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rps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本文在Arps递减产能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Arps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Arps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Arps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Arps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Dt)图版,logRp-log(Dt)图版,提出了开发中晚期Arps递减开发模型的判断方法,三点抛物线法和三  相似文献   

2.
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西方提出了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t/c)图版,logRp-log(t/c)图版。  相似文献   

3.
FWG2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0,20(4):51-54
本文提出了FWG2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at)图版,logRp-log(at)图版,提出了开发中晚期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判断方法,三点抛物线法和三种图牌区配的拟合方法,为开发中晚期预测奠定了基础,FWG2递减开发模型是一种高精度直线递减模型。  相似文献   

4.
FWG1幂指数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冯文光 《矿物岩石》1999,19(4):66-69
本文提出了FWG1幂指数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FWG1幂指数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当c^1/2t=1时,VD=e^-1为不动点。提出了开发初期FWG1幂指数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  相似文献   

5.
FWG3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1,21(1):52-54
本文提出了FWG3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FWG3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FWG3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放初期决策,制作了FWG3递减开发模型的log VD-log Rp图版,log VD-log(根号at)图,版logRp-log(根号at)图版,提出了开发中晚期FWG3递减开发模型的判断方法,三点抛物线法和三种图版匹配的拟合方法,为开发中晚期预测奠定了基础,FWG3递减开发模型是一种先慢后快的递减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6.
AreTheyFormedbyUndercoolingCrystallizationorDevitrification?-OnOriginofVariousTexturesinPlasticFragmentsofWeldedTuffsDuYangso...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VeningMeinesz(1941)usedearlieranapproximatesolu-tionfortheequationofbendingofelasticthinplatestocalcu-latethevari...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Despitethedevelopmentofelastic-plastic-viscousnumeri-calmethodfortheanalysisofslopes,traditionaltechniquesbasedon...  相似文献   

9.
INTRODUCTIONTheLatePaleozoicNorthChinabasinisahugecratonicbasin,thestratadistributionandcoal-bearingcharacteristicsvaryindife...  相似文献   

10.
耿国仓  袁效奇 《甘肃地质》1996,5(2):11-20,T004
钻井资料证实,内蒙巴彦浩特盆地东部保存有较完整的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厚达459.6m。经72块岩样分析鉴定,共发现62属119种孢粉,含6个新种。可概括为上下两个孢粉组合,上组合称Densosporitesbelulus-Crassisporalatigranifer-Lycosporagranulata(简称BLG)组合,下组合称Crasisporalatigranifer-Camptoriletesreticuloformis-Vestisporacostata(简称LRC)组合。地质时限为晚石炭世中期羊虎沟组(维斯法期A—C)。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数学模拟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作图法的度和实验意义,而且还有线性回归法的数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应力主要测试和估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虎 《地质论评》2014,60(5):971-996
随着人类对深部矿产资源和能源材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深部开采问题必将成为工程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地应力参数的准确确定是有效解决该重大问题的基础工作之一。文章总结了目前在能源和资源开采中使用较为广泛的26种地应力测试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力学原理、发展史作了简要介绍。这26种方法按照数据源途径可以分为5大类,分别为基于岩芯的方法、基于钻孔的方法、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学方法以及基于地下空间的方法。这些方法依据满足工作需要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主动法和现象分析法,对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深部能源和资源开发,主动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不同的方法所反应的应力信息是不同的,相对而言建立在大体量岩体上的方法对于分析区域应力场更为可靠。最后文章对未来的应力测量与估算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滑坡推力计算一直是边坡稳定性分析、防护加固设计及滑坡治理抗滑工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根据抗滑支挡工程结构与被加固滑坡体的力学关系,滑坡推力计算方法可概括为分离法、虚力法及结构与岩土数值耦合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滑坡推力值有差异。用以上3种方法对拟设桩结构物的内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法及虚力法最终均需对桩侧滑坡推力分布形式进行假定,假定分布形式不同所得内力不同;数值耦合法可直接得到桩侧应力分布形式,且考虑了桩与岩土的偶合效应,计算结果较为合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婷  郑建国  邵生俊 《岩土力学》2009,30(Z2):494-498
在分析郑西客运专线试验段路基沉降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沉降变形常规预测方法受观测时间及单次观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大,不利于用来预测最终沉降。通过分析现场沉降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提出路基沉降的发展主要受固结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从沉降增加到趋缓的过程,可以明显分为固结变形及流变变形,并用非饱和土等效固结理论加以解释,提出了一种利用s- 曲线特征预测最终沉降量的方法,经检验对比发现其预测结果受观测时间及单次观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小,优于其它常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笔者等近年来有关岩土工程半数值半解析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有限层方法、析解法、等积变换法、广义剪切位移法、广义荷载传递函数法等5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半数值半解析方法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两种新的沉降推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铁路等工程中通常利用实测沉降资料推算最终沉降,双曲线是最常用的一种沉降推算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常规双曲线法即增量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往往小于实际沉降,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沉降资料。依托大量监测工程,在增量双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量双曲线法和TS双曲线法。工程实践表明,这两种新的双曲线法推算沉降与增量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基本相同,可用于较短预压时间的沉降推算。  相似文献   

17.
长波微动法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在简要介绍长波微动法之后,着重报告本方法在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冰冻圈服务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雪  吴通华  苏勃  朱小凡  肖瑶 《冰川冻土》2019,41(5):1271-1280
冰冻圈服务指人类能够从冰冻圈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各种惠益,由冰冻圈的过程和功能产生,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和文化基础。随着冰冻圈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冰冻圈过程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冰冻圈科学研究如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也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受到冰冻圈科学界的重视。然而,作为冰冻圈服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对冰冻圈服务评估方法仍缺乏系统性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从物质量法、价值量法和能值分析法三个维度对各类冰冻圈服务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基本使用准则、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探寻评估各类冰冻圈服务的最适方法,从而为后期开展具体评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饱和水流溶质运移问题数值解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总结了饱和水流中溶质运移方程求解的各种数值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本质特征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求解对流—弥散方程的各种数值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值得重视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欧拉—拉格朗日法(EM)是溶质运移问题中,求解对流—弥散方程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以MMOC法为基础在陡峰值高价插值和其它区域低价插值相结合的ELM法,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寻求非规则网格上高精度的空间单元插值模式,已开始成为求解对流问题数值方法研究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