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新方法对尼木-曲水岩基段进行了解体。建立了26个侵入岩单元,其中归并7个超单元,2个超单元组合。讨论了各超单元内部不同单元之间的演化规律以及岩基段的发展,通过各单元,超单元特征研究,确定该区存在四种花岗岩系列,即M型,科迪勒拉Ⅰ型,加里东Ⅰ型和S型,后两类系列为该岩基段主体岩石类型,且具同碰撞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2.
曲水岩基解体,建立7个超单元和6个独立单元。该岩基由M型、俯冲Ⅰ型、同碰撞Ⅰ型和同碰撞S型花岗岩类4个系列组成。着重描述这4个系列花岗岩类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就位特征;并就新特提斯洋规模、性质、关闭以及印度板块与拉萨陆块的碰撞、西藏高原隆升机制等提出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西藏曲水岩基4个系列花岗岩类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水岩基解体,建立了7个超单元和6个独立单元。该岩基由M型,俯冲I型,同碰撞I型和同碰撞S型花岗岩类4个系列组成。着重描述这4个系列花岗岩类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就位特征;并就新特提斯洋规模,性质,关闭以及印度板块与拉萨陆块的碰撞,西藏高原隆升机制等提出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广西海洋山化岗岩基侵位于海洋山复式背斜核部,形成于晚志留世。岩基划分为4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建立了海洋山花岗岩普系单位。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化学特征表明,海洋山超单元各单元为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浆不断分异演化的产物。花岗岩基为一大型复合式矿岩体,与W、Sn、Sb、Pb、Zn等矿化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骑田岭花岗岩各单元特征及物质来源与成岩方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50000骑田岭花岗岩基单元—超单元填图,笔者从岩石学、岩石化学、暗色包体、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副矿物等特征研究入手,指出岩基的物质来源与成因,应是地壳物质重熔型,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参与混熔,岩体的成岩方式,为岩浆侵入冷却而成。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花岗岩类属华南褶皱系五指山坳陷带西段“儋县岩基”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其次为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少量英云闪长岩和辉石闪长岩。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类划分为9个单元,归并为2个超单元和1个独立单元。其岩石为钙碱性次铝及过铝型。稀土总量偏低,具负铕右侧斜型式。分属于加里东造山运动晚期板内裂谷型花岗岩和海西造山运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山构造带西段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是新疆北山构造带中重要的地质体 ,为华力西中期第 2序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 ,包括 5个单元 ,出露面积 132 .9km2 ,其中第 4单元同位素地质年龄 32 0 .2Ma±2 3Ma(锆石 ,Pb -Pb法 )。岩石系列属钙碱性 ,为明显同源岩浆演化序列 ,微量元素指示其具大陆弧背景下成熟弧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小长山南超单元花岗岩属北山克拉通裂谷闭合期岩浆强力就位产物  相似文献   

8.
吴俊华  彭志新 《湖南地质》1993,12(4):226-230
通过对桂东超单元各单元特征的对比,我们认为桂东超单元包括了两类不同地质、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花岗岩,进而探讨了这两类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得出牛塘、三洞两单元为1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块碰撞的环境,大塘、寨前、子公坑、五峰仙单元为S型花岗岩,形成于陆一陆同碰环境。建议将牛塘、三洞两单元建立桂东序列,其余四单元归属江西汤湖超单元。  相似文献   

9.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一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人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一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胶东西北部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入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I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I型、S型分类的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笔建议的花岗岩类填图办法是,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的反映花岗岩类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水龙 《福建地质》1995,14(1):27-42
浦城永兴地区分布大面积Ⅰ型花岗岩,具有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花岗岩单元、序列的划分原则及超单元建立的条件,将永兴岩基解体划分为40个侵入体,建立14个单元,归并有虹垂序列及建立永兴和高坑超单元。  相似文献   

13.
借鉴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理论方法 ,通过对乌增苏辉长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 ,将岩体划分为四个单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英、美等国加强对花岗岩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采用了近似于对沉积岩区的填图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秘鲁海岸花岗岩岩基填图中创立的单元-超单元-岩基段填图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花岗岩岩基是复式岩体;花岗岩岩基是多幕深成活动造成的;侵入体的成分和结构的分带,常是多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填图中要解决的关键是:查明花岗岩岩基和岩体的内部结构;查明花岗岩的侵位序次;建立起不同等级的构造单元或填图单位;寻找岩基的典型地段和典型剖面。我国已在江西等省开始进行这种花岗岩地区新填图方法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的理论基础和分解岩体、划分侵入体的标志及单元、序列、超单元、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对花岗岩地区的地质填图和普查找矿、科研工作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石棉复式花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棉花岗岩基进行岩石谱系单位研究。按其相互间接 关系和先后生成顺序共建立8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建立了1个超单元组合。各超单元岩浆演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英国学者皮切尔教授在秘鲁海岸岩基段地区,通过几年的详细研究之后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填图方法,它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近两年来,我们分队在承担福州地区1:5万区调工作中,对魁岐岩体南半部首次试用这种填图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较好的效果。现已初步查明魁岐复式岩体(超单元)是由钾长花岗岩、极细粒碱性长石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似  相似文献   

18.
张祥云 《江苏地质》2001,25(3):150-157
宜溧地区中生代侵入体经地面调查和对比分析,依据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可划分为2个超单元(序列)、7个单元以及1个独立侵入体和2类脉岩.戴埠序列岩石化学特征为钙碱质,平桥序列为弱碱质,反映两个序列岩浆有着明显的差异,组合变异图进一步表明两序列的岩浆演化机理不同,是不连续和彼此独立存在.戴埠序列为轻稀土富集型,平桥序列属于重稀土富集型,应归属A型花岗岩系列.  相似文献   

19.
天山东段尾亚地区白尖山超单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石炭世白尖山超单元横亘于尾亚站东西两侧,沙泉子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研究区长50余千米,宽3~6km)。它是北部觉洛塔格早石炭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与其南(以沙泉子断裂为界)卡瓦布拉克古陆块汇聚事件的产物。这次事件导致沿卡瓦布拉克地块北缘成线状分布的巨大岩基链的形成,即该带事实上成为一个活动陆缘弧──白尖山岩浆弧(白尖山超单元)。根据各岩石单元的接触关系,白尖山超单元由早至晚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从沙泉子断裂向南,大体上反映出偏基性的石英闪长岩单元偏北侧分布,钾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单元偏南分布,表现出当时碰撞带的特性。由于晚石炭世末受到韧性剪切作用,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初糜棱岩—超糜棱岩的花岗质岩石,宏观上似具片麻状构造。无论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来看,均具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白尖山超单元侵入于含早石炭世动物化石的卡拉火大山组中,被二叠纪尾亚超单元组合(原尾亚岩体)侵入,测定U—Pb同位素年龄为338.4Ma及325.24Ma,从而确定白尖山超单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火炎山超单元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志亮 《甘肃地质》1998,7(1):73-78
地处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的天水党川火炎山超单元,系早华力西期地壳造山的产物。该超单元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锶、氧同位素均具S型花岗岩特征。由主岩浆期、补充期单元及末期细粒花岗岩脉构成一次岩浆热事件的全部产物,表现为S型花岗岩所特有的结构演化序列,并具结构演化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