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江西省测绘成果资料档案馆,谈起钟世彬,很多人很佩服,佩服的是他的业务能力,他的专业素养;也有很多人很仰慕,仰慕的是他的创新精神,他的志向,他的才华;还有很多人很感动,感动的是他的奉献,他的执着,他的热情,还有,他对测绘事业那么投入的那股劲儿。钟世彬1978年出生,从事测绘工作时间并不长,从2006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到现在,不过8年光景。可就是年轻的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  相似文献   

2.
大名鼎鼎的院士竟然这么朴素 说到刘先林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接受采访的人都是赞不绝口,对他充满敬意. 刘先林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测绘界、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声望;他曾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现在还是名誉院长,地位也不算低.但是与他接触的人,谁都感觉不到他的名人架子,同事们长期以来都管他叫老刘.初进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尊敬地叫他刘老师,他说:"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同事,不用叫老师,叫老刘就行了."平易近人正是他的本色.  相似文献   

3.
博客情缘     
《中国测绘》2009,(3):44-44
女:关注他的博客已经很久了,他喜欢摄影,总能拍到人迹罕至、风景独特的照片;他爱好写作,时常在博客上贴些真挚的文字。我读了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他是香港著名作家、美食家、旅行家、电影人与金庸、倪匡、黄沾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说,人生"美女美食和美文"缺一不可,少了哪样都没了乐趣他的文章,谈吃、谈喝、谈旅游、谈电影,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他却说,最爱弘一法师,"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写作30余年,他出的书超过150本,如今却惜字如金,变身"围脖"达人,与128万粉丝机锋对答,玩得不亦乐乎。他是蔡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听起  相似文献   

5.
小白,小白     
刘醴君 《今日国土》2014,(11):28-29
小白,是我们给他起的名字,他是一只狗獾,我们叫他小白,因为他被接来的时候只有两个月大.胎毛没有换净,浑身白茸茸的,又密又软,很是可爱。 动物小的时候都是最惹人疼的,由于小白从小由人喂养,所以他一点都不怕人甚至还很黏人.  相似文献   

6.
唐博 《地图》2009,(6):124-129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一日,京城大内。刚满40岁的父皇突然病倒了。那些标榜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把他坑了。卧榻之上的他,痛哭流涕。显然,他不想过早地辞世。他摆了摆手,让大臣们都退下,偌大的乾清宫只剩下父子二人。父皇勉力起身,我连忙搀扶。他的嘴里,颤巍巍地念着八个字:"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父皇希望我不要学他贪财好色、不务正业,而要把国家治理好。我抹着眼泪,点了点头。抚摸着我头顶尖的一块斑秃,他默然了。或许,我童年的遭遇令他内疚,令他难为情。然而,一切都过去了。等待他的,是另一个世界;等待我的,则是历史性的时刻。 第二天,父皇撒手人寰。半个月后,我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弘治。一个宏大的治国计划,正在我的脑海中酝酿。  相似文献   

7.
他锲而不舍执著创新他品格高尚朴实感人他的拼搏热情为测绘而闪耀他的生命之火为祖国而燃烧他就是——测绘专家刘先林院士——题记  相似文献   

8.
红英 《中国测绘》2011,(1):32-35
赵洪山,1955年10月出生在河南省范县。他第一次摸相机是1977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时.他分配在安阳地区文化局(现在的濮阳市)工作,当年他和刘文选举办的第一次摄影培训班.使他有机会第一次触摸到。珍贵”的相机.他的第一幅摄影作品《春情》获得了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2012年的夏日,47岁的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作别一待就是31年的母校,接棒深圳大学校长.从珞珈山到荔园,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测绘遥感事业满腔的爱. 他是一位测绘遥感专家,在科研领域里孜孜不倦;他是一名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运筹帷幄;他亦是一位教师,在塑造灵魂的工程中勤勉有加;他还是一名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者,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废寝忘食……不同的身份交织成他人生的经线与纬线,绘就与众不同的画卷.  相似文献   

10.
谢英俊,"另类"的台湾建筑设计师,媒体总是把他的名字和"灾后重建"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地震的确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的建筑生命也因此多样化。在1999年地震前,他主要从事高科技厂房与公共建筑的设计,并在这一领域获得  相似文献   

