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姚国权 《海洋信息》1999,(10):21-22
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经过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开发,其美丽富饶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近十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两岸交往日趋扩大。1993年以来,分别在南京、台南和西安等地举办了3次关于海峡两岸港口及海岸开发研讨会。为了促进大陆人民对台湾宝岛的了解,特对台湾海岸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1999年12月20日零时我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台湾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怀抱,已被历史地提上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时间表,台湾再度成为海峡两岸中国人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台湾回归进入倒计时,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历史必然。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就努力尝试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和平统一祖国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世纪工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中  相似文献   

3.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台湾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岛屿总数达224个,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 873平方千米。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 006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186多万人。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中国从宋朝起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历史上,台湾虽曾被荷兰殖民主义者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但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从未改变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所以出现台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1985年9月墨西哥地震为比照,分析了台湾历史强震对福建沿海尤其福州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注海权     
谈到主权,眼下中国人最糟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台湾问题:二是南海问题。两件事,居然都和海洋有关,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不过.头一件虽有国际背景,终究还是炎黄子孙、自己的事,而后一件则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其复杂程度自然不言自明了。  相似文献   

6.
关于台湾暖流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专题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了台湾暖流水的温、盐特性,来源,变化特征以及对长江冲淡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9,(11):61-65
沈葆桢对中国近代海防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他对福建船政和台湾海防的经营——在主持福州船政局以及海军学堂期间,造轮船10多艘并培养了一批航海人才;在办理台湾海防期间,对近代台湾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开发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沈葆桢不仅参与了中国近代的海防实践,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海防思想,在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质与板块构造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台湾岛虽然是西太平洋岛弧系的一部分,但是它具有岛弧系中许多其它岛屿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这可能与它的特殊的地质发展历史有关.本文在概括地分析了台湾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有关台湾地质构造演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之后,提出了将台湾的地质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模式:1.中—晚中生代,安底斯型活动大陆边缘阶段;2.第三纪稳定大陆边缘阶段;3.更新世,吕宋弧逆时针转动和弧陆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9.
李琼 《海洋世界》2012,(8):70-73
近期,据台湾《联合报》披露,美国基本上确定将美国海军现役的4艘"佩里"级护卫舰卖给台湾,以取代其平均服役年限已近40年的美制"济阳"级(也称"诺克斯级")护卫舰。此消息一出,台湾水兵皆振臂欢呼。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有与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大陆架新生代含油汽盆地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德生  杜永林 《海洋学报》1983,5(6):766-776
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水深二百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自北而南分布着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西部、东海东部(冲绳海槽)、台湾西部、台湾东部、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和西沙北海槽等以新生代为主的沉积盆地,环绕大陆呈弧形展布,斜列错开,自第三纪以来其构造发育、沉积模式和海水进退等都与全球板块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目的在于阐明其形成发育历史的一些基本地质条件,以便为这些含油气盆地的类比和远景评价提供依据(图1).  相似文献   

11.
台湾暖流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丰  司广成  于非 《海洋科学》2020,44(5):141-148
台湾暖流携带高温高盐的大洋水体入侵到东海陆架区,其向岸分支可入侵到长江口外,对我国近海温、盐与环流产生重要影响。前人针对台湾暖流上游区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其来源、温盐特征及入侵机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而对台湾暖流下游,即向岸分支流轴及前锋的变化认识模糊。台湾暖流向岸分支入侵流轴及前锋的变化可能对长江口海域低氧和藻华等生态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台湾暖流向岸分支路径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物理和生态学意义。通过分析积累的温、盐数据和潜标长时间观测,我们初步发现,台湾暖流向岸分支存在季节尺度和天气尺度的变化,流轴存在摆动,前锋的北界也存在变化,但对其详细特征和变化机制尚不清楚,需要通过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12.
2022年9月作者在浙江宁波象山港海域采集到短小拟五角蟹(Paranursia abbreviata),由此短小拟五角蟹的地理分布记录从中国的海南岛、广东、香港和福建扩展到东海北部,即浙江北部的象山港。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讨论了其与历史记载的外形差异。由于象山港冬季水温较低,推测短小拟五角蟹在象山港的出现可能是台湾暖流携带幼体定居导致的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我们已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日本从法律上正在打开通向军国主义的道路;台湾国民党当局已将李登辉“特殊的两国论”写入文件……现实告诉我们:当今的世界仍然是一个不稳定、动荡不安的世界。历史留给中国和平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澎湖列岛附近地理自然条件对该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一、东北季风期间地形槽形成的雨影地带台湾地形槽是指冬半年在稳定的东北强风影响台湾省的情况下,在台湾山地背风面形成的气压槽(见图1)。这个气压槽是东北季风与台湾山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强度与台湾岛迎风面附近海  相似文献   

15.
实力·海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我们已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日本从法律上正在打开通向军国主义的道路;台湾国民党当局已将李登辉“特殊的两国论”写入文件……现实告诉我们:当今的世界仍然是一个不稳定、动荡不安的世界。历史留给中国和平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1980-1981年的上升流专题调查资料和有关历史资料讨论了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特征、混合状况、位置变动的特点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浙江沿岸锋和上升流锋的位置变动大致可归因于台湾暖流强度和位置的变动,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浙江沿岸的上升流还受到浙江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Janowitz等提出的地形引起的上升流理论可以应用于浙江近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2—2002年(不包含1999年)十年间的台湾周边海域深水区3 700多个高分辨率CTD剖面观测数据和垂向梯度法,分析了台湾西南、东南和东北三个海域深水区的温跃层特征。结果表明:台湾西南海域的温跃层深度浅于台湾东南和东北海域的温跃层深度,但台湾西南海域的温跃层厚度介于台湾东南和东北海域的温跃层厚度之间。台湾东南和西南海域的温跃层深度和厚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温跃层深度冬季最大,夏季最小;而温跃层厚度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即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对于台湾东北海域,其温跃层深度和厚度则在6—10月间存在显著的震荡特征。此外,三个区域的温跃层深度均在1998年前后出现一个极小值,推测与当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香港地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史前的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其遗址就在香港的第三大岛南丫岛的深湾一带,那里发掘出了人类早期使用过的磨制石器和陶片。今年盛夏,我们一行4位传播学教授从台湾访学归来,路经香港时,树仁学院院长、港事顾问钟期荣女士邀请我们在港停留两天。于是,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独自去南丫岛。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探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演变及其与渔业的关系。指出,非厄尔尼诺年,夏季在该渔场存在多处上升流,渔业丰收;反之,在厄尔尼诺年,夏季仅存在单一上升流,渔业歉收。厄尔尼诺现象既然会引起上升流结构如此变化,它与变性水团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关系呢?我们根据1975~1976年闽南—台湾浅滩温盐调查资料,并参照一些有关历史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弧—陆碰撞是俯冲带发生的主要造山过程之一。在西太平洋 ,台湾、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还发生着活跃的弧—陆碰撞。其中台湾的构造是最不复杂的 ,因而其地质记录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以前对台湾弧—陆碰撞的研究基本上依据陆地地质和地球物理 ,近年来台湾东部和南部的海洋调查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台湾弧—陆碰撞的演化。笔者综合了19°~25°N、119°~122°E的陆地与海洋资料 ,提出台湾陆上及其周边地区现今同时依序发生着4个地球动力学过程(洋内俯冲、初始弧—陆碰撞、高级弧—陆碰撞、弧的塌陷/俯冲)。台湾4个地球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