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成 《甘肃地质》1997,6(A00):92-97
疏勒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正在实施的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开发工程项目区,盐濑讲坛亍开发面积之60%以上,盐渍土改良和盐渍化防治问题直接影响效益目标的实现。在论述流域水循环系统及其对土壤积盐规律控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灌溉工程实施后水循环系统的变化,对一些可能出现盐渍化问题的地区,进行了相应的预报。针对不财区盐渍化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良方案和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2.
疏勒河中游地区气候干旱,而灌区及周边地区范围地下水埋藏较浅(大部分地区2 m左右),强烈的蒸发积盐作用形成了大面积的土壤盐渍化。分析疏勒河流域中游昌马及双塔两灌区盐渍化形成的条件、盐渍土类型及分布规律,根据前人试验成果和实际调查结果,提出灌区内土壤盐渍化改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疏勒河昌马灌区地处极度干旱的西北内陆。正在实施的“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 (1996~ 2 0 0 5年 ) ,在昌马灌区开垦荒地 3 13× 10 4hm2 ,盐渍土占 6 5 5 %。因此 ,盐渍土的改良问题直接关系工程目标的实现。在分析昌马灌区盐渍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盐渍土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并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上游地区土壤盐渍化现状与综合治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疏勒河上游地区位于昌马洪积扇的滞水相地带,分布有大面积的盐渍土,随着疏勒河流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于盐渍土的开发利用也进一步加强,通过对盐渍土类型及其分布特性的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疏勒河流域是河西走廊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也是甘肃省农业开发和移民的重点地区。随着移民范围和开发程度的迅速增大,水资源利用程度随之提高,水资源分布格局及地下水流场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疏勒河流域移民及农业开发集中的昌马、双塔、花海灌区水资源配置问题,通过优化比较提出了最佳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设定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环境质量刻度,采用主观概率累和法,对疏勒河流域天然植被退缩量、河湖萎缩与消亡、区域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六大子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一般",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存在诸多隐患,在流域开发决策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3)
农田水利灌溉是保障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实施农业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新疆地区受到气候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极易产生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自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至今,新疆在灌区治理上获得重大的突破。以喀什噶尔河流域疏勒灌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对该灌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优化解决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对策,以促进区域治理质量的提升,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盐渍土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盐渍荒地地开发利用和灌区土壤盐渍化土的防治,是推动21世纪我国农业和建筑业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讨论盐渍土和盐渍化土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的开发利用盐渍土和盐渍化土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以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为案例研究区, 通过社会调查方式, 从总体、再分别通过农户与政府部门人员两个部分, 分析了公众对冰川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的感知, 剖析了公众感知的流域差异性与原因, 对比分析了三大河流域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对策措施的效果与认可程度. 结果表明: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冰川减少了, 从社会学的角度佐证了冰川明显消融萎缩的科学监测事实. 三大河流域公众对冰川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农业生产、生态影响的感知存在空间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归因于三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冰川分布与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在冰川变化背景下, 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的对策措施的效果与接受程度不同. 三大河流域公众均认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这两项措施, 且认为实施效果好; 发展设施农业措施的实施效果好, 已得到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老百姓的认可与接受; 石羊河和黑河流域的公众认为实施推广节水技术措施的效果好; 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在黑河流域实施普遍且效果好; 水票制措施在疏勒河流域实施的最好, 黑河一般, 疏勒河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盐渍土是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建设需关注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系统采集5 m以浅的土样,开展易溶盐试验,研究了江苏沿海盐渍土分布规律、盐渍化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区盐渍土平行于海岸线分布;以中、弱盐渍土为主,强盐渍土零星分布。受沉积环境、气候、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共同影响,盐渍化程度空间差异明显。平面上,盐渍化程度呈北强南弱、向海岸线方向延伸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强盐渍土分布于连云港黏性土区,岩性、地下水矿化度为主导影响因素。垂向上,表层普遍积盐,连云港地区分带不明显,大丰和南通地区自地表而下可划分为三带,表层土蒸发积盐、中层盐动态变化、下层土饱水盐稳定,地下水位、土体结构为主导影响因素。随着沿海大开发的快速推进,为防止次生盐渍化问题,需关注地面沉降导致的地面高程损失诱发海水入侵加重表层土盐渍化,工程建设中可设置隔离层截断高矿化度地下水的毛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3)
