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层序地层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分肯定了层序地层学的兴起、发展和成熟是对地层学、沉积学乃至地质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层序地层学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回顾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孕育阶段和理论系统化阶段。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和发展受到很高评价的原因在干它的科学性、先进性、预测性和定量性。层序地层学目前建立了三大学派概念体系。三大体系域概念的建立、全球海平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有助于对沉积层序发育的控制、各类叠置模式的指导和可容空间概念的确立。层序地层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三大理论体系(海相层序地层学、陆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四大方法体系(地震层序地层学分析、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和层序地层学模拟分析)。对陆相层序地层学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陆相层序地层学边界确定、体系域命名、层序级别划分、层序等时性研究等陆相层序地层学发展中必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这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各类原有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界线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和阐述了新的地层学体系和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西南宁盆地下第三系地震年代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义越  陈辉 《地质科学》1993,28(2):127-134
地震反射追随年代地层的对比关系,使得地震反射对比关系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本文论述地震反射界面的年代地层学意义,介绍层序年代剖面图的制作方法,并以广西南宁盆地下第三系地震年代地层学研究为例,对层序年代进行了推断。  相似文献   

4.
对国外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的几点思考及L-H-T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绍虎 《沉积学报》2010,28(4):735-744
针对国际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认为,层序地层学概念及其基础理论体系需要完善。表现为:(1)地震地层学的地震层序不同于层序地层学之沉积层序;(2)基于海陆相应用差异,1992年开始层序地层学由经典三分模式向现行四分模式转变,使得层序地层学发展更趋复杂化;(3)现行四分模式对应的基准面旋回实际上是非周期性的,与岸线迹线不相符;(4)简单介绍了基于经典三分和现行四分模式所修改的L-H-T层序地层学模式。重新定义层序为“一套成因相关的以残留最大水泛面及其相对应的不整合界面为界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5.
层序地层学基础和关键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概述本文目的是介绍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关键定义。层序地层学主要研究年代地层学格架中岩石的相互关系。这种年代地层学格架是重复的、以侵蚀面或无沉积物,或与其相应的整合面为界的、成因相关的地层。层序地层学是通过识别由海平面升降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沉积特征来划分对比地层、定年和解释地质记录的新方法,是在地震地层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沉积学、生物地  相似文献   

6.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对比、分类和级别体系等地层学根本理论问题上给地层学带来了新认识、新概念和新方法。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可建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传统的自然界线(或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和GSSP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年代地层界线成为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的界线。论证了层序地层是独立存在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之间的地层类别和包含三个基本地层类别的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阐述用层序地层界线优化  相似文献   

7.
梅仕龙  史晓颖 《地球科学》1999,24(2):167-172
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应尽可能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将地层的自然界线、层 GSSP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年代地层界线可在野外识别和追索,层序地层可以做为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的而独立存在,构成新的三重地层分类,地层界线的优化应尽可能与层序界面相结合,以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损伤性,随着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层学和概念上取得了的创新和突破,有在新的地层学体系指导下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从而更加客观地反  相似文献   

8.
层序地层学必须与高分辨率手段相结合蔡雄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手段,沉积学90年代盆地分析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层序地层学参与对沉积盆地的研究,强烈冲击了传统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区域格架形式研究工作。由于...  相似文献   

9.
层序地层学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层序地层学概述RCL·威尔逊著陈中强译层序地层学的倡导者认为: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利用岩性及地下(钻井、地震反射)资料而得到很高分辨力的年代地层格架的技术方法。这种技术通常被许多石油勘探学家所利用。另外,其最热情的信徒们认为它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学的产生、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阐述了层序地层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现状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目前地学中的发展和实践;同时,展示了三种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分支。  相似文献   

11.
<正>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鸿祯教授的手稿(表1),表明随着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在新的地层学体系指导下建立的新一代年代地层表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12.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相层序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陆相地层的特点,其与海相层序地层相比具有特殊性。本文从层序的控制因素、层序界面、基准面、体系域与沉积体系的发育、层序地层与模拟技术和全球对比意义等方面回顾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进展并讨论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秀国 《新疆地质》2011,29(2):183-188
据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及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桑株、杜瓦、皮牙曼、阿其克等剖面的二叠—下三叠统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建立了和田地区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该区二叠—下三叠统共划分为5个Ⅲ级层序及12个体系域.研究区在不同时期共发育5种沉积体系类型,包括冲积扇体系、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体系及扇三角洲体系,指出该区层序演化中有利的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及组合.  相似文献   

14.
《地层学杂志》2012,(1):132
<正>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思想被认为是地层学和沉积学中伟大的革命。自90年代以来,其概念体系已日臻完善全球范围内推广,特别是在我国新一轮区域地质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野外剖面露头上识别和分析3种不同级别的界面:层序界面、体系域界面...  相似文献   

16.
1岩相古地理找矿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950年以后,沉积学已从纯理论科学逐渐成为应用科学,尤其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方面显示出其重要作用。1950年Kuenen和Migliorini发表的具划时代意义的《浊流作为递变层理的成因》一文,开始了浊流研究的新篇章。60年代的沉积体系理论(Fisher,1969;G allo-way,1983)和80年代末出现的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也被认为是地质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7.
层序地层学是在年代格架中划分和对比沉积岩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使用广泛,但是由于多种模式并存,术语使用缺乏规范,所以没有纳入任何地层规范和指南。鉴于此,以Catuneanu为首的地质学家致力于将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并且把层序重新定义为"在可容纳空间或沉积物供给变化的一个完整旋回中所形成的地层序列",提出了非依赖模式型(model-independent approach)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强调层序地层学的重点是体系域和层序地层界面,并且根据可使用资料的质量选择最佳层序模式(如沉积层序模式、成因层序模式)。层序地层学的标准化不论是否可以引领层序地层学进入国际地层规范和指南,这对于在复杂而不完整的岩石记录中寻求某种普遍规律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并且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海相油气地质》2002,7(3):18-18
<正> 本书由吴因业、顾家裕编著,2002年6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含油气盆地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储层研究成果的升华和结晶,其特征表现在:(1)对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术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修订,尽可能与国际接轨;(2)增补了层序地层学建模技术方面的内容;(3)增加了中国海相层序地层学应用实例和计算机工作站层序地层学解释与准层序建模的研究实例;(4)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吴和源 《沉积学报》2017,35(3):425-435
层序地层学后Exxon时代,层序模式的多样化代表了科学家们对复杂地层记录及其响应机制的深入认识,在赋予各种层序地层模式较强针对性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概念体系的不协调。因此,以寻求概念术语一致性为目的的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就成为当今层序地层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科学命题。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程中,正常海退与强迫型海退的识别与区分为层序形成过程的系统描述奠定了重要基础,由于这些过程可以独立于层序地层模式,所以成为迈向标准化成功的第一步;河流相层序模式中非常规体系域概念的引入,即低和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同样因其独立于层序模式存在的特性,代表了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又一次成功的尝试。鉴于地层堆积作用过程的旋回性和复杂性,以及地层记录的非渐变性和不完整性,追逐层序地层模式多样性所表征的变化性,以及蕴含着变化性的标准化本质,将为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线索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地层学杂志》2013,(1):128
<正>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业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