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崩塌发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赞军  党光明  田勤俭 《中国地震》2003,19(2):158-165,T00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造成20余处崩塌体或崩塌带,主要分布在地震地表破裂带附近,以库赛湖以西为主。崩塌可分为基岩崩塌、土体崩塌、冰体崩塌、雪崩4种类型。本文对崩塌的空间分布和发育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它大地震相比,认为本次地震崩塌规模较小,除介质岩性、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外,地震动不十分强烈是崩塌规模偏小的重要原因。这种地表破裂带长而地震动偏弱的现象,是本次地震破裂的重要特点,可能与先存断裂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地震诱发崩塌滑坡危险区初步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崩塌滑坡是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以往国内外中强地震中均有发生,地震崩塌滑坡给社会经济、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伤。表1列出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几次重大地震崩塌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中以山体崩塌数量最多.本文在对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以及水磨支线公路边坡地震崩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岩土体边坡的崩塌成灾模式、崩塌作用机理以及崩塌自组织临界(SOC)动力学特性.调查范围包括Ⅸ~Ⅺ度地震区,工点105个.对崩塌体方量、崩塌深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Ⅸ度区崩塌体方量和崩塌深度都符合负幂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组织临界动力学特性;而Ⅹ、Ⅺ度地震区不呈现该崩塌特性,其崩塌动力学性质受地震的强扰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4.
鲁15井水位对矿井崩塌过程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栋  郑金涵 《地震地质》1991,13(2):187-192
鲁15井水位对矿井崩塌过程有明显的反映。经初步分析表明,利用矿井大崩塌前的基些前兆现象可对较大矿井崩塌进行预报,如:大崩塌前小的崩塌活动次数加密;大崩塌前各活动期平均井水位变化、各活动期持续的时间和各平静期持续的时间都有变化;∑N-t和No-△t曲线都在大崩塌前28天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5.
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具有极高隐蔽性和危害性,传统的接触式勘察方法难以有效调查震后位于公路两侧高陡斜坡体上的危岩崩塌体。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采用无人机超低空采集高位危岩体的高清影像数据,构建三维空间模型,从而提取危岩体特征参数,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无人机对某高速公路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路段进行调查,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成果进行分析,明确调查区19处危岩崩塌体特征和崩塌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评价典型崩塌体稳定性。并且使用RocFall软件模拟分析典型危岩体崩落运动轨迹,研究高位危岩崩塌对公路的危险性。研究成果对强震区山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勘察、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收集、整理山西省历史地震黄土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黄土灾害的类型,总结了山西省历史地震所引起的崩塌、砂土液化、震陷和地裂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历史地震引起的黄土灾害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并对未来可能引起滑坡、崩塌、地裂和砂土液化等黄土灾害的地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刘丹 《地球》2011,(4):69-71
1、崩塌 崩塌经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壁,岩土体突然垂直下落.岩块顺山坡猛烈翻滚,跳跃,相互撞击,最后堆积在坡脚。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开挖坡脚、爆破、修筑水库、开矿泄洪等人为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崩塌。崩塌会损害农田、厂房、水利设施和其它建筑物,导致人员伤亡。铁路、公路沿线的崩塌.会造成交通堵塞、车辆损毁、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8.
1980年6月3日晨,湖北远安县盐池河发生大型崩塌,崩塌石方总量约100万立方。盐池河磷矿全部建筑物被埋入20多米深的乱石堆下。 崩塌区属远安县西河公社管辖。崩塌点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11°18′;北纬31°31′,正适我国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边缘。周围地  相似文献   

9.
岸滩侧蚀崩塌现象普遍存在于江河湖泊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季节性冰冻河流受水动力、冻融耦合作用,岸滩崩塌机理复杂,开展其岸坡稳定性研究对河势控制和河流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下游近坝段为例,采用BSTEM断面尺度模型,对河岸崩塌过程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冻融作用对河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涨水期河岸稳定性相对较高,洪水期和退水期稳定性相对较低,为崩岸多发时期;冻融作用会使河岸稳定安全系数Fs提前达到不稳定临界值,即与不考虑冻融作用相比,河岸提前崩塌,且考虑冻融作用的崩塌宽度更接近实测值,累计冲刷崩塌总量增幅约为7%~41%。研究结果可为季节性冰冻河流岸滩崩塌及河道演变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安达曼海附近海域发生的9.0级地震和2005年3月28日苏门答腊岛明打威群岛北附近海域的8.7级地震,在构造环境、震级、震源深度、地震类型都相似的情况下,为何前者引发海啸,后者不引发的海啸?对此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9.0级地震发生时,在其震源体附近的两板块相交的海沟两侧陡坡蕴育着滑坡体或和崩塌体(或者两者都有),9.0级地震发生时,强烈的地震波,促使滑坡体的滑动或崩塌体的崩塌,推压和扰动海水,引发诲啸。而8.7级地震发生时、在其震源体附近的两板块相交的海沟两侧陡坡无滑坡体或和崩塌体,或先存滑坡体或崩塌体在9.0级地震发生时已滑坡或崩塌殆尽,当8.7地震发生时,无滑坡体滑动或崩塌体崩塌,不可能对海水有较大的扰动,故不可能引发海啸。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某边坡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APGIS软件平台上建立某边坡TIN模型,研究其发生崩塌破坏后岩石的运动过程,确定其崩塌落石规模和可能受灾的范围,并对不同的落石运动阶段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少崩塌对当地居民建筑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考虑地震双向性和岩土体参数多种不确定性,提出了地震荷载下崩塌堆积体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对崩塌堆积体的可靠性影响.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拟静力法分析了双向地震下崩塌堆积体的安全稳定性,采用响应面法和JC法建立崩塌堆积体的地震极限状态方程,然后,运用盲数理论对岩土体参数进行盲数化处理,进一步推导...  相似文献   

