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使地质科技档案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98年浙江省地质资料馆根据原地质矿产部的统一部署实施了"地质图文资料数据化工程",该工程是在地质科技档案工作中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一次尝试.本文着重从实施该工程中所引发的几点启示提出浅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浙江省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实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办法》(下称“办法”),并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办法》根据浙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特点,主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权益保护、公开利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一是对《地质资料管理条例》附件汇交的范围进行了细化,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的内容进行了延伸、量化与细化。考虑到浙江作为海洋大省,  相似文献   

3.
地质档案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体现.按规定汇交,实施统一管理符合<矿产资源法>的要求.从原地矿部颁布实施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到汇交意识、管理难度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汇交计划管理模式等方面,论述了目前在资料汇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快地质资料管理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采取优质服务,树立地质资料汇交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和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地质资料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也是开展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地质成果资料进行集成与应用,有助于发挥地质成果资料的最大效能。通过全面系统收集山东省所有地质资料成果数据、成果图件、相关科研报告和地质论文,进行纸质资料扫描建库,利用ETL工具完成多源异构地质资料数据整合,完成山东省地质资料成果集成工作;研发"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系统",实现地质资料共享应用,系统结合云平台的设计思路,采用SOA架构,基于Hadoop和Spark进行搭建,支持数据库、文件等多源数据导入,提供地质资料空间数据查询检索、资料数据统计、空间分析、数据发布等功能,为不同专题的地质系统产品提供基础服务。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系统为建立山东省"地质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我省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实施〈地质资料管  相似文献   

6.
通过"广东省地质局地质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完善与推广应用"项目的建设实施,推动了全局的地质资料从过去纸质存档、不易长期保存、不易查找借阅的状态,转变为电子信息化存档、长期安全保存、准确快捷的检索借阅,为地质资料的管理与应用建立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青藏专项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青海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国土资源厅围绕"三年取得新进展新成果,五年实现重大突破,八年形成勘查开发新格局"的目标,以找矿突破为核心,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强全省地质工作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日前,为了便于地质资料的保管和使用,避免地质资料的损毁和丢失,经永城市政府同意,永城地矿局决定设立地质资料馆,统一对全市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馆藏,对矿山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通过建立地质资料馆,将全市地质资料集中管理,更好地保障地质资料的历史完整性,对于进一步为矿业权人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深入开展地质工作研究和开发地质资料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质填图是在预查、普查阶段的一种大面积综合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也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使用GPS定点,在形成地质草图时地质点坐标有少许人为误差,在室内工作进行地质图转绘以及地质图矢量化时地质点坐标也存在一定误差。在右玉杨村预查项目地质填图形成的电子版地质图时使用GPS中自带Basecamp软件将地质点全部导出,与地形图直接镶嵌配准,将地质点坐标生成电子版地质图过程中的三次人为误差消除,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填图的准确性,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省地质资料馆现有馆藏资料约5000余档,绝大多数采用纸介质保存,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其中包括许多大幅面的地质图件,及相当数量的实物标本。为了实现地质档案资料长期保存、高效管理和快速查询,节省档案存放空间,迫切需要实施地质档案电子化工程。即通过计算机建立现代化的借阅管理系统和查询服务系统,发挥馆藏档案资料的珍贵价值,简化借阅资料的复杂过程,确保地质资料原件方便借阅者借阅和利用资料。  相似文献   

11.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山东省历时3年建立了重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将山东省内不同时代、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各类地质钻孔资料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该数据库包含49107个地质钻孔的基本信息,通过"三图一表"的形式表达,其中工程布置图5510张,勘探线剖面图20686张,钻孔柱状图75711张,样品分析结果表116323张。部分钻孔数据在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开放。该文在已经取得的钻孔数据库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行业部门、工作程度、矿种、钻孔类型和钻孔深度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在数据库的资料汇交、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和城市地质工作方面的应用性进行了浅析。以期通过扩大汇交范围、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补充属性数据等方法,实现数据库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山东省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也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共享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面向开放关联数据LOD的地质资料机构知识库语义扩展方法,并对方法的框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DSpace构建地质资料机构知识库,自动实现资源描述框架RDF的存储与转化,与LOD形成统一的元数据描述标准。其次,构建地质资料数据的关联模型,明确数据间的语义关系。最后,采用D2RQ平台实现地质资料机构知识库与LOD数据集的语义关联。该方法将进一步加快语义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时代数字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数据资源的重要性将越加凸显,地质资料所归集的地质大数据已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而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是其中最为广大、丰富的数据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地质资料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实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办法》,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地质资料管理规章,《办法》的颁布实施,对我省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和管理职能延伸,特别是在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管理及监督和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有助于实现保护地质资料、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流程及初步成果,已入库钻孔37 033个,数据库总数据达616.33G。建议以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作为负责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对以往形成的重要地质钻孔资料进行抢救性保存,对老钻孔资料数据抓紧整理入库。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地质资料是国土资源的信息载体,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基础,又称"地球档案".为了切实做好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2002年3月19日,国务院以349号令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2003年1月3日,国土资源部又以16号令发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在全国实施.近日,就这一<实施办法>在河南省的实施,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以下简称林),请他对一些有关问题发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出台了局管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局管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项目主要是该局根据发展规划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筹资金实施的各类地质勘查项目。项目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集中力量、重点保障,精简高效、联动推进"的原则。要求设立的项目应当符合局年度工作计划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投资企业经济发展目标;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原则上不超过2年。据了解,该局对局管地质勘查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相似文献   

18.
岩心是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随着互联网+地质信息共享时代的来临,为了使馆藏岩心资料更便于查询,为生产找矿、科学研究及科普展示提供便利,开展岩心数字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岩心数字化的工作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对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在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的湖南地质工作承载着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发展新理念的新使命,迫切需要转向"新地质";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观,巩固传统地质,拓展地质灾害防治、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生态修复、地下空间勘查开发、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地质大数据建设领域以及"一带一路"新的区域,打造"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新空间、大数据"的"新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20.
"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地质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这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新时期加强地质工作六大任务之一。青海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型省份,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