11.
推介     
《地图》2008,(3):17-17
万科董事长王石,他用双脚丈量过高山,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他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他寻求的,不仅是野外的刺激,徒步的痛快,更多的,是灵魂的追问。当他的脚步迈向唐代玄奘和尚的足迹时,他和自己的灵魂有着无数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一名老测绘。在熟悉的人眼中,他是一个严谨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狂",他是一个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好干部",他是一个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好领导"。他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41年,从一个基层一线测量员一步步成长为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主要领导,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将自  相似文献   

13.
领导说:他是一个实干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党员说:他就像一面旗帜,催人奋进……职工说:他心里总想着我们,是我们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通讯》2011,(6):27-34
3月25日上午,"全国模范国土资源所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韦寿增同志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在广西举行。报告会上,韦寿增同志的同事、亲人和采访过他事迹的记者发自肺腑的感言,把人们的思绪带进了对韦寿增同志的深切缅怀之中。一位边陲山区的国土所长,他的一生短暂而崇高,他的生命质朴而厚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青春热血写就了新时期国土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国土资源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韦寿增一样,他的妻子与亲人,都同样的质朴而纯真。特别是在失去亲人后,他们依然保持着那一份可贵的感恩和宽容,让我们无比动容。据了解,在韦寿增去世后的第五天,他的妻子赖曼芳整理他的遗物时,看到了电脑里存储的征地资料表格和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后,她怕耽误工作,马上就给乡领导打电话,请他们把电脑和资料取回去。放下电话,乡领导的眼圈一下就红了,韦寿增才刚刚离开啊,哪能忍心去他家里搬东西,又哪忍心去触动他家人的悲痛啊!就是这样,韦寿增为了他所钟爱的工作献出了一切,可他的家人自始至终没有说过半句怨言,没有提过任何要求,他们只是把无尽的伤痛,全都默默地深藏在了心底。让我们再次把崇高的敬意送给他的妻子赖曼芳,送给他可亲可敬的亲人们……  相似文献   

15.
穆如兰同志从八岁起,就跟着父母外出逃荒,逃荒中父母被拖死了,他就一个人讨饭、流浪。直到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他的家乡——江苏东海,他才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小孩来到地方博物馆的一个数字地球陈列室,当他戴上头盔显示器,他将看到就像是出现在空中的地球.使用"数据手套",他开始放大景物,伴随越来越高的分辨率,他会看到大洲,随之是区域、国家、城市、最后是房屋、树木以及其它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在发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地块时,他可乘上"魔毯",即通过地面三维图像显示去深入查看.当然,地块信息只是她可以了解的多种信息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张双锁小记     
树干 《今日国土》2022,(8):36-37
<正>小营西路光大名筑园,气息别样。在小区居民的印象中,他从不说不,总是设法解除问题,解决困扰。纵使不是他分内的事,只要找到他,他也会在第一时间上门,找出问题所在,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处置方案。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张双锁一出现,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张双锁是光大名筑园小区物业(中海物业)管道维修工。他每天面对的是小区居民,是报修单上千奇百怪的问题。十余年来,他在看起来琐碎,实际上也相当琐碎的日常状态中,修好了一个一个水龙头,一个一个排水管;  相似文献   

18.
草原是他的情思,他的爱恋,他的图腾。因着绿绿的大草原,他把人生最蓬勃的年华献给了内蒙古高原。40多年来,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为着绿色的信念,用激情与忠诚,把炽烈深沉的爱播洒在马头琴吟唱的苍茫大地。盛夏时节,他不顾70多岁的高龄,依然冒着高温酷暑,不知疲倦地为生态保护的百年大计奔走筹谋。在他的发起倡议下,第一个旨在构筑国民心灵生态屏障的全国性环保社团——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日前在北京宣告成立。这位执著前行的学者,就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首倡者,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教授。妙手…  相似文献   

19.
陈晋 《今日国土》2011,(2):42-44
有一种误解,以为毛泽东读史,只读中国的,对外国的,他不大了解。其实,毛泽东也喜欢读世界史,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头、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  相似文献   

20.
《今日国土》2011,(10):46
金岳霖先生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创办者,也是最早把现代逻辑学介绍到中国的逻辑学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被赞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在熟悉金老的人眼中,他孩子气很重,是个顽童哲学家,而且越老越天真。他喜欢斗蛐蛐,还酷爱养犬斗鸡。他家里除了书以外屋角摆满了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