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含钴黄铁矿特征及其工业意义的研究梁有彬黄铁矿中的杂质元素与矿床类型及成矿温度有关;不同成因的黄铁矿含有不同的特征元素;黄铁矿中的Co含量与杂质元素可作为不同成因矿床的参数,具一定成因意义;黄铁矿中的钴除类质同象外,还成钴的硫化物,呈显微或超显微细粒包裹体;含钴的黄铁矿具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矿物岩石》,1984,3,63—69)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黄铁矿及有关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穆斯堡尔谱参数的特点、对浙江某金银矿床及有关矿床的黄铁矿中杂质元素含量及其对黄铁矿结构与穆斯堡尔谱参数的影响,得出黄铁矿的四极分裂值QS的变化主要由黄铁矿中呈类质同象存在的杂质元素的含量不同所致的结论。由于黄铁矿中这些杂质元素的含量具有指示矿床成因、矿化阶段、矿床分带以及矿物组合的意义,因而黄铁矿的穆斯堡尔谱参数也就具有这些方面的意义,这可作为黄铁矿的一个新的标型特征并可在矿床的找寻、评价和勘探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铁矿是各类矿床中普遍出现的矿物,在金矿床中更是重要的载金矿物,对其成分标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获得大量成因信息。近些年对于各个矿区黄铁矿成分标型的研究很多,但对各成因类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还未见报道。文章提出用δFe-δS的投图方法对各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黄铁矿主量元素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各类型金矿床黄铁矿的主量元素标型特征。对于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文中运用Co-Ni-As质量比三角图对各成因类型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各成因类型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标型特征。火山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和卡林型金矿床具有各自不同特征:火山热液型微量元素富含Mo、Sn中温元素,岩浆热液型富含Ti、Cr、Mo、Hg高中低温元素,变质热液型富含Ti、Cr高温元素,卡林型富含Tl(253×10-6)、Hg(547.52×10-6)低温元素,与Au相关的元素也各有区别,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以Se、Te等为特征,变质热液型以Sb,Bi等为特征,卡林型以Hg、Tl、Zn等为特征,主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各类型矿床元素演化趋势各异,含量也各异。Co-Ni-As图显示火山热液和岩浆热液具有相同的分布区(1或2区),而变质热液和卡林型各有自己的分布区(3和4区)。S同位素数据显示各成因类型的S来源于各自的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δ34S变化范围从浅成低温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到卡林型依次增大。因此,黄铁矿主微量元素蛛网图、δFe-δS的主量元素投图方法,以及Co-Ni-As微量元素投图方法是良好的黄铁矿成分标型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结果对金矿中黄铁矿标型的研究以及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判别和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西堡子湾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成因矿物学及找矿矿物学观点出发,系统研究了堡子湾金矿床黄铁矿的产状,形态,化学成分,热电性质和热爆特征,该矿床黄铁矿富含Co,Ni,As,Ag,Au与W,Cu,Hg,Ag,As,Bi,Ni,Co,Pb相关性较好,构成特征元素组合,与通常认为的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明矾石-高岭土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特征元素及其组合基本一致。黄铁矿空穴型导电性与明矾,石-高岭土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特征元素圾其组合基本一致。黄铁矿空穴型导电性与As,Au正相关,与Co,Ni呈明显的负相关,P型和N型导电性是由As/(Co Ni)值决定的。利用黄铁矿热电性及热爆特征空间分带与赋矿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成矿预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捷克斯洛伐克不同地区,主要是西喀尔巴阡山脉若干矿床中的某些矿物: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和辉锑矿的地化特征.除上述硫化物矿物外,也提到了对Rudnany矿脉中菱铁矿的研究结果.本文还阐述了对黄铁矿中钴和镍标型混合物的研究,从而有可能解决黄铁矿成因和金属成矿方面的问题.据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层状矿床的黄铁矿与热液深成矿体中出现的黄铁矿是不同的.层状矿床中黄铁矿特殊的标型特征似乎就是钴和镍在黄铁矿中的有规律分布.黄铁矿中各种元素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作为铅锌矿床中最常见的金属硫化物之一,是铅锌矿床形成过程中的贯通性矿物,其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可探究成矿作用过程,进而探讨矿床成因。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其北缘新发现了可达大型规模的西湾铅锌矿床。虽然前人对西湾铅锌矿床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黄铁矿化学组成及其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研究首次利用偏反光显微镜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该矿床多类黄铁矿开展研究,揭示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和替换机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显示,根据晶体形态及矿物组合特征将黄铁矿分为成矿前与成矿期两期。成矿前黄铁矿主要呈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粒径为10~50μm,可见多个细小颗粒组成粒状集合体,其特征元素主要为Cu、Ag、As、Pb、Sb;而成矿期黄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大于200μm,通常和方铅矿、闪锌矿组合,呈脉状的形式产出于灰岩裂隙中,其特征元素主要为Mn、Co、Ni、Zn、Cs、Cd、In、Sn。黄铁矿中微量元素替代机制主要为单元素和多元素耦合替代,其中单元素替代机制主要有Co2+  相似文献   

