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河南农业地理》一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读者可向新华书店和河南地理研究所洽购。 《河南农业地理》是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之一。本书由河南地理研究所编写。全书共分为总论和七大农业区两大部分,约25万字,图文并茂。总论系统分析了全省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阐述了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特征,通过对解放以来30年农业发展成就、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指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合理布局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新疆开发建设的基础。为了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新疆地理所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地理学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在农村经济规划、农牧结合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农业布局、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等方面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为促进自治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干旱区农业地理学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早在60年代初期,新疆地理所还处在创建阶段,为了满足自治区农业开发建设的需要,就抽调了当时全部经济地理专业人员,投身于农村基层的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先后参加并完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立兰  余之祥 《地理学报》1990,45(2):146-153
近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和2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地理著作;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与农业技术条件区划,进行了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农业发展战略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研究;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布局研究;1/100万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上述研究是持续而广泛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由南京大学张同铸教授主编、国内近十位专家共同编著的《世界农业地理总论》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生产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世界各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而且在农业生产布局、技术革新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有8亿多农业人口。人口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食物主要来自农村,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农产品和劳动力也主要来自农村。研究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农业地理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  相似文献   

5.
1983年苏联出版了一本独具特色的区域农业地理专著——《乌克兰农业地理》。这是一本研究农业地理学最重要问题的有价值的教学参考书。它为经济地理专业的大学生研究农业生产地域组织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八章。绪论阐述了农业地理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强调了农业地理学研究不同等级与规模的农业劳动地域分工日趋发展和综合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农业地域综合体(ATK)的职能和发展规律;对经济地理研究的科学方法—经济地理制图法、地理比较法、历史方法和统计方法进行了论述;资料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是广泛采用的传统方法,这些方法与典型调查研究相结合。上述方法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系统方法、结构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方法、经济数学模型方法、预测方法和平衡方法。它们用来研究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变化、原料分配和农工综合体原料地带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一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在五业中的“农”即为小农业。  相似文献   

7.
李宝田  李丞 《地理研究》2012,31(6):1159-1160
中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不但是历史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环境变化。因此历史农业地理不但是历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变迁研究的基础。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积十年之功写就的《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一书,堪称是历史农业地理的创新和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1981~2008年12类农作物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专业化指数的计算,探讨了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的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路径,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种植业整体上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区域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逐步加强。(2)与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呈现"南下东进"不同,种植业地理集聚逐步"南下西进",从东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重要的集聚地,而昔日鱼米之乡的优势已逐渐下降。(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变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向社会集聚进而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其中,自然集聚的作用日益减少,而社会集聚作用逐步增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变异步伐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地理集聚和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9.
黄秉维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在国外被接纳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通讯院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会员。 1953年春我调到地理研究所,即受派跟黄先生学习自然地理学,当时他还在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我去上海拜见他,这是彼此相识的开始。此后三十多年来,我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在他领导下工作。现就以下方面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③ 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 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⑤ 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⑥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⑦ 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⑧ 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地理     
F2902006010366城市生态农业及其在我国发展的意义=Urban bi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he i 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陈书琴∥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104~106现代农业新技术使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可能.城市生态农业具有体验农业、农业科技园、第三世界市区规划三种模式.我国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可以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有经济、环保生态、社会文化及国防等方面的意义.参13(广兵)BeS8122006010367甘南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lpine grassland husbandr…  相似文献   

12.
《热带地理》2007,27(6):568-568
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2007年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7年9月19~2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全国地理学界的3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广州地理研究所陈朝辉研究员和方国祥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  相似文献   

13.
1957年底,笔者奉派去苏联科学院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学习综合考察中经济地理调查有关的理论和工作方法。留苏二月,主要是在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专家指导下进行工作。此外,并先后访问了: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综合运输问题研究所和地理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底,笔者奉派去苏联科学院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学习综合考察中经济地理调查有关的理论和工作方法。留苏二月,主要是在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专家指导下进行工作。此外,并先后访问了: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综合运输问题研究所和地理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前,即1926年,A.A.格里戈里耶夫院士提出了发展地理定位站研究的设想。为实现他的思想,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46年建立了第一个定位站——天山高山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地理学与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提交大会论文83篇,来自于42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到会代表36人。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祯先生主持。在开幕式上,与会代表在听取了IGU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吴传钧研究员“关于农业地理研究趋向”、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许越先研究员“区域开发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南水北调办公室陈春槐高级工程师“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科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由成立于1958年的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78年的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2002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2015年启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特色研究所建设。60 a来,一代代科学工作者风雨无阻、辛勤耕耘、团结  相似文献   

18.
山编 《地理研究》1988,7(4):112-113
1963年10月,根据当时三线建设的需要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全国地理研究机构合理布局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成都设立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初,中国科学院地理工作会议决定西南地理研究室扩建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当时竺可桢教授曾指出,西南分所应以西南山地高原的调查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1966年4月,西南分所正式成立.随后即进入“动乱”年代.1971年4月西南分所体制下放至省,更名为四川省地理研究所.1978年1月,四川省地理研究所复归中国科学院,称成都地理研究所.它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研究,以及山地地理环境形成、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东北地理所)及其前身(长春地理研究所)自1978 年以来40 a的遥感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的回顾,以主持的国家与地方重要遥感研究项目为主线,首先展现了研究所在遥感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光学与微波遥感基础理论与遥感应用研究、微波遥感器的设计与研制等方面的大量工作;然后结合东北地理所在东北地区及东北亚周边国家开展的研究工作,回顾了研究所在自然资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环境演变、灾害监测、农情遥感监测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最后,根据国内外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发展态势和东北地区资源环境特征,对东北地理所遥感研究的发展前景和优先发展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地理研究所:在庆祝地理所建立50周年之际,谨向地理所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地理所自创建以来走过了50年光荣的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已由创建初期的约40名职工、仅从事地理调查等少数几项工作发展到今天拥有640多人、几乎囊括地理学主要学科的综合性大所,为创建和发展祖国的地理科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