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栖菜生殖托的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栖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褐藻,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广有分布[1]。羊栖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所含有的褐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受到种苗培养的限制,目前羊栖菜的人工栽培的规模还比较小,所以对羊栖菜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一直为海藻学工作者所关注,希望能够在种苗生产技术上有根本的突破,解决种苗生产的不足。朱家彦等人1973年报道了利用有性繁殖规律进行采苗的实验结果;石岛海带育苗场1988年报道了利用生产条件下完成的采苗实验。朱仲嘉1992年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假根再生苗的研究。韩国釜山大学Soh…  相似文献   

2.
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is)隶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羊栖菜属,是我国东海沿海地区重要的创汇经济海藻,2004年的产量约为6000t(干重),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除了作为海藻食品以外,羊栖菜的抽提物被发现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具有激发免疫系统的作用,因而是一种潜在的重要海洋药物原材料。由于羊栖菜是一种多年生海藻,传统的养殖方式是从潮间带收割自然种群作为种苗,进行海上的筏式养殖,以假根形式完成渡夏,次年从假根再生的植株构成被养殖的主体。这种养殖方式决定了需要每年从自然种群或养殖种群中采集或者保留成吨的生物量作为种…  相似文献   

3.
裙带菜孢子体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裙带菜藻体较大,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海藻,浙江称“海芥菜”。由于生长期短,在冬季及早春生产,这种藻类既适于生鲜食用,也可以加工制成干品。我国北方冬季主要依靠几种秋菜的储藏,缺乏足够的新鲜蔬菜,而这期间,正是裙带菜嫩菜生产的季节,因此,生产裙带菜来增添冬季蔬菜的种类,对改善人民生活有着一定的意义。裙带菜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东海及黄海沿岸。多年以前,在大连和青岛就曾经进行过大量的投石增殖这种海藻,但迄今亦尚未进行全人工养殖。在一些不适于海带养殖的海区,裙带菜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养殖对象。例如,在我国南方沿海,海带的适温期较短,藻体  相似文献   

4.
羊栖菜海上筏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是一种多年生的暖温带藻类,在我国分布较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雷州半岛,其中以浙江沿海最多。 羊栖菜的经济价值较高,肉质肥厚多汁,除  相似文献   

5.
羊栖菜(Hizikiafusiformi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隶属于褐藻门,墨角藻目,马尾藻科,羊栖菜属 ,自然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在我国北至大连南到海南岛都广有分布 ,尤其以浙江和福建等地区分布最广[1]。羊栖菜藻体黄褐色 ,生长在潮间带 ,株高一般在30~60cm ,藻体自下而上包括假根 ,茎 ,叶片、气囊和生殖托 (繁殖季节 )等部分组成。羊栖菜雌雄异株 ,属暖水性多年生海藻 ,靠残留的假根度过冬季 ,次年春天由假根再生植株。每年的繁殖季节 (5~10月份 ) ,雌雄生殖托自叶茎处生成。雌雄生殖托分别排放卵子和精…  相似文献   

6.
羊栖菜,系暖温带性海藻,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它富含钙、碘,可滋补大脑,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消耗,常食能健康、长寿。我国药典中记载:羊栖菜主治“痿瘤结气,利小便”;对“奔豚气、水气浮肿、宿食不化”等有治疗功效。羊栖菜的褐藻酸含量为20.48%(超过海带的褐藻酸含量),可作为工业原料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医药等工业。  相似文献   

7.
分析2015—2018年我国沿海省份(除台湾省)台风分布特征及养殖设施分类布局,基于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与区域重心方法,对渔业养殖设施格局与台风的风速及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 a间,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频次皆为5次以上。普通网箱分布与台风风速、频次呈线性相关,当台风等级达到8级(风速>17.1 m/s)时,其分布受台风影响程度加大。深水网箱分布仅受台风风速影响,对高速台风(风速>24.4 m/s)较为敏感。根据台风综合指标,筏式养殖分布受台风影响最显著,当台风等级到达6级(风速>10.8 m/s)时,其受灾状态较为明显。筏式养殖适合分布在近岸风力低于6级的海域内;普通网箱可设置在内湾等8级风力以内的海域;深水网箱适合分布在开阔的远海区域。根据各省养殖设施分布现状,建议福建省和广东省减少筏式养殖面积,推进深海抗风浪网箱的使用;海南省和浙江省积极推广“复合型渔业”发展;北方沿海各省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小,在发挥筏式养殖品种优势下,可依托海洋牧场,积极打造休闲渔业。总体而言,我国养殖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对各...  相似文献   

8.
光滑蓝蛤的生活习性及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利平 《海洋科学》1984,8(6):32-35
光滑蓝蛤Aloidis laevis(Hinds) 是一种小型的经济贝类,沿海渔民称为“大米蜆子”、“海沙子”和“小白蛤”等。它属于真辦鳃目,蓝蛤科,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广泛的分布。 过去,这种贝类大多被用作家禽的饲料和沤肥的原料,近几年来被广泛地作为养殖对虾  相似文献   

