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沸石在环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朱俊  王宁 《矿物学报》2003,23(3):250-254
天然沸石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及较好的催化性等性能,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在水处理、空气净化、放射性废物处理和抗菌剂的制备等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我国天然沸石的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应加强各种天然沸石的成分,结构和性能研究,大力加强天然沸石的改型改性工艺技术研究,扩大天然沸石在环保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一些斜发沸石、片沸石和丝光沸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收集了我国一些地区的斜发沸石、片沸石和丝光沸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分离、提纯和化学分析,测定了沸石的晶胞参数,将其结果与国外资料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我国目前所发现的一些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西红辉沸石资源水热制备纳米微孔材料——沸石分子筛,其工艺流程为“红辉沸石”(预处理) 氢氧化钠 铝酸钠 水→水热反应→晶化合成→过滤、洗涤、烘干→沸石分子筛产品。基于大量实验研究,确定了水热制备A型、P型和X型沸石的最佳工艺技术参数,制备出了质量较高的沸石分子筛产品,并综合分析了红辉沸石粒度、石英杂晶、晶化时间以及反应混合物组成对沸石分子筛水热制备的影响,指明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南平花岗伟晶岩中铯沸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岳清  倪云祥 《福建地质》1995,14(2):109-117
目前在中国已发现两种铯矿物,即南平石和铯沸石,其中铯沸石主要分布在新疆、陕西、河南省的花岗伟晶岩中,在华南,南平花岗伟晶岩是迄今所报道的铯沸石的唯一产地。我们将南平钩沸石分成原生和次生两类,本文详细报道了南平铯沸石的产状、物性和光性、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特征、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浊沸石作为松辽盆地深层最重要的一种成岩自生矿物,分布广泛,后期受成岩改造强烈,形成了高产的次生孔隙气藏。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显微热台等分析,确定了松辽盆地深层碎屑岩内浊沸石含量及矿物学特征,探讨了浊沸石的成因;利用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仪系统研究了浊沸石溶孔特征和深层有机酸与浊沸石次生孔隙的成因关系,指出浊沸石溶孔在纵向上呈发育到较发育到不发育的旋回性变化,溶孔发育段厚度一般2~3m,平面上升平-汪家屯和昌德地区浊沸石溶孔可能连片;浊沸石次生孔隙形成期与天然气主运聚期具较好的匹配关系,并使被浊沸石胶结的砂岩表现出双重性:早期封盖,晚期储集.表明次生孔隙发育带最有可能成为高产油气层。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面分析技术,对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中共生矿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结构带中,铯沸石有着不同的共生矿物和化学成分。在叶钠长石-锂辉石带形成早期。铯沸石常和电气石、富铯的锂云母共生,为成分均一的原生铯沸石,其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74.5和2.34。到叶钠长石-锂辉石带形成晚期及石英-锂辉石带形成阶段,原生铯沸石发生再平衡作用,在相对封闭体系中经历出溶作用后,形成团块状的富Na铯沸石和富CS的铯沸石脉,并与富铯的锂云母共生。到白云母-薄片钠长石带阶段。在热液作用下,原生铯沸石被次生铯沸石所交代。该次生端员铯沸石的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93.4和2.05。它的出现表明岩浆演化从岩浆-热液阶段进入热液阶段。总之,铯沸石作为原始伟晶岩熔体最晚期的产物.记录了3号伟晶岩脉原始岩浆中碱金属经过了极度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合应用显微观测、化学分析和物化检测手段,对黑龙江省穆棱沸石矿床沸石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其矿物组成主要为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二可单独产出,也可形成混合型矿石。该矿石在成分上属高硅型沸石,SiO2/Al2O3比值均大于8,有富元素As、Pb等较低。物化性能测试表明,穆棱沸石矿为高品级沸石矿,矿石平均热失重值达12.8%,NH4^ 交换容量为146.10meq/100g^,K^ 交换容量平均9.58mmol/100g,丝光沸石热稳定性可稳定至800℃-900℃,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赤砂沸石能有效吸附和释放氮、磷、钾安徽农业大学化学系利用繁昌县赤砂沸石做试验,以黄红色土壤为参照,研究了丝光沸石为主的天挂沸石对*卅、比叽一和广的吸附与释放。实验结果列人表1。2、3。表1沸石对N巳”的吸附与释放量表2沸石对H7PO.一的吸附与释放量...  相似文献   