7.
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检出限低等突出优点,可以有效地获得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信息。黄铁矿广泛分布在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中,是认识矿床成因的一个重要载体矿物。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来LA-ICP-MS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其在分析黄铁矿微量元素指示金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提出了在详细的岩相学工作基础之上,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准确测定黄铁矿微量元素并结合元素面扫描可以有效限定微量元素在黄铁矿中的分布赋存状态,探讨了元素进入黄铁矿机理和富集过程;利用典型元素含量(组合或比值)可以有效地反演成矿流体性质、指示成矿物质来源,进而约束金矿床的成因。此外,文章还总结了近些年来黄铁矿微量元素在找矿勘查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认为其在成矿潜力评价以及指导选矿加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总之,LA-ICP-MS分析技术是建立矿床学从宏观到微观研究的重要桥梁,与BSE、SEM、TEM以及同位素分析等技术结合,可以有效刻画金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对于约束成矿金属来源以及金富集沉淀机制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砂宝斯金矿床是上黑龙江盆地内唯一的大型岩金矿床,但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仍然存在争议。为此,在详细的矿相学和黄铁矿显微结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世代黄铁矿开展LA-ICP-MS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砂宝斯金矿床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阶段,黄铁矿可划分为3个世代,不同世代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差异明显。PyⅠI为金的主成矿期,其中Au、Ag、Cu、Pb、Zn、Bi、Co、Ni、As、Mn、Sb、Sn、Ga等元素含量较高。Co、Ni、As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黄铁矿晶格, Cu、Pb、Zn、Sb、Bi元素以金属硫化物矿物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Au元素以Au+、银金矿、铜金矿矿物包裹体微粒和亚微米的包体金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As–置换S–,形成Au(HAs)–,对Au的迁移及沉淀具有重要的作用。砂宝斯金矿床黄铁矿Co/Ni比值大多数小于1,大部分点落入沉积成因范围,少部分落入火山成因和热液成因范围,表明黄铁矿并非单一来源。综合S、Pb同位素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物质既来源于具上地壳和地幔混源特征的深部岩浆,又来源于二十二站组围岩。结合区域成矿构造背景,认为蒙古—鄂...  相似文献   

9.
李辉 《江苏地质》2007,31(2):108-114
通过对黄铁矿在阳山高岭土矿床阳东矿区的分布、产状及与其共生矿物的生成关系分析,并根据矿物成因学原理,对阳东矿区中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晶胞参数、晶体形态等矿物的标型特征的研究,得出该矿区黄铁矿属中低温热液成因,可分为5个世代,热液活动是多期次的,至少5期;黄铁矿的形成为高岭土形成提供酸性介质的条件;高岭土中的黄铁矿不含砷。  相似文献   

10.
热液型金矿床中的黄铁矿矿物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铁矿是热液金矿化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矿物。黄铁矿精细矿物学研究是热液金矿床成矿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主要包括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特征。笔者综述了黄铁矿的形态、晶胞参数及热电性等物理结构特征和地球化学成分特征在热液金矿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黄铁矿的物理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定性约束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过程。黄铁矿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分布及演化特征,可以示踪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进而获得有关矿床成因及金属沉淀机制等方面的信息。此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黄铁矿单矿物Re-Os同位素定年及原位微区稳定同位素(S、Pb)分析可以对确定金矿床精确成矿年代及精细成矿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发射光谱法分析微量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物中多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条件。应用BaCO_3作缓冲,结合使用快速曝光和分段曝光的方法,增强了易挥发元素的分析线强度,降低了光谱干扰和背景影响,提高了它们的线背比。拟定出仅用6mg矿物,即可同时测定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23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其中11种杂质元素的分析下限达ppm级。单次摄谱的相对标准偏差一般不超过10%。对照分析结果,证明无系统误差存在,是一个简便快速的微量光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辽宁五龙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论述了五龙金矿床黄铁矿的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特征,晶体结构特征,晶体形态特征及热电性特征,为矿床的成因研究及深部远景评价提供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肃花牛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承里 《西北地质》1991,12(3):21-24
甘肃花牛山金矿在成因上与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金矿床,在我国是一个新成因类型。与金有关的成矿元素是Ag、Cu、As、Bi。构成Au-Ag-Cu-As-Bi元素组合特征,是明显受构造控制的后生矿床,次级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具有不连续的线状、带状分布。含矿岩石为震旦系洗肠井群第四岩组的石榴透辉矽卡岩。成矿母岩是印支期红色花岗岩。金的主要载体矿物是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金沉淀的程度取决于介质的pH值。由于金在氧化带的次生富集作用,经富集后的金品位很高。  相似文献   

