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滇西南耿马地区泥盆纪牙形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耿马东部大龙塘等地的硅质岩系中新发现大量牙形石,可建立两个牙形石带:Palmatolepis gigas带、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带。此套含牙形石硅质岩系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斯阶—法门阶,对比为曼信组。  相似文献   

2.
官厅地区以南红河北岸前人划分石炭系无古生物依据,对比为扬子地层区石炭系黄龙组.根据官厅地区石炭系泥晶灰岩中采获晚泥盆世法门期牙形石Palmatolepis rhomboids带,结合其夹基性火山岩及硅质岩、硅质条带灰岩等特征,将其厘定为泥盆系上统五指山组.Palmatolepis rhombids带在滇东南地区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3.
关岭生物群——世界上罕见的化石库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产保存完美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多门类脊柱动物、无脊柱动物共同繁盛,且夹带有少许古植物化石的关岭生物群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珍衡古生物组合。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数量之丰富,堪称世界上少有的晚三叠世“化石库”。在该“化石库”中,海生爬行动物主要有鱼龙类(ichthyosaurs):Qianichthyosaurus zhoui Li(1999),Cymbospondylus asiaticus Li et You(2002),Panjiangsaurus epicharis Chen et Cheng gen.et sp.nov.;海龙类(thalat-tosaurs):Anshunsaurus huangguoshuensis(Liu,1999),Xinpusaurus suni(Yin et al.,2000),X.banaolinensis Cheng et Liu sp.nov.Shun齿龙类(placodonts):Sinocymodus xinpuensis Li(2000)以及某些尚待研究的类型。在所储藏的海百合化石中,以重新厘定的许氏创口海百合Traumatocrinus hsui(Mu)[?=T.caudes(Dittmar,1866);?=T.guanlingensis Yu et al.]为主,新的发现说明,此类海百合营假浮游生活方式,它们通过其网状或铰接状根簇附着在漂浮树干上而广泛分布。共存的化石还有:新近发现和重厘定的Metapolygnathus nodosus带的牙形石,少量鱼类(Asialepidotus sp.nov.),大量软骨鱼类(elas-mobranch ichthyoliths)鳞片和牙齿化石的新类型,Trachyceras multituberculatus带的菊石,Halobia-“Daonella” bifurcata组合带的双壳类,以及腕足类:Koninckina guizhouensis,K.zhengfengensis等以及古植物化石:Equisetites arennaceus,Ctenozamites sarrani等。系统调查、科学发掘和对上述各门类化石时代综合分析后指,了这个珍稀生物群形成于晚三叠世卡尼期早-中期,主要产在新铺乡黄土塘、小凹、毛凹、巴毛林和岗乌乡白岩一带小凹组下段,距5-11m的地层间隔中,其分布面积约200km^2。构造古地理及层序、生态、化学地层的综合研究说明,关岭生物群可能是伴随晚三叠世卡尼期早中期的海侵在南盘江裂陷槽盆西北角活动外陆棚边缘所形成的“避难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海侵的扩大,海水的加深和有机质的过盛贮存所诱发的缺氧和海水的咸化事件,可能是导致该生物群的集群绝灭,并形成完好保存埋藏群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晚泥盆世牙形石动物卵细胞的三维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处理广西上泥盆统牙形石样品的过程中 ,笔者在广西桂林垌村和横县六景两个剖面的同一层位中发现了大量的微球粒 ,经过多方研究后认为 ,该微球粒与以往报道的硅质、铁镍质和磷质微球粒不同[1 ,2 ] ,很可能是牙形石动物在排卵期排出的卵细胞 ,类似于现代的鱼卵 .其大小 2 50 μm左右 ,呈球状、椭球状 ,部分微球粒表面具脐状或对称型脐状浅凹 .在球切面上微球粒的球核、球幔和球壳分异清楚(图版Ⅱ )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微区分析表明 :球核、球幔和球壳的共有成分是磷、碳 ,特有成分是铁主要存在于球核和球幔中 .这种成分特征与动物卵细胞在成…  相似文献   

5.
陈永齐  陈有能 《贵州地质》1990,7(4):373-377
本文首次报道贵州遵义县银水娄山关群(岩石地层单位)顶部的牙形石组合,计14属19种,绝大多数的地质时代均为早奥陶世早期,这对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学的研究及区域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治平  赖旭龙 《地球科学》2003,28(4):384-384,430
在四川九寨沟风景区隆康、塔藏一带 ,发育一套由砂岩、板岩、碳酸盐岩、放射虫硅质岩组成的地层 ,其中夹有中基性火山岩及凝灰岩 .漳腊幅 1∶2 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四川省地质志中均将这段地层定为中三叠统 .赖旭龙等[1 ] 1 991年在进行扬子地区生态地层学研究时 ,在这段地层内采得丰富的牙形石标本 ,经杨恒书等[2 ] 研究 ,发现大量以Palmatolepismarginifera等为代表的晚泥盆世牙形石动物群 ,从而认定这段地层的时代属晚泥盆世 .近年 ,笔者等再次对这段地层进行研究时 ,于隆康一带灰岩夹层中发现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 ,经鉴定有床板珊瑚Ga…  相似文献   

