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陶 《国土资源》2005,(4):32-34
土地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后来在瑞典、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得到推广。在我国1996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2001年4月20日,国务院发文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储备工作是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国家对土地储备工作高度重视,对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及运营给予了极高的关注。2009年9月,国土资源部及时开展了土地储备领域的制度及运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土地储备是政府高效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手段,进行城市土地储备,可以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调控的能力,强化政府对城市各类建设用地进行市场供应和调控的职能.笔者从土地储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8,(1):22-24
新修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发布实施1月3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部门印发通知,实施联合修订后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新修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增强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按照这一新的要求,新修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在机构职能、业务、资金、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在职能定位方面,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储备数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数量是关系七地储备制度运行效率的主要问题.土地储备数量少,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能力就小;土地储备数量越多,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机制调节市场的能力越强,但会增加土地储备的资金成本,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大。“实施城市土地储备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限制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资产,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大多数城市在土地储备过程中没有系统的收购储备计划:土地收购多少、什么时间收购,基本是随机的,土地储备量、贷款规模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有必要探讨确定城市合理土地储备量的定量研究,为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储备及土地供应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从上海、杭州率先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以来,该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它有效地抑制了土地炒作,规范了土地市场,增强了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为城市规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经过几年的实践,全国各地的土地储备制度运作中都面临着资金问题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1996年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发展中心.之后,土地储备机构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土地储备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管理制度,逐渐成为国家规范和有效管理土地市场的必要手段.土地储备机构实质上是政府的委托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收回、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纳入土地储备库,然后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将"生地"做成"熟地",有计划地通过公开招拍挂将土地投放市场,以达到政府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目的.土地储备机制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产物,在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空前重视,赋予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新任务.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经济调控,是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考验.现阶段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但是粗放利用依然严重,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任务仍很艰巨,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对宏观调控意识和能力不强,调查研究不够,基础工作薄弱,参与宏观调控的切入点、手段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已经出台的一些调控措施尚未落实到位等.这些情况和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进行思考,并积极探索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途径与措施,努力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 省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 [2 0 0 1]15号文 )和省政府关于国有土地储备、租赁、招标拍卖三个规章及有关会议精神 ,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 ,大力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并取得明显成效。截止 2 0 0 2年 9月底 ,全省有119个市县组建了土地储备中心 ,实施了土地储备制度 ,运作土地储备资金 4 3亿元 ,储备土地 7333.33公顷。通过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供应土地 ,掌握了主动权 ,增强了平抑供求波动的能力。(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 山东 省国土资源厅于 …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之手,把土地储备推到了土地市场的风口浪尖上。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储备管理行为,2007年11月,国家出台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这是首部全国性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随着《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土地市场的调控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储备资金的财务管理能力,成为摆在每位储备财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浅议土地储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在国外即“土地银行”,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20世纪初,在欧洲有很多国家也开展了土地储备工作。我国于1996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随后各地也都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依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土地储备制度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精神,绍兴市各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迅速地进行了土地储备制度建设。相继建立土地储备机构,并在省、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初步统计,截止到今年9月底。全市已累计收储土地3.66万亩。投入运作资金43.11亿元。其中:通过公开出让土地1.84万亩,获得出让金总额161.11亿元;现有存量储备土地182万亩。这为政府增强调控土地市场能力。推进国有企业转制改制,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招拍挂供应土地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房价持高不下的现象,国家正在积极地出台宏观调控政策,采取抑制房价措施.地价做为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抑制地价过快增长是土地管理的重要职责.土地储备在地价的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地价上涨的原因、土地储备在调控中的作用做了剖析,并对土地储备工作如何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储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市1999年成立了政府主导型土地储备制度,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收储土地58宗,面积278.32公顷;支付收储资金10.1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1996年上海市建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以来,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均已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土地市场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代表了我国城市用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的方向,是城市用地制度改革的二次创新。尽管如此,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尚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上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本文试图对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定位进行粗浅的探讨。1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的现状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土地储备机构通常是上接政府机构、下接土地市场的一种载体,双重角色使其在目前缺乏制度和法律法规保障和规范的前提下,很难找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最佳衔接点,从而阻碍了土地储备的进一步发展。关于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当前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机构应具有调控市场和增加土地收益的双重职能,并且应以前者为主,兼顾后者。也就是说,土地储备机构要在充分发挥储备土地对市场的调控功能下,才能考虑其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该机构不可能是企业,只能是行政单位或经授权的事业单位。但在实践中,很多城市的土地储备机构的做法与此相违背。他们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储备土地时,片面追求高出让金,使广大开发商和居民...  相似文献   

16.
范喜秋  常梅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2):37-39,42
土地储备可以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该文结合烟台市土地储备工作的调查研究,建议在分析土地储备风险的同时,确定土地储备的合理定位,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增加政府收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7.
一、土地储备制度宜加强立法 1明确土地储备机构地位、性质、职能定位需要加强立法 目前,许多城市虽然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但是土地储备中心尚未完全垄断一级市场。但由于土地储备机构地位、性质、职能的定位不明确,在对储备土地办理土地登记及进行土地抵押贷款时,土地用途无法确认,土地资产无法估算。  相似文献   

18.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重大意义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土地管理工作,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03年7月,国务院部署开展了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工作。2004年10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并推进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国土资源部门宏观调控职能,把“土地”、“信贷”作为宏观调控的两道“闸门”。今年8月31日,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土地管理越…  相似文献   

19.
土地出让金作为一种土地收益,在调节土地市场供求、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充实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对土地市场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土地出让金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其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其他深层次矛盾。因此,研究土地出让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愿意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土地出让金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储备问题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的形式向全国转发了《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指出: “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此后,城市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对全国30个省(西藏除外)的调查,截至2001年8月,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