14.
黄铁矿是山东界河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之一,自然金常赋存于黄铁矿的晶体裂隙及晶隙间.通过对黄铁矿的晶体形态、物性标型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黄铁矿主成分的研究,表明黄铁矿的含金性与其粒度、晶形、产状、杂质元素和某些物理性质有关, 从中可提供许多重要的找金信息.借助理论推导公式计算Ⅰ号矿体向深部至少延深400 m,总延深达-946 m,这对于矿区深部进一步找矿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磁黄铁矿是铜陵冬瓜山矿床中最重要的矿石矿物之一,其标型特征不仅反映其自身形成环境,对矿床成因也具有指示意义。本文选取矿床中不同层位的磁黄铁矿矿石样品,利用矿相学、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磁黄铁矿标型形态、成分、结构以及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磁黄铁矿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中部,根据磁黄铁矿与其共生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认为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是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X射线衍射显示磁黄铁矿以六方和单斜相为主,近岩体处主要是六方晶系;远岩体处则以单斜晶系为主。且见单斜沿六方磁黄铁矿的边部有交代现象,显示出热液交代作用的特征。电子探针测试显示磁黄铁矿的Fe元素含量为58.435%~60.978%,平均值为59.737%;S元素含量为38.297%~39.891%,平均值为38.696%,分子式为Fe4S5~Fe9S10,也显示磁黄铁矿有六方和单斜两个相,单颗粒成分剖面显示其核部为六方相,边部为单斜相。磁黄铁矿的δ34S组成均为-0.7‰~+13.5‰之间,δ57Fe的总体分布范围为0.49‰~0.52‰,Fe同位素和S同位素显示它们均来源于岩浆及其热液。说明磁黄铁矿具有岩浆成因和热液交代成因。支持冬瓜山矿床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观点。  相似文献   

16.
黄铁矿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硫化物,但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配各具特点。本文通过对黄铁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中多种微量元素分配特点的研究,提出黄铁矿晕的概念,讨论了其地质意义,对南北两矿带成因的同一性提供了新的信息,并提出矿体不同部位黄铁矿中Co/Ni比值的差异规律可作为判断矿体剥蚀深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获得被测物相中痕量元素的丰度值是目前原位分析矿物物相的技术之一。黄铁矿作为斑岩铜矿中的重要矿物,其主量、微量元素的特征能为成矿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建立了应用LA-ICP-MS测定黄铁矿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电子探针(EMPA)测定主量元素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白山堂斑岩铜矿区。LA-ICP-MS实验采用60μm的激光束对分析样品进行斑点式剥蚀,以氦气作载气,重复频率5 Hz,激光能量约6 J/cm~2;单点分析时间60 s,分析数据以Fe作内标,用MASS-1黄铁矿标样进行校正,多数元素分析精度好于10%。针对黄铁矿与毒砂光学性质相似,容易混淆的问题,可以利用二者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区分。测试结果显示:矿区黄铁矿的主量元素呈亏硫高铁的特征,指示其为热液成因;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形成深度为中部,属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黄铁矿。此结论对白山堂铜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来源等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对矿区的勘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宝山矿床黄铁矿和闪锌矿特征元素,硫、铅同位素组成,原生晕分带特征,矿物气液包裹体测温,赋矿围岩元素丰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9.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主要分布着微细浸染型、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是区内金矿中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通过对诸金矿中黄铁矿的形态、主成分、微量元素、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及热电性标型特征的总结和研究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明显差异反映了其成因的不同,其形态和热电性标型特征是预测成矿远景地段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辽东裂谷硫铁矿矿床内两类磁黄铁矿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黄铁矿是辽东硫化物成矿带内主要矿石矿物。在对该矿床成因研究过程中,发现矿床内的磁黄铁矿有两种同质多象变体。通过对两类磁黄铁矿的产状、共生组合、物理化学性质、X-衍射特征,成矿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成矿阶段。其中单斜磁黄铁矿为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而六方磁黄铁矿则是在变质改造作用过程中由黄铁矿转变而成。进而为判断矿床成因,指导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