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岗岩定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由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使花岗岩定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具体表现在复合定位机制的提出,定位机制控制因素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在花岗质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不仅肯定了浮力等作用的重要性,而且特别强调了构造通道、构造空间和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重要地位。花岗岩体构造研究的新进展,也为花岗地质岩浆的生成、运移、定位以及构造变形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进京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4,9(2):210-216
近20年来,由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人,使花岗岩构造和定位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花岗岩定位过程中的流变学行为,岩浆上升的驱动机制,花岗岩的空间,花岗岩构造型式和定位机制等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突破性。花岗质岩石定位过程中的流变性质不再被认为是类似于牛顿流体,运动遵循流体定律的液体,而是一个由岩浆作用(牛顿流体)到固态作用的连续力学介质,尤其强调了花岗质岩石定位过程中的假塑性体(宾厄姆体)性质。在花岗质岩浆上升定位过程的研究中,不仅肯定了浮力的重要作用,而且特别强调了构造通道、构造空间和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重要地位。气球状膨胀作用、岩墙扩展作用和构造泵吸作用是3种花岗岩体的重要定位机制,无一不与构造作用有关。花岗岩体构造型式的研究已成为研究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试论花岗质深成岩体的复合定位机制及定位空间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陆地壳中巨量花岗岩体的定位机制及定位空间是一个长期急论的问题,已提出十余种机制,但都困难以解决定位空间面引起争议,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岩体定位及获取空间是多种机制共存的复合定位机制,这是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笔者提出的复合定位机制可概括为主动膨胀,构造扩展,岩浆侵吞作用3个基本端元机制的构成的复合,可用三角图解表述,并以具体研究实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6.
花岗岩的变形构造和定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花岗岩及其围岩的应变类型、组构特点和变形历史,可以推断花岗岩的定位机制。本文简单介绍了组构测量的方法和不同定位机制的判断标志,并以若干实例强调说明区域构造应力同岩桨的自然浮力和上升趋势相结合,能够产生各种不同的定位机制。 相似文献
7.
8.
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对造山带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的研究表明,花岗岩不但可以侵位在区域伸展的构造背景,也可以侵位在区域挤压(缩短)的构造背景。花岗岩侵位受断裂的控制并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明显,而是受多种侵位机制的共同作用,而构造样式和变形组构则是侵位机制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此外,对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构造、侵位机制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类分类与定位机制研究动向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工作已获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合性地评述了花岗岩类主要岩石成因分类,构造环境分类与对比特点,着重叙述了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对深化我国特别是华南花岗岩类岩石成因一构造分类及定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合性地评述了花岗岩类主要岩石成因分类、构造环境分类与对比特点;着重叙述了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对深化我国特别是华南花岗岩类岩石成因—构造分类及定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东部碱性花岗岩体侵位机理的岩浆动力学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岩浆动力学原理探讨了西准噶尔东部碱性花岗岩浆侵位的驱动力、上升通道、通道最小临界宽度和定位过程。指出:碱性花岗岩体是由其岩浆主要在区域性挤压应力作用下,沿深大断裂以最小临界宽度1.33~301m的脉状上升,并在地壳浅部发生气球膨胀和岩墙扩张.定位于与区内深大断裂有关的次级张性裂隙发育部位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成矿流体中金属沉淀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概述了成矿流体中金属沉淀机理研究的新进展;(1)单纯的降温冷却可能不是引起金属沉淀最有效的机制;(2)压力的降低并不总造成矿矿物质的沉淀;(3)热液蚀变作用是引起矿物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4)缓冲体系对矿物沉淀的意义需要引起民重视;(5)流体的混合作用是许多矿床也可能是大型一特大型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热液成矿环境是很复杂的,引起矿物沉淀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结合具体成矿体系,对客观实 相似文献
14.
天台地洼型含金银铅锌矿床定位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应用微结构物理类比法和成矿实验模拟法,研究了赋于中国东南地洼构造层中含金的银铅锌矿床的定位成矿过程。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可分为两个过程,即大气降水活化、萃取地洼火山岩系中成矿元素的非定位过程和热液爆破角砾化系统定位成矿过程。显示出这类矿床具有:成矿热液是由隐伏深成岩对下渗大气降水的加热,流体源于岩浆水及大气水;近南向高角度断裂制约的双循环体系,以及成矿作用双机制(矿源层中活化、萃取机制和热液爆破沸腾沉淀机制)等特点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地震诱发的地基液化对桩基础的破坏极大,液化地基中桩的破坏机理是岩土地震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地基液化时桩土结构系统的地震性态尚没有认识充分,已有的研究内容较多局限于桩身材料的强度破坏方面,难以考虑液化土体侧向流动、基桩屈曲失稳、以及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加强以下3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研究:(1)液化地基中桩的屈曲失稳;(2)液化地基中桩基破坏的数值模拟新方法;(3)液化地基中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斜坡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坡系统是一个多变的、随机的、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 ,因此在斜坡稳定性研究中引入可靠性理论意义重大且应用前景广阔。文中从单体斜坡系统和区域斜坡系统两个方面 ,论述了斜坡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单体斜坡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影响因素与评价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初步建立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相结合的斜坡稳定性二元指标体系。区域斜坡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利用具有普适意义的可靠性指标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进行斜坡稳定性研究 ,初步建立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斜坡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9.
闾山岩体地处华北板块北缘,天山-兴蒙造山带东段,总体呈北北东方向展布.早期可能受华北板块与佳蒙板块作用,为岩体的形成提供热源与空间;后期华北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作用,使得岩浆最终就位.在板块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早期以挤压作用为主,造山作用使得地壳先加厚,后期转化为伸展作用,在地幔热源作用下进行拆沉作用,使得地壳减薄,形成闾山变质核杂岩和东西两侧的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