关.探讨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及其韵律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对指导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找矿工作,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海底火山喷发沉积韵律与成矿大红山铁铜矿床是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之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海相火山碎屑岩,是在海相环境中由于海底火山爆发冲碎作用产生大小,形状不等的火山碎屑物,抛入海水后落入海底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其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包括岩浆凝固半凝固物)以及海底火山基底异源碎屑物。火山碎屑物在海水介质中,尤其是粒级较小的火山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矿产与地质》2011,25(3):227-230
通过分析对比前人在黔桂地区寒武纪重晶石方面的研究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运动、沉积展布和演化特征,对寒武纪大型重晶石矿床的形成背景和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寒武纪地层的重晶石矿热液沉积成因和生物沉积成因并不是对立的,海底热液不是由火山喷发而是通过深大断裂连接的岩浆形成海底的局部热点形成的.在谊区构造、火山运动整体较弱的背景下,热...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Tectonic variable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such as porosity, plasticity, and elasticity, predetermine positions and shapes of endogenic ore bodies to a highly significant degre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se relationships, even in its present beginning stage, is often conducive not only to a better insight into origins of ores, but also to reducing prospecting risks in the field. --V. P. Sokoloff.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彦  徐炬平 《安徽地质》2005,15(2):153-156
沿河、沿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而软基路段往往是制约工期和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具体分析沿江、沿湖地区高速公路软土特征,对排水固结、堆(超)载预压、水泥搅拌桩复合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常用软基处理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晓英 《安徽地质》2004,14(2):95-98
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际探测法;另一类是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计算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产生和发展了许多新的探测技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探测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准确地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地选择探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风成沙、土壤及水系沉积物表生介质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风成沙、水系沉积物的粒级组成、颗粒成分、元素含量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研究了土壤各发生层元素的分布规律,以钙积层为主碱性障对元素迁移和富集贫化的影响.上述基础性研究为化探方法技术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Atlas of Palaeogeography of China was published in 1955.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 t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the atlas. Actually it was a direct outcome of the famous Main geological structural units of China written by Huang Jiqing in 1945. Confined by the status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at stage, the atlas mainly presents the vari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old landmasses and oceans during different geological stages. The compilation was based on facies types, palaeontological species , and features of regional fauna assemblages . The basic scale of the atlas was 1:1 000 000. There are totally 20 maps, spanning from the Sinian to Triassic of the Mesozoic. The compila-tion was finished in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outline of landmasses and oceans, main direction of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distribution of fossils, crustal deformation, mineral deposits, as well as volcanic and glacial activities are shown with various patterns and col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