13.
震后快速准确获取同震崩塌滑坡的分布范围和评估可能的灾害损失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安置规划至关重要,2022年MW5.8芦山地震为开展不同评价模型在区域地震崩塌滑坡的快速评估研究提供了宝贵窗口。文中选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新一代中国地震滑坡危险性模型(下文称Xu2019模型)和简易Newmark模型进行了2022年MW5.8芦山地震崩塌滑坡快速应急评估研究,基于本次事件的地震滑坡数据库(包括2 352处崩塌滑坡,面积为5.51km2),探讨2种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Xu2019模型计算得到的崩塌滑坡面积为5.07km2,与实际崩塌滑坡面积十分吻合,而基于Newmark模型计算预测的崩塌滑坡面积达21.3km2。从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上来看,2种模型预测的高危险区域基本一致,高危险区域基本位于发震断层的上盘。但Xu2019模型对于西北区域(崩塌滑坡集中发育区)的危险性预测明显偏低,而Newmark模型对西...  相似文献   

14.
定西市处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与河西构造两大地质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不良地质发育。依据地质调查、新建公路的规划勘察等资料,系统分析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公路建设中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发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气象水文与地貌类型。按气候特征将定西地区划分为渭河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以南的高寒阴湿区,前者频繁发生滑坡、崩塌、黄土陷穴等地质问题,后者主要发生泥石流,同时广泛分布滑坡、崩塌等,湿陷性黄土、疏松砂岩、软岩破碎与大变形等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问题影响严重制约着公路走廊带选择、路线方案的地质安全和构筑物布置与施工。针对上述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深入探讨工程地质问题的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并给出了调查分析与防治措施,为区域内工程施工与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李昭文  刘惠军  任国锋 《地球》2015,(1):107-108
崩塌落石在山区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灾害类型,它可以破坏建筑物,威胁到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崩塌落石发生后的一系列力学运动特征,找到影响落石对建筑物的碰撞影响因素。提出在修建建筑物时,采取减小崩塌落石对建筑物的撞击力和通过提高建筑物的抗撞能力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基本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震后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使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了崩塌滑坡密度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分布受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坡度、植被条件等的影响,其中,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及坡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崩塌滑坡易发生在结构破裂区及坡度为38°~50°的区域,其分布密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利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的模型体现出崩塌滑坡分布与其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模型与实际关联函数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8,因此,可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以2018年"8·11"大安山反倾岩质崩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安山地区区域性节理、崩塌及斜坡结构、危岩体变形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水力劈裂理论,剖析大安山崩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性节理和差异性风化共同作用下,大安山地区发育大量高20~50 m高陡反倾岩质斜坡,为崩塌灾害发生提供充分条件;同时,节理裂隙网络与强硬岩层的空间组合为降雨入渗、运移、储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当遭遇降雨时,雨水沿岩体裂隙渗流并充满裂隙,在降雨停止后短期内,裂隙受高水头作用仍发生水力劈裂,致使裂隙发生扩展贯通,并最终导致危岩体失稳崩塌。  相似文献   

18.
对南京地区已发生的滑坡与崩塌区进行调查。用园弧法计算滑坡前的安全系数在考虑地震力作用下,用静力法对边坡稳定性作定量分析。以期对本区地震滑坡与崩塌危险区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甘孜—玉树断裂带是四川省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它与鲜水河断裂带呈左阶羽列展布于川西高原。据史料记载,该断裂上的邓柯1896年曾发生过一次7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2.5°,东经90.0°震中烈度为K度。根据现场访问和震害调查,我们认为这次地震宏观震中应在色巫与档拖间的晒拉一带与史料分析震中大致相差30—40公里。其主要根据如下:①档拖村和档拖寺位于主断裂破碎带上,当年地震时被毁,现今遗址尚存。挡拖村喇嘛羊嘎说他母亲曾经历过这次地震,大震时金沙江对岸三个村寨(阴巴、达接等)被山体崩塌所淹埋,金沙江大垮岩阻江10日,水头直达挡拖村脚。②地震滑坡崩塌现象以档拖至色巫一带集中沿主断裂带分布,特别是色巫相对集中,大小地震滑坡崩塌达数拾个,其中一大型地震滑坡崩塌高100—300米,沿金沙江岸宽约400米,当年堵塞金沙江遗址现象现今仍清晰可辨。③色巫处地震地裂缝带发育,已观测长750米,并断错砾石。还发育断塞塘,隆包等地震形变现象。因此1896年地震的宏观震中应在原史料震中以北的色巫档拖间。在现场考察中我们还首次发现大量地震断错现象。其形态与鲜水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上所见颇为相似,给人以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断裂强烈活动  相似文献   

20.
古浪地震滑坡及其与断裂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航片解译和野外调查,首次介绍了古浪8级大震的地震滑坡的主要特征和分布情况,探讨了古浪地区地震滑坡与断裂带的关系,发现地震滑坡和崩塌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