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是生物生存和经济发展难以替代的自然财富,水资源污染实质是造成水资源财富的折损。该文研究估算污染对水资源财富损失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结果表明污染对北京市水资源财富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耦合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水资源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资源正价值,负价值及其耦合价值,提出了水资源耦合价值模型,并给出了水资源产持续增长的判别标准,它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水资源,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资源价值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我国水资源价值研究两头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价值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综述我国水资源价值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水资源价值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经济,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使水资源开发利用良性发展,对水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显得十分必要,而对水资源资产进行了价值核算,则是进行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关键,作者对水资源价值,水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水资源价值补偿,水资源资产化管理及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的效益与生态损失   总被引:13,自引:17,他引:13  
李新  杨德刚 《干旱区地理》2001,24(4):327-331
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引起的下游水量减少,进而导致生态退化,分析了近30年该河源流区地表水引用和河流水量变化关系,用分摊法估算了水资源利用的直接效益和恢复下游地表径流的恢复费用。  相似文献   

7.
8.
流域水资源价值的核算,不仅是上下游之间水权交易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基础,还可为当地水价的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管理。本文对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估算,以期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为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水价改革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镇水库农业面源污染是中国许多地区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源头。针对水库面源污染,采用SWAT模型进行了昆明松华坝水库的污染模拟分析,根据松华坝水库区内的地形、土地利用、土壤、气象、耕种施肥方式运用SWAT模型对松华坝水库的其农业面源污染N、P富营养化问题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能够很好与观测实测值吻合,说明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结果表明,N、P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松华坝水库的支流冷水河与牧羊河河岸沿线的农业区。根据此分布以及区内的农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代际转移的关系,研究了水资源资产均衡代际转移模型,探讨了贴现率在代际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灰色理论在城市水资源价值中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热带地理》2000,20(1):58-61
水资源价值量核算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水资源人格为水资源持续利用了基础。水资源价值主要受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影响。文中用灰色白化函数聚类法对各个因素的主要代表性指标进行分级综合评价,然后根据相关的经济学公式进行城市生活用水人格计算。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试计算其现行水价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2.
非农占用耕地损失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济发展过程中把耕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是我国耕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耕地的过度减少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非农占用耕地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首先对非农占用耕地的损失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把它划分为4个部分,然后提出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来对当期间损失部分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3.
北京密云水库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根据不同类型的非点源污染发生区,选择若干径流小区,进行降雨、径流量、径流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区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磷的流失情况。根据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情况,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SCS法分别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分析氮、磷的流失特点。结果表明:坡耕地和荒草坡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比较严重;村庄中溶解态氮的流失量最多;村庄和坡耕地是氮、磷流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西藏湿地资源价值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特有的、世界独—无二的高原湿地资源。应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西藏湿地的全部生态环境价值为4023.8068×10^8元/a,以5%的贴现率计算,湿地价值的现值为44261.8748×108元,相当于73.72×10^4元/hm^2。从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来看,直接使用价值(提供产品和文化功能)约占总价值的24.40%,而间接价值(调蓄洪水、疏通河道、水资源蓄积、土壤持留、净化环境、固定碳和支持功能)则占75.6%,西藏高原湿地退化面积为60.4272×10^4hm^2,相当于年退化面积2.0143×10^4hm^2。已退化湿地损失价值4454.69×10^8元,年损失价值148.49×10^8元。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合RS和G IS技术,利用二元结构模型对2000年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计算与结果验证,并对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状况做出评价。结果表明:4种非点源污染类型(农田、农村居民点、畜禽养殖和城市径流)中,农田TN、TP和NH4+-N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最高;畜禽养殖COD非点源污染比重最大。流域TN、TP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大于点源的污染负荷,其中TP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远远超过点源;而NH4+-N和COD的点源污染负荷则大于非点源污染。4种污染类型的不同污染指标(COD、TN、TP、NH4+-N)在时间(2000年内)和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路交通的重金属排放及其对土地污染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本文研究了全国各省市机动车Pb、Cu、Zn、Cd排放总量和公路两侧土壤中Pb含量的分布及其面积。结果表明,东部发达省份机动车的重金属排放量较西部地区大。使用含铅汽油的1990~1996年期间,北京市公路两侧土壤中Pb的年输入量为2.48~3.17 mg/ (kg · a)、累积量为11.4 mg/kg;1997~2003年使用无铅汽油后,两者分别下降到0.26~0.29 mg/(kg · a)和1.30 mg/kg。公路两侧的土壤中Pb含量随垂直距离的外延呈指数形式下降。公路交通对道路两侧土壤产生严重和轻度Pb污染的范围分别为距公路0~10 m和10~65 m。2003年北京市和全国受公路交通Pb污染的土地面积为2310 km2和28900 km2。公路交通的重金属排放是导致我国土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全成本定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水资源的天然供给与人类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但是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不足,一方面又存在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合理配置水资源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配置资源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计划手段,一种是经济手段,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应将2种方法结合使用。文章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水资源全成本定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常规计算方法不能满足区域的实际情况。本文在总结水资源可利用量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水权及水质定义了区域水资源可利用及有效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以郑州市为例,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计算了郑州市各行政区域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市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7.22×108m3,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考虑客水及跨流域调水,现状年水资源可利用量11.5×108m3,规划年水资源可利用量21.56×108m3,考虑客水利用和跨流域调水后,基本能满足当地水资源需求量;考虑水质污染,现状年有效水资源可利用量10.11×108m3,加强水污染治理依然是未来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水资源费的构成与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干旱区水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确定缺水地区合理的水价体系,制定有效的水价政策,充分体现水资源的高"价值",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分析水资源费的构成要素,并从边际机会成本的角度对水资源的价格进行了探讨,认为水资源的价格不是由其平均机会成本,而是由其边际机会成本决定的,水资源使用者所付的价格应等于社会负担的自然资源利用与耗竭的代价——边际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旗县市水资源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利用模糊评判模型将 12个盟市水资源条件分为 3类 ,将全区 84个旗县市水资源丰沛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划分为 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