7.
陕西宁强地区志留纪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牙形石化石采自宁强大竹坝和二郎坝。共鉴定了30属70形态种,包括2新属13新种。据此与贵州和欧美同期地层对比,建立了二个牙形石组合二个亚组合,自下而上为:1.Spathognathodus parahassi组合,2.Spathognathodus celloni组合,包括二个亚组合:(1)Aulacognathus bashanensis亚组合,(2)Ozarkodina adiutricis亚组合。并对陕西宁强地区的王家湾组,杨坡湾组和宁强组的时代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皖南地区广泛分布着溪口群浅变质岩地层,尽管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仍存在很大争议。在皖南溪口群采集的43件样品中发现较丰富的陆生植物孢子(Spoers)20余属,50余种,其中具有地层意义的孢子有15属25种。这些孢子组合可与中国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孢子带相比较,也可与西欧、东欧和北美地区晚泥盆世法门阶(Famennian)孢子带对比,其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相当于西欧晚盆世晚期法门阶(Famennian)。  相似文献   

9.
高联达  王涛  王宗起  白玉岭  赵亮亮 《地质通报》2014,33(09):1267-1273
皖南地区广泛分布着溪口群浅变质岩地层,尽管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仍存在很大争议。在皖南溪口群采集的43件样品中发现较丰富的陆生植物孢子(Spoers)20余属,50余种,其中具有地层意义的孢子有15属25种。这些孢子组合可与中国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孢子带相比较,也可与西欧、东欧和北美地区晚泥盆世法门阶(Famennian)孢子带对比,其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相当于西欧晚盆世晚期法门阶(Famennian)。  相似文献   

10.
贵州安龙坡脚剖面新苑组位于扬子地台和右江盆地交汇处,为中三叠世台缘斜坡相沉积,在该组中上部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建立了4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Neogondolella bulgarica、Neogondolella bifurcata、Negondolella constricta、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未见顶界)带。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中晚期,其特殊的古地理位置,对系统研究与对比罗平生物群、盘县动物群的古生态环境,以及区域地层对比、地层格架建立,探讨该时期盆地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库姆塔格石炭纪牙形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天山地区的构造格局一直是地质界争议的问题之一.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于东天山库姆塔格沙垄地区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北侧灰岩中,发现了Streptognathodus suberectus,Idiognathoides sinuata等牙形石,确认其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达拉阶,该套地层归属哈尔里克地层小区底坎儿组,具有弧后盆地建造特色.底坎儿组的分布限定了康古尔塔格断裂带的北界,在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大地构造边界确认等研究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地区开展1/5万矿产调查时,在原划分为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的灰岩中首次发现早泥盆世化石:牙形刺Pseudooneotodus beckmanni,Belodella resima,Belodella devonica,?Caudicriodus sp.;竹节石Nowakia sp.,?Homoctenus sp.;介形虫Tricornina sp.,Praepilatina sp.,Tetrasaculus sp.,Microcheilinella sp.,从而将这套缺少时代依据的地层确定为早泥盆世,归为泥鳅河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八五”期间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资料,确认了辽西三十家子盆地张家口组的存在,就其岩相类型、岩石组合特征、时代归属、与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张家口组的建立对冀北辽西中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联达  王根贤 《湖南地质》1990,9(3):1-9,T001
通过湖南南部下泥盆统源口组孢子研究,确定源口组为早泥盆世西根阶(Siegenian)。本文图示源口组孢子22属,44种和变种,其中新种3个,即Apiculiretusisporahunanensis,Amocosporites hunanensis和Apiculatasporites yuankouensis。源口组孢子组合可与云南曲靖下泥盆统翠峰山群上部桂家屯组、四川龙门山下泥盆统平驿铺群上部关山坡组和广西横县六景下泥盆统纳高岭组孢子组合比较,亦可与西欧、北美早泥盆世四根阶孢子带对比。源口组孢子组合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地层和古生物意义,而且对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凌联海  何伟相 《江西地质》1999,13(3):176-179
江西省峡江县仁和地区的煤系地层过去未获化石,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属上三叠统安源煤系,本文根据最近采获的菊石,腕足类及植物化石资料,论证该区煤系地层应属晚二叠世乐平煤系,同时在区内首次发现早三叠世地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介绍安徽淮北地区多细胞交织丝藻的属、种特征,及其在地层对比与丝状藻演化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阳锅顶山地区晚泥盆世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描述了12属11种和两个未定种,其中有8个新种。Incisifex,Margaritichnus,Spirophycus(?)在中国首次报道。值得提出的是在五通组发现了海相遗迹化石:Rusophycus,Diplichnites,Chondrites等。作者认为该沉积环境可能属于过渡类型,在河流沉积之间含有一些海相夹层,并非单纯陆相地层。  相似文献   

18.
殷继成  李大庆 《地质学报》1993,67(2):146-158
滇东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含有丰富多样的遗迹化石,经对27条剖面系统地采集化石和研究,共鉴定有遗迹属45个,遗迹种87个。其中新属2个,新种7个,已知属在本区首次发现的有31个,已知种在本区首次发现的有38个。根据不同遗迹属在界线层中出现的顺序和组合特征,将本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遗迹化石由老到新划分为4个遗迹化石组合带,并与国外相当层位的遗迹化石进行了对比,对地质意义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Ophiceras(蛇菊石)在滇东海陆交互相卡以头组下部(25层下部)的首次发现,是近期海陆交互相和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该化石的发现为滇东卡以头组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更加确凿的依据。在煤山D剖面,29-37层为Ophiceras(蛇菊石)的顶峰带,因此,可将滇东密德B剖面的25层与煤山D剖面29层对比,那么滇东地区卡以头组主体(甚至全部)的时代可划归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近年来区调新资料,论述了西山地区杨庄组岩石特征、沉积环境和地层对比,指出了西山杨庄组的发现对该区地层层序划分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杨庄期燕山地区的古地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