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萍 《广东气象》1996,(3):37-39,20
1卫星综合业务网络(ISBN)简介。卫星综合业务网络(ISBN—IntesratedSatelliteBusinessNetwork)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ISBN系统以数字通信传输方式工作,因而可以支持多种用户业务,如数据、图形、图像、文件、传真、电话等。ISBN还提供卫星电视单收业务。其实际应用如图所示:1.IISBN系统组成ISBN系统由控制中心(See-systemC“n-trolCenter)、主站(Hub)和个人地球站(PES-PersonalEarthStation)群组成。系统控制中心一般与主站设置在一起,它负责对整个ISBN系统实行中心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2.
小型卫星地球站(VSAT)是一种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智能的卫星通信地球站。VSAT网络是指由大量的小型卫星地球站和一个较大的中枢地球站协调组成的网络,并支持大范围的双向综合电信和信息传输业务。中国气象局目前正在实施的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的气象通信网采用的就是美国休斯公司提供的VSAT产品,即卫星综合业务网络系统(ISBN)和电话地球站系统(TES)。该网络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专用VSAT网络,它由一个主站(国家气象中心)、30个次站(区域气象中心)和300多个小站(地市气象台及部分气象雷达站)组成。每个端站包括一套数据地球站(PES)和一套电话地球站(TES)设备,或者一套TES和PES室内单元共用的一套室外射频单元及一副天线的混合站(HES)。  相似文献   

3.
9210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该业务系统由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话音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以数据地球小站(PES)为基础的卫星数据同连接国家、省、地(市)级的计算机局域网构成星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气象信息的共享、高效应用和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4.
钟磊  张斌武 《气象科技》2017,45(4):637-640
CMA-Wireless(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Wireless,中国气象局无线网络)为气象园区移动办公和视频会商提供基础支持服务。原有CMA-Wireless覆盖范围有限,缺乏身份认证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难以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未来需求。本文以原有无线网络架构为基础,WLC(Wireless LAN Controller,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为核心,通过网络结构冗余化、堆叠技术、无线网络安全保护系统、有源以太网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扩充等结构和技术,对气象业务数据传输的特点进行研究,弥补了原有网络的不足,从而实现了对移动办公、视频会商的完美支持,为气象系统无线网络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1 局域网的规划 在整个LAN实现中,规划过程是极为重要的。而网络软件的选择、各部分硬件的质量和规格、设备的兼容性、网络的结构、配置和布局以及服务器的工作环境是网络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并且业务应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适合于边远站(包括高山站)的卫星通信及气象信息传输的解决方案,方案中卫星通信系统采用PES 5000(PERSONAL EARTH STATION),局域网采用24口的交换机,利用W IN2000作为路由器搭建网络环境。建立LOTUS服务器,用于传递办公信息,开发适合的气象信息传输系统,采取中转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接收处理,满足了边远气象台站业务、办公的信息传输要求。该方案在甘肃省马鬃山气象站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7.
1前言目前,网络通讯技术已是一热门技术,它在气象部门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每天都有大量的预报产品数据、卫星雷达资料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在微机或大机上不停地传输。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上操作、传送、调用气象信息是每个预报员或用户所必须知道的。2局域网信息传输应用不论是何种网络拓扑,总线型,星型或环型,它们提供给用户的界面是一样的,用户不必知道网络物理构造,只需确认自己的机器是否配备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数据流动的载体,是通讯网络中发送与接收之间的物理通路。LAN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  相似文献   

8.
1引言9210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该业务系统由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话音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以数据地球小站(PES)为基础的卫星数据网连接国家、省、地(市)级的计算机局域网构成星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气象信息的共享、高效应用和统一管理。同时以电话地球小站(TES)为基础的卫星话音网连接国家、省、地(市)级的程控交换机系统,构成网状的话音网,实现地(市)以上气象部门的话音通信。本文介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2卫星通信系统概貌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9.
《辽宁气象》1998,(2):39-40
我省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是全国重点建设项目9210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系统是通过通信卫星把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计算机局域网连接成一个广域网系统,进行数据高速交换。涉及到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数据库等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10.
VLAN(虚拟局域网)是VirtualLAN的缩写。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VLAN技术得到广泛应用。VLAN定义由IEEE802.1Q标准制定,是一种在逻辑上划分网络桥接的局域网结构。IEEE802.1Q同时也定义了VLAN的桥接规则,包括入口规则(Ingressrule)和出口规则(Egress rule),标记类型(对VLAN的数据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气预报制作逐步无纸化、气象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气象业务服务面进一步扩大以及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应用处理系统)的二次开发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原有的DECNET网络已无法适应业务需求,新型高速局域网的构建显得越来越紧迫。WINNT网络以其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等特性显示出较强的优势。1998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WINNT局域网为武汉中心气象台天气预报新业务流程的建立作了必不可少的网络环境准备,并在天气预报业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实践出发对武汉中心气象台WINNT网络的整体设计、服务器选型配置以及建立在…  相似文献   

