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较精确的计算得知目前用的高空观测常用表计算的位势高度与真实几何高度,在中低纬度偏差较大。实用中,尤其在军事上,有必要对这一偏差进行订正。在高空气象观测常用表中,一直采用这样的公式来制作查算表:  相似文献   

2.
计算纯净液态水(平)面上不同温度的饱和水汽压公式有许多种,现就其中几种进行比较如下:1.史密森气象常用表(Smithsonian Meteorological Tables)所用的戈夫一格拉奇(Goff-Gratch)公式(1946):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在观测台风过程中的位置、移动方向和速度计算的通用公式。虽然这些表达式是在假定地球是完全球形的基础上导出的,但误差实际上是甚微的;在工作中,不需要对这些表达式进行任何修正,就可以计算出各种相当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气流的辐合、辐散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必须认真考虑的物理量。常用的散度计算三点法为分布无规则测站间的散度计算提供了方便、却有下列不足之处:1.不能准确反应散合情况。由散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李汉惠 《气象》1981,7(12):16-17
列联表是选择预报因子时进行独立性检验的常用方法,同时也能作天气分类预报。但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准备选用的预报因子都用列联表来进行独立性检验,不但工作量较大,而且也不必要。我们是先采用距平重合率、级别乘积和、相关分数来初选预报因子,然后用简化的列联表对初选出来的预报因子作第二次鉴别,这样可以避免了理论频数的繁琐计算。为了便于比较起见,再用一般的列联表进行x~2。检验,在证明第二次鉴别选出的预报因子是有价值的以后,便直接采用上述两种列联表的实际频数之和的百分率来作定性判别预报。这样作,在实际预报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预报因子的初步选择 1.基本资料:使用本站1957—1977年各旬气象资料,用1957—1978年的平均值。预报对象y为1月上  相似文献   

6.
水分平衡的桑斯维特估算法是研究地表水分资源问题的著名气候学方法之一。尽管人们对这一方法有各种批评意见,但因它所需的输入数据仅限于一些最易获得的常用气候数据,故至今仍为人们经常采用。为了计算水分平衡各分量,桑斯维特等设计了几组查算表。其中重要的一组是表  相似文献   

7.
我们气象台站在求算露点温度时,一般都是先用干、湿球温度和本站气压在气象常用表(第一号)中,查出相应的绝对湿度,再用查得的绝对湿度查出露点温度。 由于发航危报的时间性较强,求露点温度时,要查几次表就比较匆忙。能不能改变这种繁琐的求法,在保证编报的正确性的前提下,用干、湿球温度值直接求得露点温度呢?  相似文献   

8.
本站气压简表是气象台站不可缺少的常用查算表.如果水银气压表拔海高度发生变化,或者现用简表因使用年久模糊不清时,台站通常仍采用查气象常用表的方法制作和抄校.为保证制表准确,利用计算机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率地完成此项工作.为此,编制了PC——1500本站气压简表程序.运行该程序,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就能很快打印出简表.该程序5行中的DP为气压表器差,H  相似文献   

9.
周和生 《气象》1986,12(2):25-27
在大气探测中,常用双经纬仪测风法探测边界展中的风向风速,并根据气球的升速计算垂直风速。这个方法简单、准确,但计算量比较大,如用微处理机计算就比较方便,我们在TRS-80微处理  相似文献   

10.
王渝涛 《气象》1991,17(8):56-5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关于气压高度差订正值(C值)表的编造,规定先查《气象常用表》(第三号),从中逐一内插出各温度值下的M值;然后由公式C=P_h·M/1000计算各气压值的C值,再编制成表。为保证制表准确,台站除自校外,  相似文献   

11.
50a一遇最大风速是风电场风机型号选择的决定因子之一,同时,对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贵州地形复杂,拟建风电场均为山区,50a一遇最大风速的计算尤为复杂。该文在参考国内各种常用的极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建筑结构载荷规范》风压表估算方法及5d最大风速取样法对盘县黄茅坪、惠水摆榜2座测风塔进行50a一遇最大风速估算,探讨山区不同地形条件下最大风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动力分析在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近年来不少台站在天气预报分析中开始注重计算散度、涡度、垂直运动速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由于目前计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采用手算。其方法多采用差分法。但差分法一般要求取正方形或菱形网格,若气象测站地理位置不规则就不能直接应用差分法,必须把气象站观测资料,通过一定的资料处理再用插值方法或客观分析方法变成有规则格点上的值,以后方能进行差分计算。因此,手算差分法就比较费事,不便于日常预报业务中使用。计算物理量也常用三点法,三点法较适合于手算,但计算格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水银气压表绝大部分是以毫巴为单位的刻度值,而现用的《气象常用表》(第三号)中,气压读数之纬度、高变之重力订正表,仍然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查算表。气象台站在求算“本站气压”时,需要换算为毫巴值,使用不便。为了方便气象台站,我们根据气压读数  相似文献   

