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细粒高钠光卤石为原料,研究光卤石中的细粒氯化钠对氯化钾品位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光卤石中含有的细粒 NaCl会严重降低 KCl品位,细粒 NaCl浮选夹带不是导致 KCl品位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解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光卤石中的细粒 NaCl溶解速度较快,溶液中 NaCl浓度很快达到较高值,随溶液 MgCl2浓度不断升高,新生 NaCl晶体析出量增加, NaCl和 KCl之间的共生晶体数量增加,新生 KCl和 NaCl晶体之间的共生现象是导致 KCl品位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恒速搅拌下,不同温度光卤石在芒硝溶液中溶解及转化机理,用溶解过程离子实验值拟合得到动力学方程,并求得了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生产硫酸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合成纯软钾镁矾晶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28、3.054%)溶液、不同温度(25、50、75℃)对软钾镁矾溶解转化过程的影响。并且采用龙格—库塔微分数值法拟合求解其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NaCl溶液中软钾镁矾是不相称溶解。MgSO4先于K2SO4溶解进入溶液中,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K2SO4结晶速度也越快,NaCl的盐析作用越明显,软钾镁矾溶解达到K2SO4过饱和并析出所需时间缩短,溶解受扩散和表面反应控制,K2SO4结晶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MgCl2(1.998、3.867、5.735%)溶液,在不同温度(25、55℃)下,对软钾镁矾在K+,Mg2+/SO_4 ̄2-,Cl-H2O四元体系中溶解转化过程的影响,采用龙格-库塔微分数值法拟合其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MgCl2溶液中软钾镁矾是不相称溶解,K2SO4先于MgSO4溶解进入溶液中,MgCl2溶液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K2SO4结晶速度也越快.溶解受扩散和表面反应控制,K2SO4结晶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5.
氯化锂含量对光卤石形成基本体系NaCl—KCl—MgCl_2—H_2O中的结晶区有显著影响,主要显现在涉及KCl的结晶区都变小,NaCl的结晶区变大,这支持我们关于LiCl对NaCl有显著盐析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钾光卤石溶解转化的影响.得出NaCl的浓度对溶解转化的影响不大,且温度对光卤石的溶解转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线性关系的结论.计算了该体系光卤石的溶解动力学方程和氯化钾结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合成纯软钾镁矾晶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28、3.054%)溶液,不同温度(25、50、75℃)地软钾镁矾溶解转化过程的影响。并且采用龙格-库塔微分数值法拟合求解其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NaCl溶液中软钾镁矾是不相称溶解。MgSo4先于K2SO4溶解进入溶液中,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赵快,K2S 晶速度也赵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氯化镁原矿与二次水的溶解实验,采用ICP和XRD对滤液及滤渣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 mL二次水溶解350 g氯化镁原矿,经过滤后滤液中NaCl、KCl和CaSO_4含量达到最低值。滤液经一段和二段蒸发水量分别为16.25 g和45.34 g,二段蒸发结晶产品的杂质NaCl、KCl和CaSO_4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46、0.12和0.042。通过溶解实验,在最大程度上增大了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溶液中杂质含量,为一段蒸发析晶除杂及二段蒸发结晶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地发现的钾盐主要是海相成因,即在海水盆地干化后期形成的。但是海水蒸发的物理化学并不认为钾石盐(KCl 和 NaCl)可以在任何条件下直接结晶出来,并且还要形成大量较次要的矿物硫镁矾(MgSO_4·H_2O)。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反常现象。这种理论认为太阳蒸发的、封闭的海水盆地,经受了广泛的湖沼层理作用。正常结晶出的钾盐(如介稳溶解度关系所要求的那样)软钾镁矾(K_2SO_4·MgSO_4·6 H_2O),钾镁矾(K_2SO_4·MgSO_4·4 H_2O)和钾盐镁矾(KCl·MgSO_4·2.7 H_2O),当通过或留存在浓的下层卤水中时,则会转变成光卤石(KCl·MgCl_2·6 H_2 O);而光卤石在钾盐阶段盆地的最后淹没时,又转变成钾盐(KCl)。泻利盐(MgSO_4·7 H_2O)则是在较浅的地带于较冷的夜晚或冬季从卤水中结晶除掉的,并与光卤石中氯化镁溶出的同时最后从沉积中再溶解和冲洗出。因为岩盐(NaCl)是连续结晶出的,它将与光卤石一起发现,而且在最后的混合物中形成了钾石盐。