9.
羊栖菜隶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种类,分布于韩国、日本和我国沿岸的低潮带岩礁上。羊栖菜存自然界中属低等隐花植物,它生活在海洋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所以营养成份和化学元素组成与陆生植物差别较大。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认识,对海藻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研究的不断深入,羊栖菜的营养成份对人体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ICP MS)分析3个不同养殖区域成熟期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主茎、侧茎、生殖托、气囊等部位中As、Cd、Cr、 Cu、Ni、Pb和Zn的含量,以揭示羊栖菜中这些微量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羊栖菜具有较强的微量元素富集能力,不同部位的微量元素富集能力存在差异,主要富集在生殖托和气囊中。结果表明,各站位间As、Cd、Cr和Cu在各部位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而Ni、Pb和Zn在各部位中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羊栖菜对As的富集系数最高,对Cr的富集系数最小。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除了两个站位的生殖托外,摄入羊栖菜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但是相对而言,茎干的食用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1.
羊栖菜茎部愈伤组织再生苗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羊栖菜纵裂主枝上愈伤组织再生苗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此种成苗方式是在主枝 (茎 )或假根处由外皮层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再由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苗有望成为羊栖菜人工养殖种苗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is (Harv) Okamura)养殖中常见的3个品系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及遗传变异的研究,构建了其遗传指纹图谱,分析了不同种群的遗传关系,为羊栖菜的种质鉴定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羊栖菜的种群中共125个个体进行了分析,从3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条随机扩增引物共扩增135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84.4%.从中选择了4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DNA指纹图谱.相关结果对羊栖菜遗传选育和种质鉴定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海底牛奶”的牡蛎,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常见的经济贝类,广东俗称为“蚝”。它种类繁多,营养丰富。目前全世界已发现有1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域。我国黄海、渤海、南海约有20种牡蛎。已经进行养殖的有: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变牡蛎和密鳞牡蛎等。据分析,每100克鲜牡蛎内含蛋白质11%,脂肪2.3%,多种维生素约3.8%左右。特别是它的氨基酸配比非常科学,18种氨基酸的含量都很高,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成分高于很多已知  相似文献   

14.
以荣成沿海羊栖菜(Sargassum fuiforme(Harv)Okam)资源周年调查资料为依据,简单论述了羊栖菜的生态习性及其生长及繁殖规律;阐述了荣成沿海羊栖菜资源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分析了荣成沿海羊栖菜资源衰退的原因;提出了恢复、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羊栖菜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渤海沿岸对虾体表共栖缘毛类纤毛虫的生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着亚目的缘毛类纤毛虫是一类营共栖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常大量附生在其它生物体表而直接或间接地给宿主带来危害。在对虾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由此所引起的病害是相当广泛而且严重的。对于此类海洋生纤毛虫,早在三十年代国内除有王家楫、倪达书做过厦门海域的分类学方面的报道外,近五十年来尚无人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而整个太平洋西岸,包括日本,对这方面的研究亦为数极少。在欧美国家,主要是从分类和周丛生物角度进行研究,对于养殖种类体表所出现的这类病原虫,迄今尚未见有深入的、专门系统的报道。因此,随着国内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从生态分布、种类构成及为害规律诸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于生产应用的病原调查,病害防治工作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于瑞海 《海洋科学》1991,15(4):15-15
牡蛎在世界上是第一大养殖贝类,在我国为4大养殖贝类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海洋中的“牛奶”,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牡蛎有100多种,而我国比较常见并用于养殖的种类主要有5种:大连湾牡蛎、褶牡蛎、长牡蛎、近江牡蛎、密鳞牡蛎。牡蛎养殖在世界  相似文献   

17.
巴西是世界上引种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非常成功的国家。目前,该国的南美白对虾商业性育苗生产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1995年4月,作者受巴西SIBRA集团的邀请,前往该集团位于巴西东北部Pernambuco州的虾苗生产实验室(Labora-torio)和位于PIAUI州的对虾养殖场进行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方面的合作研究。两年来,作者广泛调查了解了巴西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虾苗生产情况。1 虾种资源巴西地处大西洋西岸,沿海自然分布的虾种约有十多种。现已开发养殖的当地虾种有4种,即小褐对虾(P.subtilis)、南方白对虾(P.schmitti)、…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连海区潮间带的底栖藻类,中外学者都曾先后报导过其分布情况。近廿年来,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多,仅在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张峻甫两位先生,在“黄海西部底栖海藻记录的评论”一文中,总结了前人的工作,确定了黄海西部有185种底栖海藻,其中分布在大连的记录有80种左右。为了合理地利用海藻资源,发展经济海藻养殖事业,消除杂藻在  相似文献   

19.
海带单倍体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是一种经济褐藻,它的用途很广,在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海洋生物中含碘量最高的一种,食用海带可以补碘,治疗甲状腺肿大病.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当前约4亿多人口严重缺碘,因此海带养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多年来在国内外人工养殖的藻类中,海带的产量一直居于首位.我国海带的年产量现已达30万t多干品[1],是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养殖业的发展必须有充足、优质的苗源做保障,因此先进稳定的人工育苗技术至关重要.我国现在普遍采用的海带人工育苗技术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即“夏苗培育法”.  相似文献   

20.
梭鱼是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适应性强,食物链短,在我国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分布较广。推广梭鱼养殖的主要关键之一为育苗生产。有关梭鱼的育苗生产工作,过去国内有过零星报道。本文从养殖的角度探讨盐度对于梭鱼精子及受精率的作用,以便找出梭鱼育苗生产中所需盐度的最佳范围及受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