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伯威,上海人,1935年7月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即到武汉中心气象台任预报员,1973年到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从事暴雨科学研究.1988年晋升研究员.历任中国气象学会首届动力气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气象》首届编委,《应用气象学报》编委,《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编委,武汉暴雨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
新年寄语     
正当全国人民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满怀信心地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之际,迎来了90年代第三个春天,我们《陕西气象》编辑部全体同志向各级领导、各级气象台站、全体气象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恭祝大家新年好。 1992年,我省气象工作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3.
接教育部1999年7月1日通知,我院学报在“1999年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此前,学报还在“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也是学报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近年来,《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在院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编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各方面进行了改革,严格执行国家科技期刊管理条例和有关国家标准,努力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编排质量及印刷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学报在支持学院科研活动、扩大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20日,《山东气象》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召开。第三、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主管单位领导一省气象局蒋伯仁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编委会副主任、《山东气象》主编张爱华作了2001年编辑部工作总结。与会委员一起学习了科技期刊编委会和编委的职责、任务、稿件审查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履行职责、完成编委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山东气象》办刊水平和质量进行了讨论。第四届编委会主任王建国作了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科普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5月19日至5月24日在青岛举行.这是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委员和气象科普委员会电影、电视协作组成员;中国农影、吉林、宁夏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期间,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少峰同志代表常委会作了《气象科普工作大有作为》的报告.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下,在国家气象局党组的关怀下,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做了许多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一定贡献.1985年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中国科  相似文献   

6.
经国家科技部科技期刊管理部门的批准,《应用气象学报》与《气象科技》均从2002年第1期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以新的面貌出现。 《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合资主办,气象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学术性刊物。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影响因子已接近创刊70多年的《气象学报》,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期刊排名中名列58。目前《应用气象学报》稿件积压严重,出版  相似文献   

7.
《气象学报》2019,(4):685-685
《气象学报》中文版创刊于1925年,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大气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以及有关本刊论文的学术讨论等。《气象学报》中文版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  相似文献   

8.
<正>《气象学报》中文版创刊于1925年,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大气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以及有关本刊论文的学术讨论等。《气象学报》中文版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  相似文献   

9.
<正>《气象学报》中文版创刊于1925年,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大气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以及有关本刊论文的学术讨论等。《气象学报》中文版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  相似文献   

10.
《气象学报》2015,(5):939-939
《气象学报》中文版创刊于1925年,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大气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以及有关本刊论文的学术讨论等。《气象学报》中文版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  相似文献   

11.
袁玉江,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2月生,山东省菏泽县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地理系。1982年至现在,在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前身新疆气象科研所)从事树木年轮气候、年轮水文及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气候与绿洲冰雪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现任《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沙漠与绿洲气象》编委,《科学通报》、《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冰川冻土》、《第四纪研究》等稿件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2.
在 2 1世纪第一个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 ,我谨代表《辽宁气象》编辑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编辑部全体编辑 ,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衷心地问候 !光阴荏苒。转眼间《辽宁气象》已走过1 6个春秋。 1 6年来 ,《辽宁气象》发表了省内外作者大量的科技论文和其他稿件 ,为气象工作者进行学术和工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阵地 ,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编辑人员能在繁杂的编辑工作中不断提高深化和拓宽自己专业知识的能力 ,善于捕捉、把握、跟踪、剖析新信息的能力 ,熟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和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  相似文献   

13.
《气象知识》2012,(2):79-79
2012年2月17日下午,《气象知识》第八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气象知识》编委会主任委员许小峰主持会议并讲话。《气象知识》编委会顾问刘英金、林之光、庄肃明,副主任委员孙健、洪兰江,常务编委冯雪竹、贾朋群、邵俊年等27位委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常务编委扩大会议于5月26日在南宁气象大厦召开。第十一届编委会主任姚才主持会议,编委会副主任林开平、陆虹、廖雪萍及全体常务编委、编辑部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宣读了新调整的《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介绍《编委职责与权利》及2020年《气象研究与应用》组稿重点选题指南、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宣读《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倡议书。与会代表就期刊重点选题内容、组稿约稿方向、审稿专家库建设、调动编委和审稿专家及作者积极性等内容发表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乔盛西,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舒城县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现任湖北省气候应用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乔盛西长期从事气候分析工作,先后在《气象学报》(中、英文版)、《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气象》等学术刊物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29篇论文。他在历史气候、农业气候、医疗气象和城市气候等方面的研究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结论,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引用。同样是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时期的洪涝,但他能从与洪涝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时期霪雨这个一直没有人去研究的新角度出发,认  相似文献   

16.
在 2 0 0 2年“第四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和组建江苏省期刊方阵”的评比中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荣获“双十佳期刊”称号 ,入选首届江苏省期刊方阵的第一层面 ,同时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我省荣获“双十佳期刊”称号的期刊共有 2 0种 ,科技类、社科类各 1 0种 ,其中高校系统的学报共有 3家 :《南京大学学报 (社科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和《南京气象学院学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期刊质量和效益 ,促进期刊业的繁荣发展 ,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大张旗鼓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干旱气象》2011,(4):516-517
2011年12月26日,《干旱气象》第三届编委会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等单位的编委近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气象》编委会1987年第二次编务会议于9月29日在南宁召开,编委委员共19人参加了会议。 编委主任李建山主持了会议。编委副主任梁春泰在会上报告了今年以来《广西气象》编辑、出版的工作情况,并宣布了区局党组决定,《广西气象》从1988年开始改为季刊。 会上委员们就《广西气象》今后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编辑出版以及如何提高刊物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5月26日,《新疆气象》编委会召开换届会议,第五届和第六届编委会成员和顾问参加了会议。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新疆气象》主编徐羹慧主持了会议,气象局局长、气象学会理事长张家宝向第六届《新疆气象》主编徐羹慧、副主编季元中、张丙午、陈晓梅、张加生颁发了聘书;徐羹慧主编向第六届编委会李良序等22名委员以及张家宝、张学文、李江风、徐德源等4名顾问颁发了聘书。受徐羹慧主编的委托,陈晓梅副主编作了五后编委会工作总结,季元中副主编作了六届编委会工作安排的说明。张家宝局长对《新疆气象》的成绩和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办好《新疆气象》提出了“坚持四个面向,三高六新”的要求和希望(即面向气象现代化建设、面向基层台站、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未来;高水平、高技术、高起点;新观点、新现象、新事实、新技术、新资料、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本届委员会实施成都成立大会各项工作设想的关键之年,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应该在不断提高期刊建设和学术交流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气象软科学学科建设相关研究、气象软科学培训和《气象软科学讲义》编撰和用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和培养年轻人才等方式,在前六届软科学委员会工作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气象软科学的重视。我们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