14.
问:湿度查算表(第一号常用表)中的n值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区海洋气象台观测站 答:用干、湿球温度表测定空气湿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压e,是根据干球温度t和湿球温度t′的实测值,由测湿公式e=Et′-AP(t-t′)……①来进行计算的。而测湿公式则是根据道尔顿蒸发定律和牛顿公式推导出来的(推导略)。 式中:e为水汽压;Et′为湿球温度t,所对应的饱和水汽压;A为测湿系数;P为气压。由于A值是由百叶箱里的风速所决定的,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而气压值P,也是经常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气象台站上使用的本站气压订正简表是根据本站纬度和水银槽拔海高度,考虑了本站气压读数和附温读数的出现范围制作的,为本站专用的查算简表。这种专用简表较过去用“气象常用表”订正本站气压有许多优点,主要是简化手续,提高工效,从而可以减少错情。但这种表仍有一些缺点,如每个站都需要自己制作一份简表,当站址迁移或更换气压表(毫米、毫巴刻度更换)时,就要重新计算制作一份,制作简表(主要是小数表)的方法也有些不统一;有的省还曾发现个别气象站制作的简表未经认真核对,以致造成气压数据错误达数年之久;另外专用简表对野外流动性的观测和其他部门非经常性的气压观测就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在用鲍恩比能量平衡法计算显热和潜热通量中以及其它应用中,净辐射是一个重要数据。许多研究人员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净辐射表测得的净辐射进行比较,得出了不同的结果(Kanemasu等,1990)。最引人注目的是夜间值的差异。单层薄的半球罩辐射表往往显示出相当其它类型辐射表大约两倍的向外发射的辐射。然而比较显著的差异发生在白  相似文献   

17.
白鹰 《气象》1987,13(9):61-61
在台站建设中常常要制作本站气压简表,通常是用查气象常用表的方法制作,耗时费力且精确度低。而用8HARP EL-5100计算器可以方便、准确、高效率地完成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建林 《贵州气象》2002,26(5):47-47
气象辐射观测的目的是获得太阳和地球辐射观测资料。气象辐射观测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各级气象台站想要取得具有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的辐射资料 ,就必须进行气象辐射准确度检查。按照《气象辐射观测方法技术问题解答》规定 ,准确度检查每半年需进行一次 ,时间定于每年的 4月上旬和 1 0月上旬进行 (平时更换辐射记录仪也要进行准确度检查 ,经检查合格方能使用 )。气象辐射准确度检查常用数字毫伏表检查法、电子电位差计检查法、动态检查法 3种方法进行检查。采用数字毫伏表检查法、电子电位差计检查法检查准确度时 ,机器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COWTRAN—5计算了H_2O、CO_2和O_3的通量辐射率,计算结果与Staley和Jurica(以下简称SJ)辐射率表不同,特别在窗区有较大差异。 在H_2O转动带,在-70℃下当光学路程u>0.02gm·cm~(-2)(20°下u>0.8gm·cm~(-2))时SJ表中辐射率均偏小。在H_2O6.3μm振转带,S.J表与我们的结果相差不大。在窗区,我们计算结果表明小光程下辐射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大光程下辐射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SJ表中辐射率始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当logu>0.3对其辐射率比我们的计算值大得多。 Sj表中CO_2辐射率偏小而O_3辐射率偏大。  相似文献   

20.
由于观测场的搬迁或观测环境的变化,经常设及到本站气压简表的重新制作,原来用手工制作气压简表,需要查算《气象常用表》以及寻找重力差跳跃、变化分界线等,其编制过程很复杂,计算结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另外要计算的数据有成千上万个,逐个计算比较繁锁,一般情况是通过编程来实现计算结果的自动输出。以下方法不需要编程,可直接利用Microsoft Excel制作本站气压简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