12.
省级气象信息高速局域网设计 ,以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为依托 ,采用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以及国际标准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 ,系统具备高可靠性 ,实现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象、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应用 ,满足全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电视会议及预报会商系统和气象业务拓展的信息传输需求。1 高速局域网设计需求分析省级气象信息高速局域网设计要求 :系统覆盖新建的气象大楼 ,共设有 8个水平配线间 ,每个配线间有大约 1 0 0个信息点 ,连接到楼层内的网络终端节点 ,为每个网络节点提供 1 0 MB/ 1 0 0…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县站至市局的业务传输主要以X 2 5为主 ,其96 0 0bps的传输速率严重制约了市县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资料传输。传统的电话拨号DDN专线等方式都需要负担高昂的通信线路费用 ,这无疑会提高远程传输的成本 ,是县站难以承担的。虚拟专用网技术的出现 ,提供了一种安全、廉价的远程接入局域网的解决方案 ,使得上述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所谓虚拟专用网即VPN ,它可以使移动用户及远程用户通过Internet等公用网络与位于远程的局域网端服务器建立连接 ,用户能像在本地局域网中一样使用远程局域网中的资源 ,并可获得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性。通俗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省各地市气象部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流量逐渐加大,人员管理日趋复杂,给局域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带来新隐患,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的实际 ,参照全国天气监测网数据编报、发报、存储、分析、加工服务产品的工作流程 ,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库管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Web技术 ,在全省气象通信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 ,对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自动编报、采集、实时传输、综合分析处理、服务支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光纤接入局域网、无线网桥接入局域网、3G无线上网传输3个方面介绍了毕节雷达楼和毕节综合气象信息楼之间的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备份方式,通过ping命令对3种方式在数据传输中的平均延时、最大延时、最小延时和掉包率进行测试,并总结了3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对雷达传输网络发展提出一些展望,同时也为相关业务技术人员在具体使用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县级气象局计算机并不算十分宽裕的情况下 ,小范围 ( 1 0 0 m以内 )的计算机组网 ,对等局域网是较为经济和高效的。它以交换机 (或集线器 )为中心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 ,若有任何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网络的正常运行 ,使用和管理都比较方便。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业务发展状况 ,介绍适合目前县级气象局使用的对等局域网的建立和使用维护。1 硬件设备及材料1 .1 交换机 (或集线器 )通常有 8、 1 6或 2 4端口不等。交换机为连入的机器提供了各自独享的 1 0 MB/ 1 0 0 …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试飞院气象台初步建立了以气象台业务主楼为中心,辐射713雷达与机场西塔台的业务局域网,经过几年的运行,原先的线路与设备老化,影响了工作正常运行。2000年后试飞院建立了二纵三横的光纤网络,为气象台局域网进行改造提供了条件,以达到在局域网内迅速、稳定可靠传输信息—进一步提升飞行气象保障水平的目的。改造后的中国试飞院飞行保障气象网络自动化系统简称飞行气象网。1 飞行气象网结构  飞行气象网由气象台业务中心楼、713C测雨雷达和705C测风雷达远程业务连接、机场西塔台远程连接、系统集成、陕西省气…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象部门现有的虚拟局域网(VLAN)作为远程传输介质,服务端通过Windows Media编码器对本地音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编码、直播,探索实现实景气象观测的业务需要的解决方案,从而简化处理气象业务过程,降低业务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0.
高宇  夏巧利 《陕西气象》2001,1(2):21-24
结合省台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气象卫星综合烽务系统中业务应用软件的本地化从数据保存天数的管理,配置监视网络状态件,配置监视进程件,配置局域网分发程序,节目表的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