由于这种沉积顺序的简单变化还可能形成其他的钾盐矿物或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精密量热仪测定了MgCl_2、MgCl_2·2H_2O、MgCl_2·4H_2O和MgCl_2·6H_2O在298.15°K溶于水的积分溶解热,并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的。~ΦL方程,计算了溶质的相对表观摩尔热焓,从而得到标准溶解焓分别为(KJ·mol~(-1))—155.86±0.17、—79.45±O.17,—41.78±O.18和—14.58±0.16;晶格能分别为—2490.36,—3158.37,—3772.70和—4376.56。二、四、六水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1289.39,—1898.72和—2497.58;水合焓分别为—76.41,—114.08和—141.28。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效应、晶体用量和搅拌速度对氯柱硼镁石在水中溶解过程及相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盐属不同步溶解,先溶脱MgCl·6H_2O,生成中间产物MgO·B_2O_3·4H_2O,随后发生相转化和结晶过程。最终产物在10—50℃时是多水硼镁石,在60℃时是柱硼镁石。提出了相转化机理,计算了溶解度、溶解热等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等温溶解度法测定了H~+,Li~+,Mg~(2+)//Cl~-—H_2O四元水盐体系在—10℃±0.1℃时的溶解度并绘制了等温相图。相图由HCl·MgCl_2·7H_2O、MgCl_2·8H_2O、HCl·6H_2O和LiCl·2H_2O四个相区构成,只有一个零变量点I:LiCl·2H_2O+MgCl_2·6H_2O+HCl·MgCl_2·7H_2O+L_(?)利用坐标变换和直线外推法,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处理后,用湿渣结线法解决了低温平衡固相较难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用动力学方法对标题体系过饱和溶液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MgO:B_2O_3(mol比)为1:2、1:5和1:7时的结晶固相分别为多水硼镁石、三方硼镁石和硼酸,与MgCl_2浓度为28%时的结果对比表明,MgCl_2浓度越低,该四元体系溶液过饱和度越小,因此,液固相关系也变得比较简单,在本文研究的浓度条件下出现了多水硼镁石固相,而MgCl_2浓度为28%时却没有,拟合出结晶动力学方程,对结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模拟合成B_2O_3/MgO=3的过饱和氯化镁溶液,分别在20~60℃恒温条件下,在密封、无外界扰动条件下进行水合六硼酸镁盐结晶动力学实验测定。最后分离固相,经处理后,用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法进行物相鉴定。采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给出相应的结晶动力学方程。根据硼在水盐溶液中是以多粒子形式共存这一结论,提出不同水合六硼酸镁盐的结晶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合理开发利用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对卤水体系开展多温相平衡与相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等温溶解平衡法对在288 K时五元体系NaCl+KCl+MgCl2+SrCl2+H2O(NaCl饱和)进行了相平衡实验研究,运用化学分析法以及X-ray粉晶衍射法分别确定了在288 K温度条件下该体系的平衡液相和平衡固相组成。通过固液相平衡实验数据,绘制了该五元体系以NaCl为饱和区域的干盐相图、水含量图以及氯化钠含量变化图。研究结果表明在288 K且NaCl饱和条件下,该五元体系干盐相图含有2个五元共饱和点、5条等温溶解度曲线和4个固相结晶区(KCl、MgCl2·6H2O、KCl·MgCl2·6H2O和SrCl2·6H2O)。固相结晶区KCl在该干盐相图中面积最大,其次是SrCl2·6H2O,而MgCl2·6H2O的结晶区面积最小,说明KCl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析出而得到分离,而MgCl2的溶解度最大,难以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且MgCl2·6H2O对KCl和SrCl2·6H2O有强烈盐析作用。通过对本体系热力学相平衡实验研究和多温相平衡的对比讨论,揭示了钾锶镁等含氯化物卤水体系在多温相平衡与相图条件下的结晶析盐规律,为液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KCl在混合溶剂(水和异丙醇)中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4,12(4):38-44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KCl在水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电解质溶液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相对偏摩尔焓、相对偏摩尔熵,对其相对偏摩尔性质的某些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Li2O·3B2O3—H2O及Li2O·4B2O3—H2O)过饱和溶液20℃结晶过程均只有一个阶段。前者结晶析出Li2B4O7·3H2O,后者结晶析出LiB5O8·5H2O。本文探讨了这两种固相的结晶机理并拟合出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两个结晶过程均受控于单核表面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