疏勒河流域地处祁连山西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基于《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蓝皮书推测,本文选取西北内陆地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水面蒸发、气温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对疏勒河流域气温、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通过流域内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具体分析,对蓝皮书内描述的疏勒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疏勒河流域的昌马灌区为例,运用遗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探讨各影响因子对土壤盐渍化的敏感程度。模型考虑了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地面坡度、粘土层顶板埋深、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等因子。结果表明: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对土壤积盐影响最大,是最灵敏的因子,其次分别是地下水埋深和蒸发量。粘土层埋深对积盐过程起到较大的作用,其影响仅次于蒸发量,降水量和地形坡度的灵敏程度基本相当。分析结果可以为灌区土壤盐渍化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昌马、双塔和花海三大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各不相同。昌马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级阶段,开发潜力最小,进一步开发应以深度开发为主,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均处于中级阶段,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大,其中花海灌区开发潜力最大,水资源开发方式应逐渐从广度向深度转变,耗水型向节水型过渡。研究结果对疏勒河流域灌区尺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0,12(1):44-50
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的特征是:盐渍与旱涝相联系;旱季蒸发和盐与雨季淋溶脱盐两种过程交替发生;土壤与地下水水盐运动相互作有。防治土壤盐渍化,不仅要调控土壤根层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国界值,而且要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即旱季在防治盐渍化的临界深度(2-3m);雨季前在防涝蓄雨深度(4-6m),雨季在作物抗湿深度(0.5-1.0m)。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旱涝盐渍得到综合治理。目前海河平原已有大面积盐渍土得到改良,但还存在潜在盐渍化土壤。土壤根层盐渍度已低于作物耐盐度,但有的心底土盐分重,或地下水矿化度高,一旦地下水位升高仍会发生盐渍化。这个地区又是引黄或引江灌区所在,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是预防灌溉次生盐渍化发生地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1)
基于疏勒河流域水文站和雨量站的观测数据,建立了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地形因子(包括纬度、经度、地形高程)的关系模型,根据该模型,利用Acrgis及Suffer平台绘制了疏勒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研究表明:疏勒河流域降水量随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变化呈明显规律性分布,尤其与海拔关系密切相关。同时,降水量在疏勒河流域与黑河流域的平原区境内具有相似性分布。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拉尔地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拉尔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由于研究区盐渍化程度及分布情况认识不足,制约了研究区的农业发展。针对阿拉尔地区盐渍化土壤现状,借助统计学与野外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利用SPSS2. 0数据分析软件,对阿拉尔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尔地区盐渍化表聚强烈,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型为主,不同深度的土壤盐渍化特征不同,0~0. 2m、0. 6~0. 8m土壤盐渍化以中等盐渍化为主,1. 4~1. 6m以轻度盐渍土为主,整体轻度盐渍土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与地下水特征关系密切,地下水矿化度 3g/L,对应盐渍化多为中度-重度盐渍化,地下水埋深1~3m,盐渍化多为中度-重度盐渍化。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全球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土壤中水盐运移过程并对其进行精确模拟对于监测、评价、治理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水盐运移模型, 包括对流弥散模型(CDE模型)、流管模型(STM模型)和美国国家盐渍土改良中心开发的HYDRUS模型等3种物理模型以及相关的模型参数研究;两种系统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TFM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相关模型的原理、异同点、优缺点、适用性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指出目前模型在发展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未来模型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对兵团222团灌区西部为弃耕地和未开发耕地,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土地盐碱化勘察,得出项目区土壤类型为亚粘土,主要积盐方式为洪积积盐;土壤盐渍化的等级为强盐渍土和盐土;项目区盐碱类型为钠盐型,属碱化-硫酸盐型和碱化-氯化物、硫酸盐混合盐渍化类型存在,针对项目区土壤盐渍化化学性质及其分布特点,提出对项目区土壤盐渍化的改良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6,(2)
敦煌盆地地处疏勒河流域与党河流域的下游,是敦煌市城镇和农业绿洲主要分布区。盆地内水资源经过2000多年的开发利用,使得盆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的50多年中,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对地表水的过度开发和对地下水的大量超采,使得整个盆地区水资源"收支"平衡被打破,使得盆地内产生了诸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湿地萎缩、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不良生态环境效应。初步分析敦煌盆地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状况和由此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效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生态环境效应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岩峰 《地下水》2008,30(6):65-68
通过对疏勒河流域近27年水文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对水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结合现状年2006年社会经济指标、取用水指标,逐级逐层进行了初始水权分配,完成了疏勒河流域不同水源类型、不同行业主要用水户的初始水权界定,为解决流域内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