9.
天然沸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在我国其发现和开发的历史均较短,由于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其应用领域非常广阔。浙江省沸石资源十分丰富,探明的储量伴居全国前列,其资源和优势和开发利用和潜力巨大。本文就浙江省沸石资源的分布状况,沸石的用途以及开发利用现状作了探讨,探讨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河南安棚碱矿中自生沸石的产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安棚碱矿为一蒸发成因的始新世重碳钠盐矿床。自生方沸石和钠沸石广泛发育在含碱段地层中,越靠近碱层沸石含量越高。两种沸石矿物分别以不同的产状分布于不同的岩石中。沸石与火山物质没有直接的联系。沸石的产状特征表明:化学沉积和胶体转变是方沸石最可能的成因,主要为准同生和成岩早期的产物。钠沸石主要为成岩阶段后期或成岩期后的产物。安棚磁矿的佛石矿物组合简单,产状复杂,反映了其独特的形成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某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内的淡红沸石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敏之 《地质科学》1965,6(3):295-302
淡红沸石(Stellerite)是辉沸石族矿物之一种,曾在白令海峡中的苏联铜岛、美国阿拉斯加的朱诺、芬兰和苏联东外贝加尔的一些多金属矿床发现过。前人对淡红沸石着重进行了结晶学和热分析的研究,而对其地质产状和成因以及与有关矿化的关系相对少一些。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沒有对淡红沸石进行过报导。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沙县钾长石粉合成的13X沸石及其与取自山东铝业公司的赤泥混合使用时除砷的效果和适宜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单一的13X沸石为吸附剂时,改变沸石用量和溶液的酸度均不能有效去除砷;赤泥和沸石混合使用时对低浓度砷(〈5mg/L)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适宜的吸附条件为赤泥用量2g/L,沸石用量1.5g/L,pH值约为8,平衡时间1h。实验表明,赤泥在混合吸附剂除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沸石与赤泥的合理混合使用,对于含砷重金属废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西资源红辉沸石合成4A沸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初步研究表明,经适当预处理,广西资源红辉沸石可作为合成4A沸石的优质源。通过反复实验,探索出了经济有效的原料预处理与4A沸石合成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既为该地红辉沸石的高层次开发利用开创了新途径,又为4A沸石合成提供了一种来源丰富的新原料。  相似文献   

14.
天然沸石吸附性能与阳离子组分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吸附性能是沸石矿物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相关领域应用的重要依据。以嫩江、海林和穆棱三大沸石矿床为例,通过对天然沸石矿的化学成分、沸石类型、矿石品位(CEC值)、比表面积及吸附性能的系统研究与对比分析,总结天然沸石矿附吸性能差异变化规律与原因。研究表明,天然沸石对气体CO2、H2S、SO2、NO2和气态H2O的吸附容量均与其(CaO MgO)/(Na2O K2O)比值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富二价阳离子组分者吸附容量大,富一价阳离子组分者吸附容量较小。据此,可作为天然沸石矿吸附性能预测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然斜发沸石岩脱除饮用水中氟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只是近十多年的事,其除氟机理目前仍处于探讨阶段,一般认为^[1],斜发沸石岩先用稀碱液活化,再用明矾溶液浸泡即具有除氟作用,然而,我们用某地沸石岩进行饮用水除氟的试验过程中发现,有的沸石没有除氟效果,有的高品位沸石反比低品位沸石除氟效果差,为了查明原因,我们用不同产地的沸石样作了对比试验,在归纳试验事实的基础上,对沸石除氟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改善了沸石除氟工艺。  相似文献   

16.
沸石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叙述了沸石的基本结构以及吸附、离子交换特性,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沸石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提出了沸石在今后的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穆棱沸石矿床为例,探讨了天然沸石矿矿化分带特征与矿石物化性能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矿床不同部位沸石矿化类型的差异变化与碱金属K、Na元素的分异富集特征关系密切;若两者分异富集明显,易形成单一的斜发沸石或丝光沸石矿;反之,则形成混合型沸石矿。由矿体浅部往深部,矿石物化性能的差异变化总体表现为:NH4^ 和K^ 的交换容量、最大热失重值、吸湿率及气体吸附容量等渐趋增大;而矿石的耐酸性和热稳定性却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沸石以其晶间含水量随外界温度、湿度变化而异的特性,使其在农业方面具有改良土壤、保肥、缓释肥效等明显作用。同时在化工、环保、食品、饲料等领域中亦日益显出其颇具潜力的实用价值。我国沸石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中的重金属铅和氨氮复合污染问题,本文采用木醋液、氢氧化钠、木醋液-氢氧化钠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分析改性前后沸石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变化。开展室内模拟溶液中吸附动力实验;以现场采集的土壤为基质,进行柱淋滤实验及土壤中稳定化实验,分析了天然沸石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木醋液-氢氧化钠三种不同改性沸石对铅和氨氮的形态影响。结果表明:碱改性沸石和碱+木醋液改性沸石对200mg/L铅的去除率超过94%,对30mg/L氨氮的去除率大于65%;2%(质量百分比)为碱改性沸石的最佳添加比例,使土壤中铅有效态固化率达52%,氨氮由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现场中试实验证明,添加修复材料6个月后,碱改性沸石吸附稳定土壤中氨氮达94.61%。碱改性沸石不仅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无二次污染,而且对土壤中铅和氨氮复合污染有很好的稳定化效果,可作为用于废弃稀土矿山土壤修复稳定化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徽省繁昌县赤砂沸石为试验材料,以黄红壤为参照,研究了丝光沸石为主的天然沸石对NH、H_2PO及K ̄+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赤砂沸石的吸铵量和吸磷量为黄红壤的3倍;其中易释放铵和可释放铵占总吸铵量80%以上;易释放磷和可释放磷占70%以上;赤砂沸石的速效钾含量为黄红壤的7倍左右,而钾位缓冲容量(PBC ̄K)则为黄红壤的35倍左右。赤砂沸石用做肥料调理剂和土壤改良剂,将能够减少土壤中氮、磷、钾的流失,并提高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